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四回郭方刚渡河讨逆陈树藩借刀杀人
民国六年六月三十日夜,辫帅张勋与前清工部主事康有为联合上演了一出复辟丑剧,拥立废帝溥仪再次登基,举国震惊。
孙中山密电陕西民党人士宋向辰:“率秦晋健儿,直捣燕京,讨伐张逆,再造民国。”同时,任命宋为讨逆军总司令,李岐山、郭方刚为副总司令,樊灵山、郭英夫为参谋。孙中山先生在日本组建中华革命党的时候,就任命宋向辰为中华革命党陕西支部长,宋当时派了樊灵山、高干臣由日本回陕筹建中华革命党陕西省支部,之后,又派曹世英、胡笠僧、冯子明等骨干力量协助响应云贵两省首先发起的护国运动。
讨逆军副总司令李岐山为山西革命健将,当时因事滞留北京,未能及时返回就职;另一副总司令郭方刚,则是大名鼎鼎的关中怪侠郭坚。陈树藩为了排除异己,借刀杀人,极力怂恿民党宋向臣、樊灵山,以及郭坚、康老六(振邦)两部,以讨伐张勋复辟为名,渡黄河取道山西,直捣幽燕。
陈树藩怂恿宋、郭两部出征之后,又给山西督军阎锡山去了密电,说宋、郭两部属于叛军渡河是目的在于袭击山西,务必围追堵截,予以歼灭。由此可见陈树藩的用心何其毒也。有人向陈树藩打报告,说郭坚的搭档康老六不是好货,有过反动言论,骂过袁总统。陈觉得好奇,问康有什么反动言论。打小报告的人边添油加醋地说,当初袁总统做“洪宪”皇帝时,康像泼妇骂街一样,拍尻子扬拳,破口大骂,姓袁的是什么鸟皇帝,刚赶走了一个清皇帝,现在又来了一个袁皇帝,实在气死人了,还骂了难以入耳的脏话。陈又问康骂了什么不堪入耳的脏话。那人唾沫星子乱溅,绘声绘色地说:“大头,胖子,我日你先人。”陈听了,很是生气,骂康老六是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接下来就打了比方,说国家好比是一个大家庭,袁总统好比是一家之长,父母即使有天大的不是,也轮不上作儿女的去品头论足,说长道短。
宋、郭两部过河不久,就遭到山西督军阎锡山的围追堵截。康老六是个火爆脾气,心急火燎地一头撞进帐内,头一句话就问郭坚:
“方刚兄,陈拐拐这瞎锤子货,出尔反尔,让阎老西这鬼子怂阻截咱们,啥时候狠狠地把阎鬼子收拾一顿?”
郭坚摆了摆手,示意他甭着急,指了指帐内一个穿将官服装的,说:
“老六,莫要慌张,先见过总司令,再议破敌之策也不迟!”
康老六吐了口唾沫星子,不肖一顾,说:
“这火都烧到眉毛上了,还婆婆妈妈的,什么狗屁司令?”
郭坚看康老六如此无礼,急了眼,责备道:
“老六,不得无礼,这位是孙中山先生亲自任命的讨逆军总司令宋向辰先生。”
康老六心里一颤,双手抱拳示礼,道:
“这不是大名鼎鼎的耀州及时雨宋三哥吗,请恕小弟眼拙,有眼不识泰山!”
宋向辰一笑置之,说:
“振邦兄,不知不为罪,请坐!”
