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灭吴之战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咸宁五年十二月(279年),西晋二十万大军东西并举,水陆齐进,开始了统一全国的灭吴之战。
二十万大军共分六路,一路由镇军将军司马伷率领,一路由安东将军王浑率领,一路由建威将军王戎率领,一路由平南将军胡奋率领,一路由镇南大将军杜预率领,一路由龙骧将军王濬和光武将军唐彬率领。
六路大军沿长江从上游蜀地自下游苏皖一字排开,直奔目标东吴国都建邺(南京)而去。
东吴势必首尾不能相顾。
这时候马隆全胜的消息也传到了,对武帝和东征军来说,这实在是一个绝好的鼓舞。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司马炎却任用了一个反战的贾充,做了六路大军的总统帅——大都督。
一个反战的人能够作为统帅出征吗?他肯为你做事吗?司马炎这是为什么?从后面的战事上看,作为统帅的贾充其实也真就什么事都没有做,他几乎就是一个摆设,真正的统帅一直是司马炎,是他自始至终从洛阳发出遥控指令,协调指挥着六路大军有条不紊地向前进发,直到战争结束的。
以此看来,司马炎也只是要贾充做一个摆设。
贾充在司马炎眼里应该是最可信任的人之一,同时他在朝廷中的亲信也多,根基也深,六路大军里也有不少他的追随者,因此司马炎派他坐镇,肯定有希望他凭借威望,使将士用命的意思。有助于齐心协力,避免更多的扯腿。
反战的贾充做了统帅,那么这场战争的功名利禄也就与贾充发生了关系,甚至他可能是最大的受益者,这样,贾充以及他的人或许就能积极地发挥作用。
也许司马炎也有这样的考虑,贾充受宠于司马家,成为当朝最显赫的权贵,主要来自于他弑君的功劳,这一点是令很多人不齿的,再加上贾充善于献媚的性格,结党营私的作为,朝廷中对他的非议也相当多,因此司马炎想借伐吴帮这位亲家争取一个不世的功名,提高一下他的威望,改变一下他的形象。
他的能力不止于杀皇帝,不止于献媚取巧,他还有真正的大能力,还能率兵打仗。
不管司马炎是怎么想的,他都忽视了这一点,一个强烈反战的人,他的思想和行为都肯定是消极的,他不可能帮你去成事,而且他在军中能起到很坏的影响,影响到士气和团结。如果不是有王濬和杜预,如果东吴不是那么不堪一击,相信这场战争的结果很难想象。就是这样,贾充在王濬跨过长江以后也差点坏了事。
这个王濬也有必要在战前特别提一下。
王濬是羊祜看好的人,他这个人志向很大,很有本事,但非常狂傲,是一个在朝廷中大有争议的人,如果不是羊祜力荐,以他的性格,他恐怕很难得到重用,或者只能做一个普通官员,或者只能在京都的倾轧中度过一生,难成为什么方面大员,难有什么大的成就。
是羊祜成就了他,打下东吴他是首功,西晋伐吴的水师就是他训练出来的。
他的水师打破了东吴水师不可战胜的神话。
王濬就因为他这个狂妄,眼高于顶,什么人都不放在眼里,放肆任性,不拘小节,让很多人看不惯他,虽然他的确很有才能,学识渊博。
这家伙跟邓艾一个货色,他还没有做官的时候,在家修造宅院,把他家门前的路开到有几十米宽,别人问他这是干什么?他说:“我要使这里宽阔到可以树长戟幡旗。”那可是开府的大官的仪仗,人家王濬怕将来费时,先就准备好了。
这个举动当然跟邓艾当初指点江山一样得到了很多嗤笑,但是王濬却说:“陈胜有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你们这些小麻雀懒得理你。
到底有识货的人,而且还有两个,一个是徐邈,一个是羊祜。
魏国名臣徐邈出守河东的时候,觉得这小子不错,就把他录为了河东从事(这是他的开端),王濬这个人脾气性格不讨人喜欢,但他为人严正,反贪意识浓厚,他一来到河东,居然吓得那些贪官都跑了,都另谋出路去了。

徐邈有一个美貌的女儿,徐邈因为很疼爱她,怕她受苦,就准许她自己找老公,自由恋爱,这个美女有一次徐邈请客,她躲在帷幕后面看,在那么多宾客中一眼就看到了王濬,说:“就是他了!”
