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夕阳残照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萧规曹随
初秋,七月五日。萧何薨。
此时,曹参正在齐国当丞相。当他闻听萧何薨,第一个反应就是对其舍人说道,赶快收拾行李,我要调回中央接班当相国了。
换成是别人说这话,肯定当即就有人骂他臭美。然而,曹参此话一出,无人置疑。果然不久,中央就派使者召回曹参,提他为汉朝新相国。
对于这一天,曹参等得太久了。项羽死后,萧何死前,他和萧何做的都是一样的工作,那就是当管家。级别相同,都是相国;待遇相同,都是二千石。略为不同的是,一个在中央,当的是刘邦的管家;一个在地方,当的是齐国刘肥的管家。当然了,中央听起来比地方丙个字还是有些重量的。
这就是曹参一直对萧何耿耿于怀的地方。初,俩人相相叛秦起义;再,俩人各任其职,一个当文官,一个当武将;后,天下平定,刘邦却将萧何定义为功人,曹参为功狗。于是俩人高低,泾渭分明。
须不知,刘邦这一划,犹如一条三八线,从此在曹参和萧何的心里都留下了阴影。于是,俩人的友谊从此破灭。各奉各的主,各干各的活,奇怪的是他们互不斗嘴干架,亦不往来问候,大有一架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式。
其实多年来,俩人在心底的深处还是互相认可和尊重的。萧何了解曹参,犹如曹参了解萧何一样。正因为如此,曹参调进中央之后,并没有对萧何的治国措施进行大刀阔斧修改,反而是全盘保留,原班不动。
难道曹参是因为偷懒而不想和萧何过不去?错矣。曹参这招就叫,黄老之学,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当然不是曹参一时心血来潮想出来的。要想探究他的这个治国理论,还得追溯至他任齐相期间。那时,刘肥正当年富力强,他从老爹那里接过齐国这片全国最肥的土地后,整天就想出招干出一翻事业来。于是,就把这个光荣的使命交给了曹参。
治国就像盖楼一样,得先划好蓝图,才能动工。于是,曹参就把齐国的知识精英召集起来,开了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研讨会。结果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邓小平同志说,解放思想是个好东西啊。不解放思想,说不定我们还在窝里斗呢。可是两千多年前的曹参却说,解放思想未必就是真好啊。一讨论解放思想,结果不但把大家搞糊涂了,连我这个掌舵的也迷失方向了。
那么,有没有一个既符合齐国国情,又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治国理念呢?
要回答曹参这个伟大的问题,还得请教高人。恰好,当时胶西就住着一位号称精通黄老之术的老家伙,不防请来问问。于是,曹参派人担着厚礼前往贵地请高人。这个传说中的高人就叫盖公。盖公一见到曹参,首先提出了一套前卫的治国理论:治理国家贵在清静无为,让百姓自行定安。
**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理论,不贵在动听漂亮和省事,而在于实用。老实说,盖公所言的黄老之术,还真的适合了当时齐国国情。不要说齐国,其推而广之,在整个汉朝初期都是实用的。
所谓黄老,是指黄帝和老子。黄帝,是传说中的人物。老子,则是先秦时期早于孔子出名的大哲家,俩人因阴阳及其他理论相似,于是被时人合称黄老。
在先秦时代,不管是老子,还是孔子,他们都深深地认为,真正的高人不是写书留世,而是述而不作。这正如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这也就是说,可以说出来的道,可以说出来的思想和理念,都将不是永恒的。
于是,他们为了追求思想境界的永恒,让我们差点读不到他们的经典著作了。幸好,孔子的弟子利用记忆,写了与孔子的对话,名曰《论语》;老子刚是因为想出关,被守关人逼迫交易,才留下了五千言的《道德经》。中国的儒家和道家思想的源头,皆出于这两本书。
在治国方面,儒道两家提出了不同理论。孔子认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句话是针对当时混乱的春秋时局提出来的。他的意思就是说,我知道我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就是明明知道不可能办成功,也要努力坚持到最后。于是,后人把孔子这等执着的理想追求,称为积极入世。
老子则跟孔子唱反调道:无为,而无所不为。老他的本义是说,我什么都不做,等于我什么都做了。老子这话,如果不联系实践,肯定让人读来不知所云。春秋乱世,弱肉强食。当时,每个所谓有为的霸主,都想做一翻利天下的大事。但是,天下要想得到太平,唯有以战止战。结果是,战争长年累月,百姓流离失家。不论是霸主,还是谋士,他们本想有为,却换得天下不得安宁的局面。
于是,老子认为,如果大家都安守本分,回归自然,那么天下不是无事了吗?天下无事,这不等于我做了一件于天下有用的大事吗?
