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杨如雪巧胜史黛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史黛娇看看七十二路梨花枪招式用尽,却依然不能够沾到杨如雪的半点便宜,心下不由得大是着急。这时,她的鼻尖上已经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儿,脚下的步履也觉得有些飘浮了,她情知若是再不全力一击,要想赢得表哥那可就是难如登天了。
一念及此,她也不再作他想,只听她娇叱一声,小小的人儿已如雏鹰展翅一般腾空而起,单手紧握枪纂,将手中枪向前奋力一递,但见枪尖寒光一闪,如流星一般直奔着杨如雪的咽喉疾射而去。
史黛娇此招一出,只听得杨夫人惊叫一声,面色猝然大变。
史黛娇在一时情急之下,那里还顾得什么厉害,出手便使出了杨家枪中的杀手绝招——胭脂锁喉枪,却忘记了与她交手的正是她未来的姐夫。
当她突听到母亲的惊叫声起时,这才猛然醒悟到情形不对,心中暗叫一声不好,虽是悔意顿生,但在此时再要收手,却那里还来得及。眼看着枪尖就要刺入杨召雪的咽喉,她自己也委实不忍目睹,干脆将双眼一闭,便单等着听那“噗——!”的一声了。
杨如雪又如何不识得此招的厉害,眼睁睁地看着那枪尖直奔自己的咽喉而来,他却并未慌乱,也并不躲闪,只见他将手中大枪向右手一交,单臂用力将枪尖一搅,眼见得那枪尖只轻轻一颤,却正打在史黛娇的寸关**上。只听得“呜——嗖——!”的一声,史黛娇手中的长枪可就飞到半空中去了。
史黛娇早已吓得花容失色,魂惊魄散地呆立在当场。当她醒过神来再定睛一瞧时,见杨如雪安然无恙正面含微笑地立在对面,她这才长长地出了一口粗气。
杨如雪微笑着道:“表妹,承让了。”
史黛娇已经缓过了神来,见自己败在了杨如雪的手下,立时又嚷着道:“不算不算,这一次不能算数。原本说好是要用杨家枪的,可你这一招分明不是杨家枪的招数。”
这时,史弥远上前来喝斥她道:“不许再胡闹了!瞧你将你娘吓得。输便输了,怎的便放赖?杨家枪法博大精深,你以为你不曾见过的就不是杨家枪了?真是井底之蛙。”
其实,杨如雪适才使出的这一招的确不是杨家的枪法,而是出自柳夏石自创的招法。但此时的杨如雪又不便说明真情,便只好缄默不语,以免这位小表妹继续来纠缠不表。
龙去脉史黛娇却依然是不依不饶地嚷道:“不行不行,他是杨家的传人,杨家枪法自然使得好。这一次再比剑法,若是他在剑法上再赢得了,那时再认输不迟。”
史嵩之在一旁直拍着小手叫道:“姐姐输喽,姐姐耍赖,姐姐赖皮,羞羞羞。”
“去去去。”史黛娇将嵩之拨拉到一边去,道:“谁说姐姐输了?姐姐会赢的。”
史弥远似是拿这宝贝女儿很是无奈,他只好用一种征询的目光望望杨如雪,却不知该如何开口。
杨如雪也不由得有些哭笑不得,他看得出,面前的这位小表妹是个极难缠的主儿,此时若不答应她的要求,只怕是日后难有安顿的日子好过,倒不如此时将她赢得心服口服,也免得日后她再来纠缠。
想到这里,杨如雪抬头言道:“既然表妹有此雅兴,愚兄不妨陪表妹走上几招也罢。”
史弥远一听杨如雪此言,只好又拉着嵩之重归本座。
杨如雪见史黛娇已经掣剑在手,他却并未急于拔剑,只是左手横鞘向前一举,平和地说道:“表妹,请!”
