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节 楼兰废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这两日内,张汉跟随士兵们一起出去游玩。因为玉门关有着奇形怪状的美景。特别是那无际的戈壁风光,以及虚无飘渺的海市蜃楼;形态逼真的天然睡佛以及戈壁中的沙生植物。这些景物与蓝天、大漠、绿草构成了一逼辽阔壮美的神奇。
他们在玉门关休息了两日后,备上足够的草粮后,立即起程前往西域都护府的所在地轮台城。
然而一路上,让张汉这位长居内地的人真是始料不及。特别行走在罗布泊的边缘地带,这里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70℃。天空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
虽然叔父张骞初次经过这里之时,还曾上书给汉武帝说:
楼兰,师邑有城郭,临盐泽”。说明,当时楼兰国就在盐泽的旁边。是当时成为闻名中外的丝绸之路南支的咽喉门户。曾几何时,繁华兴盛的楼兰,无声无息地退出了历史舞台;盛极一时的丝路南道,黄沙满途,行旅裹足;烟波浩淼的罗布泊,也变成了一片干涸的盐泽。因为那楼兰国经不起匈奴人侵扰和酷热,也迁到了车师国和轮台等地。在张汉经过之时,只发现一些残横断墙的房舍和被遗弃的城郭。那些葡萄园和小池早就干涸化成为黄沙。有些庙塔和楼台逐渐被滚滚的风沙所埋没。
由于白天的行程温度很高,不要说他们轻易中暑,就是战马也显得软弱无力。好不容易走入那被荒废的城镇的中,也发现了一座庞大却开裂而准备干涸的大池塘。池中水干净清凉,池边水草茂盛。张汉和士兵们欢呼跃雀,立即衣服都没脱,赶紧跳下去。
对于从未到过西域的张汉来说,真是一个奥妙的奇迹。总以为在这种地上无草,天无飞鸟的高温沙漠中,肯定不会有水,谁知竟然会有一口清彻的水池,真是让人异想不到。
张汉沉浸在水里体息了一会儿,再细细的观察这池湖。从周围的面积来看,应该是一个鱼类丰富的大湖,它的面积非常的广阔,直到四周建有取水亭为止。可惜,现在就要干涸了。
他们只在废城的湖水边中呆了一天,让人和马都休息,然后再缓慢的往前走。
再行走了两天后,张汉又遇到了沙尘暴。黑风骤起,天地闭合,沙尘弥漫。连吸引都困难。那会儿,张汉还以为是世界未日呢?吓得他全身颤抖。暗想,西域都护府尚未到达,就死在半路,多不值呀!可是士兵当中有人碰见过,说是一会儿,沙尘暴就会消息。的确是没过多久,他们一行二十七人,连人带马从黄沙底里爬出来,也不知什么时侯,方才在背后还是宽阔无边且平坦的黄沙,突然间涌出无数的小沙堆,把张汉吓得目瞪口呆。暗幸没被厚厚的沙堆埋在里面,不然真的是冤死了。
不管怎么说。酷热的白天沙漠里,几乎把整个人都像似要蒸干一样,汗水汩汩的流着,需要不停的喝水。行程也逐渐的放慢下来。因为这里几乎了无烟迹,白沙漫漫的世界。夜间,又突然变得冷冰冰的,真是让张汉难于忍受。甚至需要烤火呢?这种极大的温差,的确超出了他的想像力。的确,这个世上无奇不有,如果一背子呆在中原,是永远也想像不出来。而且也极度的刺激着张汉的神精,因为他越来越喜欢这种冒险刺激的生活。

不说别的,自从离开长安到达了玉门关后,他在镜子一瞧,容貌几乎变了样,恶毒的太阳光晒得他又黑又瘦,真是令他难于想像。堂堂一个美少年,变成一个又黑又瘦的非洲人。然而却让他感身都是劲儿,骨头是硬绑绑,而且也变得非常的敏感和警惕,因为行走在荒无人烟,毫无安全感的西域,随时都要保持警惕。
同时,这种恶劣的天气里,虽然折磨他们的身体,消耗他们的体力,何尝不是在考验他们的志气和勇气。因为一个野心勃勃,有英雄气概的人不会轻易的被恶劣的天气给折磨而意气消沉。
在张汉的带领之下,只依靠着简单的手中地图和辨别着空中的星月方位,很快的抵达了西域都护府的所在地:轮台城。
西域都护府的驻地设在轮台城(今新疆轮台东北)。轮台城位置适中,当北路要道所经,由此去龟兹(今新疆库车)、姑墨(今新疆阿克苏)、疏勒(今新疆喀什市),逾葱岭可到大宛、康居等地;往南有道通鄯善(今新疆若羌)、且末(今新疆且末)、于阗(今新疆和田)、莎车(今新疆莎车),越葱岭便是大月氏、大夏、安息诸国,即所谓“南道”;往北经焉耆(今新疆焉耆)、车师可去山后六国和乌孙。都护下有戊己校尉、屯田校尉、伊循都尉、丞、司马、军侯、都吏等属官。戊已校尉屯防在高昌壁(今新疆吐鲁番东);屯田校尉设在渠犁(今新疆库尔勒),伊循都尉在伊循(今新疆若羌东北米兰)。整个辖区东自玉门关、阳关以西至费尔干纳盆地;北自巴尔喀什湖、准噶尔盆地以南至昆仑山、葱岭(帕米尔)。
天山南路,因北阻天山,南障昆仑,气候特别干燥,仅少数水草地宜于种植,缺少牧场,汉初形成三十六国,多以农业为生,兼营牧畜,有城廓庐舍,故称“城廓诸国”。从其地理分布来看,由甘肃出玉门、阳关南行,傍昆仑山北麓向西,经且未(今且未县)、于阗(今于田县),至莎车(今莎车县),为南道诸国。出玉门、阳关后北行,由姑师(今吐鲁蕃)沿天山南麓向西,经焉耆(今焉耆县)、轮台(今轮台县)、龟兹(今库车县),至疏勒,为北道诸国。南北道之间,横亘着一望无际的塔里木沙漠。这些国家包括氐、羌、突厥、匈奴、塞人等各种民族,人口总计约三十余万。张骞通西域前,天山南路诸国也已被匈奴所征服,并设“僮仆都尉”,常驻焉耆,往来诸国征收粮食、羊马。南路诸国实际已成匈奴侵略势力的一个重要补给线;三十多万各族人民遭受着匈奴贵族的压迫和剥削。后来张骞开路了丝绸之路后,率领大军,把匈奴驱逐,这些诸侯国又落入大汉的疆域内。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