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常德——公安——常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27年,国共两党合作彻底破裂,风起云涌的大革命运动失败了。国民党占据了统治地位,开始在政治上、思想上各个方面实行全面独裁与**统治。其实,几千年来的中国都无法割断与皇权、**的扭带,固有的、旧的一切东西都像幽灵一样缠绕在中国社会的肌体上。正因为如此,民主、自由的理想才那样光芒四射,激励着人们,不惜牺牲生命地为之奋斗。
思想的大碰撞,必然带来政治社会的大动荡。政治社会的急速转变,再次酿造出了无数的人间悲剧。幸运的是那些残酷的斗争,一时半会儿还没有波及到唐振之与马声义的情感与生命的存在。两人的恋爱关系终于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农历四月二十六日,按照当时绝大多数人的联姻习惯,他们在常德举行了也还算是隆重的定婚仪式。宴请了双方的亲友,他们之间的恋爱关系宣告正式确定,并向全社会公开了。
从此之后,唐振之的心思几乎全部投到了未婚妻的身上。他满脑子里都是她的身影,见不到心中牵挂着的她,他茶饭不香,心绪难宁,哪里还有心思干好本职工作呢?他也不可能两边兼顾,去趟常德一个来回就要十来天,去了根本就不想回来了,他感觉自己在湖北公安工作已是极不方便,警察局长的位子对他也没有什么吸引力了。他把自己的想法写信告诉了杨再杰,请求恩师再帮忙将他调回湖南来,并且说明要是能安排到常德去工作最好。
棒槌打在鼓点上,杨旅长当即给自己原来的上司、36军的军长唐生智打了电话,向他报告了唐振之的情况。接下来又为唐振之调动的事项,亲自到长沙去上门拜访了唐军长。在唐生智面前,他对唐振之倍加赞赏,恳请军座无论如何一定要帮帮他这个小老乡的忙,并慎重地向唐军长呈递了推荐信。
当年的唐生智已是手握重兵的国民党军中要员,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当然要网络人才。能让杨再杰这个老兵油子看重的人,想必也是一个角色,便对唐振之产生了兴趣,比较详细地问起了他的情况。当他得知唐振之是从北平高等警官学校毕业出来的,原来就在杨再杰部干过,抓军容军纪很有一手,现在是湖北省公安县的警察局长,是他自己想回来,当即就给他签发了委任状。任命唐振之为他36军政治部的上尉营附,允许他择日随时到任!
唐振之得到了杨再杰的电话通知后,当即辞去了公安县警察局长一职,赶到长沙去拜见了唐生智。唐将军见到唐振之,果然英俊标致一表人材,与他寒宣了几句,发现他精明成熟,对他有了爱惜之情,便亲自带他到政治部去报了到。虽然得到了唐生智的关照,可唐振之到36军政治部上班后,仍感生活很不方便,他便大胆地向唐生智请求,要求调自己去常德。
唐生智询问了他为什么要去常德的理由,他老老实实地说出了自己的未婚妻马声义在那边,他是想到她的身边去。他当然想事业、爱情两不误,唐生智却认为他有些儿女情长,对他有了不太好的看法。为此,还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但他最终还是批准了这个跟自己讲了真话的下属的请求。
唐振之很快便被派到了驻常德易家湾的部队里,当了一名上尉副营长。如果他选择留在唐生智的身边,努力工作、好好表现的话,依照他的能力和为人处世并不十分张扬的个性,以及认真做事的态度,靠着湖南老乡兼本家这棵大树的帮助和提携,他在仕途上也许很快就会有另一番可喜的景象。可人生这一辈子是不可能走回头路的,他既然选择了爱情,选择了离开首脑机关而去,由此也就选择了一条艰险的人生奋斗之路。
当时,省立二师内由**人滕代远等人,组织发起了轰轰烈烈的爱国学生运动,抗议蒋介石发动的4.12政变,声讨国民党迫害进步人士,屠杀**人,破坏社会民主与和平。马声义本来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加上她能说会唱,性格活泼开朗,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亲和力,在滕代远发动的这场学生运动里,她积极响应,站到了学运的潮头。
马日事变前夕,省立二师学生会决定停课一周,把各班的社会活动积极分子组织起来,分派到各地进行宣传。向社会各阶层揭露政府媚外求荣,屠杀爱国先进分子,破坏国内和平的真相。这本是一场严峻的政治斗争,可这群太单纯、太娇嫩、太不明白政治的残酷性了的可爱的学子已被他们心中充满的**所左右,不少人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灰色恐怖宣传周开始后,马声义带领的宣传队,被派到了常德东门外的从孝乡开展宣传发动工作。他们以社会道义为己任,满怀信心地投入到了宣传活动中。
马日事变的当天,从孝乡正是赶集的日子,马声义站在集市上的一条凳板上,她精神振奋,带头高呼,打倒卖国贼,我们要和平,要民主,要自由的口号。开始了新一天对民众的演说与鼓动。老百姓怀着一种好奇心,围过来看她就像是在看西洋镜一样。
马声义的宣传鼓动才开始不久,街道那边跑来了几个慌慌张张的农民。他们上气不接下气地对这些宣传队的学生们说,“你们这些学生娃还讲什么,还不赶快逃跑!城里的农会、工会、妇女会已被军队打死了很多人。”“他们的队伍马上就要开到这边来了,你们赶快躲起来吧!”
