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心有灵犀千里婵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日记遗言:人世间必有一种爱,可以超越物欲,超越生死,去到世界的尽头。风云变幻,沧海桑田,一千年,一万年,一亿年,不变……红尘有爱,千古如一……


第二件事,他们总裁在中山学院进行的一次研讨会,比上一次还要心酸的旅程。


当时在他们公司上班时,我的经济条件非常拮据,不仅付不起“住宿费”,连“伙食费”都成问题。那段时间,我在宿舍吃的什么,同住的舍友应该看得到,白粥稀饭,连动物都不会稀罕的“佳肴”。那时,我从别人那借来两百块,却立刻抽出一百多订做了一套西装,只是希望在有“导师”讲课的时候,我们这些还来不及订做工服的新员工不会被排斥在外,或者推推就就地才让进去,在别人异样的眼光底下坐下来听讲,那滋味不好受。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不想错过精彩演讲,为了能多学到些东西,多增长自己的见识,我宁可不吃饭也不会在这方面吝啬。可当我花钱买了衣服之后,却再掏不出钱来买一双皮鞋,而我自己也就只有一双白色的皮鞋。说来“可笑”与“荒唐”,也就因了这双鞋子,造成在中山学院无法顺利听课的“根源”!!怎么说呢?就是在这么一种庄严隆重的场合,白色代表着不吉利(给死人送葬时才穿白礼服),所以相关部门经理与后勤管理人员不让我“参会”,也就是不能进到里面听讲,而被安排到搞“厕所文化”,也就是清扫拖地冲洗换垃圾,这样才以免影响“市容”。这本也没什么,工作本就不分高低贵贱,何况另一同样执行该任务的男同事还在当天活动中被评选为“优秀员工”,大家都对他钦佩不已,这不也体现了只要忠于职守郝郝就业,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能散发出自己的光芒?然而问题是,如此一来,我就无法进去听课了,虽然我也可在把自己工作做完做好的时候,偶尔进到里面听讲,但却少了许多条理性与连贯性,我无法把内容全部一一记录下来(我用一个笔记本记录得非常详细清楚),这让我很苦恼。这也是,为什么在当天我曾多次挨“批评”的缘故,因为我工作没做好,因为我常常听着听着听得入迷了就忘了去搞清洁,因为课程讲得实在太精彩太动听了,让我一分一秒都不想错过。其实也不应该说是“批评”,只是善意提醒一下,告诉我应该到“厕所”去看看了,但我心里却不好受,不是怪别人,而是自责。我做事从不喜欢马马虎虎,拖拖拉拉,更不会投机取巧,偷懒或应付式地完成,我无法原谅自己工作的没做足和没做到位,是对工作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但是,为了能听到课程,为了不想错过这些那么好的讲会内容,我愿意,甘愿挨骂或指责都无所谓,然而,连这也成为一种奢侈。即使我能够进入里面听讲,也是得在所有听众全部进去坐好,会议已经开始了好一会,我才得以有机会从后门进去,坐在最后一栏听讲,幸好戴有眼镜,否则只怕什么都看不到。但,即使这样,途中还是遭到了种种“障碍”,因为我没有其他员工可以参会的“工作牌”,所以很多时候我都被门外执勤站岗人员挡在门外。这个时候怎么样呢?又得找部门经理来说(有时经理忙着没那么多闲心情理会,人人都推来推去,仿如与自己无关,我不知可以找谁),他们(站岗人员)得接到上级允许才是放人。这还不止一次,有多少次我已经记不清了,那时候给我一种什么感觉?仿如偷师学艺,偷偷摸摸,鬼鬼祟祟,让我怀疑自己到底算一个外人还是公司里的人。还有一样事情更想不通的是,有时候明明我刚刚从“洗手间”出来,坐下还不到五分钟又被提醒要去搞卫生,那情形真让人怀疑,是不是看到我记录的东西太多(在会的人中没几人如我这般认真与细心,几乎会上所说的每一句话我都详细作了笔录,只因感觉说得很有道理与实用),或者怕我吸收太多超过他们而潜意识底下心生一种妒嫉之心,刻意打断我?还好,那时身边有一很友好也非常积极好学上进的男同事,比我后进的员工,每次在我不得不离开之时就交待他帮我做记录,这样就可填补一些“遗漏”了。


