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一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林逸民是这样被牵进反革命案件之中去的。
龙山市有个第一小学,第一小学校里有一对兄弟,大的叫林虎,小的叫林啸。
林虎一生下来就有九斤多重,一个典型的‘彪型大汉’的坯子。身材矮小的父亲心都乐炸了!当下给儿子起了个乳名“彪子”,祖上姓林,儿子的大名自然就是‘**’,但是,到派出所上户口时,政府的人告诉他,这个名字已经被国家的某个领导人用上了。他要是给儿子用同样的名字,就是对国家领导人不尊重。林父笑了,表示理解,连连说:是啊是啊,既然领导先叫了,咱就不叫了,咱可不敢给国家领导人当爹。嘿嘿!于是,他只好忍痛把孩子的名字从中抽调三撇,舍彪为虎。
林虎是个好学生。他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曾获得“龙山市少先队队员”的光荣称号。在举行的表彰大会上,林虎竟在市政府礼堂的主席台上激动得尿了裤子,当身材魁梧的鲁市长弯下腰,把那个用先烈的鲜血染成的红领巾戴在他那圆韧的脖子上时,他带着从裤裆里冲出来的热气,认真的向鲁市长敬了个举手礼。三年级,他的学生经历开始热闹起来。“罢课”,“复课闹革命”……这些后来出现在历史教科书上的名词,他都赶上了。
林虎从三年级开始给一年级学生当“代课”老师。教的算术是阿拉伯数字一到一百,简单的加法减法;语文是念报纸,读语录。林虎坯子大,往前面的讲台上一站,面对着讲台下面那些刚进校门的鼠头鼠脑的小学生,代课老师的尊严和威慑力立刻弥漫在课堂上。里面只有一个人拿着他这快豆包不当干粮,那就是他的弟弟林啸。弟弟比他小四岁,从小就被父母宠坏了。顽皮得要命。弟弟林啸一见哥哥林虎来到班上,就蹬鼻子上脸,不是把一茶缸子凉水偷偷的灌到同学的衣兜里,就是趁大家上课前起立向老师问好的时候把前排同学的椅子悄悄的挪了位子,让人家座空了摔在地上。他带头这么一搅,其他的同学就跟着起哄。班上的秩序乱了,课就上不下去。林虎一气之下在课堂上兑了弟弟一楮子。正打在胳膊上。弟弟回去向父母告状,父母再重重的打哥哥一顿给弟弟出气。林虎打学生的行为也受到学校的谴责,林虎一时变成了风箱里的老鼠,俩头受气。以后只好由着他闹。

林虎和林逸民是在一年前认识的。那时侯,林虎刚当带课老师,林逸民来收旧报纸,小老师拿不动那些沉重的废纸,叫几个小学生合伙抬着,由于绑的松散,抬着走几步就散一地。后来,林逸民为了这个小老师,就跟着他到班上来自己拿。在教室里过称,在教室里付钱。省了林虎的力气。其他的老师见有这等省力气的好事,也么喝林逸民到他们的班级去收。一来二去,学校也改了规矩。林逸民每回来,都把车子推进学校,一个班一个班的走。
林逸民一般都是下午来。这个时间是学生上自习的时间,他这时候来,对学生没有太大的影响。
这一天下午,林逸民和往常一样,来到学校,走到林虎带课的班上,正好下课了,同学都扔下没写完的作业出去疯跑,林虎把班上的破烂纸张卖给了林逸民之后,就问林逸民家里有没有关于**的故事书。**是国家副统帅,是**的接班人,据说,解放前许多著名的战役都是他指挥的。幼小的林虎很想知道他是怎么指挥战役的。于是,就缠着问林逸民。林逸民喜欢读书人,他家里的旧书比镇上的图书馆还丰富。对林虎的问题不仅一一做答,还忘情的在一张旧报纸上写着“**,**。”上课的铃声响了,林啸回来就坐,他看见那张写满了“**”字样的报纸,以为那个名字时哥哥林虎,于是就在后面写上了“大王八”三个字。放学的时候,同学们跳着叫着涌出教室,林虎随即也走了。这张留在桌子上的旧报纸直到第二天早上才被工宣队员发现了。那个工宣队员拿起报纸左看右看,看出了阶级斗争的新动向,顺藤摸瓜查到林逸民头上,发现他有过右派的历史背景,于是,他们把工夫用在林啸身上,问他“那大王八是不是林逸民让你写的?”林啸茫然的点点头,回答:“是。”
林虎已经有了是非辨别能力。他背地里狠很的打了弟弟一顿。他只知道,弟弟给那个林叔叔惹了祸,至于是多大的祸,他不知道。这些细节别人也不知道。
(感谢曾支持本文的朋友。望得到更多的支持并踊跃讨论,或留下您的宝贵意见。)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