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章 少年神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芳走了十几里路,到表哥何家,准备和三表哥四表哥一起去永宁乡石陂包公祠读初小。多芳曾向父亲问过,为什么大姨父明知家境不好,还要让所有的表哥都认字,弄得自己那么累。父亲说何家祖上出过同知,那是比知县还要大的官,尽管后来衰落下来,但何家仍算得上是书香门第,不然舅公也不会把自家的女嫁到何家。
姨父不在家,拜见姨妈时,看见姨妈不停地咳,赶紧多问候几句,姨妈说自从晓得大仔不在后身体就更糟了。
说起大表哥,就恨起了保长何钱劳。姨母把他叫何捞钱。就是他带着两个保丁,到村里头叫上甲长何善桃,来家里抓丁。有人报了信,大表哥和二表哥就从后山上跑了出去。他们就反姨父捆了起来,说何良鸿一天不回,就扣姨父在乡公所里不放。接着又说“好男要当兵,好铁才打钉!”“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等诸如此类的话。逼大表哥自投罗网。
姨母说:“刚刚平静了两三年,好不容易老大老二都已经长成,一身好力气,日子肯定可以慢慢好起来,真是造孽呀!你大表哥听到他爸爸被抓,还是跑了回来,说弟弟们还小,自己最壮,活下来的可能性也最大,还是他去当兵,弄得好的话三两年便回来了,不然,何保长也不会放过我们家的。更何况现在国难当头,保家卫国人人有责,去后会写信回来,愿我们保重身体,几好地仔呀!”说到这儿,姨母又是一阵子哭:“我也请过他大伯想办法,他说只能卖屋,买个活人去顶兵,可这点房产能卖几个铜板哩!哪里买得到人喽。哦,前两天你姨父的肚子就开始经常痛,搞不好也是为老大伤心地。怎么这造孽呢?”
“姨父呢?”
“带着老三老四去上石坡何家交田租,还没回来,你先等着。”
多芳大姨父家佃的是桂阳何姓地主的田,这一家的家主可是十里八乡公认地铁公鸡。每年秋收完,无论灾年丰年,那是一粒谷子都不能少的。此外这家人还立下一个规矩,每年交租时佃田的人家必须送一只鸭子。去年有一家人就因为交佃粮时,收佃的管家认为鸭子不够肥,就一口咬定这家交的佃粮没有晒干,要他们家拿回去晒。见交佃的人不服气,一脚把他们家的篓子踢进河里,众怒之下,这管家答应了赔粮食。但回过头来就夺了佃交给别人种,那家人几个壮劳力没有地种,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出去当长工。所以佃何家田的人交佃时都是千万个小心,万一不能佃到来年的田,一家人日子将很难过。

在永宁乡,人们不是不想自已开田,实在是开一片新田太难了!光是寻一块离水源近的无主坡地都很难,更别说平地了。所有种田人的梦想就是省吃俭用买地,买地后种更多的田,买更多的地,再把地拿出来放佃做田主,就可以过好日子啦。事实上即使真的做了田主,随着儿孙满堂,开枝散叶,地也会越发的不够用,还是要省吃俭用,以求攒钱买更多的地。在这样的循环中,养成了本地人节俭持家的美德。
过了晌午,姨父带着两个仔交佃回来了,开口就说来年的地佃到了,姨母也终于松了口气。让仔们赶紧呷饭,呷完带表弟去小学见老师。
此时的湖南省教育,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薛岳湘政建设中的一个重点就是“教民之政”,即后来的“国民教育”。他一方面发展中小学的文化教育,提高民智,一方面发展中等师范和职业教育,以适应工农业生产和中小学教育的需要,同时,反对学校商品化,责令各区专员对本区内之省立师范学校、职业中学及私立国立中等以上学校进行督导,“严整学风,改善教法,如有违背现代教育方法,以学校为商品化者,均应报府严办”。薛岳还重新配置了各级各类学校,把湖南分成三个大教育区,共设立公私立中等学校172所,制定抗战时期各地小学配置办法,确立乡保设小学的原则,增加班数和每班人数,甚至大批穷乡僻壤和平时期也难以上学的孩子,反而在战乱时期得到学习的机会。仅此一点,每个湖南人都不应忘记这位曾经的湖南省主席为三湘子弟作出的贡献。
两位表哥都在读高小,也晓得这个小表弟虽然是去读初小,但读旧书的功底扎实,可能会提前进高小。一路上就跟他讲起小学课程,还有老师们的一些事情,让他多了解一下,毕竟新学和旧书的区别实在太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