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回投机革命变色龙衣冠优孟出英雄
冬雪初霁,天空露出点点繁星。
克复后的古关更加雄伟,夜幕中的大河蜿蜒流向远方。赵倜的残寇已溃退到了豫西地区,古战场显示出暂时的平静。
曹印侯看见东路征讨大都督张伯英还在唧咕唧咕地走来走去,严纪鹏双手托腮,一心一意在听。严纪鹏熟知大都督的习惯,晓得他在想心思,不便打搅,就悄悄往回走。
忽然,张伯英止住了他:“纪鹏兄弟,你晓得什么叫胜利?”
严纪鹏不知道如何回答,嘴上随便应付了一句,打赵倜这个朝廷鹰犬个片甲不留。
张伯英点了点头,说:“对了一半,但还不全对,如今东线有赵倜,西线有升允,疯狂地想扑灭陕西革命的火种,你打败了赵倜,还会有李倜、王倜来侵犯,他们的主子在北京,关键是要铲除清妖的根,天下就太平了。”
曹印侯听明白了,说:“大都督有远见,当下是要宜将剩勇追穷寇!”
严纪鹏拍了一下自己的脑壳,埋怨自己怎么就想不到呢,说不就是拿起枪杆子一路追下去,不给赵倜喘息的机会。
严纪鹏回到营部,已熄灯了,他乐得合不上眼,躺下又坐起来,跑出去,想找个人谝,可是士兵们都睡着了,他只得又跑回来。他的心里热乎乎的,与外头的冰天雪地极不相称,自从赤膊上阵在攻城的战役中露了脸拿了头功,东征军将领中像曹引侯、杨茹林这些人一改过去的冷冰冰态度,换上了一幅笑脸,交上了心。人际关系的改善,他的心里畅快了许多。张大都督也夸自己能攻善战,敢打硬仗,有点像三国里曹操的爱将许褚。
突然,外面一阵嘈杂,严纪鹏的心里“咯噔”了一下,立刻意识到有情况,忽的坐了起来,急急地向外奔去,与巡营的哨兵打了个照面,哨兵结结巴巴地向他报告,关口正东方有点点火光闪亮,疑是要过队伍。严纪鹏心里一阵发毛,会不会是赵倜的毅军不甘失败又要组织反攻,又转念一想,不会这么快吧,这驴日的看来是铁了心给清廷卖命了,不到黄河不死心,这千年古关濒临黄河,就要成为埋葬姓赵的坟墓了。
全城立刻戒备起来,看来又要有一场恶仗打了。严纪鹏率队伍出了东门迎敌,士兵们跟在他后面,都不顾一切,脚下像生了翅膀,象一群英俊的雄鹰,象风一样刺刺地冲了出去。点点象萤火虫般闪烁的光亮渐渐近了,变成了一把把熊熊燃烧的火把。
严纪鹏向对方喊话,黑漆半夜的跑队伍到底属于哪一部分。
对方回话的是个男中音,自称姓刘名镇华,字雪亚,河南巩县人,货真价实的同盟会员,绝对不是冒牌的,率领了在豫西一带组织的民间反清武装前来投奔河南老乡、秦陇复汉军东路征讨大都督张伯英。
严纪鹏还是放心不下,说:“既然是投奔张都督,请你们的头领过来,队伍原地待命,不要给我姓严的耍鬼把戏,否则我的枪是不认人的。”
对面齐唰唰地过来了三个人。刘镇华嘴乖,自报家门,满脸堆笑地向严纪鹏点点头,说了句“我哥,你好”,之后,就把他的两个伙伴介绍给严纪鹏,胖的叫丁同声,瘦的是豫西一带大名鼎鼎的绿林好汉王天纵。刘镇华接着向严表了他的功劳,自己是豫西本土人,是受了同盟会的委派策反丁同声、王天纵革命,费了很大的神,给他们讲了不少革命的道理,王天纵也是个灵醒人,心诚人也实在,就顺应潮流投奔民党,这次听说张都督东征和赵倜作战,就掏了全部家底归附复汉军。
严纪鹏和刘镇华等四人骑马进了城,见了张伯英,一一作了介绍。