有时候,“厕所”根本就没什么可弄的了(不知道是不是要擦试得一尘不染,像五星级酒店能当床睡才算是“干净整洁”,可惜我没那能耐),又不能进去里面听讲,我就一个人在外面拿着一把大大的拖把拖走廊上的雨水,很沉重用力地来回推拖……我身体本来就不好,就算是稍重一点的活儿都做不来,但尽管这样,我并不觉得身体上的劳苦有什么大不了,唯一难受的是无法进去听课。有时,我便拿着个本子记录他们公司张贴在墙上各种关于人生哲理的名言佳句,或者是公司里的一些工作口号等,无论任何时候我都不会放过学习的机会。当这些事情都做完了,我无处可去。有时,就躲在楼梯车间里,不敢出来,怕被人问,一些客户不明所以的眼光,感觉自己成了“冷宫”里的“囚犯”,不能出去见人。或者干脆跑到二楼三楼的饭堂或学生学习的地方,随处参观。他们,只是一些素不相识的人们,都会给予真诚的问候与热情的招呼,可,公司里面的人呢?想到这,内心更感伤感与辛酸,真的是天壤之别!!就这样,我在整座教学楼里,在楼梯间里,在走廊里,一个人,不断地来回,来回,晃悠,晃悠……天大地大,竟找不到一个可供容身的地方,比在家里所经受的一切更让人悲观失望……那时,感觉自己就仿如一杯白开水,被晾在一边,没人理会;又如田野里的一株野草,扔在那里,自生自灭。和以前在中山生病住院时在医院里所受的待遇相差无几,原来许多场景都不会是一次性“上演”的。


就为了参与他们总裁的一次活动,就为了他那“宝贵”“难得”的一堂课程,简直就是历经“千辛万苦”才可得来!也就如当初为了想要见这位总经理一面,几乎要我用生命的代价去交换一样。遇上你们,是不是注定我就得历尽千波万劫的那种?!都无所谓了,只要能进去听课,这些,我都忍了,也值得。有句话说,“大丈夫能屈能伸”,方为真男子,真好汉,小女子岂非亦应如此?只要能学到东西,又何在乎付出代价的巨大或惨重?何况才只是如此一点点的挫伤,又算得了什么呢?!我早已习惯,淡然。可是,你知道吗?当我在厕所里打扫卫生,当我听着会堂里面传来阵阵欢呼声与喝彩声,那时刚好是公司请来某男子在那首《男儿当自强》的歌曲底下挥拳武打表演之时,我是多么想亲自进去看一下,以感受一下现场那种热烈的气氛。可是,我不能,我没这个资格与权利!!因为什么?我到现在都还弄不明白!!!当时,我就一个人躲在厕所里面,默默地掉眼泪……外面,天空漆黑一团,也在下着大雨,雨丝飘洒不停……一边是热闹非凡,一边是凄凉冷清;一边是欢欣鼓舞,一边是消沉哀伤;一边是喜气洋洋,一边却是潸然泪下,真是鲜明绝妙的对比与讽刺!!


你还记得吗?那两天,中山刚好在下着大雨,很大很大的雨。天空,灰黑阴沉压抑得让人几乎喘不过气来,那段时间少有的糟糕天气。所以,那天,过来听会的人相对少了些,客人都不容易,都是冒雨开车或“打的”从广东各地赶来,很多人都迟到,还有一些则根本没办法过来。也因此,得以让大家有“表现”的机会,所有员工几乎倾巢而出,拿着雨伞冒雨接送客人,大家的鞋子衣服几乎都淋湿了,依旧士气高昂,热情洋溢。也因此,这次活动可谓尽获客人心,在客户的心目中留下了非常完好的形象,赢得他们对公司的一致好评。这本是好事,只是难免有点让人想不明白的是,对于外人,不是本公司里的人,都可如此之热诚真心,可,为何对于同事,本公司里的员工却又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为什么?仅仅是因为他们懂得掏钱,我们从他们身上可获得利益才会如此之“热情”与“周到”吗?!


