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博王山上了夙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金江水畔回来后,玄真一直心情不好。为了排遣心中的郁闷,他夜夜都和守观老者摆龙门阵。
一天,老者突然说起夜明珠。他说他年轻的时候,去过三百里外一个叫博州的地方,那地方多山,多洞,那里的人叫“博人”,一般都住在山洞里。那里的“博人”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情风俗,生老病死,全由“博王”管理,“博王”俨然是他们的头领。特别是他们殡葬习俗更是与外面的人们不同:人死了,先用一整块大木头做成棺材,又去请石匠来,在崖壁上凿洞。那崖壁又高又陡,就用一绞车架在崖壁下,在绞车上架起高台,让石匠站在高台上打洞。好不容易在岩石上打出两个碗口粗的洞来,然后往洞中塞进两根粗木,然后又用绞车把棺材吊上去,横放在两根粗木上,这就是悬棺葬,博人死后,都实行悬棺葬。棺里有金、银、珠宝、玉器等贵重陪葬品,如果以后有棺材垮下崖壁,有贪财的人去争夺那些殉葬品,但是,无论是谁,只要一争夺到手,那些宝物就会把他的眼睛刺得疼痛难忍,眼前会变得漆黑一片,就象瞎子一样。奇怪的是,只要一抛弃手中的宝物,眼睛的疼痛就会消失,眼前依然光明一片。群山中有一座“博王山”,山上有个“博王洞”,“博王”就住在洞里,管理着子民的生老病死。听说“博王”手里有一颗天下唯一的夜明珠,是从一个逃到博王山的江洋大盗手里夺过来的。从这个江洋大盗嘴里得知,是他的师傅从先知神坛上盗走的。
“这颗夜明珠可还在博王手里?”玄真问守观老者,眼里流露出不以为然的神色。老者见状,以为玄真说自己说假话,很不高兴,说道:“师傅有所不知,那博王可是一个有担当的男人。当年他见我孤身一人闯入博王山,以为我是为盗他夜明珠而去的,把我五花大绑起来,弄到博王洞,叫我亲眼看看那颗夜明珠是什么样子,然后问我事先准备如何盗走他的夜明珠……”玄真又问:“那又如何?”老者说:“我对他说:‘我对夜明珠没兴趣,我感兴趣的是如何从万山丛中走出来,回到洪州。’结果他就给我松了绑,送给我几块银子,叫人把我送回洪州。这个博王真是一个好人。”
玄真听了后,陷入了沉思:听元觉说他在古月宫里见到过夜明珠的光亮,但没见到夜明珠是啥模样。从先知神坛上盗走的夜明珠到底在不在古月宫,抑或还在博王的手中,看来还得进一步了解,必须打听明白。再说博王是个敢于担当的人,如果夜明珠确实被古月宫夺走了,博王一定非常仇恨偷宝的人,只要听说古月宫里可能有夜明珠,他一定会答应玄真一起对付古月宫。既然这样,就很有必要去一趟博州。于是玄真决定,还是三人一齐前往。
可从洪州到博州,路途遥远,而且山高路不平,沿着曲里拐弯的山路走,不知要走多久。但是为了调查夜明珠的事,他们不得不翻山越岭,把险途当大道。
一路上,玄真不说话,只顾往前走。几个月来,他都是这样,要么做事,要么沉思。元觉任然知道,这是因为红莲的缘故。玄真想红莲,想红莲肚里的孩子,他为没有救下红莲而自责,为到现在还不知道红莲生下的是男是女,不知现在在哪里而沉重,他们是完全能够理解的。但他们就不明白,为什么当初从皇宫逃出来的时候,却从没见他对丢在宫里的后妃皇子皇女有如此的动情呢?
太阳越来越烈,阳光像道道光刀一样插进**,实在叫人难以挺住。元觉干脆扒掉上身里外两件对襟青衣,把它系在腰上,露出白晃晃的胸脯,胸窝一簇茸茸的黑毛格外显眼,而两条胳膊上分别纹有一条蓝色的飞龙,正跃跃欲试腾空而起。玄真见状,心里有些腻歪,但见天气确实太热,只好说:“元觉,适可而止,适可而止。你瞧任然不似你一般,难道他不知道热么?”元觉“嘿嘿”笑了,现在他对玄真不像以前那样拘谨,而多了几分随意和亲切。他说:“师傅,你终于说话了。你要热的话,也脱了吧,这里又没有女人……”任然一听“女人”,瞪了他一眼,似乎是埋怨他说话不看情况。元觉会意,马上闭了嘴。
玄真非常感激他们理解自己,无论什么时候,他们两个总是陪在自己身边,给了自己巨大的力量。看看他们,多自由自在呀,为什么到现在,自以为已经真心出家成为道人,却还有这样许多烦恼?细想起来,还是自己还没有真正抛却风尘浪事,还在眷恋真正给了自己幸福的女人。唉,真要抛却人间烦恼,谈何容易?