康老六不好意思,涨红了脸,不停地搓着手,一个劲儿地瞅着宋向辰和郭坚傻笑。
后来,宋向辰、樊灵山在北线艰苦作战,一连打了几个胜仗;郭坚、康老六由于受到晋军的穷追和围歼,只得辗转至晋南,但仍跳不出包围圈。郭坚派人去向阎锡山说明讨逆军只是途径山西去北京打逆贼张勋,并无袭击山西的意图。阎锡山把桌子一拍,说郭坚是哄三岁儿童,陕西督军已经来了电文,指责宋、郭两部都是叛军,张勋复辟仅仅十二天就垮台了,你们这些地方杂牌凑什么热闹,中央有的是军队,用不着你们,闻早把旗卷了,哪里娃到哪里耍去。康老六哪里受得了这等恶气,大骂姓阎的和陈拐拐是一路货色,从本质上讲都是反动的。阎锡山认为康老六太张狂,不知道自己是几斤几两,于是下令晋军继续追击郭坚的队伍,置之死地而后快。
郭坚与康老六见阎锡山铁了心地要置陕军于死地,便继续与晋军周转,伺机过河回陕。
张勋复辟失败,得力于冯国璋、段祺瑞联手讨逆。冯、二人此后分别做了大总统与国务总理,组建了内阁。陕西督军闻讯,便上报北京政府,要求撤消陕西讨逆军总司令部,冯、段二人一口应允。这样一来,宋、郭两部讨逆军便师出无名,北洋军阀皖系爪牙陕督陈树藩与晋督阎锡山就相互勾结起来,陈派大兵驻守黄河西岸,断其归路,阎的晋军继续截击围攻,妄图剿灭宋、郭二部陕军于河东地区。
不久,宋向辰部遭到了晋军的一次袭击:一天夜里,樊灵山奉命越过战壕斜沿,和战友们在一起,紧紧地握着枪,一边向前跑,一边咒骂着阎鬼子的炮火太猛烈了。
但是当队伍开出战壕之后,脑袋上受了伤的樊灵山看见周围弹片份飞,一队队的晋军轮番进攻。有个受了重伤的陕军士兵害怕了,便钻进旁边一个炮弹坑,在那里看不到战场上的景象,也听不见枪炮声。樊灵山愤怒了,愤怒这个兄弟贪生怕死,骂了声“孬种,给我出来”,受了重伤的士兵颤颤惊惊地出来,被樊灵山在尻蛋子上美美地踢了一脚。
樊灵山的这支队伍完全失败了。晋军发动的这次攻击简直太有点岂有此理了,樊部是偶然与晋军邂逅相遇的,伤亡惨重的陕军官兵既无准备,又却情报,所剩无几的樊部官兵又被迫退回了,在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里集结,等候宋向辰部来增援。
点名时,那个受了重伤的陕军士兵不在。有人说他失踪了,一个叫杨黑蛋的合阳兵哭泣着说,那个受重伤的战友不是孬种,他亲自看见这个战友怕自己成为队伍的累赘,就饮弹自尽了。
樊灵山痛苦地背过了头,两行泪水淆然而下,觉得自己的那一脚踢得太不应该了,对那个受了重伤的士兵有点残忍,他家里也有父母老小,是有所牵挂的。

战争是残酷的。在夜幕降临的时分,晋军的进攻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加强了,轰隆隆的炮火和铜弹钢片飞来飞去地寻找着袭击目标。
樊灵山觉得突围出去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但他还是说了振奋士气的话,他说:“即使我们有一个弟兄活着回河西,我们就胜利了。”
一个士兵听了樊灵山的话,刚刚笑出了声,但马上又凝滞了,一动不动的,像一尊雕塑,原来他的头上中了一弹,含着淡淡的微笑走了,与自己的战友们永别。
樊灵山的不幸被俘,是在第二天清晨。
三日后,宁死不屈的樊灵山被杀害。英雄就义在山西石泉县,时年仅三十三岁。
这时候,宋向辰率部正与晋军在万全县激战。宋部在与樊灵山部失去联系后,艰苦奋战,队伍减员十分严重,等转战至稷王山时,宋部已陷入晋军的四面重围。
晋军不时地以猛烈的炮火攻击宋向辰,想迫使宋投降。宋向辰对仅存的陕军官兵们慷慨而言:
“头可断,血可流,但我关中汉子决不言降!”