其实,无论是儒家,或是道家,他们的思想都不容于春秋时世。任何思想和理论,唯有合宜的政治时机和土壤,才能培育出正果。春秋时世,人心不古,没有一个君主相信孔子的仁政,亦没有老子的清静无为。在诸多先哲思想中,唯有几家被诸侯们看好。那就是兵家,纵横家及法家。最后,秦始皇靠着法家做为治国理念,完成了天下统一。
一代有一代治国理念。秦国靠法家思想发家,亦因法家而葬国。没有人不意识到,秦始皇的严刑苛法对天下苍生来说,那是一种生命不可承受之重。于是,陈胜的振臂呼声,代表了天下的呼声。他们受不了旧皇朝的压迫,唯有推翻重建。好了,汉朝已经建立起来了,必须有新的治国理念支撑起来。
马克思说,经济基础决定于上层建筑。作为上层建筑之一的国家意识形态,适应汉初经济条件的,不是什么别的思想,而是道家。因为,天下打打杀杀这么多年了,国家生产力严重衰退,首当任务就是振兴经济。然而对刘邦来说,儒家对祖先崇拜的法古思想是要不得的。道家倒是很适应他。道家所主张的不扰民,清静无为的理念不但合他疲惫及偷懒的心,更是符合了汉初基本国情。
于是,一片求清静无事的呼声中,黄老之术应运而生,被广泛认同。曹参就是在这么一个合适的时机,做了一件合适的事,实施无为治国理念。
接着,曹参为了巩固他的治国方针,向外公布了一条提拔官员的规矩:不善言辞的木讷者,性情厚重者,来者不拒;言辞犀利者,文字苛刻及追求声名者,请通通滚蛋。
很快的,曹参这条提拔官员准则,立即引起了一片波澜!
在汉朝那帮进取的官僚看来,曹参简直就是个异类。他保持萧何的规矩当然没错,可是曹参和萧何的工作作风比起来,简直就是南辕北辙。想当初,萧何勤勤垦垦,鞠躬尽瘁。如今,只见曹参同志日饮夜饮。说他偷懒,那还是往轻处说了。他这简直就是消极怠政,误国误身。
不行啊,曹参同志。哪有不管事的管家,中央和地方不是同一个概念,相国根本就不是这样子做的,您应该学学萧模范的做事风格嘛。于是,汉朝众多官僚都带着一股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极想劝亲自登门和曹参讲为相之道。可是他们奇怪的发现,每有人登门,曹参总备着丰富的酒宴待客。不管三七二十一,曹参总让他们先灌三杯再说。
好了,酒也喝了。咱们该谈点工作了吧。然而,曹参看看同僚想吐言之时,突然又举杯劝酒,人家到嘴的话只好吞回。一来两回,来一个被灌醉一个,本来想说的话,全被灌回肚子里去了。久而久之,几乎无人不知道他的招客原则,酒喝多少都能奉陪到底,想给我谈工作,没门。
曹参这种工作态度,实在让人感叹不已。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好混,实在太好混了。众官员慢慢熟悉曹参工作态度后,也不再去追求什么政绩和进步。对大家来说,说得好的,不得闭上嘴的。干得好的,不如喝得好的。既然如此,还追求个屁呀。大家有事喝酒,没事也找事也喝酒混日子呗。
那时,曹相国后面就是官舍,中间只隔着一个后花园。在曹参的熏陶和带领下,官员们把官舍弄出了一个吃喝玩乐的地方。白天,这里是酒馆,猜拳吆喝,不醉不归。夜晚,这里是烧烤园兼露天歌舞厅,想跳舞的,想卡拉OK的,就尽情表演吧。
官员这派作风,只能作一个词来形容:堕落。
不能不说他们堕落。所谓公务员,首先应该自我约束,充当表率。哪有领国家工资把吃喝玩乐当作是日常工作的。不要说汉朝那帮老古董,就连曹参身边的随从官员都看不过去了。于是,他们一致认为,这股吃喝之风,该让曹相国来杀杀了。
但是,要对曹相国提这个意见也是个难题啊。如果非要求见,说不定又是一顿美酒,最后又是被曹相国灌得晕头转向,最后还要被抬着回房了。那么,有没有一种绝妙的办法,既能逃过曹相国灌酒,又能让他主动去管那帮以喝酒烂醉为事业的官员呢?
