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相约秋爽阁,胜景惊客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久晴转阴,衍出雨暴风狂;艳花凋谢,零落碾作尘泥。大家对尤瑜当采买以惠同学口腹‘救柔弱而惩豪强的壮举、义举,交口称誉,一时由于真成了艳极的春花,明亮的太阳。可随后又逐渐萎蔫凋残,有人怀疑他英雄救美,无非是为了饱餐秀色。言者绘声绘影地描绘他与汪凤绮在校园花圃里演绎的绯闻艳事,不胫而走,顷刻传遍学校,此后他又口碑委地。而伙食近一段也很差劲,肉鱼鸡鸭已经锐减,墨鱼海参更成了稀客。同样的水源,如今不能再似过去周灌同样的稻田,人们怀疑其间定有漏洞。这漏出的水,当然是滋润了汪凤绮这块膏腴的土地,因而说尤瑜有重大贪污嫌疑。他们说,只要拔下膳食团这匹肥壮的骆驼身上的几根毛,就够他与汪凤绮一辈子用。他当采买已半年多,不知拔下了骆驼身上多少毛。你看他穿上咔叽布制服后又买了皮鞋,汪凤绮的花裙子才穿一个星期又换新的。他只顾自己肥壮,哪管骆驼瘦死,敛财不亚于葛朗台。从此,大家对他又投白眼,送冷语,腹诽他是贪污犯,目指他为恶“老虎”。他的无限美好的春光,骤然变成了萧索的冬天。学生会根据群众的强烈反映,做出了两项决定:一是取消他长驻“联合国代表”的资格,撤消他的“终身”采买职务;二是责成监察部严查膳食团的经济问题,特别要彻查涉尤瑜涉嫌贪污的事。
监察部长竹海开始觉得,尤瑜一贯仗义疏财,又怎么会存心贪污?但心中却又嘀咕,与上学期相比,膳食水平确实大为降低,而汪凤绮的丽服,他的皮鞋,在师生中确实独树一帜。他又怎么能无视事实?人是可以变的,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也许他已经失足坠入河里了。难怪美国法律规定,总统任期只能是两届,谁也不能一相情愿,削足适履,篡改制度与法律。正由于有完善的监督机制,才保证了至今为止的几十任总统中,个个是能人,没有一个是饭桶。“一之已甚,其可再乎?”他告戒自己,一年来,尤瑜曾多次犯错误,现在决不能让他再犯严重的错误。决不能让他的“后车”重蹈前人“前车”的“覆辙”。
此后,竹海与监察部几个工作人员,半天上课,半天审核膳食团的会计账和每天货物进出的明细账。可是,会计账与货物进出的明细账完全吻合,进货与发货的数量也完全一致,有损耗或有盈余的,账上都有注明,且发票上均有经手人的签名。没有发现贪污盗窃的蛛丝马迹。那么,进货的渠道,是不是存在漏洞?他们又遍访了进货店的老板,老板们都异口同声地说,尤瑜不爱钱,讲义气,决不会损公肥私。特别是进货大头陶朱第的红鼻子老板,还特地介绍了尤瑜拒受礼品、纤尘不染的事迹,盛赞他是百里难挑一的好青年。车到山前已无路,撞着南墙须回头,他怎好再砸破鸡蛋往里面挑石头?于是只好停止调查,恢复了原来的膳食团管理人员轮换制度,撤消尤瑜的“终身”采买。