外面,还在下着瓢泼大雨,天气,阴沉得吓人可怕。雨丝在不断地挥洒,也正如我的泪水,流过不停,伤心、愤慨、心酸,耻辱……我不知道,在你所有的课程中,可曾有几何会碰过这样的天气。也许,就只是因了我的存在。因为,无论我到哪里,哪里的天气就都会下雨。因为,那是苍天掉下的眼泪,在为真心有情人“哭诉”和“召唤”……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当天所发生的事情还远远不止如此。与我同住一宿舍的另外两女孩,也是一同进来的新员工,我可以说是因为误传“消息”导致他们错过你的演讲,这的确是我自己的过错与责任,我承认。然而,归根究底,公司里面也不是毫无关联的,当初你们(指参与策划此次活动的负责人员)的确流露过没有工服的人不可进入听课的“暗示”(我不敢说肯定,因为我也有点记不清了,但某种程度上的“误导”绝对是有的),尤其是之前你们曾有过一次“真实展示”,也就是上面所说那一次活动,虽然后来经过大家的“强烈抗议”终于得以有幸登上“大雅之堂”,但由此也可见你们公司关于这些方面是如何的“注重”。当时我便想,那次那么简单才几十人的课程都如此之“讲究”,何况这次,是你一个如此之大人物的讲演,几百过千人的大型“研讨会”?又怎容许有一点点的“暇斑”所在呢?我只是不希望他们白走一趟,因为路途那么遥远,天气又不好,冒雨赶来只怕把衣服都打湿,更重要的是进不去,岂非全功尽弃?所以当其中某一女孩打电话过来询问能不能进去听讲的时候,我就无意中表露了这层意思,可能是自己表达能力欠佳,没说清楚;也可能是一时心急,话说得绝对了些。总之一句话,都是自己惹的祸,怪自己多管闲事了点。后来有可能是他们又打电话过来询问相关领导,或是有人通知她们,最后还是过来了。这个时候,她们就都把矛头直指向我(详见71章有所记录,O和P两女性),怪我乱传消息,导致她们错过讲演,包括我的直接上司,部门经理,也就是此次活动的总策划负责人,也对我予以很“生硬”与“强烈”的语气,总之就是把所有“过错”与“责任”都推在我身上了。我承认,自己是有“过失”上的错误,但那也是无意并非存心的啊,我心里更难受,愧对于她们。我不期望获得他们的原谅与宽恕,但最起码能否先了解一下事情原由探究清楚实情再下决论也不迟呢?难道我们对于别人无意中的一点过错就如此耿耿于怀,不能给予一点点的谅解与宽容吗?何况,公司在某种程度上也应是有一定“过失”的,在此就不多讲了。在公司一个庞大的团体面前,员工作为个体一分子,往往都不具“发话权”,徒劳。那时,我感觉自己真的是冤得很,百口难辩,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开始还会勉强委屈回了几句,后来见事情是越说越糟糕,越解释越解释不清楚,就干脆什么都不说了,保持沉默。我也不想在那个“节骨眼”上与大家产生争执,那样于谁都不是好事情,反正事情都已经发生了,说再多也是没用的了。大概我就是这么一个人,从来心里受了什么气什么苦只会一味埋在心底,从不会也不懂和别人辩论哪怕自己再怎么有理。凡事习惯了一个人默默承受,心里反而坦然了。说吧,怎么想怎么说都无所谓了。只是心里,真有一种非常心酸难过的感觉,无以言传……