从官们马上想到了一个办法。
一天晚上,他们闻听官舍那又大开PRAY,于是假装请邀请曹相国去后花园散步赏月。这当然是个好主意。只要曹相国进了后花园,肯定能看见他属下那帮官员**的丑相。到时趁机请他出面管管,那可是一举两得之事。
然而,从官们的马上发现自己做了一件吃力极不讨好的事。当曹参在自家后花园里听到官舍里传来大呼小叫之声时,从官们立即抛出一大堆批评。曹参听完,不但不咬牙切齿,反而高兴地翻过围墙,加入吃喝队伍,和众人一起举杯相和呼歌。
完了,曹相国,我们管不了你了。只想管得了你,就非得请刘盈出面来了。
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对于曹参不管事的做事风格,吕雉知道,刘盈也是知道的。然而,吕雉母子俩的反应极不相同。吕雉心里高兴,放任自流。刘盈是心急如焚,手足无措。
吕雉高兴是因为,曹参越是不管事,就说明他越是没野心。越是没野心,自己就越能掌握大局。刘盈心急如焚,是因为想管,又不敢管。老娘看在眼里都不表态,自然他也不敢轻易妄动。况且,自己因为资格浅薄,不知说了还会等个屁用不。
但是,继续放任自流,也不是办法之事啊。于是,刘盈想到了一个人,这就是曹参的儿子曹窋。曹窋时任中大夫,掌议论。刘盈把曹窋召来,问道:“你知道你老爹不管事吗?”
曹窋很老实地答道:“知道。”
刘盈又说:“那你觉得他这种工作态度到底是端正还是不端正”
曹窋:“极不端正。”
刘盈:“你作为掌议论的中大夫,对于这种人该不该进谏?”
曹窋:…………
刘盈看着曹窋一幅哑口无言为难的样子,胸有成竹地拍着他的肩膀说道:“不要害怕。我这不是叫你为难老爹,只是希望你能对他旁敲侧击,让他幡然醒悟,做个明白事理人。至于说辞,我已经替你想好了,你就拿回去私底下问问他。但是请注意,千万别对他说是我告诉你的哦。
曹窋:陛下放心,我绝不透露你的讯息。请问,您的说辞是?
刘盈:说辞很简单的。你就私下问他,高帝才崩,惠帝年纪又小,而您作为相国,不但不管事,还整天喝酒作乐,请问你有什么办法管治天下?
刘盈这个疑问,亦是满朝官员的疑问,可便是没有一个能够知道答案。前面讲过了,想知道答案的,不是被他屡屡灌醉,就是无可奈何,哭笑不得。看来,如果曹窋摆不平他老爹,就再没人知道相国到底要偷懒到什么时候了。
于是,曹窋立即答应刘盈,一定会规劝老爹。
至于怎么规劝老爹,曹窋首先想到了一个绝佳的办法。首先,等待放假,腾出空闲时间陪老爹多多聊家常。其次,循序渐进,挑明事由。曹窋是这样想的,他也是这样做的。然而,当他放假回家,把刘盈教的那席话从自己的的嘴里对曹参说出时,却当即换成来一个结果:挨打。
这是谁都想不到的结果。曹参一边狠狠地笞打儿子,一边教训道:好小子,你有什么资格教训老子。我打你,是让你狠狠地记住,你离管国家大事还远着呢。
曹窋整整挨二百大板。这二百大板,打在曹窋的身上,更是疼在刘盈善良的心上。第二天,当曹参上朝后,刘盈当即逮住曹参大声问道:“是我叫曹窋去规劝你的,你凭什么把他打得那么狠?”
