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广牧长望 第十四章 一代枭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明就是个绿林之人,满口的江湖黑话,却还要学读书人去掉文,写得不伦不类,真是好笑之极。”
宁惜哲以一副正给不成器的学生评分的教师口吻说道,而柳红眉虽然也算是见多识广,平生经历过风雨无数之人,但乍一看到信的结尾,心中仍然震惊不已。
“蓝天陵敬上”,这短短的五个字完全可以视为习武之人一生最高的荣誉之一,尤其是它所献给的并不是一个天下公认的高手、宗师,而是一个年不及弱冠,手无缚鸡之力的柔弱书生。
天下四大宗师,雍安有其二,燕国、大楚各占其一,而蓝天陵此人,虽无宗师之名,却有宗师之实。两年前,他单人独剑,败三大宗师,除了大楚的那一位宗师身居官位,不愿接战,他不曾约战之外,天下武林之人都曾经拜服在他的脚下。
有些人一生注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生所经,不过里许之地;有些人生来注定不平凡,佩三尺青锋,会天下豪杰,人生的每一个转折,都在人意料之外,蓝天陵便是其中之一。
蓝天陵据说出生于广牧一个镖师家庭,自幼好武,颇通文章,少年时游历各国,为习绝技,先后拜在少林、旧雨阁、玉衡楼、狄门等天下最负盛名的五大门派名下。他天资聪颖,为人狡诈,颇通察颜观色之道,于佛、道、儒三家都极有见解,因此深得各家掌门的欢心,虽然人人都知道他是带师甚至是叛师学艺,却被他那一张巧嘴所骗,更爱惜他这一份百年不得一见的天份,纷纷将绝技倾囊相授。他十六岁的时候,偶遇一位不世出的绝世高人,他被这位高人技艺所惊,苦求两载,终于被收录门下,成为了他最小的一个徒弟。
他的最后一位师父不仅是武林中一位不世出的高人,更是一位饱读诗书的大儒,河图洛书、八卦九玄、五行奇术,无不精通,更难得的是,他又通医道。他在此之前虽然也收到一个徒弟,却只精于武学,不能完全继承他的衣钵,蓝天陵却是天性聪慧之人,文武双全,更颇通杂学,自从拜入他门下后,对他言听计从,做出一副痛改前非的样子来,不出五年,便将他的本事都学去了八成,连一些门中传长不传幼的绝学也被他学去了不少。
他二十三岁便出来行道江湖,行侠仗义,扶弱济贫,如此二十年,当真称得上万家生佛。他交游广阔,本事又高,再加上他最后拜师的辈份更高,只要他行事正派,自然也就没有人再去计较他之前所犯的错事,都以大侠相称。
谁也没有想到,这二十年不断的侠名只不过是他的一层伪装,蓝天陵早有称霸江湖之心,更是以第二个造化老人自居,之前不过是畏惧师父的威名与师兄的武功而隐忍降伏。这二十年行道江湖的期间,他访名川,走大泽,期望借助药物之力与奇人隐士的帮助让自己在武功上更进一步,另一方面,他暗暗培植自己的势力,尽二十年之力,组成了一个势力不弱于少林的庞大门派“天陵教”,并将当时黑白两道百余名高手不择手段纳入其中。
在他师父去世后的第二年,他终于习成驭剑之术,并将师门中很少有人练成的归华神功也练至大成,之后在三月内挑战当世四大宗师,其中之一就包括了他的师兄。
蓝天陵得胜之后,行事更是没有了忌惮,他公然在广牧大开山门,要求天下武林在一月之内全部尊他为武林盟主,并按月点卯,按年纳贡,还在一月之内出手灭了不少不听他号令的门派,出手狠辣,全不留余地。
蓝天陵的这种行事当即就激怒了不少人,其中就有这万柳山庄的庄主柳红眉与当时正闭门向武道进军的狄红,而最后一个,也是最不能忽视的一个人自然就是当年还没没无闻、正好一时手痒的宁惜哲。