数十个伤痕累累的官兵也发誓不向阎老西屈服,决心血洒稷王山。
宋向辰身先士卒,冲杀在前,抵挡了晋军一轮又一轮的进攻。突然间,一颗罪恶的炮弹倾泻在宋向辰面前不远处,轰隆一声巨响,烈士以身殉国家,年龄只有三十八。
宋向辰的卫士毛彦彪、丁振海见主帅阵亡,悲痛万分,秘密掩埋了宋的遗体,并作了记号,相约如果有人生还,在革命成功的那一天,一定要把宋将军的遗骨运回陕西厚葬,立碑纪念,让后世的子子孙孙向烈士学习。
后来,到了民国八年春天的时候,陕西靖**总部委派民党人士马天闲扮作商人,潜入山西搬运宋向辰的灵柩。当易棺吊祭之时,可以看得见烈士的满腔赤血裹于白稠之中而未化,真是“埋血千年,碧而不灭”。灵柩过河之后,靖**将领曹世英、马青宛等迎接护送。当时,耀州各界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哀词、挽联挂满灵堂,孙中山先生亲笔题词:
国而忘家,为国捐躯。
孙先生的题词高度评价了宋向辰革命的一生,灵柩公葬于药王山。
时隔二年之后,又重修陵园,立碑修传。依山傍水并列四墓:右“陆军中将宋向辰先生之墓”;左“陆军少将樊灵山之墓”;两旁则是卫士毛彦彪、丁振海之墓。
郭坚、康老六在晋男吃了一连串的败仗,决心渡河回陕,如果这样一味地僵持下去被晋军围追堵截、穷追猛打,只有死路一条。郭、康二人率部由南而北,沿河奔走,见河西均有重兵把守,便仰天长叹:“英雄客死他乡,有家不能回。”
康老六向郭坚建议,从合阳夏阳渡一带渡河回家,他已经派人打听过了,负责合阳、韩城一带河防的是蒲城乡党杨虎城。郭坚一跺脚,说:
“如果是杨虎城负责河防,那么咱们更不能回去!”
“为什么?”康老六问。
郭坚长叹一声,道:
“老六,一言难尽啊!杨虎城当初在东乡枪杀了我的结拜大哥李桢,我听了李桢手下的一面之辞,就派人烧毁了杨家的房子,从此结下了冤仇,他正愁没有机会报仇,咱有了难找他不正是自投落网吗?”
“行不行,咱试火一下,或许还有一条出路,人常说甜不甜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你和虎城即使有天大的仇恨,在这走投无路生死存亡的关头,他也不会落井下石的。”
郭坚:“老六,你有所不知,我和虎城的矛盾大着呢,我不但派人烧了杨家的房子,还扬言要杀杨母孙一莲和他的弟弟茂三,给我那死去的结拜大哥报仇,这话全蒲城县的人都知道,如今落了难,正是千载难逢之机,他还不把扎一脚踩在脚底下踏死。”
康老六:“方刚兄,你俩的恩恩怨怨就一笔勾销,以后谁也不提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旧事,渡河之后,由我牵线和虎城联系。”
郭坚:“也只好如此了,死马当作活马医吧!”
一阵枪炮声起,前有伏兵,后有追兵。
康老六拉住郭坚的手,说:
“方刚兄,事急了,我弄来了几只木船,就趁早过河吧。”
郭坚被拉拉扯扯地上了船,道:
“生死在此一举。”
几只木船顶着由北而来的巨浪,向西划去,子弹不时地从头顶上掠过,是干瞪眼的晋军射击西去的陕军。
过了水流湍急的河中心,西边的河防兵在喊话:
“哪一部分的,不答话就开枪了。”
康老六拼着吃奶的劲在喊:
“兄弟,告诉杨久娃,就说是蒲城乡党康振邦、郭坚来了,让他把洗尘宴准备好。”
河防兵没有开枪射击,东来的木船很快就靠了岸。
康老六与郭坚上了西岸,长叹:
“狗日的,这一回真他妈的是死里逃生,在阎王爷那里浪了一圈,等缓过劲非要把陈树藩这个老王八蛋的皮给扒了不可。”
杨虎城见了郭、康二人,拉住他俩的手寒暄:
“方刚兄,你和六哥受苦啦,兄弟在此等你们多时了。”
郭坚向杨虎城赔礼:
“久娃,陈贼把人害惨了,哥以前有对不住你的地方请多包涵!”
杨虎城把嘴一咧:
“方刚兄,你说这话就见外了,以前的事就甭提了,兄弟请你和六哥吃合阳踅面,荞麦面加大油,好吃的很。”
这踅面是合阳的一个著名小吃,起源于汉代。西汉王朝的开国元勋淮阴侯韩信东征魏王豹的时候,由夏阳古渡路过,当地人用荞麦、大油做成了这一特色小吃,从此就代代相传下来。坊镇是合阳东部一个较大的镇点,老田家的踅面是合阳踅面中的老字号。坊镇地区的灵泉村人杰地灵,有旅游景点蝎子山,这里在清末民国时期出了一个响当当的英雄人物,叫党晴梵,此人与于右任、杨虎城交情颇深。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