曹参听得一愣,转而觉悟。哦,原来我儿子的胆是被陛下撑起来的。曹参立即脱下官帽,连忙向刘盈谢罪。打都打了,谢罪有个屁用。刘盈闷了一肚子气,却又不知该如何发作,只好郁闷地看着曹参。
好了,该是揭开谜底的时候了。我曹参今天不说出答案,天下人还真以为我只是个好吃懒作的相国呢。
曹参问刘盈:“陛下自我评价一下,您和高帝比起来,哪个厉害?”
刘盈一愣,曹参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怎么敢和高帝比,这可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
曹参再问:“请问陛下,您认为参与何相比,谁更厉害呢?”
这个问题倒是有些难度。正所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不过,总的来说,似乎萧相国要比您强一点点儿。
刘盈这两个答案,恰是曹参的答案。于是,曹参继续阐述道:既然高帝和萧相国都比我们俩强,而他们都规定好了法令和发展方向。陛下和我都只是忠于职守,不能随便修改和脱离轨道,这不就是很好了吗?
刘盈听得一愣,忽而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无为而无所不为啊。这简直太玄妙了。做,是为了不做。不做,是更好的做。难道不是吗?高帝和萧何那么辛苦打拼,不就是为了今天不让刘盈像他们那样辛苦吗?刘盈只得好好地守住他们的功业,不等于做了一件积德积善的国家好事吗?
刘盈当即被曹参折服,从此之后,他再也不能说曹参是一个不管事的相国了。而曹参,亦平静地完成自己历史使命。公元前190年,曹参薨。他的美德化成空中的白云,飘向了远方;化成了动听的歌谣传向四海。歌曰:
萧何为法,讲若画一;
曹参代之,守而勿失。
载其清靖,民以宁壹。
四、冒顿的情书
孝惠三年(公元前192年),长安城发生了一件大事。很严重地说,因为这年事,差点又把汉朝拖入了水深火热的战争之中。
事情是这样的:首先,吕雉从宗室中找出一个女子,封为公主,嫁给匈奴王冒顿,以巩固和亲的胜利成果。然而此时的匈奴,犹如旭日东升,国力兴盛,无所顾忌。匈奴王冒顿,就像大草原上的一只孤独的闲得慌的野兽,极想四处逛逛打发过剩的精力。于是,冒顿一反常态,拒绝和亲。
冒顿这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让整个汉朝都有些回不过神来。这实在是个危险的信号。不和亲,那你到底想干嘛?不会是因为呆在大草原被西北风吹怕了,又打着进中原抢劫的歪主意了?