听到这一消息,大家都被吓坏了,轰地一下散了开去。其实,反对强权不付出沉重代价是不可能的,政治历来就不是什么好玩的儿戏,手中没有掌握枪杆子、没有实质意义上的民主制度保障,仅凭一腔热诚出来喊几句口号,就想让统治者发善心,还闻过思变,主动去实现美好的人类理想,那就太幼稚了。先辈谭嗣同早就断言,革新社会、追求民主政治是要流血牺牲的!
马声义和另两名女生在从孝乡没有可以投靠的地方,此时正急得在街头乱跑,被她们的同学赵重新看见了,便将她们三人拉进了他的家里。不久传来确信,周澜的部队正在到处追查马声义等人的下落。好危险啊,要不是得到老百姓来及时传信,此时的马声义等人,恐怕就只好蹲在大狱里去面壁思考为什么了。为了安全起见,赵重新把马声义三人送到了苏家渡——他爱人张孟元的叔叔张炯家中。张炯是湖南省国民党党部的主任委员,他的家里是没人敢去搜查的,当然比较安全一些。
马声义担惊受怕,在乡下躲藏了几天,根本不敢迈出张家大门半步,哪里还敢进城回家来?因此和家人失去了联系。
城内大肆搜捕进步人士和学生运动领导人。母亲和唐振之知道马声义是学生运动积极分子,急得不得了,不见她的人影,只好到处去寻找。只要听说哪里死了人,他们就一个一个地去仔细观看死者的脸面,生怕错过了与她见最后一面的机会。亲人们满怀无限的恐慌与疲惫,满城找遍了可就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家人以为她被抓进去关起来了,忙托人打探,也没有她的音讯。在亲人们看来,马声义在这场学生运动中是失踪了。他们被吓得半死!
这些天来在满城奔波,唐振之已被弄得六神无主,心情格外的颓废,身体也格外的疲惫。时间一天一天地在流失,希望已越来越渺茫,她是不是已经……,恐惧正在一步一步向马声义的亲人紧逼过来!
过了几天后,事态已有所缓和,马声义肯定家中亲人很为自己担忧,便嘱托同学赵重新到家中传信。她的家人和唐振之这才终于得知她还活着,悬在半天空的心才放了下来。唐振之知道马声义是学运活跃分子,政府正在到处抓她,如果现在要回城来,即便使在路上都不安全。为了确保她回来能万无一失,他利用手中关系,很快从县警察局为未婚妻弄到了一张通行证,当即叫唐浪平亲自送到了从孝乡马声义的手中。得了通行证,马声义这才敢从苏家渡回了常德城。
经历了这场生离死别,母亲见了刚刚踏进屋子来的女儿,不知是喜还是悲地哭泣着,连忙把女儿拉过去,关切地用手在她的身上到处抚摸,认真查看,格外急切地想要知道女儿是否遭受到了伤害。此时,特意从易家湾赶来的唐振之像是踏出了鬼门关一样激动不已,见到了自己整天为之提心吊胆的爱人,千言万语涌上了心头。他急步跨过去,说了一句“你确实吓死我们了。”也不管有没有别人在场,第一次紧紧地将她拥抱在了自己的怀里。这时的马声义才深深地感受到,一家人能够好好地活着渡过灾难,那才是比什么都好的快乐与幸福啊!当时的常德城中风声鹤唳,血雨腥风,人人自危,自己突然经历了这样危险的场面,怎不叫人担心呢!不死就是万幸了。
马声义来到卧室,发现自己的书一本也不见了,忙出来查问,才知道是母亲和哥哥把她的书籍已烧得一干二净。妈妈解释说:“我们是怕周澜的队伍来家中搜查,又弄出什么麻烦来,不得已才这样做了。”
