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百倍利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然没能通过重新设计和铸造来新造一门这样的炮,但一整天下来李凯迪还是将这门直射炮做了很多改进,从炮耳调整、基座修改到火药配方变动,两人午饭都是在后舱里吃的,好在海上花号上东西齐全,这么忙活一天下来,一门样式依然老旧但威力远胜从前的直射炮新生了。
“要不,我们去试试?”李凯迪引诱着唐斯。
“行啊,我们去试试。”唐斯立即就接受了李凯迪的引诱。
唐斯叫来几个水手,一起把炮推到了甲板上,同时也通知了船长和大副。
夕阳已落到海平线附近,巨大且圆圆,像极了火候刚好的鸡蛋黄。余晖把李凯迪和他修好的炮都镀成黄金色,这让詹尼姆看到的第一眼竟然都交出声来。
“亲爱的李,你造了一门黄金大炮吗?”
“呵呵,如果我有这么多黄金,直接扔过去就能砸死一堆人,何必再造炮。”李凯迪心情很好,修理和研发的结果让他很兴奋。
“这个炮是后舱那两门坏了的炮?”迪利克斯疑惑的问唐斯,后者重重的点头。
“它能打多远?”詹尼姆问。
“试试才知道,应该能打到三百码到四百码。”李凯迪估了一个数字。
“那还等什么,马上就开始吧。”詹尼姆叫过大副帮忙装填。
在大副的装填过程中李凯迪发现了三点可以改进的地方,但他暂时没有点出。等大副和唐斯装填好了火炮,李凯迪坚持要詹尼姆点第一炮。
“好,那我就点了。”詹尼姆接过火折,再校准了一下炮口角度,他采取的是仰角10度发射。“目标,夕阳,开炮!”
“轰!”超乎寻常的响声,这是李凯迪添加了助燃剂的火药急速燃烧产生的巨大空气压力喷出炮口产生的巨响,改良后的火药相比这个时代普遍使用的黑火药具有更大的燃烧值和燃烧速度,自然产生的空气压力也大。
二十磅的实心弹丸远远的落在了远处夕阳照耀的海面上,瞭望台上的瞭望手配合手势目测了一下距离,向下喊道“五百码!”
“哇!”甲板上的众人齐齐惊叫一声,这门炮就算是新的也不过能射三百码,在老旧这么久之后被李凯迪修理了一下,竟然能射出五百码,这不能不让众人惊叹。
目瞪口呆的詹尼姆又亲自装填了一回,板着脸再射了一炮,还是五百码!
“李,你是怎么做到的?”詹尼姆严肃的问李凯迪,随后又回头冲大副大笑道,“去拿两箱酒上来,今天我们开宴会。”
喧闹声中,李凯迪凑近詹尼姆轻声说道“改变火药配方、减少空气泄露。”这些话虽然并没有说出火药配方和减少空气泄露是如何实现的,但李凯迪还是不愿意更多人知道他是如何做的,因为知道从哪个方向下手,这也是知识产权的一种。
詹尼姆明白了他的意思,也压低声音说“还能延长射程吗?比如像大明水师那样的射程两千码?”
李凯迪轻声回答“这门炮做不到,除非重新设计铸造。不过如果能改变装填方式,炮手用这门炮的发射速度还可以提高一倍。”
詹尼姆跟贴近李凯迪,“能不能帮我训练炮手?”
