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七回李虎臣退伍还乡杨虎城惩凶除恶
当陕西辛亥革命落下帷幕的时候,我们可爱的李云龙同志复员了,光荣地退伍还乡了。他很失望,满脑子的疑团与惆怅。这场革命虽然推翻了满清王朝,但没有给农民带来任何好处。在农村里,地主花是地主,长工还是长工。总之一句话,没有多大的改观。
在离开部队以前,由于秦陇复汉军下层多是哥老会的势力,李与之常有磨擦,红脖子涨脸,挥拳相向是经常发生的。他十分苦闷,虽然他的上级张云山很赏识他,好言再三挽留,但他铁了心,所以当西路战事平稳之后,他就离开了军队回到了家乡。
李云龙退伍还乡时,只带了一杆快枪和一匹骏马,回家后他再也没有到那个叫任官村的梁财东家去扛活,因为对他心仪已久的梁梅花受不了村里人的闲言碎语,已仓促嫁人了,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招了个上门女婿叫兴旺,人长得壮实,做活也比较勤快。李云龙便有一种蛋打鸡飞的感觉,在队伍里没混出个名堂,连媳妇也耽搁了。他不甘心,决心要整出一番事业,于是就联络了几个朋友,像张凤鸣、南成祥、张明轩、丁增长、王志茂、李鸿林等人,其实这些人和李云龙一样,都是生活难以为继的贫苦农民。不久之后,李云龙就有了不小的名气,成了当地遐尔闻名的绿林游侠。
李云龙和他的战友们决定去攻搭临潼地区的栎阳镇,他们身着五花八门的服装,肩挎长短不一的枪支,就向栎阳进发了。栎阳是个不小的集镇,人口稠一点,商业贸易相对繁荣,李云龙在心里盘算着,打下栎阳镇,弄些枪支和粮食,这支没有编制的杂牌武装可以得到给养。但在将要穿过一个小村庄的时候,有个兄弟来报告,庄子里情况异常,村口大槐树下有人持枪守卫。李云龙立即决定,就地搞一次成功的偷袭。
多亏了深厚的夜色,,李云龙想了一个妙招:他手下的一个弟兄,学得几声很酷的野猫叫,这在中国古典小说里姑且称之为鸡鸣狗盗之徒。只见他悄悄地绕过去,一砖就拍死了那个非常丑陋的守卫者。这家伙皱纹满脸活像是秦岭,这里习惯上称之为南山出产的一种砸的吃的格格核桃的表皮,又像是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沟壑纵横。他蹲在树下,佝偻着本已罗锅了的身子,自以为是在守卫村子,却稀里糊涂地丢了性命。李云龙他们这才神不知鬼不觉地一直潜伏到了村子中央的一个高门大户前。
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大院,门上挂有一对大红灯笼,隐隐约约看得见门楣上有“武魁”两个字,可能是个武举人、武进士或者是解甲归田了的武官的庄园。门口有两个持枪的团丁在守卫,摇摇晃晃地打着盹儿。李云龙和他的七八个弟兄隐蔽在阴暗的角落,子弹上膛,步枪平托,一切就绪,只待李云龙一声令下开火消灭院内所有的团丁。依然是照葫芦画瓢,“喀嚓”、“喀嚓”两下子,两个贪睡的家伙就上路了,去了极乐世界。他们摸摸索索地进了院内,弄清也院内的团丁并不多,大概有十几个。
一声令下,铃云龙的七八杆枪同时扫射,有如晴天霹雳。时间并不长,大约有三五分钟的光景,漆黑中屋内沉睡的人们全都呜乎哀哉,打发回了老家,他们好像钻到了地底下,又云雾似的,风流云散了。