视书如命的她心中十分不愉快,唐振之见状便告诉她:“这段时间以来,政府和军队天天在捉人,在杀人,他们提出的口号是‘宁可错杀一千,绝不走漏一个。’每天都有人被抓,每天都有人被枪决。他们随时都有可能来你家中搜查,咱妈和哥哥小心一点是应该的。”
马声义只好叹了一口气,她想不到世道会如此险恶,为防不测,怎么能责备自己的亲人呢。
参与了学生运动的那些领导者被杀的杀、关的关,被迫逃的逃、藏的藏,常德学运遭遇了彻底失败。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因此也遭受了重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迫停止了开课。这一段时光,马声义足不敢出户,连饭菜都是亲人为她送进房中来吃的。
马日事变,当局镇压爱国志士和进步学生,无疑给唐振之和马声义这些理想主义者当头棒喝。反对当局就会掉脑袋,残酷的现实给他们上了铭心刻骨格外生动的一课。从此,他们对政治有了深刻的感受和认知,从此不敢再轻举妄动了。可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谁掌权谁就有发言权,谁就有对事物的决定权,他们为什么可以言行不一致?政府没有诚信又何以治天下?
他们想破了脑袋才明白了,原来,是非标准在掌权人手中捏着,他们要你圆就圆,要你扁就扁,只有他们才可以评判一切!手上没有说话的权力,对时局只能顺从;在权势的威逼下,在金钱的诱惑下,人的良心已经变得十分脆弱。社会公不公平,民不民主,安不安宁,普通百姓绝对回天无力。天蹋下来有高个子撑着,既然自己做不到,最好就不要去惹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说说还可以,要是真正将它背负起来,那就太沉重太沉重了。马声义的心情,无可奈何地慢慢地平静了下来。
到了秋天,好友张敏、张礼静两人来到她家中,邀约她一起到大高山巷的皮箱店里去补习英文,为以后复课做准备。母亲见时局已平静了许多,又是两个官府大小姐来相邀,便准许女儿与她们一起去上了补习班。她们衣着华丽、仪表端庄,保持着那种大家闺秀的高贵气质。只要是她们来串门,马声义的母亲没有不高兴的。占得高枝好乘凉,她在心中也强烈地期望着,自己的女儿将来能和她们一样——生活得安逸、高雅、幸福。
学校长期不开课,马声义与好友自觉地进行着学习。在她的心目中,一定要实现自己人生美好生活的目标,依然如热焰一般地在熊熊燃烧。人其实是卑微的、自私的,做任何考量都很容易从自我出发。放弃追求理想社会这个大目标,其实并不难,那不过是放弃了一种心灵的自我安慰而已,反而让人感觉到了一种少有的轻快。可喜的是她追求自我幸福的人生目标更加坚定,并没有因为一时的挫折而屈服于卑贱的命运,吃一堑长一智,她终于成熟起来了。
一天,唐浪平和他十分要好的朋友,马声义的同班同学,参加了国民党特务组织蓝衣社的唐家灿,一起来到了她家,特意给她送来了一张《沅湘日报》。唐浪平告诉她:“嫂嫂,你要小心,你看看报纸上,有人说你是**。”
马声义急忙接过报纸一看,在第四版的右下角,竟然登着一篇《绝不放过共党分子马声义》的文章。文章说“马声义是个暴徒,三校合并时,她查校友会的产业最厉害,共匪头子滕代远在学校组织学生造反时,她响应最积极,她在我们省立二师是共党的一个重要头目,决不能让她漏网,必须将其绳之以法!”