李凯迪忽然觉得这很像特务的接头方式,不免失笑,拍拍詹尼姆的宽厚肩膀“詹尼姆,我的朋友,你的事就是我的事,当然可以了。”
詹尼姆放声大笑,“够朋友,李,我詹尼姆愿做你永远的好朋友。”众水手不知船长为何大笑,但既然笑就肯定是好事,于是一干人也都大笑起来,海上花号上一片欢腾。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凯迪开始玩命的训练海上花号上的四十多个水手兼炮手,十六世纪的远洋商船都是携带大量武装的,海上花号上才二十多门炮四十多个炮手算是武装少的了。
詹尼姆学习的是英国人的战斗航行方式,水手兼炮手是英国人的发明,这样就不必在船上养上一堆除了开炮打仗什么事也不干的炮手了,水手们也能挣多一些工资。但西班牙的海军直到1587年无敌舰队出征也还在沿用水手和炮手分开的惯例。
就在炮手们逐渐掌握了定量火药装填,和快速椿实火药等技巧,将发射速度统一提升了一倍后,李凯迪也完成了整船的火炮改造,大部分的火药也在李凯迪的指挥下完成了添加助燃剂的工作,海上花号的整体战斗力提升了一倍还多。就这样,船行过马六甲,进入印度洋,驶入孟买港。
詹尼姆从东瀛**来的走私货是火枪,也就是东瀛人所称的铁炮,葡萄牙的火枪在传入东瀛后,东瀛人模仿和改进工艺后造出了优于葡萄牙的火枪,于是詹尼姆这个葡萄牙船长反而走私起了东瀛的火枪。

葡萄牙人在1510年就占领了印度西南岸的果阿,现在正是葡萄牙人横行印度大陆时。在见识了葡萄牙人火器的犀利后,印度的莫卧儿王朝的阿克巴大帝很着急的想完成他的军队现代化,莫卧儿王朝是蒙古人后裔,如果没有强大的武装根本不能有效通知印度大陆,所以詹尼姆运来了东瀛的火枪。
詹尼姆没有避讳李凯迪,自从李凯迪帮他改造了海上花上的火炮和训练了他的炮手后,詹尼姆就把李凯迪当作最亲密的合作伙伴,于是他带着李凯迪去孟买的政府,在那里把火枪卖给阿克巴大帝的下属们。
孟买的政府官叫陀罗多,是个土生土长的印度人,但换句话说他也是印奸,因为他效忠的是蒙古人的统治。在伊斯兰风格的政府大院里,大腹便便的大胡子陀罗多接见了詹尼姆和李凯迪。
“哦,亲爱的陀罗多,能看到您的健康是我最快乐的事!”詹尼姆夸张的右手按胸点头,这是伊斯兰的见面礼节,不过詹尼姆只做了一半,另一半应该是口中念“真主保佑。”
陀罗多右手按胸点头,口念真主保佑,算是完整的行了一个伊斯兰礼节。莫卧儿王朝给印度带来了深远的伊斯兰文化影响,以致这代政府中很多官员也信封伊斯兰教。“詹尼姆,这次你带来了多少我想要的东西?”
“五百支东瀛火枪,都是最优质的,每支送两斤火药,只要白银一百两。”詹尼姆说的很大声。
陀罗多点点头,“一百两太贵了,我们政府买不起那么贵的火枪,五十两一支的枪可以买一点。”
李凯迪有些不明白了,你不同意那个价格点什么头啊。
詹尼姆也没再纠缠价格,说“如果五十两一支除非你全部买下,否则我宁可拉到毛里求斯去卖。”
陀罗多摇摇头,“那就全都要了,不过我不付现银,你到码头的政府仓库里去选值两万五千两的货物吧。”
李凯迪更糊涂了,怎么同意了还摇头?直到后来詹尼姆跟他解释才明白,原来印度人的交往中是摇头yes点头no,和日常的点头yes摇头no是完全反过来的,而且当时和官方政府做生意都是以货易货,少有付现金的,蒙古统治者有不爱制造爱购买的习惯,所以印度的生意很好做。
在彻底服了印度人的独特礼仪后,李凯迪惊诧于这种越洋贸易的巨大利润,这种火枪李凯迪在东瀛的时候知道也就五两白银一把,而且还是一等品,而詹尼姆随便拉上一船来到印度,便能卖上五十两,这就是十倍的利润啊。等到后来再听詹尼姆说他从印度选的手工艺品拉到西班牙还能再赚十倍利润时,李凯迪的心砰然而动,这一来一回可就是一百倍的利润,还有什么能比这个来钱更快呢?
要建立自己的势力就需要钱,之前还为这个事情头疼,而今算是找到路子里,只要自己能有一艘船,跑上几趟越洋贸易就能赚进大把钞票了,那么如果自己有一支船队呢,那不是赚翻了!他在心里推算了一下,如果能有五百艘船在东西方之间做贸易,那么获得的利润将比欧洲同时期的大部分国家的税收还要高得多。
虽然知道百倍利润也仅仅是最理想的状态,但远洋贸易来回一趟几十倍的利润还是可以达到。但这个结果吓了他一跳,从这时候起,李凯迪就立志一定要建立一支越洋贸易船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
整晚都在盘算如何拥有自己的船队,在东西方之间做什么贸易,吃过晚饭后被一干水手拥入孟买最大的妓院看歌舞时李凯迪还在盘算。
“嗯,军火肯定要做,而且枪支、火炮、火药、炮弹都得一条龙做,还有东方丝绸和瓷器,还有西方羊毛和纺织品。”抬头一眼睹见了火辣热舞的印度舞姬,“嗯,运到欧洲去能翻二十倍卖出去。”
这个想法又吓了他一跳,这不就是奴隶贸易吗,怎么自己连这么罪恶的想法都有了,打住打住,挣钱可以,打仗杀人也可以,但奴隶贸易不可为,这太伤天害理了。
就这么盘算着,直到水手们各自楼着迷人的印度姑娘们去**做的事,他还在继续,好在这家妓院是24小时营业的,始终没有人来催促这位掉入钱眼里的人。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