刘镇华张哥长张哥短的叫个不停,叫得张伯英心里热乎乎的,如同春暖花开的阳春三月,心想:刘雪亚这个小老乡人灵醒,是个可塑之才,留在身边将来会有大的作为的。两人叙了旧,刘说反正前他在直隶省保定府法政专门学堂监狱科学习的时候,就听说过陕西新军中新安县老乡张伯英名声在外,将来肯定会成大器的,你看看果然不出所料,现在都是大都督了,他们巩县刘家和新安的张家是沾亲带故的,若按辈分他应该喊张伯英为表叔。张伯英满脑子糊涂,他的脑海里对刘镇华就没有印象,他们家在巩县也没有什么亲戚,更不必说还会平地冒出这么大的一个表侄,但也不好捅破这道窗户纸,怕拂了刘的面子,冷落了他对革命的一颗火热之心。
刘镇华夸张伯英在陕西混出了名堂,他却不行,陕西是响应武昌革命最早的省份之一,而河南却像一潭死水,清政府的统治力量较强,虽然在阴历十一月初三日曾在开封闹活了一回,但被清政府河南当局镇压了下去,暴动再也没有搞起来。刘介绍了他的详细历史,他曾在清末中过功名,家里弟兄七个,他居长,他和他的五弟刘茂恩最有出息,上过洋学堂,辛亥前在河南法政专门学堂充任过庶务长,还参加了当时反满民族革命活动,总之一句话,将他标榜得很完美。
曹印侯和严纪鹏见不得刘镇华的为人,骂刘舔尻子是一把好手,纪鹏有一次还当众指责刘是见风使舵的小人,刘讪笑着否认,说他不像纪鹏想象的那么坏。纪鹏骂刘是绊屁,并美美地搧了刘一个响亮的耳光,就这一耳刮子,打得刘掉了面子,虽没有发作,但打心眼里恨死了严纪鹏,发誓将来要报这一箭之仇,不相信十年还等不来你姓严的一个润腊月。
后来,曹印侯和严纪鹏在背后地议论刘镇华的人品,曹说:
“刘雪亚是个什么样的人?”
“不怎么样。”严答。
曹谈了自己的看法:
“这人极会观颜察色,表面上虽然嘻嘻哈哈,但城府极深,揣摩不透,这类人可怕,不像善人。”

“不是一条道上的人,咱就离他远点。”严答。
曹继续说下去:
“刘口蜜腹剑,心如虎狼,像三国里的吕温侯。”
“我就看他不是个好东西,吃谁的饭砸谁的锅,才当众搧打了他,不相信他姓刘的还能把我严某人的球咬了不成?”严纪鹏一幅大不列列的样子。
两个人谈话的热乎劲很浓,把刘镇华看到了骨子里。
严纪鹏建议要及时给张伯英进句忠言,对刘要提防着,不要上了他的洋当。
曹印侯认为不妥,姓刘的新近归附,又和张都督有同乡之谊,况且手里还有武装,不太好办。
两人谈了农夫和蛇的故事,说怜悯坏人对自己不好,他会恩将仇报的,像那可怕的毒蛇恶狠狠地咬了农夫一口,就这一口,完全可以置你于死地。曹引侯说对刘要提防着,严纪鹏说没啥,如果姓刘的栽到他的手里,就会把这个危险分子制服得服服贴贴的,让他娃尿两点他不敢尿三点。曹引侯笑了,说纪鹏有拿法,是姓刘的的克星。
大军东指,号角争鸣,满清统治的残渣余孽将在这稀雨闷雷声中化为灰烬。
东征军中,除一小部分是原来的正规新军改编的以外,绝大部分都是沿途接纳的各地的自发武装组织,其中以豫西一带人最多,他们大多是跟刘镇华、王天纵、丁同声来陕的。
仅仅就在几天后,有探子来报,赵倜死灰复燃,纠集兵马两万有余,气势汹汹地卷土重来,核心力量是清军第二镇王占元部、第六镇周福林部,这些都是清军中的精锐部队。
张伯英召集严纪鹏、刘镇华、曹引侯、王天纵、杨茹林、丁同声等人,一一做了具体部署,众人得了命令,各自行动去了。刘镇华的聪明乖巧,博得张伯英的青睐,将这个老乡委任为大都督书记官,办理文案,充任军事参谋。
刘镇华的心连心美滋滋的,心想这下可捞着金饭碗了,可以平步青云,步步高升了。
王天纵、丁同声也嫉妒刘镇华,在背后地骂刘是张伯英的干儿子。
曹引侯、杨茹林对张伯英厚此薄彼的作法也颇有微词,心存不满,说张都督如果听信姓刘的的胡乱参谋,肯定是要阴沟里翻船的。
正在烦恼间,忽有哨兵来报:
“光中徽班武生小红率几十号人,要求面见张都督。”
张伯英觉得纳闷,这兵荒马乱的,一个唱戏的找自己会有什么事,便模仿戏剧里的台词,答道:
“可是河南怀庆府艺人李紫恒?本帅有请,快请上来!”