李云龙和他的战友们收拾了战利品,长枪短枪有十来支,美得他们咧嘴直笑,这下子发了,发得不像啥了,没法用词语形容,这也是他们没有预料到的。这时候,一个小兄弟喘着粗气来报,说后院里有骡马,一人一匹不成问题;另外一个小个子兄弟也来报,说上房里有女人痛苦的呻吟声。李云龙让小个子把那女人押过来,小个子点头说“是”就出去执行命令。不一会儿,小个子押过来一个大约二十四五岁上下的年轻女人,小巧玲珑,相貌不算难看。她只是没完没了地哭泣着,恳求官老爷饶命,只要不伤害她,这屋里的东西随便拿,说她家的老爷姓韩,是武进士出身,复汉军东征时在渭南犯了人命被砍了头,自己是偏房小妾,就回到了乡下老宅,凭着殷实的家产雇了十几个家丁看家护院,不想今晚遇见了煞星,什么都没有了,一切都完蛋了。年轻女人说完,又低垂着头呜呜地哭泣。李云龙一切都明白了,这女人是残酷地杀害复汉军副大统领钱定三的那个姓韩的混蛋的小老婆。至于当时发生的一切,在李云龙的脑海里留下了极端混乱的印象,眼前这女人是这个大院里逃过他们密集扫射的唯一幸存者,本想抬手一枪了结了她的性命,她的男人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激起了他心中汹汹的怒火,但一想这个可怜的女人是无辜的,低声说了声“去吧”。女人千恩万谢,低眉垂眼出去了。
完成了这次偷袭,铃云龙和他的弟兄们的心头充满了阳光,像花儿般的灿烂,接着又向栎阳镇开拔。他们一路上哼唱着曲子,可能是“老子的队伍刚开张,五六个人来七八杆枪”之类的,沿途又招收了五六个穷得揭不开锅的贫民入了伙。他们就像水泊梁山上的好汉们一样,插了个“替天行道”的旗子,迎风招展,支了几口大锅,炖了猪肉粉条和白菜,馍笼里是白虚虚的蒸馍,还不停地吆喝招呼着庄子里的穷人:想吃肉喝酒咥大白蒸馍,就到这里来,尽饱地撑。嘴馋没饭吃的就来了,一碗不够就再来一碗,酒是大口大口地喝,白蒸馍一个接一个溜进了许久没有沾过食物渣儿的肠胃。旁边还有人不停地告诫,甭急慢慢来,不够还有,别撑着了,饭是别人的,胃是自己的,只要身体棒能踢能咬,财东家里什么都有。
攻打栎阳镇的战斗打响的时候,整个镇子里立刻乱起来,乱得非常厉害,像霹雳似的,人们的耳边响起一排可怕的枪声。紧接着就有人惊慌失措地喊:
“不好啦,土匪来了!”
镇子里的人跑来跑去,扛枪的团丁哇啦哇啦地乱吼,但没有放一枪,惟恐得罪了土匪,被人家搬了吃饭的家伙。

李云龙和他的弟兄们很快就占领了栎阳镇,人们这才发现土匪不像人们传说的那么可怕,与正常人没有什么两样,一双眼睛两个鼻孔,穿着血迹斑斑、泥污不堪、破破烂烂的服装,有两三个挎枪的还穿着短裤,说是短裤有些长,说是马裤有些短,让人笑掉大牙。中秋过了天气变冷了,穿这样的衣服能招架得住日渐寒冷的天气吗,但这些泥腿子们依然显得十分威武。
这一下子,李云龙的名字在渭北地区家喻户晓了。由于这支队伍的骨干都是他扛活时的伙伴,因而上下一心,能征善战,很快就发展成为“渭北十八娃造反”中最为突出的一支农民武装。
杨虎城在辛亥革命之后的命运与李云龙基本相似。民国元年,向字营解散后,杨虎城返回蒲城,仍在孙镇街上的小饭馆安身,但始终不忘革命,时刻想着为民出害,当时,蒲城东乡有个恶霸劣绅李桢,借给商人包收烂帐的机会,在石羊一带强拆民房,抢拉牲畜,胡作非为,行同土匪。农民们恨之入骨,叫他“黑豆虫”。但因其投靠地方有势力的民党人物郭坚与岳西峰,与之称兄道弟,一般人都不敢惹他。
东乡有户姓李的贫民,父女二人相依为命,他们的命运和话剧《白毛女》中的杨白劳、喜儿父女的命运相类似。这李姓贫民,我们姑且称之为李老汉吧,或者叫他李白劳也好,他的姑娘长的好人材,是个十六七岁的清纯女孩,名叫李花,人如其名,确实是如花似玉,是人见人爱的小家碧玉。李家父女因拉饥荒欠下了李桢的债务,到期不能偿还。李桢听了李家有女初长成,馋得直流口水,便动了心思,伙同了狗腿子,如张仁智或者王仁智之流,去了李老汉的村子收账,弄得村里鸡飞狗跳,人心惶惶。李老汉没钱还账,便跪地求饶,要求宽限。李桢不允,吊着个怒气冲冲的大驴脸,怒斥李老汉还不了账就收人。李花姑娘哭哭涕涕,恳求李桢发发善心多做好事,竟被禽兽不如的李桢拉去,强行玷污了她的清白。失去了贞操的李花姑娘生不如死,饮恨自杀身亡。李桢的禽兽行径,在东乡激起了民愤。