当汉朝还在疑神疑鬼时,这时冒顿的使者来了。匈奴使者告诉吕雉:我们大王说了,和亲可以。但是必须给他换掉公主,重新要人。
吕雉一听,心如落石。好嘛,既然冒顿不喜欢新封公主,我再给他换个漂亮一点的就是了。汉朝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假公主。再说了,汉朝是个讲究诚信的政府,既然实行三包,肯定要字字落实。
匈奴使者看着吕雉一脸舒笑,接着说道:至于我们大王想要的人,他已经选好了。他还给被爱人写了一封求爱信,请吕后过目。
说完,匈奴使者逞出冒顿的情书。
匈奴使者这翻话,犹如惊雷炸得吕雉坐立不安。她不安的是,如果冒顿派间谍探得汉朝封出去的公主都是水货,那麻烦就大了。但是,当吕雉打开信后,她心里的不安马上消失。然而,她的脸色犹如被扔进铁锅的蕃茄,先是光鲜的,接着变紫色,最后就像被大火炒成一团焦味十足的黑茄。

如果非要找个词语来形容她此时的心情,那就是耻辱!再加一个词语,那就是愤怒!因为,冒顿的情书不是写给汉朝某个公主或少女,被冒顿相中的人,恰恰是眼前的吕雉本人。
在这里,我们要充分了解吕雉的无比愤怒,我们就不得不公布冒顿的情书内容了。其文如下:
亲爱的吕后:
有一些话,一说出口就是错。但是,这翻话压在我心里很久很久了。今天,请原谅我要把它出来了。
在大西北的草原上,我是一个多么寂寞的君主。这种内心的寂寞,完全是大西北的荒凉造成的。你也知道,我出生于沼泽之地,长于马背之上。在这片悍风苍劲之处,除了草原还是草原,除了荒山还是荒山,根本就没有什么好玩的。
所以一直以来,我是多么的渴望到中原逛逛,领略中原那一翻婀娜多姿的美丽风光。我听说你死了老公后,一直单身一人。你孤独,我寂寞,两不相乐。何不让我一道与你一起分享你的孤独,你也来为我承担一份寂寞,彼此互补有无,两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冒顿还熬有煞事的在落款处写上自己的全名:挛鞮冒顿。
今年,吕雉四十有九,早就当外婆了。没想到冒顿竟然还有心拿她来开涮,不用多说,冒顿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就是想刺激吕雉,好与他开战,以便出兵抢劫中原。
愤怒啊,愤怒。不在愤怒中生存,就在愤怒中灭亡!
吕雉当即把陈平,樊哙及季布等将相召来议事。吕雉首先表态了自己的意见,先斩匈奴使者,后发兵攻打匈奴。吕雉这个建议马上得到了樊哙的热烈响应。只见樊哙一幅义愤填膺的虎样,他站起来对吕雉说道:“匈奴早就该打了。只要吕太后您给我十万兵马,我愿意亲率远征,杀他个片甲不留。”
好样的樊哙!吕雉的脸上闪出欣慰的笑容。关键时刻,连襟还是靠得住的。
然而,樊哙话语刚落,只见季布站起来大声吼道:“就凭这句话,马上来人把樊哙拉出去斩了!”
全场的人都被季布的声音唬住了。冒顿都骑到吕太后头上拉屎来了,樊哙发兵击之有什么错,干嘛喊出这般不团结的话来?
众人面面面相觑,又全都把疑惑的目光投到了季布身上。
这时,只见季布气壮如牛地说道:“想当初,高祖刘邦率三十二万出征匈奴,尚被围困平城。当是时,你樊哙身为上将军,都不能替之解围。现在,伤疤还没好,你竟然就忘了痛。还大言不惭地喊十万兵就能摆平匈奴,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吗?难道他这样迷惑人心的行为不该拉出去斩首吗?”
季布一语震住了各位。季布说得没错啊,樊哙这个牛可是吹过头了。当时高祖倾巢出动都搞不定冒顿,你樊哙没有韩信之谋,更无项王之力,有十人的米就敢开百人的饭,这不是太自不量力了嘛。
此时,吕雉仍然沉默不语,不做任何表态。从她含怒包愤的脸情看,他对季布这个回答并不是十分满意。打,怕自讨苦吃;可是不打,难道我这个老太婆就这样被冒顿活生生辱没了吗?忍得了今天,可明天冒顿突然说要认我做干女儿,并且要来大张旗鼓地要长安看望我,又能忍得了吗?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是忍,事情都闹成这样了,我哪有台阶下呀?
季布似乎早已揣透吕雉的心思。这时,只见他慢腾腾地说道:“请太后不要把这事放在心上。匈奴蛮族犹如禽兽,千万不要把冒顿当回事。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就算他奉承你,你也不必高兴;既然他恶语相加,你更不必恼怒自伤。
什么叫台阶?这就是好台阶。季布这招就叫,不必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何况冒顿还是禽兽一个呢。如果说冒顿这封所谓情书,犹如毒针刺伤了吕雉的自尊心。那么,季布这翻话就是御医良药,一贴就灵,药到病除。
这种效果,吕雉只用了一个字说明:善!