宁惜哲用极尽尖酸刻薄的语言打消了狄红送死的行为,并简单的为他分析了当时江湖上的大势,指出以蓝天陵的武功,除非是武功真正的高过了他,否则任何单挑的行为都只是平白为他增添战绩而已,并劝说狄红将所有狄门明面上的力量化明为暗,并联合所有与蓝天陵敌对的力量,比如前不久被蓝天陵打败并在追杀的途中加入少林寺的师兄与其他看不惯蓝天陵作为、明白唇亡齿寒道理的武林中人。
比任何人都清楚宁惜哲能力的狄红在被打醒之后索性救助于宁惜哲,希望她想出一个拯救江湖浩劫的计划,并用强硬的姿态说服了狄门的掌门,将整个狄门所有明暗势力都交付于她。
为了在江湖中行走交往的方便,宁惜哲易钗而弁,以男性的身份,狄红门下最小的一个弟子慕容雪的身份出道。一方面选择了当时并不出名却能力不俗的柳红眉为盟友,并劝说狄门用联姻的方式更拉近彼此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她暗中联络了雍安、燕国、大楚所有与蓝天陵为敌且具有一定实力之人,组成了一个暂时的联盟。一个月之内,宁惜哲通过狄门这座靠山,与柳红眉的武力与财力,用威胁、利诱、欺骗等种种不亚于蓝天陵的手段让广牧境内所有武林势力在最大范围内转明为暗,隐入地下,并组织起一个名叫“金钿盟”的秘密结社组织专司消息的探听、传递、买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所有“天陵教”内忠于蓝天陵的势力做了一个清洗,并拔除了许多蓝天陵设在江湖上的耳目。
在蓝天陵的师兄,当时已经拜在少林门下的慧河大师到来后,宁惜哲更是花言巧语强行让柳红眉拜在了他的门下,尽三个月的时间来学习一些克制蓝天陵的功夫,又让柳红眉投书蓝天陵,约定在三个月后的昆兆山上以三战来决定武林的归属。
但宁惜哲却趁着蓝天陵专心备战、闭门苦练的时候,与柳红眉潜入天陵教中,瓦解、分化了一大批不愿为蓝天陵所控制的高手,在蓝天陵察觉事情不妙之后,更散播谣言,借蓝天陵的手杀死了一些为虎作伥、忠于蓝天陵的人,并巧妙的借着这一次的风波,在蓝天陵的手下埋下了几颗致命的钉子。
蓝天陵毕竟根基深厚,立誓要做第二个造化老人的他手中实力虽然在短短三个月中折损了不少,实力仍不容轻视,在昆兆山之夜时,他率领多达三百余人抵达了山脚,看得提前从北山观战的众人一片心惊,连慧河大师也暗处惊心,想不到经过宁惜哲或明或暗的几次清洗之后,蓝天陵仍能集齐如此庞大的一股势力。只有宁惜哲不声色的问了一句:“不知到达山顶之后还有几人?”

事态之后的发展全在宁惜哲的预料之中,自蓝天陵率人进山之时开始,便惨叫之声不绝,从山脚一直向着山顶蔓延而来,待得蓝天陵上到山顶他们约定决战之地时,他身后的之人已不足来时的三分之一,且除了他之外,人人带伤。
饶是以蓝天陵的老奸巨滑与深沉心机,上得峰顶之进已是忍不住双目喷火,七窍生烟。
昆兆山山势险峻,上山的道路只有两条。因此在约战之前,柳红眉已经向蓝天陵提出双方各占一条上山之路,免得提前引起冲突,于大局不利,并且为了公正起见,让蓝天陵提前一月定出上山的路线,并将优先选择的权利让给了他。
就是这样一个连蓝天陵看来也十分公平的条件,这样一个在柳红眉看来微不足道的提议,却硬生断送了蓝天陵三分之二的人手。
昆兆山山路崎岖,入山的道路只有南北两条。蓝天陵为了防止柳红眉临时给自己设下诡计,选择了月色明亮、地势险峻却较为狭窄的南路,而这一点也在宁惜哲的预料之中。
在蓝天陵决定下入山路线之后,宁惜哲就暗中指使狄门的外围弟子在昆兆山脚下的李家庄中散出风去,说是庄中的富绅李老爷走失了一只价值千金,专门从域外购进用于治病的红闪貂,逃入昆兆山中,并赏下重金,无论谁要能找到这只貂,李老爷愿意以千金重谢。之后又一口气雇佣了千名以上的猎户,以狩猎红闪貂为名,在昆兆山南路,沿着山顶往下一口气布下了万余个陷井,完全称得上是一步一坑,三步一陷,专用以捕捉大型猛兽的大铁夹,是撒出去无数,在一些被宁惜哲认定为“地势好,红闪貂有可能出没”的地区那是一坑套一坑,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不只是地面,连树上、岩石上也被经验老道的猎户布下了无数绳套、陷井。