其实尤瑜确实贪污了伙食费,只是他未雨绸缪,准备了应对调查的措施,调查的这种结果,早就在尤瑜的预料之中。调查的时候,他心地坦然,笑脸迎人,有时他甚至还想看调查人员黔驴技穷的笑话。可是,现在不调查了,他倒觉得自己成了狗盗鼠窃的宵小,心中忐忑不安,竟至夜不安寝,食不甘味。他想明人不做暗事,对朋友应该光明磊落,掏心示肺。在这件事情上,他欺骗了最挚爱的诤友,要是不向他如实说明,他永远也不能原谅自己。即使因而从此分道扬镳,也比永远骗人的好。他迟疑了半个月以后,在期中考试最后一天的晚上,他终于战胜了自我,走向了竹海。晚自习结束了的时候,竹海还在复习牛顿的第三运动定律,尤瑜走到了他的课桌前,拍着他的肩膀,油腔滑调地说:
“竹脑壳,苹果就要落地了,牛过田塍抓住牛尾巴,有什么用?”说着,不由分说,拉着竹海就往教室外面跑。以往,尽管竹海认为尤瑜有许多毛病,但他待人忠心耿耿,情深义重,瑕不掩瑜,是值得信赖好朋友。但自从他涉嫌贪污之后,他们的皎如日月的友谊,便蒙上了一层雾霾。现在虽说查无实据,但从伙食水准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了看,贪污应是无可争辩的事实。越是查不到蛛丝马迹,他就就越觉得他工于城府,善于算计,品德也就越卑劣。因此竹海火冒三丈,甩掉尤瑜的手,忿忿地说:
“真胡闹!人家的物理没有复习完,明天考试怎么办?你脸皮厚,不及格只是小菜一碟。可我考试成绩不优秀,就觉得自己对不起祖国和人民。祖国和人民给我吃穿,为我创造了这么好的学习条件,我决不能辜负祖国和人民对我的期望。‘道不同不相与谋’,你就别老是纠缠着我!”
教室里的煤气灯灭了,教室外轮皓月当空,寰宇如同白昼。晚风阵阵袭来,楼前的高与檐齐的梧桐树的枝条,在空中摇曳。疏疏朗朗的倩影泼洒在他们身上,如影戏中的楚楚丽人的舞蹈,很有几分诗意。秋深了,竹海身着短袖单衫,颇有几分凉意。惟其穿得少,他玉树临风,越发显得高挑。尤瑜更觉自惭形秽,手足无措,可他还是鼓起勇气,又一次拉着他的手,像在哀求地说:
“竹海兄,我有许多话要对你说,没有一个安静的地方,一时难以说清楚。明天星期六,上午考试完,硕大的苹果你也应该摘到了,下午,我们不如到青龙亭散散心。我们的道德价值观念迥异,但未必就‘道不同不相与谋’,也许不同的‘道’,也能‘相与谋’,那岂不是殊途同归,甚至可以结伴同行。这也许是我最后一次向你倾诉,务必请你最后给我一次面子。明天下午,好兄台,青龙亭秋爽阁见!”
尤瑜诚恳地企盼竹海能作出肯定的答复,就是在月光下,也可以看到他眼里饱噙着泪水。竹海虽也深受感动,但厌恶之情,仍未被他的泪水洗去,他缄口默然。尤瑜深怕他说出个“不”字,即刻转身,口里喊着“秋爽阁,明天见!”就“噔噔”地跑下了楼。竹海喊他等一等,他没有停步,没有回头。
以前尤瑜的一些口是心非的劣迹,已让他尴尬难堪;如今他强人所难,更使竹海极度愤懑,他决定不去赴约。但一觉醒来,他改变了主意。他想,以往尤瑜对别人乖张狡诈,可对自己却一片赤诚。他曾把自己的污秽行状,竹筒倒豆子,毫无保留地倒出来了。也许这次又会向他道出自己的难言之隐。尤瑜好管闲事,好猎艳搜奇,他的许多奇闻逸事,可以让人耳目一新。何况正值深秋,红枫金亭,弄影碧潭;秋爽阁里,金风送爽:该别有一番情趣。忙里偷闲,到那里走走,应该另有一种别致的享受。于是午后,竹海便信步走出了校门。