这些,是不是事实,分公司总经理也应该知道吧,因为当时,就在我们几人在一起“交涉”的时候,他就坐在旁边,什么都听得到看得到。当然,他作为一名领导,自然也不方便插些什么话,或者说偏向哪一方,这是常理所在,因为,不了解情况,就没发话权。毕竟,要说到公司具体的运营情况,高层领导却是远远不及最基层的员工熟悉和清楚,这是事实,而非刻意针对性故此一说。就在那次活动中,我购买了一本关于演讲者讲演的书籍,因种种原因,我无法把讲会内容一一记录下来,就只有把希望寄于书本了。可当时,我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情形底下买书的呢?连一天最基本的吃饭钱都掏不起,常常是吃一餐不吃一餐的那种,没菜,经常是和着油盐与泪水吞咽……


这就是你们公司呀,自己的员工在受着怎样的“凄苦”,就没有一个人出手相助,甚至只会更加雪上加霜。而你们,这些高层领导,在口口声声高喊为公司努力奋斗的口号时,又可曾真正体恤过员工的艰辛和不容易?可曾留意过员工生活上会有些什么困难,公司要不要在某种程度上予以适当的“安排”?或者说从来就不曾“留意”,因为这只是极其个别的“事例”,因为我们只是最普通的“员工”一个,因为我们都还未为公司争取到某种“效益”?或者即使看到了也视若无睹,因为这是公司的规矩,不能更改;因为,你们也不是公司的最高负责人,还轮不到你们说话。可我想,“制度是死的,但人却是活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不可以更改的,总会有“特殊”可言,人的力量就是可以决定一切!!“无规律”有时才是真正的“成方圆”!!!


也许,在他们得知这一切的时候,会否会有所怪责我当初为什么一声不吭呢?是的,我不想说,因为我不想以此来搏取别人的同情与怜悯,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热诚”,我是绝不会向别人“索求”的,那样的“好意”其实也是变了质的,接受,又会有几分欢欣和宽慰可言?还有一个原因是,我自问愧对公司,没做到什么业绩出来,所以我没理由再向公司提议些什么。何况,即使我向他们反映这种种情况,又能怎么样呢?会放心上吗?还是可有可无,做不下就走人?就如我当初交不起房租费而不得不“放弃”,我都真的很想让公司先垫付着,等到发工资以后再补交,因我那时生活的确是窘迫得很,无能为力,但,我终究没这样做。我不知道,如果我这样对公司提请求,公司会否给予重视和谅解。可我知道,人生许多事情是需要自己勇于面对与承担,别人永远无法扶你走到最后!所以,我宁愿放弃,不想拖累任何人,包括公司。只是,“放弃”的背后,同样是一种说不出的心酸,心酸……


