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营帐里劣质油噗噗作响,如它面前那个发呆的男人的心情。他就是管亥。现在他满脑子都是今天白天武安国那恐怖一击的影子。那一击,他自认自己也接不下来,既然自己也接不下来,那些将领们更不敢出战了。早知这样,就不该去接对方的单挑,直接大军冲杀就好了。本来想提提自己队伍的士气,现在可好,士气低到了极点。照这样下去,自己能赢吗?突然之间管亥觉得很累。
不过就在他决定先好好休息的时候,外面传来了一阵喧闹声。他心中一紧,刚起身,一个士兵跑了进来:“大人,不好了,官军杀进来了。”
“来了多少人?”他急忙问道。
“不,不知道,好像有好几万。”那名士兵显然吓坏了,说话忍不住结巴起来。
“混帐,官军哪有那么多人。”对于城阳有多少士兵,管亥还是清楚的。
“难道官军的援军到了。”正想着,只听外面一片混乱中有人喊:“管大人在不在?”
管亥听出是於夫罗的声音,于是走了出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官军有多少人。”
“大人,不好了。”於夫罗跑上前来。
就在管亥要询问到底怎么不好了时,他发现於夫罗把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大王,你这是干什么?”管亥大骇。
“不干什么,只是我本是大汉臣民,怎么与汝等为伍。”於夫罗笑道。
管亥明白过来了,不由冷笑:“你以为你这样就能拿住我吗?”
於夫罗一愣,然而就在这一愣之间,管亥一个肘击击在了於夫罗的胸口上。接着矮身脱离了他的控制。
“给我追。”於夫罗对着手下人喊道。
管亥一路狂奔,同时招呼着自己的手下,然而就在他刚聚集起不到几百人的时候,於夫罗那几千人已经把他给围住了。而在於夫罗身边还有一个人,赫然就是今天秒杀他手下的那员黑脸大将。
当那员大将说出投降不杀的时候,他身边的人纷纷放下了武器。
“怎么,汝想试吾刀否?”那员大将对他说道。
“某怕你不成。”管亥挺直了身子说道。
“好”他大声说道。
于是,众人腾出场地。两人便要单挑。
“等等。”这时有人出言止住了二人。是赶过来的张合。
“你二人单挑总得有个彩头,不如这样,如果你胜了这块黑炭我们就放你走,如果你败了,那就归降我们如何。”?张合对管亥说道。
管亥举目四望,只见他那所谓的十万大军早就在混乱中散的散,降的降,大势已去。于是便点了点头。
“炭啊,我看他是个人才,别伤了他啊”张合对着武安国说道。
武安国狠狠地瞪了张合一眼。便下得马来,对管亥说道:“咱们步战如何?”。
管亥一向自持力大,此时正是求之不得,于是两人战在了一起。
武安国因为心中有气,出手就是擒拿,一下子就把管亥给住了。
管亥服了,拱手道:“将军神勇,亥愿降了,不知将军如何称呼。”管亥对武安国说道。
武安国痛快地说:“某姓武,字安国,你就叫我安国就行了。”
“安国啊,你没听到人家问你的名字吗?怎么只说字呢?”一边张合阴阳怪气地说道。
武安国的脸十分不自然,不过当他转过身面对张合时,却是一副让人恶心的谄媚的笑脸,只听他对张合说道:“张大哥,算我错了行吗?你大人不计小人过,放过我这一回行吗?小弟这里有礼了。”
武安国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的名字。他出身贫寒,因为脸长得黑,家里便给他起名叫武炭。等他长大了觉得这个名字太不好听,于是便找人给自己起了安国这个字,从此他只允许别人叫他的字,谁要是叫他的名,拳头伺侯。渐渐地,大家忘了他的名字,只记得他的字。本来他是打死也不会让张合他们知道自己那个很糗的名字的。都怪当初那个斗酒大会,和龙健斗酒的时候,他醉得连自己小时候尿床的事都交代了。
张合见他认怂,也不再难为他,只是让他下次喝好酒的时候让着他点。武安国自是没口的答应。正说话间,突然探子来报,说前方又来了一镖人马。好像是黄巾兵。