“有,小的领命!”
哨兵出去,请艺人小红进见张大都督。
不大一会儿,进来一个五十左右的中年男人,只见他举止洒脱,身材修长,步履刚劲有力,双手抱拳示礼道;
“河南怀庆府李紫恒叩见同乡、复汉军东路征讨大都督张大帅。”
张伯英一摆手,笑道:
“既然你我有同乡之谊,就不必多礼了。”
这李紫恒辛亥反正前在陕西徽剧班里扮演武生,艺名小红。当时关中地区只有一个徽班,他早年就已驰名豫、陕之间,陕西省城西安与泾阳三原一带的人都喜爱徽班,对他的艺术更是特别欣赏。在旧社会里,艺人的社会地位低微,到各处演唱,困难很多,如果不加入帮会,依赖帮会的庇护,就必定遭受强梁恶霸的欺凌,因此,李紫恒参加了洪帮。
西安起义之后,由于洪帮与同盟会事先都有联络,李紫恒听说了潼关战场上正在进行拉锯战,就带领了几十号人投奔张伯英。
张伯英开始以为艺人只会在戏台上玩假打仗,就问:
“李紫恒,这打仗不比演戏,是要在枪林弹雨里玩命的,你可要考虑好?”
李紫恒神情慷慨激昂,答道:
“如果怕死,我就不会来潼关。我对于豫西各个城市乡镇的山河道路非常熟悉,三教九流各界的人都爱看我的戏,我来参加革命打头阵,一定能够旗开得胜,马到成功。都督如果有差遣,李某人愿立下军令状,看看我们唱戏的的革命能力如何?”
刘镇华和王天纵等几个河南老乡不服气,嘲笑这位河南老乡吹牛皮不贴印花,到时候牛皮吹炸啦岂不是给河南人丟脸,让陕西人拿尻蛋子笑话。刘反问:
“同乡,你有何能耐敢拿东征头功里下军令状,三国里志大才疏的马谡失了街亭结果把脑袋玩丢了,这在史书上有记载,不是凭空捏造的,你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随后,李紫恒谈了许多刺探敌情和向民众宣传革命的方法,说得头头是道,不但言辞伶俐,态度和蔼,而且表现出一种朝气蓬勃的豪迈气概。
刘镇华还是不放心,问:
“你一个唱戏的行吗?”
“打了多年舞台上的假仗,今天来投军要打真仗显显本领。”
王天纵和丁同声不相信李紫恒的话,用轻视的口气嘲笑他:
“好唱家,你可要慎重从事,争脸丢脸在此一举,没有金刚钻甭揽瓷器活。”
李紫恒说他主意已定,死不后悔。
张伯英见李紫恒确实出于至诚,就说服了众人,决定派李紫恒充当侦探队长,提笔签署了委任状,诙谐地打起唱戏的腔调:
“李队长听令!”
李紫恒站立起来俯首应声:
“有!”
张伯英:
“前日溃败之敌向灵宝、陕州一带逃窜,派你前往侦探敌情,火速回报,不得有误!”
“末将得令!”
李紫恒的令之后,便立刻出发。
李紫恒出发之后,每到一处,便有一次报告。在三四天里,张伯英就接到他的五六次报告。他的报告对敌军情况以及当地人心向背比专业哨探的报告还要清楚详尽。
这时候,以前轻视他的刘镇华、王天纵等河南老乡开始转变对他的看法,才知道这为艺人不但会打假仗,而且会打真仗。
李紫恒的名声大噪,军民都对他有好感。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