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萧大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凯迪终于可以轻松一点点了,广州水师的冬巡总算将东瀛海军引离了台湾岛,现在那一百多艘战舰已驶向吕宋,那里的菲律宾人该倒霉了。
从这次借兵广州水师李凯迪深深感觉到没有自己力量的无助,加上上次和戚继光借兵,李凯迪两次借兵一共花了近三万两银子,这些钱要是用来造船也能造出两艘战舰了,就算是圣乔治号那样的变态巨舰也能造出半艘了。但现在这钱也花了,战船也没见到一块板子,李凯迪不住的唉声叹气,钱好花不好挣啊!
“我当你是为什么烦恼呢,既然这样,为什么咱们不自己买点船回来?”特蕾西对李凯迪的自艾自怨很不以为然。
“特拉斯说训练一批忠心的好水手要两年,我现在买了船干什么?”
“笨!”特蕾西一个一阳指戳在了李凯迪额头,疼的他直咧嘴,这要是戳在太阳**,那特蕾西还不得守寡去。
“他说两年就两年吗?他那还是用一条船来训练一帮水手的法子,你要早跟我说就没这烦恼。你想想,你要是买上一堆船让那帮水手折腾,可能会有折腾不会也有折腾坏船和炮的,但能折腾出名堂的水手肯定不少。再退一步讲,就算是真不济了,那帮水手把船开出去也能吓人不是,你不是一直让托马斯能吓唬人就吓唬人吗,怎么自己又不会了。”
歇了口气特蕾西继续道,“特拉斯那是老思想了,他想当然认为没有人会拿新船给新手练习,所以才那么保守的。但我老公不同啊,为了让我老公少些烦恼,那就买上个几十条战舰回来给那帮新水手练习呗,告诉他们如果三个月内练不出来,一律阉了,我看他们谁还敢不好好练习。”
特蕾西这段时间和李凯迪混久了,也是动不动就威胁把人阉了,看来李凯迪要是在这十六世纪待长一些时间,宫中的某类执事队伍会得到长足的发展。不过现在李凯迪没有空想这些了,他为特蕾西的大胆提议而惊诧,“我老婆怎么会这么聪明,要是早点听我老婆的不就没那些烦恼吗?”
特蕾西听了这话双眉笑得都快成半圆形了,“就是嘛,上帝也说‘听老婆的话,我会保佑你的’。”
既然找到了方法,李凯迪自然就有办法去实现那个方法,这话说起来还真是拗口,但荷兰人还是很快明白了李凯迪的想法。
“把所有远东公司和华夏公司的海运业务都外包给我们?这是真的吗?”来自阿姆斯特丹的史纳贝勒渥普斯基船长认真的问道,他是荷兰船队的首领,也是阿姆斯特丹外派的商务官员。不过由于他的名字实在太长,李凯迪根本就记不住,所以就简称这位为“贝勒”船长,贝勒船长也不以为意,只要能赚钱就好了,其它的他都不在意。
“真的,我们可以签订合同,两个公司分别签。不过就如刚才说的那样,我要的一百艘战船分两年交货,但我要分期付款。”李凯迪挥舞着鹅毛笔,刚才他用这支笔已经和贝勒船长好好的算过了这次交易的账目。
贝勒船长手里拿的是李凯迪描出来的战船图纸,这是一艘体型比圣乔治号小200吨排水量,但火炮数搭载却比圣乔治号还要多出二十门的战船设计。这是李凯迪根据多种帆船舰型对比修改而设计的,设计这艘船花了他两天两夜的时间,电脑也多次耗光了电而必须晒太阳充电,还好高雄的阳光很充足,否则李凯迪的设计还要晚上几天。要是没有电脑制图而要李凯迪手绘的话,他宁愿抱着一袋炸弹去做人体炸弹炸死舒蓝枫和卢毅霆两个穿越者。
皱着眉心里盘算了一会,贝勒船长开口道“分期付款可以,但造船都是先付一半的,另一半在船下水后支付,然后我给你运到东方来,每艘船我可以送你两门炮。”
“不行,我一分钱定金不付,而且船到东方付款,为此,我不要那两门大炮的赠送,而且。。。”李凯迪要抛杀手锏了,贝勒船长也伸长了脖子等待。
“而且。。。我用黄金支付。”
有如被见钱眼开的魔鬼附身,一听李凯迪用黄金支付,贝勒船长毫不犹豫的说,“行,那就按你说的,不付定金、东方交货。李总督,签协议吧。”