“来得好,老子还没活动开呢。”武安国大叫着冲了过去。
“等等,安国。”张合急忙追了上去。
等他赶过去的时候,武安国正和一员大将斗得难分难解。
“安国住手!”张合看着那员大将颇为眼熟,于是便叫住了武安国。
武安国正准备施展他今天用的必杀呢,听到张合叫他,于是颇为不为情愿地闪开,口中秃自喊道:“今天暂饶汝一命。”
“来者可是俊乂。”那人认出了张合。
“宣高。”张合也认出了来人正是章丘令臧霸。
“宣高为何来此?济南现在如何?”张合见臧霸来此,不由想到了那被黄巾围住了的济南。
臧霸答道:“俊乂不必担心,济南已平。某闻黄巾破北海,阻大人之路,特来救援。”
正说着,又有探马来报,说高顺的兵马来了。张臧两人急忙去迎。
原来,高顺自平了齐国的黄巾之后便派人前去济南打探消息。当听说济南黄巾被臧霸集合四方义士攻破之后,便带兵去了北海,一路奔驰到此。
高顺见到张合,臧霸两人非常高兴,尤其是见到臧霸。他现在心里对龙健的识人能力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且不说程昱,太史慈,吕虔三个郡守让数十万黄巾掀不起一点风浪,就是眼前的章丘令臧霸也在关键时刻以大义集四方之众,解济南之围。而这四人都是龙健亲点的将,记得当初对龙健的这些任命自己还有些心存疑惑,毕竟太史慈,吕虔刚刚二十出点头就委已太守之职,实在太年轻了。现在,事实证明龙健的这些任命是何等的英明。
三人互叙离别之情后,高臧两人便去城阳见龙健,而张合则留下来处理收降事宜。
高臧两人见到龙健时,龙健正在给吕虔换完药。
龙健紧紧的拥抱了一下高顺,然后又捶了臧霸一拳:“小子行啊,这次立的功可不小啊。”龙健在前天在武安国走后接到的济南相的文书。
“说吧,这次想当什么官?”龙健笑着说道。
臧霸听懂了龙健的方言,刚想说点什么,突然想起了一件重要的事。于是说道:“此次平匪,非属下一人之功。请让属下向大人引见一人,非此人,济南难保矣。”
“哦?带他进来。”龙健说道。
不一会,臧霸就带着一个身长约有七尺七八,容貌威严一身戎装的年经人走了进来。
“参见大人。”那人不卑不亢地向龙健行礼。
龙健说了声不必多礼便问他的姓名。
“某姓于名禁字文则。泰山巨平人也。先见大人招义士以抗黄巾的缴文,有心相投,恰逢臧大人招义士以平济南,故率乡勇投之。”那个年轻人声音洪亮清朗,但举手投足却透着一种稳重的老成。
“于禁?”龙健的头脑里马上闪现出了历史上关于他的资料:于禁,魏五良将之一。最早随鲍信起兵,后又一起归附曹操,被任为官军司马。从此随曹操四处征战。有一次曹操的青州兵四处抢劫,被于禁追杀后就去告发于禁叛变,恰好此时张绣叛变来攻,于禁就先扎下营寨才去见曹操,曹操问他怎么不先来解释,于禁认为分辩事小,退敌事大,曹操因此十分高兴,于是封他为益寿亭侯。后来败吕布,破袁绍,于禁与其它五良将都轮流任先锋官而表现活跃。还有一次曹操厌恶朱灵并想撤掉他的兵权,就派于禁去办,于禁手执文书仅带数十骑就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他就是这样地令人畏惧,被迁至左将军。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包围曹仁,于禁去救援,但被水淹七军而被擒,于禁投降了敌人,而他手下的庞德却不屈被杀。后来关羽被孙权所破,于禁也就归属了吴国,直到黄初二年才被送回魏国,那时他都已经须发皆白,面容憔悴,泪流满面。曹丕就命他去拜见高陵(曹操的陵墓),因为陵中画有他屈膝降敌,庞德不屈的图画,所以于禁不久就羞愧发病而死,死后追谥为厉侯。
龙健想不到于禁会投到了自己帐下,心说自己又多了一员虎将,于是便和于禁谈了一会儿,便按其功勋,拜他为军司马。至于在历史上于禁最后变节的事,龙健可没有在意,毕竟在五世纪像这种变节之事,那是屡见不鲜。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