在杨虎城的伙伴中,李子高算是个奇特之人,因嘴里常叼个旱烟竿子,人们习惯上称他“李烟竿子”。杨虎城起初拉队伍的时候,李子高的地位比他高,但李子高对杨很尊敬。在西线乾州等地作战时,人们可以看到一个奇特现象,威望高得多的兄长李子高总是走在他的副手杨弟虎城的后边,,并且毫不在意他人的眼神,更奇特的是杨虎城似乎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也没有推托过。我们不得不佩服李子高的远见,他知道杨虎城志存高远,并非池中物,用今天的话讲,他很识时务。后来,李子高干脆主动让贤,作了杨的副手。
到了夏收的时候,李桢率领了众多的打手流氓到杨虎城姑妈所在的村子收账,恰好杨虎城走亲戚在其姑妈家。李桢一伙进村后,全村惶恐不安,有人便来找杨虎城商量对策,又细说了李桢强占民女等种种暴行。杨虎城明白贫民们已被这恶棍逼得没了退路,贫民们不过想要老老实实地过日子,一年到头做牛做马借高利贷也准回事,只想图个安宁,如今就连这最起码的要求已无法办到,人们被姓李的这狗日的逼得永无宁日,李贼不除,乡党们的光景就没法过。杨虎城耳闻目睹了李桢的种种兽行,顿时义愤填膺,虎眉拧成了个“一”字,扬了扬硕大的拳头,斩钉截铁地说:
“打,除了打别无他法!”
有人担心地说:
“姓李的虽说不是人,但他有势力,在衙门里亲友很多。出入官府,包揽官司,独霸一方,强占他人妻女。如果要和他斗,须谨慎从事。”
杨虎城说:
“我的结拜打哥李子高在哥老会中很有实力,我找他商议,不除李贼我杨某誓不为人。”
一个六十开外的老伯劝道:
“久娃,那恶棍可不能小看,切莫打蛇反而被蛇咬。”
杨虎城当时虽然是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伙子,却浑身是胆,见识过人,决心要为民除害。他找到李子高,谈了自己的想法。李子高极力赞成,说事不平有人管,路不平有人铲,像这样的害货一定要除掉。杨说当刺客他不怕,只是苦干没有枪支。李子高说,其实枪的问题并不难解决,他在洛河东有个关系特别铁的朋友,江湖上人赠绰号“倒楦”,手里长枪短枪都有,要长的有长的,要短的有短的。杨虎城高兴地直点头,这就好,真是磕睡了送了个枕头。
大约是在**月份秋凉的时候,杨虎城单枪匹马去了趟洛河东畔,会见了李子高的朋友“倒楦”。“倒楦”是个很讲江湖义气的刀客,见了杨倍感亲切,说杨性格豪爽值得结交。杨说明来意,“倒楦”听说是为民除害,二话没说就借给了杨一支马拐子短枪,说炸种枪好用,便于携带。杨提起枪掂了掂,说像个扫炕条帚,轻重刚合适。
一切准备就绪,杨虎城佯装给李桢去送信,大模大样地进了孙镇街上李桢住的粮店。李桢正在睡椅上逍遥,见来了一身短装的杨虎城,十分惊诧,问:
“哎呀,这不是镇东头饭铺里的久娃子吗,啥风把你给吹来了,你不好好在铺子里烧火,跑到我这里是想借粮?”
杨虎城坦然自若,答:
“不借粮。”
李桢满脸狐疑,问:
“不借粮跑到我这里来干什么?”
杨虎城:“不借粮就不能到你这里来吗?郭方刚差我给你送信,他说是十万火急得马上办理!”
李桢:“你这小子有出息了,竟然在我兄弟手下当兵吃粮了,这好嘛,快快与我拿来。”
“这就拿来,这就拿来。”
杨虎城敏捷机智地从套裤里取东西,只见他抽出枪来,只听“啪,啪”两声枪响,李桢眉心、胸部中弹,倒地毙命。
杨虎城为民出害的侠义壮举,大快人心,他的名声也很快传遍渭北地区。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