基督说,别人打你的左脸,你要把右脸也伸过去。这就是谦卑和宽容的力量。当你面对强敌,却无法与之对抗时,谦卑就是最强的武器。吕雉很不想谦卑,但她又不得不做出谦卑的样子,把右脸伸出去。如果有人问,季布都说了,冒顿是禽兽,如果冒顿打了右脸还不罢休呢?基督的回答就是,一直让他循环地打,打到他心满意足为止。
此时,吕雉只能带着一种碰碰运气的态度放低姿态和冒顿和解。首先,他放还匈奴使者,并且送冒顿安车两辆,骏马八匹。其次,还以无比谦卑的语气写了一封信,算是委婉拒绝冒顿的“求爱”。
信是这样写的:单于您不忘记我汉朝这小地方,竟然还赐书给我说要来中原逛逛,使我们实在是受宠若惊啊。本来,我也渴望亲自侍奉单于您左右。可惜的是,我年老色衰,头发花白,牙齿也掉得差不离了,连走步都摇晃不稳。单于您听到别人夸奖我的话,都是些夸张之辞。如果您真要娶我这样的老太婆,对您及匈奴简直就是耻辱。我和我这个小地方之都,都没什么过错,请单于赫免!
这就是传说中的太极外交!我相信,就算冒顿再多一个脑袋,也想不到以刚烈强悍的吕雉竟然交给他的竟是这样的答复。所谓禽兽者,不知仁义者是也。然而,草原上亦有哺乳婴孩子母狼。就算冒顿禽兽,亦懂得吕雉已经是非常非常的谦让他了。
这下子,本想闹事的冒顿突然没了闹腾的**。做为遥远的草原之王,他还是稍懂得礼尚往来的。于是,作为回礼,冒顿给吕雉送了几匹好马。同时,他也换了一幅谦虚的语气所给吕雉回复了一封简短的信:哎呀,我不太懂中原的礼义,不小心冒犯吕后了,请您多多包涵!
于是,被冒顿退回的假公主,终于顺利嫁出去了。
邓小平同志说:关于领土外交纠纷,我们没能力解决的问题就留给后代慢慢来解决。吕雉说,我没有办法搞定你冒顿,但是我相信,我的后代终于办法搞定你的后代。现在,不过是中场休息罢了。
这就叫权宜之计,韬光养晦。泱泱大国,辉宏河山,终能哺育出强汉的那一天。关于那一天,我们只能怀着必胜的信心等待,等待,再等待!
是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遥远吗?
五、斯人远去
汉惠四年(公元前191年),刘盈实岁二十,虚岁二十一。今年,刘盈来了两件大事。一件是悲事,一件是喜事。悲事是不象话的吕雉给他立了一个不象话的皇后,喜事则是他到了成年加冠年华。
先来说悲事。古人恋爱不自由,全都是父母说了算。没想到的是,刘盈这个当皇帝的,也逃不掉如此厄运。然而,婚俗之所以为婚俗,是因为民族文化性格哺育出来的,是被世人认可的潜规则,没有什么道理可讲的。
刘盈的痛苦不在于婚俗本身,而在于吕雉。刘盈的皇后名为张嫣,她是吕雉的乘龙快婿张敖和她的心疼宝贝鲁元公主的女儿。如果从辈份来说,张嫣是吕雉的外孙女,刘盈是张嫣的舅父,张嫣则是刘盈的外甥女。舅父娶外甥女,这是绝对的**!
吕雉当然不能否认**这个事实。然而,刘盈**给吕雉换来的好处却是相当可观的。首先,刘邦生前视张敖为孬种,骂人如骂奴。张敖后来又被贯高行刺皇帝一事连累,被削王为侯。现在,吕雉把张嫣配给刘盈,无疑是对张敖和鲁元公主的最大补贴。其次,在吕雉看来,刘盈和外孙女都是自己人,两者结合为自己的统治增加凝聚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双筷子不如多一份力量。
总之,为了皇权的恐固,为了膨胀的私欲,为了富贵的长久,芝麻大的**又算多大的事儿呢?