第三次,在中山石岐五星级酒店举行的一次研讨会,也就是我离职前最后一次参与的工作。


这一次是进行“陌拜”活动,即拜访陌生客户的意思,业务行业之中一种很普遍的做法。还记得那一天,应该是我第一次孤身一人到中山郊外去工作,身边同样没人陪同,没人安排,没人理会,而且这个所谓指定的工作区域还可以说是那么多“目的地”之中最偏僻最路远于我而言异常陌生连听都未曾听闻过的地方,更别说有走过了,他们,就把这项“光荣”任务派到我头上来了,真是对我的极度“重视”与“欣赏”!或者说没有人愿意挑选,自然又让我捡了个“便宜”了,又到了考验和磨练人的时候。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应该就是“汾水河”一带,在中山地图上可明确查到。既然是上面安排,自己目前又还属于公司里的人,自然得无条件接受了。于是,我自己一人坐上一班陌生的公交车,一路问一边叮嘱,到站一定叫下车,免坐过头。足足坐了半个多小时的公车吧,才来到一座靠河而居的工业区,当我从车上下来,看到眼前景象,第一时间就是呆住了。说真的,在中山我也走过不少地方,但如此之偏僻甚至可以说是非常落后的小镇区,还是第一次见到,这,该如何开展工作?会有机会吗?答案是不容自己多想,既然来了,总不可能空手回去,怎么样也得尝试一下,既来之,则安之。当即开始一家一家公司的询问、宣传、推介,自然,几乎是一家一家地碰钉子,一次一次地失败而归。其实我并非一个绝对开放型性格的女孩,所以有时候要踏进公司里询问,在那么多人异样的眼光底下,是需要鼓足多大的勇气,逼着自己前行,没得后退,才是硬着头皮走了进去,而被拒绝之后,心里又有多么的失落、伤心与难过,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工作的没进展。不过,尽管这样,还是勉强发出了几张“邀请函”,不管有没希望,只要能送出去就是好事,机会就多一成,成功的阶梯又向前迈了一步。只是,当我为了找一个便宜一点吃饭的地方,到处东奔西走,脚都痛得不愿再动的时候,心里禁不住涌起阵阵酸楚,一种想要掉眼泪的感觉……


当天,为了不担搁工作,为了对公司负责,我连吃饭的时间都忘了,直到下午四五点钟才叫了一个三块钱的快餐,那时肚子都快要饿坏了。其实也可以说是刻意对自己进行的一个小小“惩罚”吧,我曾在心底里作下保证:如果不做出一点业绩出来就一天都不吃饭了,想以此成为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动力越大,成功的机率就越高。当然,最后实在熬不过去而不得不违背诺言,只是白白饿了一天,才在晚餐补回午餐,是不是很傻?那时,也是因为对工作的热爱,对公司的感情啊!只是不想辜负大家的期望,不想愧对公司,不想拖大家后腿……不过,都比那次在小榄好的了,是找小露(一新进员工,71章中的S男性)借了五十块做伙食费,否则只怕就真要饿死街头也没人会看一眼了。当时,我又忍不住在想,其他同事都吃的什么呢?是不是大家坐在酒楼里面一起谈笑风生,津津有味?我总是与他们没法比的,他们都是些“天之骄子”,出身富家毫宅的宠儿,而我却只是个来自农村的农家女孩,一个落寞之人,怎能与他们攀比一些物质上的东西呢?大概也因此,才会促使我在工作生活中的吃苦耐劳与发奋图强吧,证明给别人看,就是一种最好的做法。可惜,我终究是失败了,不仅什么都证明不了,甚至只会让人看笑话,真的是慨叹啊!


那天,我就在公路边来回行走找寻客户,拖着沉重的双腿,一步一个脚印慢吞吞地走着,一边走,一边询问。脚,很痛,因为鞋子稍高又略显窄的缘故,脚趾脚底怕都被磨起泡出血了,疼痛难忍,但,我还是吃力地坚持,走着,不能止步,也不能回头,前路依旧茫茫。我已经记不清那天走了多长的路,估计时间应该有好几个钟,可惜都没多大收效,一场空。当时,我又忍不住在想,其他同事是如何工作的呢?是走路还是坐车?也像我一样,足足走了一天时间?也许不会,我猜想以他们如此之“高贵”的身子未必经受得了此种磨炼,更重要的是,他们应该都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可以坐车,而我没有,除了坐11路车。无所谓,为了工作,只要工作有起色,再苦再累再大的代价都值得。同样没有,我连一点点的安慰都找不到,心,一点一点地沉沦,迷失……


