制片厂面临危机 劳伦斯自荐接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劳伦斯·普林斯是美国一家制片公司的总经理他从一个一文不名的小职员爬至公司总经理的高位,其经历颇耐人寻味。
劳伦斯刚被录用时就发现公司的问题层出不穷,种种迹象表
明:公司缺少有力的负责人,领导层整体力量非常小。从那时他就打定主意要接管这家公司。
他所在部门的经理是个典型的官僚主义者。劳伦斯清楚这位上司的意向,就时常伺机拍拍马屁。再加上自身勤快,精力充沛,不久就获得这位经理的欢心。
他注意扩充自己的知识领域,对部门里各项事物都研究得比别人清楚。有些人摸不着边儿的问题,一落到他手里就会迎刃而解。很快就被提拔为部门的第一副经理。
任后他留意观察周围同事们的言谈举止,发现了几个颇有才华但得不到重用、对公司有一大堆意见的人。于是加强同这些人的感情沟通,并和他们约好要暂时维护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敬重,等待机会,干一番大事。
他所在的部门管理很混乱,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他对此表面上不闻不问,暗地里搞了一套井然有序的制度备用。后来这个部门的管理混乱已经影响到经营业务,他便乘机毛遂自荐抓了一下制度整顿,结果使部门业务蒸蒸日上,工作成绩可观。董事会发现他是个人才,有意提拔他为公司副总经理。但他却对此毫不动心,表示愿意去当总经理的跟班助理。这份差事历来不好做,没人去争取,董事会批准了他的请求。他之所以愿意干这份差事,因为他认为名份高低无所谓,关键在于掌握实权。
在总经理跟前呆了相当一段时间后,逐渐有了影响总经理抉择的份量。从而使他那些“志同道合”的支持者们逐步爬上了相当实力的地位,这就为他自己今后掌握权力打下了干部基础。在其他方面,他也得到了很大锻炼,为他的前程铺下了坚厚的基石。一切准备基本停当,只等合适机会。最后,机会终于来临。

一次,公司投入2000万摄制一部电影,但拍片进度缓慢。由于管理不善,导演换了一个又一个,主要演员不是病了,就是花边新闻满天飞,费用支出大大超过预算。公司的股东们一看苗头不对,再这样下去他们的投资就要付诸流水,于是决定要采取行动撤换公司行政领导。
这时的形势很明显,公司到了存亡之际,再不彻底改革,除倒闭之外别无他路。在这个关键时刻,谁有能力率先起义,战果必归于他。紧要关头,机会稍纵即逝,劳伦斯抓住机会,倾全力孤注一掷。
董事们在公司开了一系列会议,探讨解决危机的办法,而当权的管理者却提不出任何良策,这使董事会大失所望。正当无路可走时,劳伦斯站了出来,他简单明了地提出了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自荐由他来接手管理公司一切行政事务。由于他没有任何现任头衔,使他与公司危机祸根扯不上关系;当股东们有意大砍公司管理层时,各部门管理者都在被割除的考虑范围,谁也不敢多说一句得罪人的话,而劳伦斯却是个圈外人物,没有丝毫顾虑。他的发言博得股东们一致好评,打消了顾虑,最后决定任命他为公司总经理。至此,他平步青云,由跟班助理跃登总经理宝座。
接管公司后,他不负众望,拿出准备多年的有效措施,力挽颓势,迅速摆脱了危机,一扫公司多年积存的萎靡风气,经营走上正轨。拍片任务顺利完成,并使公司一步步欣欣向荣,发展壮大。
本书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