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两个孝子(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了篡夺曹魏天下,多少年来,司马父子就一直为篡魏而进行着不懈的努力,这其中就包括不遗余力地消灭和压制反对的力量和呼声,但是他们知道,这是很难的。
原因很简单,司马懿是作为托孤大臣接掌魏国的权力的,其后他们父子无论做了多少事,有过多少功绩,按照道理,他们也只是为老曹家打工,是应当应分的,如果仅仅是因为你为老曹家出了很多力,你就要取人家而代之,很多人会不服。
这就象一个企业的重臣,你无论为企业出了多少力,立了多少功,你只能得到你该得的那部分,却没有权力得到整个企业,没有权力把企业主赶下台去。
你如果非要这样做,那你大约只有用犯罪的手段。
司马家是铁了心要这样做了,可是这仅用强权和铁血是不行的,你得给人家一个能普遍接受的说法,一个理论根据,否则,你就永远不能消除暗藏着的种种不稳定因素,难以坐稳你的江山。
强权和铁血能够得逞于一时,取得表面上的平静,但是平静湖面下的那些汹涌的暗流,火山口下那些奔突的滚烫的熔浆,随时都有可能翻卷喷涌上来,变成灭顶之灾。
这个理论根据司马昭没有找到,司马炎也没有,他做这个皇帝只能援用禅让的古例。
但是你用强权可以夺取天下,可你做了皇帝以后,你仍然要用一种道德来统治国家,号召社会。
规范人的行为的除了法律,还有道德。
司马炎提倡的是孝道。
古人立世以忠孝为本,历朝历代也无不以此作为统治的手段,国家的精神,司马炎独创了了一个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到了道德精神这方面也跟别的国君不一样,但但突出了一个“孝”字,把“孝”提高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为此设置了无限繁琐的形式,摆明了除无为而外,要以“孝”治国治人了。
司马一家本就是不忠的一家,他们对这个“忠”字是最忌讳的,羞于提的,他们自己就不忠到顶了,还怎么拿“忠”来号召别人?因此也只好拿这个“孝”字做做文章了。
这又是晋朝的一个弊端,满朝文武但知一个“孝”字,尽出了一些真孝假孝大孝小孝似孝不孝又孝又不孝的人,却似乎难得有几个讲“忠”的人,有节有才的人或者被杀了,或者不肯为司马家所用,这时候剩下的那些无德无能的家伙大约是很乐于这样自私而没有约束的活着的。他们都是些真小人,索性连“假忠”都不要,有奶便是娘,大难来时便各自飞了,什么思想负担都没有,真是好自在。
武帝泰始初年也没有多少大事可记,我们不妨就谈谈这时的两个孝子。
第一个要谈的是李密。
这个李密也是个大有学问的人,他幼时体弱多病,但甚好学,后来终于以顽强的毅力达到博览五经的地步,他尤精于《春秋左氏传》,在历史上以文学才能传世。李密年轻的时候在蜀汉曾做到尚书郎,后来蜀国被灭了,邓艾敬慕他的才能,要请他做自己的主薄,李密以祖母年迈,需要自己奉养为由拒绝了。
但是是金子就是埋到深土里也还是要发光的,李密隐居了许多年后,他的光芒又迷住了司马炎的眼睛。

这一年是泰始三年。
这一年司马炎终于咬咬牙把儿子司马衷立为了太子,为什么要说咬咬牙呢?因为这个司马衷是一个傻子,根本没有能力继承大统,司马炎是招架不住老婆杨皇后才不得不立他为太子的。这个司马衷也是晋朝之乱的一个祸由,他的呆傻和笑话以后再说。
李密有才能,名声也好,司马炎确立司马衷为太子以后,就想用这么一个了不起的人物辅佐傻儿子,因此就下诏征李密为太子洗马。
太子洗马是一个官名,洗马为马之前驱的意思,太子洗马就是太子的侍从官,负责辅助太子,教太子政事文理,非大才能德高望重的人不能担任,而且太子是将来的国君,近水楼台先得月,可能预得很多好处,因此这是一件大荣耀的美差。
可是李密不干。
诏书累下,州郡连催也不干。
李密非不想做官,他是一个有抱负的人,但是可能蜀国刚亡不久,他还对它有某种眷恋,同时司马炎建晋不久,还不能让人完全失去戒心,因此李密不干。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李密对祖母的孝心。
李密是真孝。李密出生六个月父亲就死了,其后他的舅舅又强令他的母亲改了嫁,他从小是祖母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他对祖母的感情非常深厚。
据《晋书。李密传》说:祖母有疾,他痛哭流涕,夜不解衣,侍其基右。膳食、汤药、必亲自口尝然后进献。
他这样一个人,与他的祖母如此关系,他自然是不肯舍弃年迈已经没有多少活头的祖母,去追逐名利的,他连膳食汤药都要亲尝后才进献祖母,他又怎肯将祖母放心地交给别人?因此李密写了一篇文章给司马炎,说明自己不能就职的原因,这就是著名的《陈情表》。
以侍亲孝顺之心感人肺腑,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影响深远的《陈情表》。
这篇文章写得情真意切,委婉动人,我记得最清楚的一句就是“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这句话曾经让我反复吟咏不已。
李密以孝辞命,是确实不能舍祖母而去,但也是以司马炎之矛再攻其盾,你不是大力提倡孝道吗?我现在就以这个请辞,你怎么说?
司马炎果然无计可施,同时也深为他的文采所折服,为他字里行间所表露出来的至情孝心所感动,他只好准其所请,并赞扬他“不空有名也。”又赏赐他奴婢二人,并指令所在郡县,发给他赡养祖母的费用。
李密在祖母去世服期满后出仕,任温县(今河南温县)县令,以政令严明,政绩显著,刚正见称,他曾以理力争,使中山诸王过其境时不敢象以前那样苛求供给,为百姓办了件好事。
李密本望到朝廷任职,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由于朝中无人推荐,最后只做到了汉中太守,一年后罢官归田。其后病卒,终年六十四岁。
他的孝是一种真孝,至孝,发自内心,情真意切,足以为人称道。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