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英国探险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47年春末夏初时节,有五个英国探险家从英国本土坐船漂洋过海来到了缅甸,他们从仰光经曼得勒来到了那丘,打算停留几天后进入中国来,他们此行的目的是要到中国去寻找“香格里拉”──世外桃源。一个人类梦中的人间天堂。
1833年,英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出版后首先在英国引起了轰动,书中详细讲述了作者本人在距今一百多年前来到中国后的一些所见所闻,一时间人们沉浸在到古老神秘的中国来寻找“香格里拉”的狂热之中,这一行五人的探险队伍之中,队长是一个名叫劳伦斯•费米的英国人,38岁,高大的身躯,满脸的银灰色胡须,高高的鼻子,蓝眼睛深邃而坚定,嘴里随时都叼着一个大烟斗,头上戴着一顶遮阳帽,由于长年累月飘泊在外,风吹日晒,看着要比他实际的年龄显老一些,劳伦斯•费米从小热爱大自然,对世间万物有着极大的兴趣,英国贵族,在牛津大学生物系毕业后便投身到他热爱的探险事业中,他随英国考古队先到文明古国埃及考查了三年多,随后又到了非洲原始丛林和那里的土著人生活了四年,后来又到亚马逊河流域探险,考察热带雨林的生物种类,在那里差点被当地的吃人族吃掉,回到英国后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了几本书,在英国非常畅销,是一个事业有成,富有传奇色彩的探险家,他很早就想到东方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中国来看看,但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正在跟日本鬼子作战,来中国考察的事就一直耽搁下来,二战结束后,在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在英国引起轰动效应的感召下,这次他带领其他四人寻找书中的“世外桃源”来了,由于当时中国还处于内战时期,他们只好从英国飘洋过海先来到英属殖民地的缅甸,再从缅甸边境进入中国,根据《消失的地平线》一书中主人翁提及到的那个神奇的地方到滇藏交界来寻找书中的“香格里拉”——“世外桃源。”
周四海和他们相识也纯属是巧合,那一天下午,周四海正在那丘街市上卖他从河里打来的鱼,那一天他运气较好,从河里打到了一条二十多斤重的灰黑色大鲇鱼,这条灰黑色的水中之物引起了好多的人围观,二十多斤重的大鲇鱼在这里确实也是少见,它大大的头宽宽的嘴,长长的两根须儿,人们驻足竟相观看,观看大鱼的人群中随后便出现了劳伦斯•费米他们五人的身影,那天劳伦斯他们刚刚在那丘歇下足来,一行五人便手拿相机在那丘四处捕捉着当地风土人情,不经意间也走到了那丘的街市,周四海从河里打来的这条大鲇鱼他们从来也没有见到过,这些牛高马大金发碧眼的英国人便围着周四海和他打来的大鱼竟相拍照,周四海看他们五人兴致不减,边拍照边用英语猜想着鱼的名字,他便用英语跟他们对上了话,周四海嘴里的话一出口差点没有把他们手中的相机吓掉下来,个个是目瞪口呆,是啊,眼前这个穿着缅甸服装,风里来雨里去皮肤黝黑以打鱼为生从外表看来是没有一点儿文化的人竟然能说一口流利异常的英语,那他更应该比他卖的这条大鱼更神秘了,那他肯定就有着传奇经历,他身上就有着许许多的故事,那天,周四海从河里打来的鱼没有卖出去,被这几个英国人围着问这问那,天近黄昏,他们五人又跟着周四海来到他住的茅屋里,周四海顺便宰杀了那条大鲇鱼来招待他们。那一晚,劳伦斯他们五人便住在周四海的茅屋里,屋子虽然不大,但也其乐融融,主人心宽不怕屋窄,这些英国人出门在外四海为家,到处漂泊也不讲究什么,把他们带来的行旅铺在地上,香甜的进入了梦乡,在昏暗油灯下,周四海看到了他们随身带来的英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写的《消失的地平线》一书,渐渐的周四海被书中的故事吸引了,直到天色微亮,他才把这本书看完。
第二天,周四海和他们交谈中知道了他们此行的目的——到中国去,寻找书中所说的“香格里拉”──人世间的“世外桃源。”
双方交谈过后,劳伦斯他们知道他是中国人,劳伦斯眼睛一亮,把烟斗拿在手里对周四海说道:
“密斯特周,当我们的向导,到你的祖国去吧!我们一起寻找‘香格里拉’好吗?”