那天,其实也并非一无所获的,主要是别人的热心与真诚,开启了我的心房,温暖着我异乡奔波的步伐。那是一家大型电子公司(如果我没记错,应是中山“美通”电子有限公司,在当地可谓一个挺有名气的集团)的人事经理,一位已近五十高旬但表面看来依然充满青春活力浑身散发着年轻一代气息的男人。记不清我是在门外犹豫徘徊了多少回才是敢于迈开步来走进这家大型企业,又是在心底里默默练习了多少遍才敢于开口询问,为“研讨会”作宣传与推介。很幸运的是,在一边负责招聘给员工办理入职手续的前台小姐们都很是温和友善地回应了我,告诉我,应该找某某去,也就是这位男士。对方姓什么,我已经想不起来了,很遗憾,当初在他们公司上班时没写“日记”,否则到今天应该可派上“用场”,我一定可以记录得非常“详细”与“具体”,更验证此文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只记得,对方非常礼貌与热情地招呼了我,让我进到里面去(那里有玻璃窗口阻隔,就像我们到银行办理取钱手续的装置一样),坐到他的办公桌对面,慢慢详谈。这个小小的举动瞬间就牵动了我的心怀,阵阵暖意在胸口弥漫、荡漾。试想,他是一家有着好几千员工公司的人事经理,在公司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身份与地位可谓远远居于主管、拉长及员工之上,浑身笼罩着鲜花、荣誉与光环的上流社会高贵之人,对于一个陌生人,一个娇小的小女孩,一个只是一面之交的外来业务推销人员,一个毫无身份地位与权势可言的下层社会低微之人,都可以把对方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来看待,如此的热诚与谦逊,一点领导的架子与高傲都没有,那是一种何等高贵难得的“情操”啊?!尤其是,他最后站在公司目前的确不需要此类服务的“事实”理论上不得不拒绝我的“推销”的时候,态度同样非常的诚恳与委婉,没有任何一点强硬与冷冰冰的语气,丝毫不会挫伤到人自尊心与自信心的那种,更让我对他产生肃然起敬之情,最起码我们这些业务员在外面行走,饱受过太多冷眼与歧视,这就可以称得上一个“奇迹”了。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为了对我说明公司在这方面(培训)的完善体制,为了让我更可以接受这种结果(预约失败),还特意翻出以往公司堆集下来的培训教材,一大本一大本地翻出来给我观看,从一九九几年开始到二零零几年的所有员工培训资料几乎全部统一装订收藏起来,几乎就是比我们自己公司的工作做得更详细与周密,这一点让我打心底里钦佩与折服,又还会有什么不可平衡的呢?这才是真正的“山外青山楼外楼,天外有天人外人”呀!有时候,未必专业知识的人才会做得更好,往往那些一窍不通的外行之人却会比深入其中的内行人更有建树与成就,这,就是生活的“反作用”定律,顺其自然,合乎情理。当然,我真正想说的并不是这方面,而是在想,他,作为公司一高层领导,一个说话极其权威性作用的大人物,只一句话,就可把工作“了结”,把我拒于门外,根本就不需要对我,这么一个“卑微”之人多说些什么,更不需要对自己的言行作任何解释,因为,他有这样的权利,根据自己需要作出选择。但是,他还是说了,而且是非常认真具体地生怕漏过了哪一点以实物来对我一一进行分析与讲解,那,说明了什么?一种有钱了善心不变的良好品质,一种地位爬高了平常心仍存的深远修行,一种会替他人着想,顾忌他人感受,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的慈悲心肠!!



