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八回张凤翙结亲阎甘圆刘镇华投靠袁世凯
中华民**政府秦省都督张凤翙约了张伯英,以及张聚庭红线女夫妇闲谈,说了一些国家大事。由于武昌革命爆发在辛亥年八月十九日,即阳历十月十日,北京政府袁大总统就咨询参议院,经各议员表决通过,以阳历十月十日为民国国庆日;南京政府成立是在阳历正月一日,北京宣布共和是在二月十二日,袁大总统同时也宣布以此二日为纪念日,均举行庆典。张凤翙说袁总统看来口碑还不错,不象人们想象的那么恶劣,人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的,像袁总统就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这是件好事情,可喜可贺。张伯英却不那么认为,他说人没尾巴比猪还要难认,再说吃屎的狗是改不了的,姓袁的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张聚庭带来了南方的消息,说湘中人士将长沙的小南门改名为黄兴门,是为了纪念黄克强的卓越功勋。陕西西安的小南门此后也易过名,在民国时期曾一度改名为勿幕门,杨虎城主政陕西后,在他的家乡蒲城北关创建了极有名气的尧山中学,校内建有“勿幕读书馆”,是为了纪念陕西辛亥革命元老井勿幕先生。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这年七月份的时候,北京袁总统任命了各省都督。张凤翙被任命为陕西都督,河东的山西以民党人士阎锡山为都督。不久,北京方面又传来袁大总统的命令,拟调张凤翙赴京任将军。张凤翙心中无数,差人去了白鹿原请牛先生议事。来人对牛先生说明来意,牛先生正光着膀子卧在树荫下看书,听来人唧唧咕咕地说了一番,就没招势他,只是翻了翻眼皮,让来人告诉张都督有事尽管直说,无事莫要烦他,他在乡下清静惯了,嫌西安城里人多嘈杂。来人抓耳挠腮,不知所措。牛先生翻过身,给了他一个光脊背,一头钻进书里面去了。来人无法,只得长话短说,问:“先生,袁总统调我家张都督赴北京任新职,你说我家张都督往北京城去的还是去不的?”牛先生扳了指头,掐了掐,又算了算,嘟哝了一句:“好出门不如赖在家。”来人不解其意,问:“为什么,这样一来岂不拂了袁大总统的面子,误了大好前程?”牛先生看来人官迷心窍,是一锅然浆子,反问:“回去告诉你家张都督,到底是吃饭的家伙重要还是升官发财重要?”来人看再也问不出什么眉眼,就辞别了先生回去复命。
后来,张凤翙去了北京,被袁任命为将军虚职,却被限制了人身自由,不能不说是一件撼事。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聚庭在闲谝中,谈到了蓝田的另外一位文化名人,叫阎甘圆,雅号“晚照楼主”。他说了这个甘圆先生自小起就有“奇才”、“神童”的雅号,年十二进县学,十七岁中秀才,名列榜首;中秀才后的第二年,甘圆带着一只大老碗和二百铜钱,徒步九十多里,到达省城西安,住进西大街桥梓口的蓝田会馆,决心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初到会馆的阎甘圆,一时难以找到合适自己的职业,他就将谋生的希望寄托在每隔三月各县秀才考试获第一名者可得二两银子的赏钱上。但要获得这笔赏钱,实为不易。一些好心的朋友劝他考虑事情要切合实际,不如回家另谋出路。但甘圆却斩钉截铁地回答:“人做事要有信心,不可半途而废。对我来说,当初背着褡裢出门谋生,现在又灰心丧气回去,这岂不是又混入碌碌无为之列。”就这样,他满怀信心地参加每期考试,以名列榜首的优异成绩得到了头等赏钱,赖以维持生计。
到了光绪二十三年六月,甘圆与颇有资产的毛昌杰创办了陕西有史以来的第一家报纸——《广通报》,在辛亥革命爆发前夕,迎着推翻封建帝制的革命烈火问世了。甘圆自己出任社长兼总编辑,聘请陕西籍御史宋伯鲁和撒播原于右任为特邀记者。
甘圆先生学识渊博,在教育、新闻、戏曲、金石考古和书法绘画等方面,切有着相当高的造诣。他曾苦学指书绘画,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指书绘画是一种以食指蘸墨作画的绝技,其要领在于以食指蘸墨,以指甲缝藏墨,以指甲尖和指头掌握线条粗细。
本来就对文化艺术独有情钟的张凤翙当时听了文化名人阎甘圆的奇事,非常感兴趣,便打算登门拜访这位奇才。聚庭便陪同张凤翙去拜会甘圆,两人见面先是寒暄,接着就谈了文化上的事。凤翙问:“先生可否能以指书写正楷字?”甘圆笑吟吟地点头答应,说不难,就立即在桌上摊纸,开砚,以苍劲有力的指法,书写了一幅对联,大概内容是:
括柏豫章早有栋梁气,
芝兰玉树生于庭偕间。
张凤翙见字,赞不绝口:
“先生乃当世奇才,堪称三秦才子!”