真不知道她怎么就能一眼看出王濬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前程远大。
后来王濬果然凭着自己的才能步步高升,坐到益州刺史,一直到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这故事跟贾午韩寿的不同,却是光明正大的,但是却没有他们出名,可能大家觉得只有偷来的情才有味道吧。
徐邈给王濬的是一个美貌的好老婆(他们两个人很相爱),羊祜却给了王濬一个很高的官职,给了他实现抱负的机会。
王濬的升迁很具有传奇性。
王濬在到益州之前,是广汉太守(这也是出于羊祜的厚爱),他在这里干的相当不错,治理有方,政绩突出,深受老百姓爱戴,据说后来有一天他忽然做了一个梦,梦见房梁上插了三把刀,这三把刀明晃晃的,一转眼又变成了四把,把他给吓醒了。王濬觉得这是一个不祥之兆,醒来之后很惊恐。王濬手下有一叫李毅的主薄会解梦,于是王濬就把他叫了过来,那李毅听了却说:“这是好事啊!三刀是一个州字,又益(增)一刀,这是说你要到益州去了。”人家解梦可不是象有些人全凭胡说八道,果然益州就有人造反,朝廷把王濬调过去了。
王濬几下子就把乱事平定了,把益州又整顿得很好,朝廷一看他的本事,于是就给他升官加爵,要把他调到中央去,可是被羊祜挡住了。
就在王濬要调的时候从东吴传来了一句童谣,说是:“阿童复阿童,衔刀浮渡江。不畏岸上兽,但畏水中龙。”这个童谣正合了羊祜的心思,预示了伐吴的美好前景,这就是说伐吴之战的决定力量在水军上啊,于是羊祜就急忙让人去查找这个叫阿童的人。
这个童谣应在王濬身上,阿童是王濬的小名。
羊祜本来就看好王濬,对他多有提携,现在这个童谣正应在他的身上,羊祜怎肯把他放走!
于是羊祜上书司马炎,说,要灭东吴,必须凭借上流,王濬才堪专用,应作为方面大员留任,不可内迁,羊祜的面子的确够大,因此王濬便被加为龙骧将军,监督梁益二州军事,留了下来。
这个官职可不是小官职,全晋朝没几个,跟羊祜差不多,而且所辖地盘比羊祜要大得多。
西晋一共只划分了十几个州,他一人占了两个,这是很多人终生梦寐以求的官职,是真正的国家重臣。
王濬这样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羊祜却把这样的重任交给了他,很多人都表示反对,羊祜的侄子羊暨就说:“王濬这人志大才疏,不知约束,不可以重用,应该对他有所裁抑,不然一定误事。”可是羊祜却说:“这个人有大才,能够让他尽力施展抱复,将来必然有大的作为。”后事果然如此,羊祜不但有伯乐之能,更有伯乐的心胸。
王濬在这里开始为伐吴大计大造舰船,训练水军。
王濬所建造的大型战船,长120步,可装载2000余人,上构木城,筑起楼橹,四面开门,船上可骑马驰骋。因为那时的人迷信,因此王濬还命人在船头画上鹢鸟怪兽,来震慑江神,这就使他所造的舰船尤其雄伟壮丽。
为了加快造船进度王濬的造船队伍后来由五六百人增加至上万人,王濬遂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艰巨的任务。
从设计,资金材料筹备,人员招募,开始施工到结束,仅用一年时间。
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西晋分别有王濬,王浚两个人,因为浚濬同音,很多书和资料把王濬作成了王浚,这个王浚后面将会提到,他后来被石勒所杀,被人称为“糊涂虫”。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