几个人终于上了一座高山,这座山特别奇特,树林葱郁,百石怪状,道路狭窄,却格外滋润,摸什么都让人感到一种闹心似的细腻、润滑。一阵阵凉风吹来,再往上爬,就是山顶,向下看,顶中央一个巨大的坑,大概有五十多丈大小,看起来像一口巨大的“天锅”,从锅底向上,便是刀削似的锅壁,全长着高高矮矮的植物,远看一片绿色,中间还镶嵌着一朵朵小花。锅沿上长满密密的树,高高的草,铺过去铺过来,许多怪石矗立其间。
忽然,任然叫起来,指着远处一山大叫:“你们看,那山像什么?”顺着他的指向,玄真元觉看过去,果然那山独立其间,细而高,顶上好像戴了一顶小帽,让人看了既像熟悉,又像陌生。还是玄真看出明堂:“那岂不是男人的那东西么?自然真是玄妙!”
大家未加评论,继续看。这下该轮着元觉惊讶了,他指着面前一座山,正面突兀着一条宽窄不一的缝隙,旁边刻有四个字:“生命之源”。元觉左看右看,总是看不明白,他问:“师傅,为什么叫做‘生命之源’呢?”玄真上前来,站在面前,稍加打量,便明白了四个字所指的是什么,但他不好意思说出口。见两个人眼睁睁地等他回答,却有些难为情。过了一会,他才不太情愿地说:“刚才看到的是男人的播种那东西,这不就是女人生孩子的地方吗?所以它就是‘生命之源生’。”两个一听,才像明白似的“哦”了一声,不再说话。
临走时,几个人有些不舍地看看这个人人都要经过的“生命之源”,开始朝山下走。
一路下山,又是一路上山。山上居然没有一户住家,想问这山叫什么名字,也无从问。
忽然山顶上飘来一技抹绿色,有个女子大声叫道:“你们等等,你们等等……”那声音清脆悦耳极了。三个人同时转身,一看,从头到脚全是碧绿碧绿的:绿的纱巾,绿的耳环,绿的披风,绿的紧身衣裤,绿的手镯,绿的皮靴……
玄真一看,似曾相识,问:“小姐从何而来,请教芳名……”
元觉急忙把衣服穿好,任然看到绿衣女子,脑海里马上现出刚才看到的“生命之源”,不由得多看了她一眼。可绿衣女却不看他俩,而是红着脸低着头对着玄真,说:“小女绿莲,跟你们多时了,刚才你们在这里品山,不敢打扰,请恕小女不恭之举。”
“绿莲?”三个人同时发出疑问,他们不由得把眼前这个绿莲和死去的红莲联系到一起,特别是她们长得十分相像,叫人一看,不由得人不把她们想成一个人。玄真心里马上架起一道彩虹,但做出不为所动的样子,说:“不知小姐需要我们帮助什么?”
绿莲哈哈笑起来,快人快语地说:“难道先生忘了,小女子还救过你呢?为了不让先生忘了我,还在‘天下第一楼下’下现过身呢?”玄真这才明白,这个绿莲决不是凡间女子,而今来是为了帮助于我。但我们怎好相处呢?
哪知绿莲早已明白玄真心里所想,她说:“你不是风流道人么?难道你还怕男女授授不亲吗?”听了她的话,玄真马上反应过来,重新施礼,说道:“绿莲姑娘连天师给的封号都知道,那一定不是一般,那就请多多关照了。”
绿莲诚恳说道:“我得知你们今到‘博王山’去,那里危险重重,要想办成事,没有我还是不行的……”玄真听她话里有话,心里想:“我倒要看你有什么办法了。”
元觉任然前面走着,说着,笑着,玄真绿莲在后面相跟着,显得有些不自然。
这时,绿莲提议道:“像这样走,不知走到何时,我们还是乘风前往吧?”她一对俏眼看看玄真,好像在征求他的意见,没等玄真答应,她便在玄真的拂尘上吹了一口气,然后叫玄真将拂尘向前一挥,果然,两个人迅速离地,凌空升起,瞬间把元觉任然远远地抛在后面。
元觉任然大叫起来,向前追跑一阵,哪里追得上,便一**坐在地上,长声短声叹叫起来……
绿莲叫玄真再将拂尘向前一挥,两个人也如刚才他们一样,腾飞起来。

于是几个人如飞一般,不到一个时辰,就到了“博王山”。刚在空中时,俯瞰下面,到处一片绿色,层层绿争像层层绿浪,一波一波向前推进。谁知从空中下来,落在博王山上,向四周一看,才知道这里不仅仅有博王山,还有簇拥博王山的连绵群山。博王山高耸入云,绝崖凌空,植被葱翠,绿海茫茫,清幽静雅;山门沟谷溪流、瀑布湖潭、洞**奇石天造地设,简直集山水之精华,汇瀑布之大观。
站在博王山上,不由得使人感到自己也同博王山一样,置身于群山环抱之中,立于高高群山之上。几个人一下感到这里凉气送爽,清幽熨肺,真个好地方!