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马声义充其量只是一个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学生,她单纯、活泼、热诚,但她绝不是什么**人。可此时,正值政府极力捕捉、打杀**的时候,竟然有人公开登报揭发她是**。写这篇文章的人明显是要借刀杀人,用心也太险恶了!马声义气得满脸通红,她高声骂道:“这是哪一个混账!无耻下流!真是岂有此理啊!”她显得异常激动起来。
唐浪平见状便对她说:“你先别急,小心一点就是了。”
唐家灿也笑着说:“我知道你不是**,可有些人不这样认为,想要踩着别人的头往上爬的人太多了,最好这段时间你别乱出门。如果在外抛头露面的话,难免不被别人发现,到那时真的出了麻烦就不好办了。”
马声义心想,肉不臭不会招苍蝇,只怪自己当时太幼稚,惹出了这么大的一个麻烦,也只能这样了。从此,马声义连到大高山巷的皮鞋店里补习英文也不敢去了,整天把自己关在了家中。
那天,她越想越气,是谁这么陷害自己?头脑一发热,也不考虑什么后果,拿着报纸就直奔了报社而去。不一会儿,马声义径直来到了报社,见了报社的编辑们,她无法抑制自己心情的激动,有些气愤地对他们说:“这是谁写的,谁让你们登的,你们有什么根据说我是**?”
看着愤慨的马声义,沅湘日报的编辑们并不惊讶,他们看着这个美女气得通红的脸,哈哈地大声嘻笑起她来。有一位还兴灾乐祸地说:“你是不是**我们不管,要登报更正是不可能的!给你道歉,连厕所门都没有!”
马声义听了就同他们争吵起来,可是越与他们争论越被他们调戏。有人说:“你一个共党分子真是不知死活,竟敢来这里吵闹,你再讲我们半句坏话,我们就要叫警察局来抓人了!”
对方轰堂大笑,她气得无法,只好大声骂道:“你们这群狗东西,要遭报应的!”边哭边跑出了报社。
唐振之和她的亲友们得知了她到报社后的遭遇,也只好安慰她道:“别人要怎么说,那是没办法的,你自己以后小心一点就是了。”他们还告诉她,“省立常德中学的校长张怙被周澜在操场上枪杀了,学生会、总工会、农会、学联、妇联都被他们捣毁了。”“你们学校参加了宣传队的同学,死的死,关的关,你没有出事,应算是很幸运的了。”
马声义只能叹了一口气,她确实不明白世道为什么会是这样呀。其实,黑暗的**统治才刚刚开始,她碰了不该碰的东西,危险对她而言一直存在。无可奈何的她也只好把自己关在家里,心中充满了愁怅与期待。
1927年,国共两党合作彻底破裂,风起云涌的大革命运动失败了。国民党占据了统治地位,开始在政治上、思想上各个方面实行全面独裁与**统治。其实,几千年来的中国都无法割断与皇权、**的扭带,固有的、旧的一切东西都像幽灵一样缠绕在中国社会的肌体上。正因为如此,民主、自由的理想才那样光芒四射,激励着人们,不惜牺牲生命地为之奋斗。

思想的大碰撞,必然带来政治社会的大动荡。政治社会的急速转变,再次酿造出了无数的人间悲剧。幸运的是那些残酷的斗争,一时半会儿还没有波及到唐振之与马声义的情感与生命的存在。两人的恋爱关系终于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农历四月二十六日,按照当时绝大多数人的联姻习惯,他们在常德举行了也还算是隆重的定婚仪式。宴请了双方的亲友,他们之间的恋爱关系宣告正式确定,并向全社会公开了。
从此之后,唐振之的心思几乎全部投到了未婚妻的身上。他满脑子里都是她的身影,见不到心中牵挂着的她,他茶饭不香,心绪难宁,哪里还有心思干好本职工作呢?他也不可能两边兼顾,去趟常德一个来回就要十来天,去了根本就不想回来了,他感觉自己在湖北公安工作已是极不方便,警察局长的位子对他也没有什么吸引力了。他把自己的想法写信告诉了杨再杰,请求恩师再帮忙将他调回湖南来,并且说明要是能安排到常德去工作最好。
棒槌打在鼓点上,杨旅长当即给自己原来的上司、36军的军长唐生智打了电话,向他报告了唐振之的情况。接下来又为唐振之调动的事项,亲自到长沙去上门拜访了唐军长。在唐生智面前,他对唐振之倍加赞赏,恳请军座无论如何一定要帮帮他这个小老乡的忙,并慎重地向唐军长呈递了推荐信。
当年的唐生智已是手握重兵的国民党军中要员,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当然要网络人才。能让杨再杰这个老兵油子看重的人,想必也是一个角色,便对唐振之产生了兴趣,比较详细地问起了他的情况。当他得知唐振之是从北平高等警官学校毕业出来的,原来就在杨再杰部干过,抓军容军纪很有一手,现在是湖北省公安县的警察局长,是他自己想回来,当即就给他签发了委任状。任命唐振之为他36军政治部的上尉营附,允许他择日随时到任!
