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伐吴之战 (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安东将军王浑克胜张悌的消息传来,王濬即在3月14日自武昌挥舟继续东下,扬州别驾何恽探得消息,慌忙报告刺史周浚说:“我们现在已战胜吴军,正应该趁势直捣建邺,首建奇功,不然,难道要把这个功劳让给别人吗?”
何恽之言是为争功,他们现在离吴都最近,似乎也正该顺势而下,周浚做不得主,让何恽把这话去跟王浑说,但是王浑不肯,他说:“我得到的诏令是屯守江北,不可冒进,而且武帝现在命令王濬受我节度,他来了正好,我们叫他同时进军便了。”
东吴其时还有水军守在对岸,王浑以陆军对付东吴水军并无多少把握,他其实也不敢冒进,这也正应该是司马炎要他待命的原因。
何恽说:“龙骧将军(王濬)从巴蜀东下以来,连战皆克,现在成功唾手可得,他难道会愿意来受你的节度吗?明公身为上将,应当见机行事,又何必事事受诏命约束呢?”
王浑不肯信王濬会不听他号令,终究没有听从何恽的建议。
可是王濬果然如何恽所料,他的水军行至三山,王浑派人请他上岸议事,王濬回答了一句:“风大停不下船,改日再受教吧!”只管顺风而去。
王濬好大喜功,王浑性格狭窄,两个人因为这件事不免就开始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功大战,几乎弄得不可开交。
王濬先前本是受杜预节度的,杜预心胸宽阔,顾全大局,他对这个七十岁的老将十分尊重,不但没有利用职务给他造成任何困难,而且表示水军完全可以根据战争发展,自主决断,并督促他尽量减少阻隔,排除扰乱,以最快的速度进军建邺,挽救江东生灵,建旷世奇功。杜预不怕他建奇功,得首功,惟愿他能不给孙皓任何喘息的机会,不给贾充等任何阻挠的机会,尽快取得最后的胜利,应当说王濬最终能够得以首先攻下建邺与杜预的这种支持态度是决分不开的。
以王濬的性格有这样的领导自然是很惬意的事,但是他由此忘了一点,那就是领导者的素质是不一样的,甚至可能是泾渭分明,差之千里的。或者他也知道,但他就是不在乎。
王濬大军到达三山,遇到东吴游击将军张象的万人船队,先就把张象吓瘫了。王濬鲜亮蔽空的旌旗,连绵不绝铺满江面的战舰,士气高昂如狼似虎的水军不但吓倒了张象,也吓倒了上万东吴士兵,他们远远地就竖起了降旗,连挣扎一下的意图都丧失了。
王濬逼近建邺,孙皓眼看着无计可施,这时候一个自武昌逃回的将军陶浚向他献了一个计策说:“比起我们来,巴蜀来的船都很小,如果能够招募起二万士兵,驾着大船跟他们决一死战,说不定我们还可以打败他们呢!”
孙皓当然有稻草就连忙抓住,他马上就任命陶浚全权募兵退敌,那陶浚兵倒是招起来了,可是这些兵大多是一些游手好闲之徒,他们接连吃了几天饱饭,等真要出发两军对阵之时,却突然间跑了,跑得一个不剩。
即使不跑又真能行吗?

看看王濬已到都城范围,琅琊王司马伷也大军压境,孙皓只得听从大臣薛莹胡冲的意见,写了降书投降,这家伙到这时又耍了一个心眼,他把降书分别给了王濬王浑各一份,把传国玉玺却给了司马伷,指望着能挑拨离间,使他们自乱起来。
人到了这时候还在耍这些没有大益的小心眼,固然是出于侥幸,不想就死,但也实在不智,王濬此时哪还顾得了这么多,你投降也好,不投降也好,总之我先进城再说,他得了降书,不曾停顿,率军鼓噪着就冲进了建邺,把孙皓的最后一点小心眼也破了。
孙皓这才断了任何妄想,没奈何,只得备了亡国之礼,素车白马,肉袒面缚(两手反绑),衔璧牵羊,率领着大臣太子二十一人来到王濬大营投降了事。
搞得排场很隆重,乞降的时候还痛哭流涕,免得让人家认为心不诚。
王濬没有象对待陆景那些降人一样,他亲自解开了孙皓的绳子,把他请入了大营,还以礼相待,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孙皓做过皇帝,就该另眼相看。
接下来,王濬就接管了建邺,收了图籍,封了府库,严禁军士掠夺,一面飞报朝廷,押送孙皓去洛阳。
时间是公元280年三月中旬。
自此,吴国灭亡,西晋统一了全国,三国分裂的局面随之告终。
灭吴之战,王濬共攻克四州,四十三郡,俘获人口五十二万三千,兵员二十三万,战功卓著。那武帝在洛阳得了消息,跟群臣举杯共贺,高兴之余却又伤感,哭道:“这都是羊太傅的功劳啊!”伐吴之战得羊祜全力准备,督促,整个过程皆不出所料,是该有这一叹。
武帝一面高兴,一面缅怀,一面要论功行赏,把王濬定为首功,却不料王浑忽然来了一表,要追究王濬的责任。
那王浑停军不前,又以议事为名不准王濬进军,自是又要用他出力,又怕他夺了头功,现在听到王濬攻下建邺,拿了孙皓,早气得浑身乱抖,他不以灭吴取得全胜为喜,第一个反应就是要率兵攻打王濬。
奶奶的,头功让你得去了这怎么行,我灭了你!
这招不知道是不是跟钟会卫瓘学的。
王濬手下有个参军何攀,知道王浑为人,料到他必然会来争功,因此就劝说王濬,不要把孙皓送到洛阳,而转送给王浑,王濬最终听从了何攀的劝告,这才避免了一场内讧。但是王浑还是不能释怀,他于是上表说王濬违反诏令,擅自行动,没有受自己节度,应该照例论罪。
听话的打败了也无罪,不听话的胜利了,也是有罪,就是这么个道理。
司马炎不以为然,但是朝廷群臣却都同意王浑的意见,这一方面是王濬人缘太差,一方面是王浑是皇亲国戚势力很大,大家更愿意趋炎附势,也有的人很喜欢看到功臣遭殃。
多好,把事做完了,又脖子上挨一刀,让我们坐享其成,你又得不到任何好处,不会让我们嫉妒。
历史上因功得罪的人何止一个王濬。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