能让贝勒船长接受李凯迪那不合理要求的,是那东西方黄金白银的差价造成的巨大利润差额。由于在和欧洲的贸易中,明朝人只接受白银,并且中国经济已经“白银化”,这就导致中国白银价格比世界其他地方高出50%,十六世纪末明朝的黄金白银兑换比例是一比十,而欧洲这是一比十五,这样就算是仅仅从亚洲往欧洲输出黄金而从欧洲往亚洲输入白银,都能赚取很高的利润,更何况是将应付的贸易价钱直接折算成黄金支付。所以李凯迪对贝勒船长的造船贸易和运输贸易用黄金支付,等于额外支付了贝勒船长50%的利润,也难怪贝勒船长连定金都可以不要就可以和李凯迪签合同了。

得到特蕾西点醒的李凯迪很快就想到华夏公司根本不需要自己来运输货物,只要占有武力优势和贸易线两个因素就可以占领整个亚洲市场,而运输则交给更又擅长海运又廉价还赠送海运保险的荷兰人去做比较好。另外还有一个李凯迪不会说出来的理由,那就是继西班牙和葡萄牙称霸海运之后的海洋霸主是荷兰人,他现在把大量利润通过贸易支付给荷兰人,也是顺应了原来历史的步伐。一旦他完成任务退出这个时代,那么荷兰人很快会藉由经济的崛起获得海洋的霸权,这就和原来的历史一样了。
多赢的局面让李凯迪心情大为舒畅,终于不用等两年就能建立自己的舰队了,荷兰人在阿姆斯特丹有几百个船厂,可以同时开工几百艘船。就算是李凯迪定的大多是圣乔治号那样变态的大船,荷兰人也有把握在两年内全部造完。而火炮将在李凯迪的高雄工厂里被造出来,在购进卷烟设备的时候,李凯迪也定购了日耳曼人的枪炮制造设备。
接下来,只要大明能顶住和东瀛人的第一次大海战就可以了。
。。。。。。
萧大亨的动作可以用坐火箭来形容,在东海水师还在做出航准备时,他已经赶到了福建泉州,然后带着福建水师南下广州。拿着兵部的公文二话不说就把广州水师又带了出来,在广州东面离陆地二十里的地方进行整队编组,将这两支水师在三天内全部打乱重编,形成了一支不分地域区别的统一部队。重新任命了两个水师提督,分别统帅东路水师和西路水师,浩浩荡荡的在台湾海峡练开了兵。
刘毅渠被任命为东路水师的提督,要是以前他也不会为此有什么看法,统帅两省以上队伍的时候,统兵大帅常有将两地兵员混杂在一起指挥的惯例,这样不会造成因派系不同而导致的步调不一的情况发生。但自从在圣乔治号上接受过现代军事思想熏陶的他总是隐约感觉不对,混杂两地兵员和舰只倒是让行动步调看似趋向统一了,但各舰船之间因为彼此缺乏长期磨合形成的默契而导致了更多的问题。
那个时代的海战指挥不同于现代海战指挥,现代有无线电甚至数据链的支持,不管哪条船都可以同一时间收到命令,而在帆船时代这全靠号角旗帜传达指挥官意图,而且不同部队都有自己独特的号角旗帜习惯,现在这一打乱就全乱套了。经常是提督打出向左转的命令,然后队伍中一半的船向左先转,这是提督本来带来的船队,而另一部分不是原来船队的船则需要停滞一下,等旗令兵认真想出这个命令的含义后才行动,这要是在实战中就会造成巨大的危害,萧大亨这几天狂训练也是想弥补这个潜在的危害。
发现了这个问题的刘毅渠曾向萧大亨委婉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建议将两支水师的传令兵互调一下,将广州水师的传令兵全部调往西路水师各舰,而福建水师的传令兵调往东路水师,这样即使是船和兵员混杂了,但传达命令的人还是原来的班底,指挥起来会更顺手一些。
萧大亨虽然是一代名臣,更是在1595年后同时兼任明朝的刑部和兵部两部尚书,但名臣并不代表心眼就宽阔,他毫不客气的驳回了刘毅渠的提议,“此是军令,如再有违抗或议论,斩无赦!”
让萧大亨如此急躁的对两省水师做出如此大动作的是出发前兵部尚书郑雒的暗中交待,郑雒在那天廷议后被万历留上书房商谈,万历暗示郑雒如果有机会的话可率海军与东瀛国交战,以此也检验一下东海新军的战力。心领神会的郑雒立即吩咐萧大亨立即将福建和广州水师整队操练,先打击一下东瀛国的舰队,好让东海舰队随后捡便宜。东海舰队赢则皇帝悦,皇帝悦则天下共赢,当然,郑雒同志赢的更多而已。
是以萧大亨会急于操练这支总数有一百二十艘之多的老旧战船联队,意图在海上打个漂亮仗给兵部露露脸。但可惜的是萧大亨原来是宁夏巡抚,他用他统领陆军那套来统领海军,这就难免将两省水师带入了可怕的境地。又因为小心眼没有接受刘毅渠的建议,整个舰队将在他的失误下走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