唐振之得到了杨再杰的电话通知后,当即辞去了公安县警察局长一职,赶到长沙去拜见了唐生智。唐将军见到唐振之,果然英俊标致一表人材,与他寒宣了几句,发现他精明成熟,对他有了爱惜之情,便亲自带他到政治部去报了到。虽然得到了唐生智的关照,可唐振之到36军政治部上班后,仍感生活很不方便,他便大胆地向唐生智请求,要求调自己去常德。
唐生智询问了他为什么要去常德的理由,他老老实实地说出了自己的未婚妻马声义在那边,他是想到她的身边去。他当然想事业、爱情两不误,唐生智却认为他有些儿女情长,对他有了不太好的看法。为此,还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但他最终还是批准了这个跟自己讲了真话的下属的请求。
唐振之很快便被派到了驻常德易家湾的部队里,当了一名上尉副营长。如果他选择留在唐生智的身边,努力工作、好好表现的话,依照他的能力和为人处世并不十分张扬的个性,以及认真做事的态度,靠着湖南老乡兼本家这棵大树的帮助和提携,他在仕途上也许很快就会有另一番可喜的景象。可人生这一辈子是不可能走回头路的,他既然选择了爱情,选择了离开首脑机关而去,由此也就选择了一条艰险的人生奋斗之路。
当时,省立二师内由**人滕代远等人,组织发起了轰轰烈烈的爱国学生运动,抗议蒋介石发动的4.12政变,声讨国民党迫害进步人士,屠杀**人,破坏社会民主与和平。马声义本来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加上她能说会唱,性格活泼开朗,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亲和力,在滕代远发动的这场学生运动里,她积极响应,站到了学运的潮头。
马日事变前夕,省立二师学生会决定停课一周,把各班的社会活动积极分子组织起来,分派到各地进行宣传。向社会各阶层揭露政府媚外求荣,屠杀爱国先进分子,破坏国内和平的真相。这本是一场严峻的政治斗争,可这群太单纯、太娇嫩、太不明白政治的残酷性了的可爱的学子已被他们心中充满的**所左右,不少人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灰色恐怖宣传周开始后,马声义带领的宣传队,被派到了常德东门外的从孝乡开展宣传发动工作。他们以社会道义为己任,满怀信心地投入到了宣传活动中。
马日事变的当天,从孝乡正是赶集的日子,马声义站在集市上的一条凳板上,她精神振奋,带头高呼,打倒卖国贼,我们要和平,要民主,要自由的口号。开始了新一天对民众的演说与鼓动。老百姓怀着一种好奇心,围过来看她就像是在看西洋镜一样。
马声义的宣传鼓动才开始不久,街道那边跑来了几个慌慌张张的农民。他们上气不接下气地对这些宣传队的学生们说,“你们这些学生娃还讲什么,还不赶快逃跑!城里的农会、工会、妇女会已被军队打死了很多人。”“他们的队伍马上就要开到这边来了,你们赶快躲起来吧!”
听到这一消息,大家都被吓坏了,轰地一下散了开去。其实,反对强权不付出沉重代价是不可能的,政治历来就不是什么好玩的儿戏,手中没有掌握枪杆子、没有实质意义上的民主制度保障,仅凭一腔热诚出来喊几句口号,就想让统治者发善心,还闻过思变,主动去实现美好的人类理想,那就太幼稚了。先辈谭嗣同早就断言,革新社会、追求民主政治是要流血牺牲的!
马声义和另两名女生在从孝乡没有可以投靠的地方,此时正急得在街头乱跑,被她们的同学赵重新看见了,便将她们三人拉进了他的家里。不久传来确信,周澜的部队正在到处追查马声义等人的下落。好危险啊,要不是得到老百姓来及时传信,此时的马声义等人,恐怕就只好蹲在大狱里去面壁思考为什么了。为了安全起见,赵重新把马声义三人送到了苏家渡——他爱人张孟元的叔叔张炯家中。张炯是湖南省国民党党部的主任委员,他的家里是没人敢去搜查的,当然比较安全一些。
马声义担惊受怕,在乡下躲藏了几天,根本不敢迈出张家大门半步,哪里还敢进城回家来?因此和家人失去了联系。
城内大肆搜捕进步人士和学生运动领导人。母亲和唐振之知道马声义是学生运动积极分子,急得不得了,不见她的人影,只好到处去寻找。只要听说哪里死了人,他们就一个一个地去仔细观看死者的脸面,生怕错过了与她见最后一面的机会。亲人们满怀无限的恐慌与疲惫,满城找遍了可就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家人以为她被抓进去关起来了,忙托人打探,也没有她的音讯。在亲人们看来,马声义在这场学生运动中是失踪了。他们被吓得半死!