有了悲事作为人生基调,加冠这事对刘盈来说,似乎也是不值得一提的喜事。加冠或不加,都是一个样。过去是小鸟,现在仍然是老娘的掌中之物。过去郁闷,现在仍然继续。总之一句话,一切照旧。这就叫,天要下雨,娘要杀人,随她去吧。
如果说,人生犹如**,既然不能反抗,就只好学会享受。说是享受,刘盈这辈子享受的尽是痛苦。初,他享受了父亲刘邦踢他下车的冷酷残忍之苦;接着,吕雉搞死刘如意,他又享受了兄弟情深不得善终的灵魂之苦;再,吕雉逼使他与外甥女乱搞,他又是享受到了不得爱情的**之苦。
总之,他为痛苦而生,因痛苦而亡。换一句话说,他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降生在一个错误的家庭。如果非要一个完美的解释,这就叫命!这个命是天给的,这个天就是不时不在他身边的吕大妈!
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说,世界犹如一个大铁锅,人类个体就像是锅里的蚂蚁,生时被抛进来,活着被抛出去。吕雉就像一只大铁锅,刘盈则如她锅里绝望的小蚂蚁。刘盈是被吕雉生下来的,注定也要被吕雉扔出世界。这一天,只是早晚的问题罢了。
活着就是等死,死亡价值是对生存的最大解释。此时,刘盈不再需要什么解释。既然注定是木偶的角色,他也要把这个角色演到极致。于是,该朝拜的,他参加了;该祭祀祖宗的时候,他去了;该是关心民生的,他装出样子了;该上床和张皇后履行男人义务的,他也一样不少的做了。
这结果呢?他的结果就是,没结果。吕雉盼星星盼月亮的,渴望张皇后能替她生出一个宝宝来,可就是不见张皇后的肚皮有所动静。日子一天天过去,吕雉苦苦等待,仍然两手空空。老天总于对她有所报应了。
汉惠五年(公元前190年),汉朝怪事连连。冬季,响雷遍天;桃李花开,枣树结果。夏季,天下大旱,全国的河川流水量大幅减少,山涧小溪全部干涸。秋季,八月,国相曹参薨。两个月后,齐王刘肥薨;半年后,樊哙和张良亦接连而薨。
汉惠七年(公元前188年),春季,正月一日,日食;夏季,五月二十九日,日全食。当年秋季,八月十二日,刘盈在未央宫崩。
对于厌世者,死亡是最好的解脱。当初,我带着惊怕的嚎哭带到世间;二十四年人生如一梦,如今,我终将别告别抑郁一生,回归尘土。用徐志摩的一句诗来形容这种孤独落寞:我轻轻地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盖棺而论,刘盈短暂绝望的一生,并非一无是处。在他苦闷彷徨的皇帝任期里,还是留下了一项不可抹杀的政绩,那就是修了长安的城墙。
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古长安城墙亦不是一日能盖成的。想当初,秦始皇调动七十万卒吏修宫筑墓,没日没夜的干。相比之下,汉朝政府可仁义得多了。从汉惠三年到汉惠五年的每个春天,汉政府只调动长安城六百里内的男女,十四万六千人修筑长安城,每次三十天。汉惠五年九月,长安这项浩大的工程总算完成。
上善若水,厚德载德;斯人远去,天道悠悠。
举行发丧式那天,众臣无不替刘盈这孩子伤悲落泪。眼泪,有流出来的,有掉出来的,有哭出来的。在这诸多方式中,要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内心的伤悲,最好是用哭。吕雉再毒再狠,刘盈毕间是自己用心血抚育了二十四年,唯有哭天抢地才能渲泄其内心的抑郁伤悲。
于是,吕雉就当着众臣的面嚎哭。然而,有人却惊奇地发现吕雉根本就不是嚎哭,准备地说,她那是嚎叫。因为,她哭了那么久,竟然没流出一滴眼泪。
这个小问题,在发现者看来,却是个天大的问题。此发现者,名叫张辟强,张良之子是也。正所谓,谋士之后无傻瓜。当是时,张避强年当十五,为侍中。所谓侍中,就是皇帝的侍从官。此官管事很杂,端茶送水倒不说,就连皇帝尿尿也要端着盆来接。然而,此官位最大的好处就是,出入宫廷自由,于是日而久之,多数都成了皇帝的铁哥们。
张辟强人小鬼大,一肚子的谋略诡计。于是乎,他把这个天大的秘密马上报告陈平,并问道:“你看见太后的哭相与常人有什么不同吗?”