之后,两人关系更加密切。
凤翙没有儿子,抚养了侄儿张继衡,当作亲生一般看待。
有红娘牵线搭桥,阎先生将长女阎郁若许嫁继衡,自此,阎、张两家结连姻戚。
张凤翙在任职陕西都督其间,曾给西安的四个城门一一命名,并请著名书法家题字:
西门命名为“安定门”,请刘晖(春谷)书写;
南门命名为“永定门”,请阎甘圆先生书写;
东门命名为“长乐门”,请宋伯鲁书写;
北国门命名为“安远门”,由张凤翙自写。
阎先生的指画、指书于是声誉关中地区。
民国以后的陕西决定裁兵减政,原因是军队太多,且系统复杂,地方财政难以负担;另一个原因是当时很多人都认为皇帝已被推翻,革命已经成功,用不着这么多的军队,于是就有许多军人份份解甲归田,或者离开军队前往日本留学,像前面提到的井勿幕、李虎臣、杨虎城等人在这种情况下离开军队的。
在裁兵方针之下,张伯英的部队需要裁下来四、五千人之多。一下子裁编下来这么多人,如果事先没有合适的安排,势必会影响到地方治安。当时为了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由于同乡的原因,张伯英向北京政府推荐刘镇华,说刘如何机灵多变是个人才,不久,北京政府就任命刘镇华为豫西观察使。并把裁下来的军队改编为豫西地方军队,分驻在灵宝、陕州、渑池、巩县、洛阳、汜水、嵩县、登封、临汝、宝丰、卢氏、新安等二十二县。因为这一地区靠近嵩山,人们习惯上把这支军队称之为镇嵩军,归豫西观察使统辖。这样一来,刘镇华就以豫西观察使兼了镇嵩军的统领。统领之下编三个标,第一标分统柴云升,第二标分统张治公,第三标是骑兵标,分统为憨玉琨,此外还有一个炮兵营,全部共计四千多人。

袁世凯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是臭名昭著的。这个人在戊戌新政时出卖了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而投向了西太后的怀抱,义和团运动时屠杀过许许多多的拳民,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辛亥武昌起义之后,软硬兼使迫使清帝退位。《清史稿》有这样的记载:
“皇太后命袁世凯以全权立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商统一办法。袁世凯遂承皇太后懿旨,宣示中外曰:前因民军起义,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实办法;南北睽隔,彼此相持;商辍于涂,士露于野;国体一日不决,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于共和;南中各省既倡义于前,北方将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持,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为总理大臣,值此新旧代议之际,当为南北统一之方。”
刘镇华自从得了袁世凯的好处,善于观测政治风向的他认为这下子保住了粗腿,大树下面好乘凉,吃谁的饭就跟谁转,陕西的张凤翙现在架空了,在北京城里成了闲人,连人身自由也受到限制,张伯英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袁世凯和民党闹翻之后,发生了所谓“二次革命”。黄兴派了信使杨体锐前往豫、陕联络民党,策划反袁,计划推举孙中山先生二次上台执政。