这些天来在满城奔波,唐振之已被弄得六神无主,心情格外的颓废,身体也格外的疲惫。时间一天一天地在流失,希望已越来越渺茫,她是不是已经……,恐惧正在一步一步向马声义的亲人紧逼过来!
过了几天后,事态已有所缓和,马声义肯定家中亲人很为自己担忧,便嘱托同学赵重新到家中传信。她的家人和唐振之这才终于得知她还活着,悬在半天空的心才放了下来。唐振之知道马声义是学运活跃分子,政府正在到处抓她,如果现在要回城来,即便使在路上都不安全。为了确保她回来能万无一失,他利用手中关系,很快从县警察局为未婚妻弄到了一张通行证,当即叫唐浪平亲自送到了从孝乡马声义的手中。得了通行证,马声义这才敢从苏家渡回了常德城。
经历了这场生离死别,母亲见了刚刚踏进屋子来的女儿,不知是喜还是悲地哭泣着,连忙把女儿拉过去,关切地用手在她的身上到处抚摸,认真查看,格外急切地想要知道女儿是否遭受到了伤害。此时,特意从易家湾赶来的唐振之像是踏出了鬼门关一样激动不已,见到了自己整天为之提心吊胆的爱人,千言万语涌上了心头。他急步跨过去,说了一句“你确实吓死我们了。”也不管有没有别人在场,第一次紧紧地将她拥抱在了自己的怀里。这时的马声义才深深地感受到,一家人能够好好地活着渡过灾难,那才是比什么都好的快乐与幸福啊!当时的常德城中风声鹤唳,血雨腥风,人人自危,自己突然经历了这样危险的场面,怎不叫人担心呢!不死就是万幸了。
马声义来到卧室,发现自己的书一本也不见了,忙出来查问,才知道是母亲和哥哥把她的书籍已烧得一干二净。妈妈解释说:“我们是怕周澜的队伍来家中搜查,又弄出什么麻烦来,不得已才这样做了。”
视书如命的她心中十分不愉快,唐振之见状便告诉她:“这段时间以来,政府和军队天天在捉人,在杀人,他们提出的口号是‘宁可错杀一千,绝不走漏一个。’每天都有人被抓,每天都有人被枪决。他们随时都有可能来你家中搜查,咱妈和哥哥小心一点是应该的。”
马声义只好叹了一口气,她想不到世道会如此险恶,为防不测,怎么能责备自己的亲人呢。
参与了学生运动的那些领导者被杀的杀、关的关,被迫逃的逃、藏的藏,常德学运遭遇了彻底失败。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因此也遭受了重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迫停止了开课。这一段时光,马声义足不敢出户,连饭菜都是亲人为她送进房中来吃的。
马日事变,当局镇压爱国志士和进步学生,无疑给唐振之和马声义这些理想主义者当头棒喝。反对当局就会掉脑袋,残酷的现实给他们上了铭心刻骨格外生动的一课。从此,他们对政治有了深刻的感受和认知,从此不敢再轻举妄动了。可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谁掌权谁就有发言权,谁就有对事物的决定权,他们为什么可以言行不一致?政府没有诚信又何以治天下?