史黛娇也不答话,纵身向前,出手便是一招“玉女投梭”,凌空飞刺向杨如雪的中府**。

杨如雪岂能容她此招得逞,不待她攻入门户,便将手中剑鞘一磕史黛娇的剑身,顺势拔剑在手,跟进便是一招"力挽狂澜",二人便这样以快制快地斗在了一起.
这一番争斗,比刚才双方对枪时的情景却又是大不相同.适才二人是长枪对长枪,尚有从容之处,而现在则是短兵相接,招招凶险.习武之人缘知,在兵器的使用上,从来都是讲的一寸长一寸强,一士短一寸险.如今二人既然是短兵相向,而且每一招一式又无不快捷绝伦,间不容发,因此,其惊险的程度比之刚才的对枪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厅中之人但见两团人影周身银光闪闪,叮当之声不绝于耳,但却那里能够看得清二人所用的都是些什么招式.所以,虽然真正懂行的不多,但却也一个个都直看得矫舌不下.
功夫不大,只见二人倏然分离,杨如雪面带微笑地对史黛娇言道:"表妹的功夫果然了得,愚兄认输了."
众人这才看得清楚,原来杨如雪的衣袖已被史黛娇的长剑刺穿了一个小洞.
史黛娇柔得意地抿嘴一笑,道:"既然认输了,便也不跟你计较了."说着,她竟是洋洋自得地扬长而去.
杨如雪的坦然认输,这倒是大出史弥远的意外,他唯恐杨如雪年轻气盛,一时间于面子上抹不开,正要上前去安慰他几句,却见杨夫人已经几步走到刚才打斗的地方,自地上拾起一物略看了看,也不言语,只是微微一笑,便将那物纳入袖中,然后转身对杨如雪道:"雪儿,难得你如此聪明,一时间倒也瞒过了这疯丫头."
获至宝杨如雪也是微微一笑,却并未言语什么.
史弥远见这姑侄二人的表情有些神神秘秘的,心中甚是有些不知所以然,正要询问夫人,杨夫人却已将话头岔开,道:"老爷,快和雪儿用饭吧,让这疯丫头这一搅,怕是酒菜都要凉了."
史弥远见夫人不肯道破真情,他自也不便多问,便只好怀着满腹的疑惑,命家人传菜开宴.
酒席间,杨夫人少不得要对杨如雪嘘寒问暖,殷勤布菜,而史弥远所关心的当然是他的学业如何,杨如雪对史弥远的提问也都一一作答.
史弥远见杨如雪不但武功高强,而且学识见解竟也颇是不凡,心下自然是十分的欢喜,便乘着酒兴言道:"柳老爷子与燕前辈果真是文武双修,学贯古今,倒调教得如此一个好外孙.夫人,请夫人尽管放心好了,似逸夫这般的才学,在当今之世已
称得上是凤毛麟角了,何虑来日不高居榜首."
杨如雪忙谦逊地说首:"姑丈过奖了.自古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雪儿不过是略知些拳棒而已,又怎敢心存非份之想."
杨夫人道:"雪儿,不可妄自菲薄,你可要加紧用功.人家都说杨家世代将门,却不知此言是褒是贬.你要争一口气,让人家看看,咱杨家也并非只会弄拳舞棒,也不是那种厚武薄文的人家,将门照样也可以出贤儒."
史嵩之也趴到桌上,将手中的小酒杯儿举向杨如雪的近前,脆声道:"大哥哥大哥哥,嵩之也祝大哥哥高中状元.大哥哥中了状元,就可以骑大马,戴大红花儿了."
史嵩之的天直情趣,引得大家皆是笑声连连.酒宴便沉浸在这样一种详和愉悦的气氛中,直至初与日俱增时分,方始各自散去.
先是杨夫人带嵩之回房安歇.史弥远又陪着杨如雪闲聊了一会儿,便道:"天色不早了,逸夫一路鞍马劳顿,还是早些歇了吧.待明日姑丈散朝回府,再与贤侄叙谈."
有了史弥远的吩咐,杨如雪这才告辞出来.见史府的管家史清早已候在了门外,遂随他前去书房安歇.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