青龙亭乃是昆阳的一处绝佳胜景。昆阳人将它当作菜园,几乎天天要去。林荫道上走一走,危楼高处坐一坐,蓝天纵目望一望,巉岩怪石上摸一摸;闲看花丛蜂蝶上下,静听高树鸟雀啁啾,闭目怡情,花香四溢。外地远道专程而来睹其风采者,也不绝如缕。在昆阳,没有去游览过的,大概都是瞎子。竹海过去忙着到牛顿的书斋串门子,去孔门的陋巷闻韶乐,哪有时间到这里来?因而彼忙人,也变成了此“盲人”。因此,到那里走一遭,这也许是人生第一乐事。从学校到青龙亭,不过两里多,过去自己竟然不如迢迢千里的外乡人,三过其门而未入。细思起来,真让人觉得太杀风景,因而竹海决心今天借这个机会,一偿多年来未酬的宿愿。他且行且思,不觉信步来到了青龙亭下。

青龙亭建在一堆突入昆江中心、凸起百米高的的巨大的积石上。圆圆的石堆、尖尖的亭,远看,俨如独角犀牛的角。积石的缝隙间,合抱的古木参天,多为古枫,间有松樟。枝叶吟风,沙沙成韵。积石三面临水,一面与自西南蜿蜒而来的青龙山相连,山、石之间,有一片田畴,比积石约低二十来米,使积石与青龙山构成马鞍状。田畴中若断若续,间或稀稀朗朗地矗立着些黑色的笋状青石。
传说青龙山下压着条来自钱塘江兴风作浪的孽龙。当年它为救涇川龙女,冲天一怒,挟雷带雨,电掣飚驰,损毁涇川禾稼八百里,死伤百姓无算。天帝震怒,截天山祁连山一段来镇压它,它仍狂怒不已,从大山深处冲出来,疲极渴极,便一头扎进昆江,喝够了水,然后翘首长吟。这孽龙还想冲过河去,于是,天帝便在青龙头上建青龙亭以压之,又在河对岸垒北塔以阻之。为了防止出现意外,又在青龙亭下,钉下许多铁钉,把龙头牢牢钉在地根上,这铁钉被称为铁树。孽龙仍不驯服,剧烈地扭动身子,妄图挣脱桎梏,可龙头却纹丝不能动,因而渐渐静止下来,龙身成为了蜿蜒连绵的山。山上树木葱茏,人们因之呼它作青龙山,龙头便叫做青龙亭。这笋状石就是孽龙颈上的鳞甲。据说,当年天帝与孽龙有约,等到铁树开花,它就可以飞腾回钱塘老家。它等呀,盼呀,等星星,盼月亮,不知等了多少年,盼了几百岁,始终没盼到铁树开花的时机!祚运传至大清朝,官员们头戴红顶子。每当暮春仲秋,他们纷至沓来,游冶流连,暑热雨汗,随意摘下官帽,搁置于铁树上。孽龙误以为铁树开花了,它挣脱枷锁的时期到了。于是,沛然兴云,滂沱作雨,电闪雷鸣,天黑地暗。官员们戴上官帽,纷纷离去。孽龙才知道铁树并未开花,悲叹一声,又平静下来。顿时,雨过天青,游客们只是一场虚惊。
每当春夏水涨,登上青龙亭凭栏西望,昆江劈开西南面郁郁苍苍的群山,浩浩荡荡,直冲青龙亭下的高数十丈的积石的悬壁,发出雷霆海啸般的巨响,反向激射出高数丈的水花,在亭下形成一个直径近百尺的洄水旋涡,正像一副急速转动的巨型磨盘。上游冲来的整架木屋,装满煤炭的毛板船,一到这里,直**旋涡,卷入水底,霎时,被搅烂磨碎,远处便泛出一根根木头,一块块木板,和搅拌着煤炭的一股股乌黑的水,发出拔树撼山巨响:那情景真是蔚为壮观。秋冬之际,洄水息,潭水平,明如镜。金亭红枫,倒映水中,俯瞰鱼儿嬉戏于亭内,水鸟穿梭于树丛,美胜画图,幽趣良多。有人说,当年七仙女背着王母娘娘仓促下凡,什么也没有带,玉帝甚是同情,就派多情的吕洞宾,送给她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就成了青龙亭下的青龙潭。