绿莲领着玄真几个由南向北,在山门沟谷中迤逦穿行,这时渐见的许多手持竹矛,腰佩大刀的剽形大汉,每人头上都裹一长条白布,在每一个要道隘口直立。走到一个隘口,一个年轻男人见一绿衣姑娘领着几个男人似要从这里下去,便马上将竹矛一横,怒目而喝问:“哪里来的盗贼,敢到此窥探?”他们说的话,玄真几个一点都不懂,看看绿莲,慌不忙地说:“我等乃博王好友,今前来探望,并给博王带来喜讯……”年轻男人眼露疑色,伸手要牌——原来他们无论是谁进出,都要手持“通牌”,方能过去。玄真几个说不出话来,不曾想绿莲将手一晃,马上拿出一块牌放在年轻男人眼前,年轻男人仔细看看,将手做成“请”的姿态,绿莲便手一招,玄真几个便马上尾随于后,向延至山下的石板小路走支渠。
玄真不由说道:“看来今天如果没有绿莲小姐,我们便会寸步难行。”绿莲笑道:“我的作用不止这些,等会你们便知道了。”说完两眼看看玄真,似有言外之意一般。
越往下走,越是看到谷沟里不断出现形形状各异的瀑布:有起伏跌宕,绵延近十丈的梦溪叠瀑,有飞流直下的飞沫雨瀑,还有四溅琼浆的宝盆谷围瀑……
这真是“天人合一”的生动典范!
绿莲领着大家继续往下走,不一会就到了最谷底,向左地一拐,立即见到一个偌大的洞口呈现在眼前。洞的上方刻有几个非常大的字:“博王洞”——原来这就是博人之王居住的地方。
洞口没有人把守,大家正要进洞,忽然洞里伸出几支尖利的竹矛,正好对准每人的胸口。绿莲向里说了几句话,尖利的竹矛一下缩了回去,洞口又是一片安静,洞口下面的石板里传出潺潺流水声。
绿莲嘱咐大家不要慌乱,跟在她的后面慢慢地走……刚进洞的时候,洞里略显狭窄,右边一片清澈流水,从上面一梯一梯地下来,隐约可见洞壁上挂着一些陈年枯枝和新发绿芽,渗着汗滴似的水珠。越往里走,越是宽敞,光线也越来越亮。随着一个一个高台似的石梯,终于上了最高处,虽去雾缭绕,但却豁然开朗——那洞的上方,一个巨大的天窗投下粗大的光柱。拐个弯,即见几支火把熊熊燃烧,把个里面得如像白天。洞很高,似乎望不见顶壁。但见一高高巨椅座在正中间,背靠上铺了一张巨大的虎皮,张着一只血口大盆,雄视来人。
一个高大硕健的男人正坐在巨椅座上,瞪大两眼,看着几个人——这就是博王!
绿莲上前,抱手握拳,一下跪下,磕了一个头,大声说道:“兄长见谅,小妹来了……”博王“呵呵”大笑起来,声音洪亮地说道:“真是,我正想你的时候,你果真就来了,不愧是我的义妹!起来起来,快快说来,今你来有何事?他们是干什么来的?”
绿莲站起来,走向博王,在他耳旁私语一番,博王又大笑起来,说:“原来都是中原人!”
