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灭吴之战 (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前面曾经提到的那个因为要嵇康做官,被嵇康写信断了交的山涛,因为武帝执意东征曾经说了这样一句话,他说:“外宁必有内忧,现在如果能够放过东吴,未必不是件好事,为什么一定要出兵呢?”
意思是说,国家有外敌,大家就会因此心存恐惧,就能够因为恐惧团结齐心,少一些倾轧,如此一来内忧没法消除了,真是可惜。
按他的想法,没有外患也该制造出外患,以便消除内忧,难道他不知道外患也足以致命吗?而且内忧又岂是因为没有外患造成的?
山涛也是一个有大学问的人,不知道他怎么会有这样的认识,这使我想起清末宫廷的一个大人物,这个人还是个留学生,他曾经提出一个救国方略,这个方略是拼命向外国借款。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我们把他们借穷了,我们就富了,他们就没能力骚扰我们了。
这听起来是个笑话,但却是确有其事,这种人不能称他们是傻子,但他们的确很让人头疼。
西晋灭吴的过程在《三国演义》已有描写,因此我们这里就只做简略的叙述,重点顾及一下它过于简略没有写到的地方。
羊祜虽死,但他临终给司马炎留下了他的全部作战计划,司马炎按羊祜的计划分六路大军进发,是出于这样的作战意图:以司马伷,王浑两军直逼建业,牵制吴军主力,使其不能增援上游;以王戎、胡奋、杜预三军夺取夏口以西各战略要点,以策应王濬所率的7万水陆大军顺江而下;然后由王濬、司马伷、王浑军南下东进,夺取建业。
这样的部署是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因为当时吴国尚有兵力20万人,就兵力对比而言,晋军南下的兵力并不占多大优势,只是吴军兵力分散于沿江和江南各地,晋军要分路予以各个击破,才能迅速灭吴。
六路大军中,王濬的水军是作战的主力。
王濬在七年前造成了先进的舰船,这七年里又用他的大才训练起一支了不起的水军,他的准备也是六路大军中最完善的。
同时,王濬的水军中还有一批忠心耿耿的死士。
这些死士是当年王濬做巴郡太守时积德积下的。
巴郡地处四川,与吴国接壤,当地的老百姓因为苦于兵役,因此生下男孩都不愿意抚养,王濬到任以后,整肃有关法律条文,宽缓徭役租税,并对产育之人给予很多便利照顾,因而,保全救活了数千婴儿。现在王濬要统兵攻吴了,当年他在巴郡保全的那些婴儿,如今都到了可以从军的年龄,这些孩子的父母便鼓励他们说:“你们的命是王将军给的,没有他就没有你们,你们现在都去投奔他吧,为了他,你们应该不惜性命!”
这应当是一支志愿军,大概这时期还没有人征兵也象王濬这样容易。
王濬有这样一部分人加入到训练有素的军队中,其士气自然无可抵挡,他们自成都顺江东下,过瞿塘峡、巫峡,先到了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东吴丹阳守将盛纪率兵迎战,哪里挡得起这样一支部队的攻击,瞬间就溃不成军。

随后,王濬军继续顺流而下,进入西陵峡,在江碛要塞遇到了东吴吾彦先前设置在这里的拦江铁锁,和暗置在江心的铁锥,船到此便不得不停了下来。
东吴的这招看似是很厉害的,船要从这里穿过,或者会被铁锁绊住,或者会被铁锥划破船底,导致舰船进水沉没,如此一来,江碛江防不就成了铜墙铁壁吗?东吴还需要怕什么西晋入侵!基于这样的认识,东吴军既然认为它很厉害,又无法清除,因此连把手的兵都不安排一个,把这个要塞全交给了这些铁家伙。
怎么就能这样呢?他们居然会认为死物比活人都厉害,这样一来王濬他们清除这些障碍就跟自己在家收拾卫生一样从容。
清除时无人阻拦,清除完了,人过要塞东吴也没有人知道。
王濬停下舰船,立刻命令水手下水,这些泳技高超的水手下水之后,就把事前准备好的几十张大筏子连在一起,在水中拖了前行。连成一起的筏子有百步见方,那筏子上绑着身着盔甲的草人,还手执棍棒,想来是准备来迷惑敌人的。这一招现在看来是多此一举,既然这里没有守兵,也就没人管你是不是耍什么花招。
筏子在水中前行,遇到铁锥就扎到了上面,于是就被牵引到了别处。铁锥处理完了,王濬就让士兵在船头上绑上长十余丈,大数十围的大火炬,这些火炬都被灌了麻油,一经火立刻猛烈燃烧,这火烧到铁锁上,铁锁当即便被熔断。
被东吴认为是稳如磐石,足以依赖的江防措施王濬举手之间便把它们解决得一干二净。
他其实已准备了多年。
当年羊祜还在的时候,曾捉到过一个东吴的间谍,他从那个间谍口中知道了东吴江防的全部详情,立刻通报了王濬,王濬于是便很早就想好了对策。
此时已是咸宁六年初春,王濬坐在宽阔高大的主舰上面迎和煦的春风,应当有出来旅游的感觉。
这不像是在打仗,一切都太容易了。
王濬扫除障碍,继续前进,于二月三日顺利拿下西陵(陆抗一死,西陵便变成一座朽城了吗?),两日后便又攻克荆门(在今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夷道(今湖北宜都)二城,俘虏吴镇南将军留宪、征南将军成据、宜都太守虞忠、监军陆晏等,随后进占乐乡(今湖北松滋东北,长江南岸),擒住了东吴水军都督陆景。
陆晏陆景都是陆抗的儿子,此后都被杀死。
王濬水军所向披靡,一路攻城略地几乎毫无悬念,陆景被抓,震动了整个江东,望风而降者由此便在所难免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