“嗯,这主意不错,让我想想。”周四海回答。
“密斯特周,和我们一起回去吧!我们的中国之行有你做向导,一定非常有意义,一定会寻找到我们心中的‘香格里拉’,跟我们回去吧!”说这话的是五人中的探险家邦迪,他随身带着一支勃朗宁小枪,他非常心爱,没事时他总是拿出来细心的擦拭着。
其他三人也向他投来热忱欢迎的目光,他们都希望这个会讲英语的中国人和他们一道去中国,去寻找他们心中的人间仙境──世外桃源。
“只要你去,我们出钱,报酬比你在这里打鱼要好多了。”劳伦斯抽了一口烟说。
“在这里打鱼我并不是为了钱,做有些事并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周四海笑着对他们五人说,“我在这里打鱼是为寻找一个失踪的人,他对我很重要,找不到他我什么也做不了。”周四海说。
“哦,原来是这样,”劳伦斯点了点头,然后他问,“他是怎么失踪的,是你的什么人,你找了多长时间?”
“他和我一起在大学读书,毕业后参加了抗击日寇的部队,随后一同来到了缅甸的国际战场,后来,他就在这里神秘失踪了。”
“你以前是一个军人?”劳伦斯看着他问。
“是的。”周四海点头回答。
“缅甸的战争结束后你没有回祖国去,在这里生活下去就是为了寻找他吗?”
“我在这里生活是为了寻找一个死去的人的尸骨和活着失踪的他,”周四海说,“死去那个人的尸骨我已经找到了,并把他的尸骨重新安葬在那些和他一起来参加战斗牺牲了的战友中间,失踪的这个人我在这里找了好长时间,就是没办法找到他,在他的身上发生了一些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我一定要找到他,我心中多年积压的迷团才能彻底解开。”

“在他身上发生了一些你不了解的事?”劳伦斯皱了一下眉头,他接着问,“很重要吗?”
“能不能讲来给我们听听?”在一边的邦迪也问道。
“他的失踪牵涉到七八十条人的性命,太惨啦!”周四海眼前又浮现出他带领的连队在密林中牺牲的惨状,眼里又有了泪水在打转,他不愿意在回忆下去,过了些时候,他只好对劳伦斯他们说,“我现在无法给你们说清楚在他身上所发生的事,等以后有时间我再给你们讲吧!”
“他是中国人,虽然在这里失踪,可他有可能回到了中国,这个因素你应该考虑进去,你应该回到中国去看看,说不定他在中国此时也正在找你嘛。”劳伦斯分析说。
“哎呀,对啦!”周四海望着劳伦斯惊叫起来,“你的话一下子提醒了我,也许他真的回到中国去了,我却在这里漫无目的找他。”周四海说到这里,摇摇头,随后自言自语的说,“我真是有些可笑。”
“那就跟我们走吧?到你们中国去!”
周四海执拗不过,加之他也有回到中国来的想法,想了想,便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决定和他们一起回祖国去。他最后对劳伦斯他们五人说:
“好吧,我跟你们到中国去!”
劳伦斯一行人得到他的答复,高兴的不得了。
主意已定,周四海不再犹豫不决,他到旺英家向她父母说明了要回国的打算,旺英父亲听他说完,知他决心已定,不想留在缅甸,拉着他的手长“唉”地叹了一声,难过的说:“四海呀,看来我女儿还是留不住你的心啊,脚在你身上,随你吧!”