绿莲向玄真介绍了博王,还有元觉任然,然后向博王说:“玄真师傅本是前朝皇帝,因宫中争夺皇位,他落难而逃,至于洪州……”还没说完,博王马上下座,张开双臂,扑向玄真:“前辈,你一定是我父的至亲!”见玄真深感不解,博王和绿莲便和玄真一一交谈,玄真才得知,这个博王原来并非完全是这里的博人出身,说来有个故事……
有一年,一个姓阿的人家门前有一个衣服褛褴,篷头垢面的大汉昏倒在地,被这家的女儿——一个心地善良,年青美貌还未出嫁的姑娘发现了,她急忙喊家中的人把他扶进屋去。姑娘做好饭菜,让他吃饱,又烧好水,让他洗澡。并找出干净衣服让他换上。但阿家并不知道这个大汉是当时皇上的太子,因为兄弟之间为了争夺权位,拼得你死我活,而他就是被追杀逃到这里的。一连几天,阿家对他都热情款待,博人的勤劳善良,深深地感动了他。他想:“皇家家庭的人情温暖,亲人间的骨肉情谊,还不如这些贫民百姓。事已至此,这家人对我又这样好,不如就在此安家吧。”于是,他便把自己的身世告诉了阿家,感谢阿家对他的款待,并表示愿娶阿家姑娘为妻,永做博人。这家人听后,对他深表同情,也就同意了。不久,他便与这阿家姑娘结为夫妻,成为博人阿哥。婚后,他把带来的贵重物品换成银钱,修起大房子,买下许多田地,雇佣好多农民为他家耕田种地,成了博人中最富有的人家。他们还买了100头水牛来喂养,哪家需要水牛耕田,他们就给哪家送去,成了博人最可信赖的人家。他们生了两个儿子,为躲避官府的耳目,就用阿家的姓,老大取名阿大,老二取名阿二,这两兄弟生下来就会跑会走,才七、八年的时间,就长成大人了。这两兄弟生来力大无穷,长大后,喜欢舞刀弄棍,又好打不平,锄强扶弱,在博人中享有很高的威信。以后阿大和阿二就分别成了大博王、二博王。
后来博王洞里的夜明珠被盗窃,大博王也被杀。二博王发誓要抓住凶手,但因地处偏僻,所以至今连个线索都找不到。
大家一一说起,玄真正好和博王之父是宗亲,虽然已经隔了好远,但是同样感到身上流着同一样的血液。博王说:“如果父亲活着,他一定会为见到他的同宗人而高兴。”
玄真也感叹不已,然后和博王说起夜明珠。不想博王一听,怒从悲来,他说:“这颗夜明珠是我兄长从一个江洋大盗身上搜来,原本做为镇山之宝,没想到失了夜明珠不说,连兄长也丧了命!如果让我抓到了,我一定会扒了他的皮,要了他的命……”
玄真把他在洪州所听,古月宫所见全都一一说给博王听,言明十分怀疑夜明珠可能就在古月宫里。博王一听,表示愿意和玄真一起,共赴洪州……
当天晚上,博王设宴招待玄真一行。然后就在博王洞里铺下皮褥,让元觉任然就地而寝,自己则带着玄真绿莲回到家中,妻子热情地在皮褥上摆下酒菜,几个人边喝边聊,一会儿便丑时。博王和妻子到另处宿,绿莲和玄真只好在皮褥上坐卧等天亮。
灯燃尽,到处都是黑黑的,绿莲向玄真靠近,头倒在玄真肩上,渐渐睡着了。玄真侧过脸深深嗅着绿莲的发丝,一由想起红莲。他有些愧疚,双手便规规矩矩地放在自家身上。但是绿莲软软的身体一下从他肩膀上滑下来,他急忙接住。忽然绿莲一下抱住他不放,身上散发出一种奇特的香气,一会儿浓烈,一会儿甜香,一会儿清淡,似丁香、玫瑰,似桂花、白兰花,似梅花、荷花。渐渐地,玄真不能自己,他轻轻解开绿莲的腰带,将手从下面伸进绿莲的胸脯。绿莲马上迎合他将上衣全都解开来……
自从红莲之后,玄真从没有想过身边还会有女人相伴,而且他曾发过誓,不再和任何女人有肌肤之亲,却没有想到见到绿莲之后,他心里又升腾起**的火焰。
就在皮褥上,他们成就了百年之好,情投意合之中,玄真才发现绿莲原来还是一个处女,他不由激动万分。事情完毕,他却毫无睡意,他问绿莲:“你何以认得博王?”绿莲醉意朦胧地说:“你这样事事必问,不合道家礼仪……”玄真无语,他简直不明白,一个已经出家的道人,却对一个他十分在意的女子的一切如此的在意。大概是绿莲意识到玄真的遣憾,她翻了一个身,将身体紧贴玄真,在他的耳边悄悄说道:“夫君,你还记得你在玉蝉山上的事么?”玄真果然记起,也悄悄地说:“你说的可指那每块石头都像蟾蜍一样的山石吗?”绿莲又问:“你可记得你特别喜爱的那块绿色的石头吗?”玄真何等聪明能干明,他马上说:“你就是那尊长满绿苔仰着头,两只大眼有神地看着我,似有话要对我说的石头?”绿莲害羞地缩进玄真的怀里,娇笑着。玄真忍不住把绿莲抱起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