青龙亭对面的昆江岸畔裸露出一片半月形的沙滩,沙粒细如盐,白如雪,人说那是青龙吐出的唾沫衍成的珍珠。因此叫它龙珠滩。这里水清沙洁,夏日,是青年们击水掀浪的好去处。龙珠滩后面,矗立着巍峨的北塔。建塔的本意是为了遏止孽龙冲入青龙亭对面的广袤的田园,人们称它遏龙亭。年代递禅,岁月久远,人们就讹传为卧龙亭,且穿凿附会,说汉末,诸葛孔明曾隐寓于此,因而得名。距亭一里许,青龙亭右的昆江下游,有个郁郁葱葱的绿洲,昆江至此分为两股,夹洲下泄,流水急湍,溅溅有声。此洲名曰青龙洲。又有人傅会说,三国时,关云长曾单刀赴会于此,关爷惯用青龙偃月刀,便以“青龙”冠名此洲。其实,它应该与“遏龙”禅变为“卧龙”一样,以讹传讹而已,甚是可笑。
青龙亭是在凿平凸起的积石巉岩后建造起来的。上下三层,八角形,呈塔状。底层由八根合抱的红柱支撑,每根柱子上镌刻着一条金色盘龙。龙首向空突起,似翘起的象牙,黑眼球凸出,张开的嘴里,衔着颗红珠。每条龙的两个金爪凌空舞动,似欲腾空飞升。傍柱自上而下,垂下些鸟兽图案,为鸾凤,为孔雀,为狮虎,富丽堂皇。上两层与下一层的形体色彩均同,只是略为缩小。亭顶成八角锥体,檐牙高啄,金色琉璃瓦覆盖,锥尖缀着颗浑圆闪亮的红宝珠。八条棱镌刻成八条龙,直趋亭上锥尖的宝珠。人称八龙戏珠。亭底层进门的亭柱上悬挂着两块黑亮的长匾,上面镌刻着一副楹联:
青龙虹吸昆江,翘首傲笑天地窄;
红枫叶碍丽日,放眼岂惧湖海遥。
两柱之间上方的横梁,挂着一块横匾,书曰青龙亭。
青龙亭下,因山脊石梁,凿石砌百余级。石梁两旁下数米处,凿平积石,又在石梁上各凿两个深孔,横插巨木,巨木外端悬空,又在积石壁上凿孔,以柱支撑巨木。巨木上面各建有三间木屋,剖竹为瓦。左三间,赭色门窗,板壁覆瓦之色均漆黑,曰“秋爽阁”,外一间虚悬青龙潭上,三面有窗。此间坐定,清风习习,即使溽暑,也如凉秋;右三间,琉璃红瓦,橘黄板壁,大红的门窗,唤“春望轩”。纵观悬空两建筑,形似两翼,整个青龙亭酷似腾空飞翔的丹顶鹤。两屋前,怪石千种,如卧虎,类奔马,似立猿,若吠犬;似坐莲台的观音,如乘风火轮的哪吒。又于山石缝隙处填土,植草种花。春暖轩遍植芍药、牡丹、月季、芭蕉,春末夏初,微风细雨,芭蕉滴翠,艳花浥露,殷勤燕子,穿飞其间。天气暖暖的,人心更是暖意融融。此时处春暖轩中,开窗对景,即使是愁似一江春水的迁客骚人,也会遽敛忧容,展颜灿笑。从石脊阶砌折向秋爽阁,有条宽约一米的曲折的卵石铺成的路,路旁间植红梅白菊,整饬悦目;远处随着石间缝隙的高低,杂种绿竹兰桂,错落有致。循着小径前行,古色古香的“秋风送爽”四字,赫然在目。门之左右,书有一联,黑底金字:
秋之为气木叶下;
风也送爽心神清。
每临末秋,青龙亭菊绽如雪,枫红似火,风敲翠竹,铮铮成韵;凭栏颙望,蓝天空阔,碧水悠远,直把人的五脏六腑,淘洗得洁如雪菊,馥若幽兰,空灵恰似亭亭竹。此时,你会觉得,生死荣辱,王侯将相,主席总统,通通只不过是过眼烟云,一叶扁舟。此刻你真不知道,此处是天上,还是人间;自己是人,还是仙?竹海观赏着这胜景,不禁这么悠悠地想着,俨然自己就是高吟着《归去来》的陶渊明……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