他们想破了脑袋才明白了,原来,是非标准在掌权人手中捏着,他们要你圆就圆,要你扁就扁,只有他们才可以评判一切!手上没有说话的权力,对时局只能顺从;在权势的威逼下,在金钱的诱惑下,人的良心已经变得十分脆弱。社会公不公平,民不民主,安不安宁,普通百姓绝对回天无力。天蹋下来有高个子撑着,既然自己做不到,最好就不要去惹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说说还可以,要是真正将它背负起来,那就太沉重太沉重了。马声义的心情,无可奈何地慢慢地平静了下来。
到了秋天,好友张敏、张礼静两人来到她家中,邀约她一起到大高山巷的皮箱店里去补习英文,为以后复课做准备。母亲见时局已平静了许多,又是两个官府大小姐来相邀,便准许女儿与她们一起去上了补习班。她们衣着华丽、仪表端庄,保持着那种大家闺秀的高贵气质。只要是她们来串门,马声义的母亲没有不高兴的。占得高枝好乘凉,她在心中也强烈地期望着,自己的女儿将来能和她们一样——生活得安逸、高雅、幸福。
学校长期不开课,马声义与好友自觉地进行着学习。在她的心目中,一定要实现自己人生美好生活的目标,依然如热焰一般地在熊熊燃烧。人其实是卑微的、自私的,做任何考量都很容易从自我出发。放弃追求理想社会这个大目标,其实并不难,那不过是放弃了一种心灵的自我安慰而已,反而让人感觉到了一种少有的轻快。可喜的是她追求自我幸福的人生目标更加坚定,并没有因为一时的挫折而屈服于卑贱的命运,吃一堑长一智,她终于成熟起来了。
一天,唐浪平和他十分要好的朋友,马声义的同班同学,参加了国民党特务组织蓝衣社的唐家灿,一起来到了她家,特意给她送来了一张《沅湘日报》。唐浪平告诉她:“嫂嫂,你要小心,你看看报纸上,有人说你是**。”
马声义急忙接过报纸一看,在第四版的右下角,竟然登着一篇《绝不放过共党分子马声义》的文章。文章说“马声义是个暴徒,三校合并时,她查校友会的产业最厉害,共匪头子滕代远在学校组织学生造反时,她响应最积极,她在我们省立二师是共党的一个重要头目,决不能让她漏网,必须将其绳之以法!”
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马声义充其量只是一个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学生,她单纯、活泼、热诚,但她绝不是什么**人。可此时,正值政府极力捕捉、打杀**的时候,竟然有人公开登报揭发她是**。写这篇文章的人明显是要借刀杀人,用心也太险恶了!马声义气得满脸通红,她高声骂道:“这是哪一个混账!无耻下流!真是岂有此理啊!”她显得异常激动起来。
唐浪平见状便对她说:“你先别急,小心一点就是了。”
唐家灿也笑着说:“我知道你不是**,可有些人不这样认为,想要踩着别人的头往上爬的人太多了,最好这段时间你别乱出门。如果在外抛头露面的话,难免不被别人发现,到那时真的出了麻烦就不好办了。”
马声义心想,肉不臭不会招苍蝇,只怪自己当时太幼稚,惹出了这么大的一个麻烦,也只能这样了。从此,马声义连到大高山巷的皮鞋店里补习英文也不敢去了,整天把自己关在了家中。
那天,她越想越气,是谁这么陷害自己?头脑一发热,也不考虑什么后果,拿着报纸就直奔了报社而去。不一会儿,马声义径直来到了报社,见了报社的编辑们,她无法抑制自己心情的激动,有些气愤地对他们说:“这是谁写的,谁让你们登的,你们有什么根据说我是**?”
看着愤慨的马声义,沅湘日报的编辑们并不惊讶,他们看着这个美女气得通红的脸,哈哈地大声嘻笑起她来。有一位还兴灾乐祸地说:“你是不是**我们不管,要登报更正是不可能的!给你道歉,连厕所门都没有!”
马声义听了就同他们争吵起来,可是越与他们争论越被他们调戏。有人说:“你一个共党分子真是不知死活,竟敢来这里吵闹,你再讲我们半句坏话,我们就要叫警察局来抓人了!”
对方轰堂大笑,她气得无法,只好大声骂道:“你们这群狗东西,要遭报应的!”边哭边跑出了报社。
唐振之和她的亲友们得知了她到报社后的遭遇,也只好安慰她道:“别人要怎么说,那是没办法的,你自己以后小心一点就是了。”他们还告诉她,“省立常德中学的校长张怙被周澜在操场上枪杀了,学生会、总工会、农会、学联、妇联都被他们捣毁了。”“你们学校参加了宣传队的同学,死的死,关的关,你没有出事,应算是很幸运的了。”
马声义只能叹了一口气,她确实不明白世道为什么会是这样呀。其实,黑暗的**统治才刚刚开始,她碰了不该碰的东西,危险对她而言一直存在。无可奈何的她也只好把自己关在家里,心中充满了愁怅与期待。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