我不知道,这,在其他公司里能否得到验证,但在他们,我最爱的人的这座公司里只怕就得不到应证了,否则事情也不会发展到今天这种状况。是的,别人只是一个外人而已,一个毫无相关的陌生人,都可以做到如此,可他们,作为同公司里的人,怎就可做到这样??两两相比,真的是反映着“人性”强烈的“反差”!!!如果说他们,这一群领导与员工不断地给我“雪上加霜”,让我在他乡追梦的路上走得如此之崎岖曲折与坎坷无比,但,也正因有了那么多熟悉或不熟悉的富有爱心与真情的人们,一路在身边默默地陪伴相送,用他们善意的话语和真诚的问候与祝福,滋润着我干枯荒芜的心田,让我看到希望的曙光,才有了无尽前进的动力,得以一如既往,坚持了下来。还记得那位经理在得知我走了一天都未曾吃饭时,表示出下班后请我吃饭的意思,因那时已接近于五点钟,他们公司就快要下班了,我们刚好可以一起共桌。但我还是委婉地谢绝了别人的好意,也许我天生就不是个享受的人,很怕欠别人人情,心里不安乐。何况,就这么一句话,哪怕就是做个样子,也已经足够,会让我们感到一种无比的鼓舞与欣慰,那是一种精神财富,是我们手中所创造拥有得再多也是无法与之媲美的。只是,那时,又忍不住在想,他们,我的领导与同事,我一直引以为家人的朋友们,会想到,自己的员工(同事)一天都没吃饭,在忍着饥渴冒着烈日为他们“跑腿”吗?会领自己的这份“情意”吗?还是同样只会“不屑一顾”?因为,没看到确确实实的“业绩”摆在眼前,做得再多再用心用力都是“徒劳”?!


还记得当时我们是相互留了电话,他虽然没有接受我的工作邀请,但却承诺可以帮我向身边有需要的公司转介绍,这让我好生宽慰,不管结果能否如愿,终究都是一线希望哪怕多么渺茫。他得知我是第一次来这里拜访,第一次尝试这种工作,在当地又人生地不熟的时候,很真诚地叮嘱我说以后有什么事情都可找他,他能帮得上忙的,一定会尽力而为。原来,他在中山已经工作了几十年,可以说对这座城市的规划与进程非常熟悉,的确可在某种程度上促进我业务工作的进展。只是,当我从那里出来之后,却没再联系过他,主要是不想麻烦人家,加之那时我已经作出要离职的决定了,所以也就没必要再去谈什么工作的开展与帮助了。虽然那一天我可以说是空手而归,一无所获,但我一点也不觉得泄气,相反,我觉得我是所有员工之中最幸运也最有作为的一个,因为,我又拾取了一份难得的“人间真情”,单就这一份情谊所带来的效应,就已经远远胜过于那些表面所拥有的东西。那是一种内心世界的充实与富裕,是会永远散发着芳香,沁人心脾……


这一次,似乎要比上次好一点,至少晚上听会时没被拒绝门外。那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进入五星级酒店,第一次登入如此高贵的场所,第一次感受他们那些上流社会之人的社交应酬活动,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一点喜悦欢欣之情都没有,相反却是更深一层的失落与伤感。我不知道,为什么,越是走在人群中,越是融入繁华与热闹之中,就越让我有种孤立的感觉,那也许不是来自于性格的缘故,更多的只怕来自于对生命的一种思考。记得,当时一起进去的员工,听到他们之中有人有感而发的一番话,她说,经常进入这种场合,都已经厌倦麻木了,一点感觉都没有。当时我便想,是的,这于他们而言也许只是家常便饭,就像我们在街边经常进入的小菜馆小饭店一样,早已找不到什么特别感觉,可于某些人而言,却是如此的可贵与难得啊。毕竟,不是人人都有那机会擦身那种场合的,生活对于有些人来说永远只是种奢侈!忽然更感到一种人生的苍凉与无奈,为那些如自己这般奋战在打工第一前线的普通劳动者而感心酸与难过,不知何时能熬到出头之日。


当晚的讲会也不是很顺利,确切地说,只是针对自己而言,反正给人感觉就是,尽管自己已经挤身其中,但还是融不入别人的氛围之中,也许是条件的差别导致的自卑之心,也许是别人的隔离让我无形中就产生了一种躲避之心,宁愿一个人噬舔伤口,也不要被触动,又是一种无言的疼痛。要么就极尽热情,要么就冷酷到底,这是最好的选择……


