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牛之大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起这嫡长子的问题,莫看王娡等人精通宫廷争斗,却也不如李瑾这般才疏学浅之辈。差距不在学识智慧,而在于李瑾天然的优势——穿越。虽说穿越之人未必便真有什么本事,甚至在语言,礼仪,习俗等方面还需要很长的一个适应过程,但终归与当世之人有不同之处。这不同之处若不能得到发挥,饿死街头也属正常,但若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场合爆发出来,那便飞来横财了。
秦历二世而亡,配套法规还未完善,有汉一代,对一系列律法进行了整理编撰,在天子传位这件大事上,一贯坚持立嫡立长的政策,因此在王美人看来,刘荣拥有不可比拟的先天优势。
“古人脑袋死板”李瑾心里想着:一直都在说,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管白猫黑猫,逮到耗子就是好猫,管他什么长子次子私生子。
李世民不是长子,在玄武门打打架杀杀人,不照样当皇帝?朱棣也不是长子,从亲侄子手中把江山夺过来,谁又能把他怎么样?更别说那些历朝历代的开国之君了,他们都是哪门子的嫡长子?至于玄烨,弘历等人,更是连暴力都不用动一下,文明执法。历史告诉我们,因循守旧要不得,天下自古能者居之。谁手段高,心肠硬,谁就是能者。
枪杆子里出政权,这番道理在后世人人皆知,但若放在汉代,却未免有些意识超前了,况且这些例子都是后世之事,王娡如何能信,是以这条道路走不通。
李瑾虽对历史事件知之不多,但在理解上却也有着独特之处,所谓拨开现象看本质,李瑾读书便从不计较那些具体的情节和手段,只是在事件的目的性以及规律性上下功夫。
李瑾现在正在用自己的观点劝解着王娡:“天命神授实为愚民之策,事在人为,岂可迷信于天?所谓天命神授,不过是工具,是控制人思想的工具,利用人对上天的敬畏散布谣言而已。你是从何得知嫡长子继位便是天意,上天可有明示?”
王娡被李瑾的一顿抢白怔住了,这番胡言乱语,实为大不敬,但王美人是何许人也?能强行离婚,以有夫之妇的身份混入宫内,此类“侠士”怎可能是食古不化,因循守旧之辈,若真是信奉所谓天命神授,她便不会日思夜想把太子轰下台的事了。李瑾此言虽然离经叛道,却让她看见一点希望,这类新鲜事物倒是颇能得她接受。
“如你所说,上天怎样才算明示?”
李瑾一看有戏,赶紧打蛇随棍上:“上天从未明示,所谓明示皆是吹牛也。”他也不顾别人能否接受吹牛二字便一个劲的吹了起来:“燧人氏的时代,有巨人的印迹在雷泽之中出没,华胥踩到了巨人的脚印,在成纪这个地方生下伏羲;神农氏的母亲名登,是少典的妃子,到华阳游玩,有龙头使她感而受孕,在裳羊山生下了神农;黄帝的母亲附宝,看见一道巨大的电光绕着北斗枢星旋转,照彻郊野,附宝感而受孕,怀孕二十五个月,在寿丘生下黄帝。秦的祖先是颛顼帝的孙女,名叫女修。女修织布的时候,有一只燕子掉落一颗蛋,女修把它吞食了,生下儿子,名叫大业。看看古之圣人是怎么吹的?这些所谓天命神授岂能相信?”
厅内的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像看怪物般看着李瑾,十四岁的小子,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了,有些学识倒不奇怪,只是出身卑微的人又从何而知古圣人的传说?更重要的是,他道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王娡的态度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再不敢小视李瑾,恭恭敬敬对李瑾作了一个揖:“我等当下便当如何?”

李瑾向来不喜欢咬文嚼字,说话及其的直白:“名正则言顺。天下之势,无所不破,唯牛不破。吹牛吹出水平就能当皇帝,吹的差就要掉脑袋。”
李瑾的理解虽然看似荒谬,但却也从另一个侧面反应了事实,就说这刘家天下的创始人刘邦老爷子,腿上长了几颗黑痣,便逢人就展示,自称为龙种。之后斩白蛇起义,普普通通一白蛇,非要说成是白帝之子,如今被赤帝之子所杀。瞧这故事编的,怎么不说是白娘子?但偏偏就有人信,于是刘邦还真被认为有帝王之相,最后就当了皇帝。
相比而言,张良先生的“孺子可教”就要略逊一筹,带有明显的写实风格,虽然最后在泰山脚下捡了一块黄石,楞说是他师父,后来还与那块石头一起埋葬,来了个玄幻式的结尾,但震撼力便不如刘邦老爷子那么大了,成就也就是封个侯,得以善终。
再对比一下,韩信同志的吹牛是如何不上档次,一个完全都市风格的“**之辱”和“一饭千金”编得甚为拙劣,一个穷困潦倒,随时可能饿死街头的人还随身带着一把宝剑在街头晃荡,与捧着金饭碗要饭有何区别?还偏偏有屠夫放着自己生意不做,把自己的生命当儿戏,要来求小韩给他一剑?当时秦朝江山还稳若磐石,革命领袖项羽和刘邦还不知道在哪玩泥巴,难道小韩真的如于教授所说:“有着宽广的胸怀和高远的志向,内心有一种内在理性制约之下的自信与镇定”?
即便他所言非虚,那无非可以表示一下他韩信能屈能伸而已,与刘邦气吞山河的牛皮相比,差距何其之大矣!一个牛都不会吹的老实人,难怪会落得悲惨的下场。
当然,这些话李瑾心中想想便是,若说出来,便得立即步小韩的后尘。王娡着实聪慧,一点即透,顷刻间已反应过来:“名正言顺,说的好,我当着人暗中宣扬,言我生彘儿之时,曾梦见一个太阳落到了自己肚子里,然后怀胎14月方才得了彘儿。”
李瑾呆若木鸡,“日入其怀”这典故居然是自己策划的?
王美人满意的带着刘彘离开了,临走之时还狠狠的在李瑾的圆脸上捏了一记:“孺子可教。”刘彘还有些不舍,嚷嚷着要带李瑾一同随他回宫,如此要求当然未果。
平阳公主疑惑的盯着李瑾:“你怎会有这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我是越来越看不透你了。”
李瑾擦了擦额上的冷汗,心呼好险,总算是把王美人暂时说服了,要是再说下去,恐怕自己肚里那点货就不够用了,看来还是得加强学习。
可以相见,以王美人的能力,不用几日,“日入其怀”便会传遍天下。
还可以相见,后世的吹牛能手必会紧跟时代的步伐,两千年后,历史书上会有这些记载:
北齐文帝高洋的母亲刚怀孕的时候,每夜有红光照彻室内;
隋高祖杨坚的母亲吕氏在冯翊般若寺中生下了杨坚,那天夜里,紫气充满了庭院;
唐太宗李世民生的那天,有两条龙在院落的门外嬉戏,三天后才离去;
梁太祖朱晃出生的那天夜里,他们家的房屋上面有赤气升腾;
唐高祖李渊出生时,身上有三个**
李瑾此时却是忘了,当世还有一位让人高山仰止的牛之大者,其吹牛本领另人叹为观止,不逊于历史上任何“有道明君”,那些家伙不过吹出了几百年的江山,而这位偶像级人物一吹就吹了两千年。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