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易守难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致都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本来城内所存的箭矢就不太多了,再不实施集约化方针,浪费到人肉包子身上,自然很快就会捉襟见肘,但将士们一下子杀起了兴,贸然喝止显得有些唐突,也只得随他们去了。
像刀子一般的烈风卷起漫天的雪花,在城墙上积了厚厚的一层,同时也给每一个人裹上了一层雪白的盛装。但这盛装并不浪漫,割股切肤般的寒冷侵袭着所有人既坚强又脆弱的灵魂,在杀声震天中,皑皑的白雪却一改风花雪月的**,成为生死相搏的背景,从人身体中流出的血红的液体,瞬间就凝结成冰。
李瑾已数不清自己这是第几支夺命箭了,只是如同一个机器人般,重复着拉弓放箭的机械动作,每一支箭矢沿着不同的轨迹,却都会准确的落在倒霉的人肉包子身上。人群太密集,想不中都难。
马林似乎杀得很痛快,一面不停的挥动略微有些酸软的手臂,一面卖力的大声吆喝,似乎要把自己对匈奴人的恨尽数发泄出来。是匈奴人让他失去了双亲,今天他要亲手让豺狼一般的敌人付出代价。
很显然,人肉包子们并不是应该承受代价的主体,但他们却不得不作了光荣的革命烈士,当然,这是对匈奴而言。这些革命英雄成功的完成了垫背的角色,为伊稚斜的下一轮进攻作好了铺垫。
当这些人肉包子悉数倒下之后,城墙脚下堆满了尸体,极不规则的插着或多或少的箭矢,血液在风雪之中干涸静止,成为一具具没有生命力的“僵尸”。
但僵尸的价值被利用完之后,伊稚斜面无表情的一挥手,第二波肉包子又冲将上来,与前次的老弱病残不同,这次的肉包子质量要稍稍高上一些,不仅相对年轻精壮,攻城器械上也要配备的相对完整一些,云梯,撞车,这些攻城战的主流装备终于使了出来。
这些木质的大家伙不断的冲击着城门。城下,匈奴人的箭矢也越来越密,掩护着攀越云梯的肉包子,汉军将士有条不紊的抵御着敌人的攻势,凭借着墙高城固,尚能勉强抵挡。李瑾很想借此机会感谢一下屎屎踢胃…呃,其实只是想感谢历史上第一个筑起城池的人——鲧。这家伙与虞舜互相看不顺眼,造城以自守,虽然最后还是未守住,但也为中华民族的建筑学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况且他的儿子禹后来不也把舜给干下来了么?
没有鲧同志的创造性劳动,现在的局面恐怕早就攻守易势,攻城容易守城难了。以匈奴人的野性和作战风格,没有了城池的屏障,大汉未必便能有什么优势,丧权辱国也不是没有可能。尽管在百登之围后,刘邦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已经有点丧权辱国的味道了,冒顿更是在刘邦死后写信调戏吕后,汉王朝也只能忍气吞声,拿他没脾气。
但现在的大汉已经今非昔比了,经过文景之治,萧条的经济已经复苏,今后随着刘彘小朋友的上台,大汉将全面掀起讨伐匈奴的战争,让这个信奉狼的民族乖乖滚出大汉的疆土。李瑾想到这里,突然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作后盾,还有什么畏惧?

撞车一次次冲击着城门,李瑾甚至能感觉到城门在轻微地颤抖,而轻便的云梯已经在城墙的各个角落架了起来,肉包子已经开始在攀越了。李瑾忍不住骂了一声:“FUcK。”这些蛮族居然也会“师夷长技以制夷”,用中华民族创造出的攻城方略来打中国人。
所幸中国人不是这么容易被打败的,中国的城墙也不是纸糊的(尽管此时即便想用纸来糊,恐怕也办不到)。城墙上的巨弩终于发挥作用了,在几个士兵的操作之下,一根巨大的箭射了出去,在匈奴人堆里炸了窝,看得李瑾瞪目结舌,一般的弓比起这样的弩,就相当于机枪与榴弹炮的差别。
汉旗依然在城楼最上方飘扬着,带给汉军无比的勇气与激励,在撞竿与弓箭,以及巨石的配合下,无数的匈奴士兵虽然疯狂地沿着云梯向城上猛冲,但一次次被打了下去。很快就流血漂橹,死尸盈城。形成传说中的“蚁附”状态,在这种人性的疯狂中生命的价值早已荡然无存。
守城的将士们也渐渐有了伤亡,经过一番激烈的作战,此刻已显出疲态,而城下匈奴的弓箭却越来越密集的向城上袭来,整体队形在向前缓缓移动着,越来越接近已有些破损的城门。
许贾的脸上流露出欣喜而又茫然的神色,但那一丝茫然和彷徨只是一闪而逝,依稀已看到破城的希望,为父报仇的意愿也许很快就能做到。
伊稚斜上翘着嘴角木然地看着一批批的士兵不断的倒下,很快又有新人踏着满地的尸体继续向前,随着战线的一点点推进,他感到一丝自豪。对部下的死,他自然是视若无睹的,唯一能引起他兴趣的就是胜利,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
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就已经练就了这样一副铁石心肠,日后想不成为时代的第一反派配角,似乎有很大难度。
城墙上那个与他年纪相当的小孩正以愤怒的眼光看待着这一切。实际上,李瑾已经出离愤怒,他现在满脑子想的就是怎么将这些恶心的狼族赶出家门。尽管他的手臂经过一段时间的射击,肌肉已经酸软,但他仍然不顾一切的挥动着手臂,重复着那个烦躁的机械动作。
“小子,你还是回府中休息吧,这里不适合你。”致都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站在了李瑾身后,用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李瑾转过头来,见到致都那双深邃的眸子首次出现了怜爱的神色,暗黑的盔甲笔挺地套在他魁梧的身躯之上,夹杂着雪与水的纯白,红色的披风迎着酷烈的寒风招展飘扬。李瑾也为之心折,总算见识到为将者所应有的风范。致都就如城楼上的汉旗一般,是众人心目中的旗帜,主将不倒,军队就不会倒。
统帅的吩咐,李瑾是否就会无条件遵从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