杨体锐带了黄兴致刘镇华,以及陕西民党负责人张凤翙、张伯英等人的信件,先到了豫西见了刘阵华,然后再到陕西晤见张伯英等人。作为民党人士的刘镇华,见了杨体锐,先是满脸堆笑地嘻嘻哈哈了一阵子,说了今天的阳光如何灿烂、心情如何愉快的话题。待杨掏出黄的信件转入正题,善于官场钻营、娴熟投机技巧的刘镇华,说他当初投靠袁是身不由己,是为了给弟兄们找一碗饭吃,哎!那的确是没有办法,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觉不好受,但自己与袁是貌合神离,与此贼势不两立,袁世凯是啥货,你我他人人心知肚明,这瞎怂说话出尔反尔,是个说人话拉狗屎的无耻之徒,根本就没有资格充当中华民国的领袖。如果陕军东出潼关反袁,刘某人第一个出来响应,刘某人牢记孙总理的教诲,一定会在豫西振臂而响应,这一点没有啥含糊的。杨体锐听了刘镇华的一席话深受感动,涕泪俱下,佩服刘镇华是天地间第一伟丈夫,民党不可多得的中坚力量。刘镇华又美美地发了一通牢骚,大骂姓袁的不是人,中华民国是四万万同胞的中华民国,绝不是姓袁的一人之中华民国。接着,刘又大摆宴席为杨体锐接风洗尘,招待杨吃好喝好,临别有说了一番好听的,给杨赠送了路费,让杨一路走好,说路上土匪太多社会治安不太好须谨慎从事。
在杨体锐走后,刘镇华却派人赶到灵宝,残酷地杀害了杨体锐。杨体锐至死也没有想到会栽到口蜜腹剑的刘大哥手里,一缕冤魂径直去了阴曹地府。刘镇华杀了杨体锐之后,把杨带给张凤翙、张伯英的密函拿来,派了心腹送往北京向袁世凯告密,神不知鬼不觉地出卖了民党和把他介绍给北京政府的当年直接长官张伯英。他又派人去了西安,说民党信使杨体锐在灵宝出事了,让贪财的土匪给暗算了,他作为民党人士、掌管一方平安的豫西观察使一定要查处严办。张伯英叹息,盼星星望月亮怎么是这么一个结果,并再三对刘镇华表示感谢。
民国二年的时候,掌管河南军政的张镇芳在其位不谋其政,整日里只晓得香车宝马,寻欢作乐,人们四下里告状,而抱住老袁粗腿的张镇芳却稳如泰山。这时候,河南的匪患一日甚于一日,先后有秦椒红、宋老年、张继贤、杜其宾、张三红、李红宾等人在豫西起事,被当地官府丑化为杀人不眨眼的魔王。这其中有个叫白狼(也叫白朗)的,与各派力量都有联系,横行中州。相传白狼是宝丰县人,曾在吴禄贞部做过军官。吴被刺杀后,白狼心中极为不平,于是返回故里,号召党羽,拟揭竿而起。刘镇华听说了白狼之乱,便首当其冲带兵镇压,交手几个回合就败下阵来,被老袁好一顿训斥,下令撤职查办,刘镇华托了一圈子的关系多方说情,老袁才同意刘戴罪立功。
白狼其实也没有人们传说中的那么可怕。白狼,字明心,性格豪爽,乐于助人,早年在家务农,曾因与本乡地主吵架,斥责其为富不仁,被捕入狱一年有余。出狱后,以赶牛车拉官盐和炉场冶铁为生。辛亥武昌革命时,组织家乡农民使用“笨炮”(土铳)、大刀进行反官府的斗争,当时被称为“笨炮队”。袁世凯假托共和、阴图独裁,以至背叛革命之后,白狼开始反袁,在舞阳以南各县和桐柏山区打富济贫,攻占许多寨堡,队伍一下子发展到三千多人。袁世凯在河南的亲信张镇芳急得手忙脚乱,吃了许多败仗,对白狼恨之入骨,请求袁世凯派军队增援剿灭白狼。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