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虽然这只是些打猎为生、老实巴交的猎户,但在宁惜哲每人十两银子的高价下,人人都发挥出了平生最大的潜力,将南路布置成了刀山火海。再加上宁惜哲要求不计生死,只要红闪貂落网,人人有赏的利诱下,昆兆山南山一路所发挥的巨大破坏力连始作俑者的宁惜哲都暗自惊心。在一些猎户手中,一根树枝,一个石头都可以瞬间变成致命的陷井,而一些连环套、真假陷井更让宁惜哲这个爱好杂学的好事之人看得心动无比,索性拔了一批人专门拜师学艺,并给教授的教师给了双倍的酬劳。
一月之后,宁惜哲在约定之日的前三天宣布收队,并将这些人请到了狄门的一外庄院宴请三日以封锁消息,意犹未尽的宁惜哲在北路群豪上山之后,也让这批刚刚出师的弟子们在北路上除做过记号的出山之路外,依照南路也依样布下这么一条道路。
宁惜哲之后对这两条路的评语是:就算来上十万大军,不脱上三层皮也休想能平安上山。
对于北路的陷井,宁惜哲开始并没有抱以多少希望,对于这些出师不久毫无经验的毛青儿,只要他们能发挥南路上百分之一的杀伤力,将敌人逼返南路,对宁惜哲来说就已经成功了,宁惜哲实在对这些“年轻的的猎户们”没有太高的要求。
宁惜哲本性上是一个常凭一时喜恶行事的人,一些在别人看来深谋远虑、目光深远、高深莫测的事情在很多时候只是她一时的高兴,在她而言,自己也不抱任何成功希望的计划事事情却被别人寄予希望,甚至被认定是扭转局势的关键,其实是一件不可思议又令人头疼的事情。
虽然仅仅只给予了三天的时间,也没有做过多的要求,但这些初识陷井的“愣头儿青”们却对设置陷井、一展身手有一种火一般的热情,他们甚至暗自在心中下定决心要将北路布置成南路一般甚至超越其上的陷井的海洋。不需要任何的利诱,只要提供足够的的工具,他们便热火朝天的开始干起来了。
由于时间紧,他们便集体创造出了一种“仙人坑”。说得明白点就是九虚一实之后再来一个九实一虚,在大量拙劣的假陷井之中设置真陷井,在看似精巧的真陷井中设置假陷井,甚至在道路上挖了大大小小看似陷井的坑洞,这些坑中十个里才有一个是陷井。他们不是那些纯粹的纯良老实的猎户,将大量在他们看来没有用处的捕兽的小夹子换成了江湖上常用的铁弹、没羽箭、铁砂子,甚至是石灰、铁钉,将小陷井的威力提高了一倍。而在最后一天,柳红眉与狄门所率领的江湖豪杰到来后,情况又有了新的改观。
这些江湖黑白两道的群豪中,不乏暗器名家,大家又深知彼此是唇齿相依关系,暗器一道在江湖上素来为人不齿,认为是三流之下的伎俩、诡巧之技,不入大家之堂,很难有真正派上用场的一天。当看到百名以上年轻人在大肆设置这些在他们看来拙劣不堪的陷井后,便个个都技痒起来,纷纷凑上前去指点起来,甚至亲自示范如何设置陷井。
这些“大师”虽然没有真正的拿出那些压箱底的功夫,但对于这些初学乍练的菜鸟们已经是足够了,经过这番改进之后,陷井顿时又上了一个台阶,不但认位准确,而且在工具的选择上又丰富了许多。一些杀手出身的器名家的手段甚至能用一块并不锋利的木片取人性命,让他们真正意识到了飞花摘叶亦可伤人的精髓。
南路这一路的陷井越往上便越是精巧,针对性也就更强。在布陷井的铁砂子、银弹等物上最后还统一抹上了毒,虽然不致命,也不是什么真正无解之毒,却胜在毒性够强,如果不及时施救,或是药物不对症,三天之内怕是很难有什么行动之力了。
蓝天陵不是一个一诺千金的大侠,更不是迂腐古板的君子,在察觉到南路的陷井之后,他再也顾不得当初的约定,下令属下由北路上山。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