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宋夏初战三大战役之三川口之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元昊此次大举侵宋的主攻方向就选在了延州。为什么要选择延州作为突破口呢?这就要从宋夏两国的“山界”说起。所谓“山界”,就是在西夏南疆与宋朝毗连相接之处,有一条横山山脉。这是一条自东北向西南方向延伸而去、波状起伏的黄土丘陵,横亘于今陕西省的北部。它高坂险要,间隔南北,横山以北为广漠无垠的毛乌素沙漠,以南是陕甘黄土高原,故而有踞高临下的地形优势,是阴山山脉以南隔绝东西的大山,也是历代王朝作为关中畿辅的屏障。再加以发源于横山南北两坡的河谷是行军之孔道,横山山区延袤千里,产良马,宜稼耕,山地人民又劲悍善战,且有盐铁之利,所以横山作为一条军事分界线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早在秦昭襄王时代,秦人就在此筑塞以阻遏匈奴南下的侵扰。对于宋夏来说,登横山则更可俯视兴、灵二州。定难变乱以来,不仅宋朝历任边防将帅把经营横山作为对西夏作战的基地,西夏也把横山视为王朝兴衰的生命线。在东到麟州、府州,西至原州、渭州两千余里的边境线上,形成了一条宋夏天然分界线,称为“山界”。宋夏两国,均沿此一线布防。元昊欲东侵宋朝,则必先越过横山。
“山界”以东的宋境在行政区划上,除河东路外,均属陕西路.宋仁宗庆历元年(西历1041年)为备西夏,把沿边州府分为秦凤、泾原、环庆、鄜延四路。神宗熙宁中,“三奇副使”王韶经略湟鄯,俘木征致阙下,乃再置熙河路,加上原先的永兴军路,共号称“陕西六路”。终北宋时代,宋夏百年战争的战场常在前面提到的陕西五路和西夏控制的银、夏、宥、盐等州内进行。西夏向北宋的出击方向是:东向河东路,渡黄河侧击麟、府二州;东南向鄜延、环庆两路,或南下泾原路。三个出击方向又形成了六条主要军事通道:一是窟野河一路,从夏州沿无定河向东至银州,再向东北直趋麟、府二州,威胁河东;或从银州继续沿无定河南下,绕过横山山脉,迂回包围延州;其二是盐州、夏州一路,从盐州向东南或从夏州向南,溯无定河支流西芦河向南,穿过横山分水岭沿延河南下,经芦关、塞门砦、金明砦到延州;三为长城岭一路,由夏州南下,沿无定河支流西芦河向南穿横山长城岭,沿洛河支流周河而下保安军,再东南至延州;四为车箱峡路,从盐州向南沿元城川、柔远川到庆州;五为灵州一路,由灵州向南溯苦水河经旱海越青岗峡,沿马莲河谷经环、庆二州,再向东南经邠州直逼关中;最后是萧关路,由灵州向南经鸣沙,溯六盘山与子午岭之间的清水河谷经萧关到镇戎军,再由东南静泾河谷经邠、乾二州闪击关中。除此六路外,还有不少河谷支流也是军队出设的孔道。早在宋宝元元年(西历1038年),元昊就密谋进攻河东路,以“表请供佛五台山”为名义,藉此窥探进兵沿途的山川道路。在得知河东已有防备之后,乃集各路首领会盟,相约先攻鄜延路,自德靖、塞门砦、赤城路三道并入。
在宋朝的西北边防线上,河东有黄河天险,且早有所防患。剩下可出入的便是陕西,我们先看环庆路一线的边防态势。所谓“环庆路”,便是环、庆二州,即今天甘肃的环县、庆阳县。其地南屏关陇,北御羌戎,山川险阻,下临三辅,有高屋建瓴之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故而遍布边砦堡垒,且有号称“诗书之将”的四厢都指挥使刘平和宿将刘谦、赵振等重兵把守,西夏很难由此东进;而泾原路上的泾州、原州,今天甘肃的泾川、固原,这里外控河朔,内当陇口,襟带秦凉,拥卫关辅,为“关陇锁钥”之地。尤其是原州,东望关陕,西眺河洮,南走秦州,北通宁朔,更是元昊东窥长安,做赫连勃勃的“大夏”大梦的必经之地,战略地位不言而喻。自然更是壁垒坚固,屯兵甚多,尤其是戍守于这一带的蕃部弓箭手,“甲骑精强”,西夏军若想以此为突破口,也那有胜算。至于熙州、河州一带,有西夏人的世仇,并与宋朝结盟的吐蕃首领瞎毡率兵驻守。除此之外,那就只能是先前便被西夏看好的鄜延路了。特别是这里这里的延州,就是今天的陕西延安,更是当时北宋西北边防重镇。延安城地扼陕北高原南北交通要冲,三山鼎峙,二水环抱。更加东带黄河,西控灵夏,屏蔽关中,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之地。如此重要的战略要地,宋朝的防御上却是“寨栅疏远,士兵至少,无宿将精卒,熟谙山川形势。加上知延州兼环庆路经略安抚使范雍范雍怯懦无谋,延州外围金明寨守将、号称“铁壁相公”的李士彬贪暴愚顽,部下怨声载道。相比之下,只有这里是元昊比较理想的突破口了。

孙子曰,“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选择这个突破口,西夏朝廷上下也是煞费苦心了。西夏天授礼法延祚三年(宋康定元年、西历1040年)正月,元昊调集十万人马的优势兵力,由拔掉延州北面的重要外围军事据点金明砦开始,发动了著名的“三川口之战”。
金明砦为延州北面门户,地势险要,化州刺史、金明县都监李士彬率十万蕃兵在此镇守,周围更有保安、安运、塞门、永平等三十六寨互为依托,易守难攻。元昊伪和以痹范雍,乘机自土门大入,用声东击西之计明攻保安,调延州宋军主力出援。再遣间用谋,里应外合擒诛士彬父子,计赚金明。随后乘胜挥兵南下,进围延州。孤城之内只有延州钤辖内侍卢守勤所部数百将士,范雍岂能不慌?为守住这座危城,范雍忙飞檄传令,先是调鄜延副总管刘平、副都部署石元孙急救土门,又领二将回援延州。刘平军在前,石元孙军继后,两军不舍昼夜,倍道兼行。都监黄德和、巡检万俟政、郭遵亦奉令率军来援。五将合兵一处,步骑万余,不顾连日昼夜行军的疲乏,又东行五里至延川、宜川、洛川三条河流交汇处的“三川口”,至此已是极端的人困马乏了。孰料,元昊已侦知宋军动向,在此预设重兵埋伏,张网以待。刘平诸将虽率军奋力死战,然黄德和见西夏兵多势众,自乱后阵率部先遁,终使全军大溃。主将刘平败死,开国大将石守信的孙子石元孙被擒,援军损失殆尽,西夏军大获全胜。
元昊在取得围城打援的胜利之后,乘势集中西夏军主力,扫荡周遭三十六寨,围攻延州。知州范雍的乃祖名从龟,这下从龟的孙子真的做了缩头乌龟。举止失措、极尽绝望之中,范雍只好每日里求神拜佛。老天爷或许真得跟他有交情,夏军一连七日攻城不下,结果天气突变忽降大雪,朔风怒号,寒气袭人。夏军只求速战,军中未带御寒衣物,致军纪松驰,无心再战。而他路西夏军又迭遭败绩战败,宋将折继闵、王仲宝连败夏军,由河东侧击夏境。此时夏军已成强弩之末,元昊只得下令回师。延州之围遂解。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