陈平一听,仔细察看,回答张辟强:“是有极大不同,哭声很大,眼泪全无;正所谓,雷声大,雨点小是也。”
小强同志一听,点头称是,又问:“太后独刘盈一子,却哭得没有半点伤感感,你说这是为什么?”
陈平疑惑地摇摇头:“你知道其中奥秘?”
小强:“您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大祸临头,竟然察觉全无。我还是告诉你吧,太后之不悲的原因,是因为惠帝没有壮子,太后畏惧你们这帮汉朝元老夺了她的天下啊。”
张辟强这个天才的发现,让陈平一时手足无措。小强说得没错,当时刘邦崩时,吕太后早有杀汉朝元老之心;如今她老人家孤寡老人一个,更年期发作肯定比以前厉害,如果她真先发制人,尚在人世的汉朝元老,那得都成了刘盈的陪葬品了!
生存还是毁灭,这,又是一个天大的问题。
张辟强发现陈平神情慌张,却胸有成竹地说道:“您不要惊怕,现在补救还来得及!”
陈平急问:“请问小强同志,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没有办法,就枉为张良之后了。张辟强对陈平说道:“办法当然是大大的有。首先,请你拜吕台及吕产为将军,将兵居南北军。其次,提拔吕氏家族为官,让他们在中央有一席之地,只有这样,你们才能脱得了灾祸。”
张辟强这招,就叫缓兵之计。所谓吕台吕产,正是吕雉长兄吕泽的两个宝贝儿子。所谓南北军,指是是中央的禁卫军。南军属卫尉统领,北军属中尉统领。南军分别驻扎在未央、长乐两宫之内的城垣下,负责守卫两宫。长安城除宫城范围以外,皆归中尉守护,城门及城郊由城门、步兵校尉掌管。未央、长乐两宫位于长安城南部,所以卫尉统率的军队称南军,长安城北部归中尉,中尉后改名执金吾,中尉或执金吾所部为北军。西汉时南军由卫士组成,总数一两万人。因北军有几万,实力上超过南军,成为护卫和稳定京城秩序的重要力量。
不用多说,让吕氏家族掌握南北军军权,正是消除吕太后的强心剂。如果这两支力量落在别人手里,她的心时刻都在揪紧如上条的闹钟,哪还能哭出眼泪来。
陈平一时真是感慨万千,留侯啊留侯,你果真没有白走啊。走了你张良,还有张辟强。有如此精灵小儿,我也不怕找不到谋略知已了。然而此时,陈平已没有功夫要跟张辟强结交为忘年交。当即,他的首要任务时,寻找机会,立即实施张辟强的这个明哲保身的计谋。
机会永远属于创造者。当晚,陈平立即入宫拜吕雉,提出拜吕台台产为南北军的将军。吕雉听到这个消息,心里当然是欣慰的。曹参走后,一切都按刘邦当初遗嘱设丞相。国相由一职,改设为右丞相和左丞相。王陵任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对吕雉来说,曹参不太管事,他用得放心。陈平呢,则是懂得挠痒痒的丞相,她用起来,也是感觉不错的嘛。
好了,过了一夜,吕雉的心里犹如雷电交加的天空,终于下起了哗啦啦的大雨。
九月五日,刘盈安葬安陵。吕雉随葬出行,又是哭声震天。然而此时,她却是真的哭出了感情,也哭出了女人的风格。她泪水纵脸,犹如黄河泛滥成灾;人闻其悲,无不动容抹泪!
这相送的生死之泪,终于揭开了一个属于吕雉的全新时代!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