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诱惑—趴着门看宋史(009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这些原因,皇帝是不喜欢那些丞相的,他们十分想把这个职位取消但问题在于,如果取消了这个职位,所有的事情就要自己干了。可是,人家辛辛苦苦当上皇帝并不光是为了干活,他们还要享受生活,而自己又不是铁人三项赛的选手,没有那么强悍的精力,所以这个职位一直保留了下来。
当然,特例也是有的,后面有个牛人就把这个位置给枪毙了。
这个人从小吃苦耐劳,小伙子身体倍儿棒,精神头儿足,饭量也大,据说一次能扒上好几碗。他不但是铁人三项赛的种子选手,估计马拉松也不错,耐力超强。因此在他的思维里面,把那群丞相赶回家,也不过是自己多干点活,累就累点,也没什么,谁叫这公司是自己的呢!于是历史上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就颁给了这位仁兄——明太祖朱元璋。
吴晗先生作过统计,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仅仅八天内,朱元璋就收到了一千六百六十六封公文,合计三千三百九十一件事,平均每天要看两百份文件,处理四百件事情。如果碰到那种缺心眼的臣子,他神经兮兮地给你进一封万言书,那你就等着叫救护车吧。
所以,丞相之位不仅不能废除,还应该大力鼓励。宋朝皇帝当然知道其中的道理,所以他们设立了多个丞相。这样不但可以高效率地完成工作,而且大家还可以相互牵制。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宋朝的主要职能机构。
在宋朝,担任宰相这一要职的都是重要中枢机构的正副长官。比如,三省的最高正副长官和枢密院的正副长官。其中,尚书省的长官一般称为尚书左仆射或尚书右仆射,这些人就是平常所说的“宰相”。(读啦网)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副长官称为“参知政事”,三省的副长官分别称为“尚书左、右丞,中书侍郎,门下侍郎”,他们是宋朝的副宰相。另外,枢密院的正长官称为“枢密使”,副长官称为“枢密副使”。副宰相和枢密使的正副长官合称为“执政官”,与宰相一起构成皇帝的宰辅。
中书门下是宋初国家的最高政务机构,办公地称为“政事堂”。中山门下的主要职能是:为皇帝起草并颁布各种行政文件,考察与任命各级官员,主持各种国家与皇帝家族的宗教礼仪,记录皇帝的言行等。中书门下设制敕院、舍人院、铨曹四选、起居院和礼仪院等。
制敕院的主要职能是管理各种行政文件,颁布、传达、贯彻皇帝的法律、命令与决定。按文件内容不同,制敕院下设孔目房、吏房、户房、礼房和刑房五房,分别负责对高级官员、普通官员、民政、国家与皇帝礼仪、治安与司法等五方面的管理工作。
舍人院是依据皇帝的意志起草全国行政法令与各种文件的机构,其负责人称为中书舍人、知制诰、或直舍人院等。
铨曹四选是审官东院、审官西院、流内铨、三班院的合称,分别负责对中央的高级文官(宰执大臣除外)、高级武官、地方文官、低级武官的考察与任选工作。
起居院的主要职能是记录皇帝每天的政治活动与言论,特别是皇帝主持政治会义的情况,以及其他国家的政治大事。这些记录将作为宋朝编修国史的基本依据。起居院的负责人称为勾当起居院事。
礼仪院掌管国家与皇帝宗教性礼仪的制度与文件,礼仪活动则由太常礼院主持。

枢密院是宋朝军事的最高权力机构,主要职能是掌管国防机密,发布皇帝对军队的命令,管理军队内部的行政事务。枢密院的长官一般都由文臣担任。
承旨司是枢密院主要的管理部门,下分五房:兵房管理士兵的军籍,以及日常的军事事务;吏房管理军官的军籍与军队的治安;户房管理军队的后勤工作;礼房管理军队的礼仪与外交事务;刑房管理军队的司法与奖惩工作。
枢密院还设置过训练民兵的讲仪司、管理杂务的院杂司、管理文书的检详所、训练武艺的御前弓马子弟所等职能部门。
三司也是元丰改制前宋朝重要的中央行政机构。三司是全国财政经济的最高权力机构,其长官称为“三司使”,俗称“计相”。三司下设盐铁、度支、户部三个部门。
元丰改制前,宋朝中央除了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这三个最重要的行政机构外,还有审刑院与纠察在京刑狱司、宣徽院、群牧司、崇文院,御史台与谏院,以及三省六部、九寺五监等。
审刑院是司法复审机关,纠察在京刑狱司是管理京城刑狱的司法机关。宣徽院是国家的财会机构,主要管理官员俸禄发放、以及其他行政系统的开支。群牧司管理全国马政。崇文院是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秘阁的总称,是国家图书馆,负责管理国家收藏的图书、编撰和出版国家主持的大型图书、编修国史等,也是皇帝的顾问机构之一。御史台是宋朝的监察机构,负责监察各级官员的行政纪律。谏院也是监察机构,主要负责监督皇帝的言行与国家政策方针的制定,后来也赋予监察官员的职责。
三省指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六部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九寺指太常寺、宗正寺、光禄寺、卫尉寺、太仆寺、大理寺、鸿胪寺、司农寺、太府寺,五监指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都水监、司天监。北宋前期,除少数部门,如九寺中的大理寺是国家高级司法机关,国子监起初是国家最高学府、后来成为管理全国学校教育的重要部门,其他部门大多是虚设的,并不实际运作。
元丰改制后,原来虚设的三省六部、九寺五监重新运作,原来的中书门下、三司、审刑院、宣徽院、群牧司等机构都被废除了。
三省的职能是根据皇帝的意志制订各种行政文件和政策法规。三省的分工是,中书省负责起草、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颁布施行。
六部是主要的行政机关,吏部负责管理各级官员的考核、选拔工作;户部负责全国的财政工作;礼部负责国家与皇帝的各种宗教性礼仪;兵部负责全国的民兵与厢军的管理工作;刑部负责全国司法工作;工部负责全国工程建设。
九寺的分工是:太常寺负责宗教礼仪、音乐舞蹈、医学等事务;宗正寺负责管理皇家宗室;光禄寺负责祭祀、朝会、宴会等后勤工作;卫尉寺负责国家仪仗队的工作;太仆寺负责车马工作;太理寺负责官员的司法工作;鸿胪寺负责外交与宗教事务;司农寺负责仓储及各种农业物资的管理;太府寺负责商业与货币的管理。
五监的分工是:国子监负责全国的学校与教育工作;少府监负责行政器用、度量衡及皇室乘舆服御的供给;将作监负责皇宫、官府和城市的各类工程建设;军器监负责兵器制造;都水监负责水利建设。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