他们一行六人起程的那一天,旺英全家都来为他们送行,在缅甸安家落户的几个远征军士兵听说他要走了也来跟他辞行,旺英的父亲把两根金条用红布包着递到周四海手上,对他说:“四海,我喜欢你的为人,虽然你做不了我女婿,但你救了我女儿,我是一定要报达的,这点礼物你一定要收下,日后安家定能派上用场。”周四海不想接过来,但旺英全家一定要他收下,他推辞不过,只好接了过来,旺英见他要走了,已是泪水涟涟,跑过来紧紧拉着他的手,动情的说:“四海哥,怪我们有缘无份,不能成为一家,”紧接着她从怀里拿出一块碧绿玉坠,轻声对他说,“这是你救了我之后,我叫父亲用上等玉石打磨出来,本来是我们结婚时要用上的,今天,你要走了我留着也是没用就送给你做留念吧!”说完,旺英姑娘流着泪把这玉坠亲自给周四海戴在脖子上,随后又解下自己脖子上的那块玉坠对周四海说,“四海哥,这块玉坠跟你戴的是一对儿,它上面雕刻着一只凤,你戴的那一块雕着的是一条龙,龙凤呈祥,子孙满堂,和你成为夫妻是我被你从水里救起来后的最大心愿,可我们就是成不了夫妻,我也不能为你生儿育女了,这块也一起送给你吧!好事成双,等你以后找到了自己的心上人,就给她戴上,愿这小小的玉坠保佑你们,执子之手,白头偕老,永远不分开。”说完她在周四海的腮边亲了一口就哭着跑开了,她不想站在这里看着周四海身影在她视线里消失掉,那样的话她会彻底绝望,她宁愿自己先离开,带着她少女的初吻,带着她对周四海一往情深的没有结果的思念。
旺英姑娘的这几句话,说得周四海眼睛红红的,这异国他乡的美丽姑娘对他是那样一往情深,可周四海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竟然要让这美丽的姑娘和他擦肩而过,旁人真想骂他几句。
“四海,”旺英父亲最后是拉着他的手,似乎对他还有很多的话要说,嘴抖动了半天,却又是说不出什么来,想了想,这才说道:“说真心话,我实在是不想让你走啊,你不知道吗?中国正在打仗,兵荒马乱的,回去后你将来的命运不知会如何,国民党和**正打得不可开交,看天象中国不久会有翻天覆地变化,不知以后的中国会不会容得下你这样的人,你不做我女婿也可以,做我的干儿子也行,只要你留下来,在缅甸跟我们一起生活,好吗?我们全家最后求你了。”
听了旺英父亲这几句话,周四海心里是感动万分,若此时他要回头的话,那也是来得及的,但他作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又怎能反复无常,说话不算数呢?何况他在他乡已是飘流多年,一个游子归心似箭,回祖国去是他唯一不变的选择,他最后对旺英的父亲说:“你们一家的深情厚意我心领啦,不过,我还是要回去,无论我将来贫穷或是富有,遇上好运还是恶运,我都不会后悔,我一定永远记住你们记住我还有一个异国他乡的好妹妹。”
“如你在中国生活不下去或是命运对你不公平,你就跑来缅甸,来我们这里,哪儿的黄土不埋人?记住那丘这里有你的一个家,一个让你快乐生活的地方。”旺英父亲最后说。
“我会记住的。”周四海点头说。
周四海满怀着旺英一家的深情厚意和劳伦斯•费米他们五人赶着马帮向中国边境进发,那丘渐渐的在他们身后远去,沿路两旁是参天大树和茂密原始热带丛林,第三天下午他们进入到中国境内,周四海在怒江桥头驻足,望着波涛汹涌,滚滚向前流淌的怒江水,他心潮澎湃,浮想联翩,又想起了入缅作战前坚守在这里的日日夜夜,眼前景物依旧,可自己的连队却倒在了异国他乡丛林之中,再也回不来了。回头望,多少忠骨埋他乡,看而今,江水滔滔忆往事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