以上,大概就是在原中山分公司上班时的“追忆”,虽然都已成为过去,但却仿如就发生在昨天,如此之真切与靠近,仍旧能深深刺痛人的心扉,无从躲避。为自己曾寄予那么高希望的公司,曾那么在乎珍藏于心中的同事,为自己在他们公司经受的种种,为那段路程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不容易,“血泪汗”的交织与挥洒……我至今都尚弄不明白这么一个问题,是什么会使他们变成这样子,难道就因我的性格有点孤僻还是工作不够能力?这就可成为隔绝一个人最好的理由?!就算别人再怎么差劲或无能,也是一个人呀,要么就直接说出来,让别人走开,但请不要用这种无言的方式逼人远离,那是对人一种最大的挫伤与打击!!事实上,我早就想过放弃的了,主要是做不出业绩出来,愧对公司,愧对大家,没颜面再呆下去,但,最后我还是厚着脸皮又坚持了一段时间,仅仅是出于一种不甘心不服气不认输的倔强,仅仅是为了一份“梦想”的执著,仅仅是为了对公司对这份工作的的热爱,才会一再忍气吞声忍辱负重坚持了下来……


记得,刚开始时,他们也是对我寄予了很大希望的,那么热情周到,给我予以问候与关怀,让我找到奋取的源泉。特别是我们作为新员工第一次上台演讲作自我介绍时,大家的鼓励与肯定,给了我们无尽的勇气与力量超越自己,敢于站在上面发言,那种心情是无法言喻的,是我有生以来最引以为豪的一次成功与光荣,不管结果如何。如果不是他们,我根本就做不到超越这种种心理障碍,取得如此之大的进步与成就。虽然站在上面,说话的声音还在隐隐发抖,心跳也扑扑跳个不停,言语也可谓语无伦次,都不知道说了些什么,直到一分钟完毕,匆匆从台上逃离下来,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又一次给了我们面对失败的勇气,帮我们找回遗失的信心。还有那次,会上员工自动踊跃上台宣讲自己在工作中所获得的经验与体会,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与品尝,也是他们满怀期待与真诚的眼光,还有那种鼓动与纵容的温情,带给了我敢于挑战自己的勇气,否则以我的矜持害羞的性格不可能会在众目睽睽之下亮相,更别说作什么演讲和分析之类。可那一次,我做到了,虽然途中因紧张错漏百出,效果远远谈之不上,过后懊悔自责得很,但最起码我能够站出来挑战自己,就相当于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我相信,以后只要敢于尝试,一定会慢慢好起来的。这些,都是他们带给我教会我的,如果没有他们,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我,有我今天的进步。只是,当我终于能从风雨中走来,奔向自己的未来时,为何却看不到那一张张熟悉的脸庞,依旧站在背后为我喝彩,为我欢呼呢?当我们已经找到了自己所要的时候,为何却找不回曾经的一切,有人默默与我们分享这胜利的喜悦呢?


我们曾在早会上一起开会歌唱跳舞,那么温馨与和谐的一幕;
我们曾在工作上并肩作战彼此配合,那么充满活力与**的一幕;
我们曾在下班之后一起喝茶吃饭看电视,那么融洽平静与从容的一幕。
这些,他们都忘记了吗?


跌倒时,相互挽扶,重新站立起来,继续勇往直前;
失败时,相互勉励,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坚持不懈;
受伤时,相互慰藉,重新微笑起来,继续一如既往。
这些,他们都忘记了吗?


说过要一起努力一起学习,为我们的理想而努力;
说过要一同进步一同成长,为明天会更好而期待;
说过要团结互助永离弃,为同情的情怀同样的心声。
这些,都忘记了吗?忘记了吗?!
……


仿如在人生的道路上,忽然丢失了一颗沉甸甸的心,即使创造得再多,也填补不了那份心灵的欠缺。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会使得他们变得如此的无情,而我却偏是个多情的人,总是为曾经的往事一再伤怀与落泪,在无人的角落里,默默的品尝,这一份心灵的疼痛。时间,过得有多快,又有多慢,仿佛还停留在昨天的记忆之中,不曾远离。我永远也忘不了在他们公司上班时的那段日子,是我一生一世最“刻骨铭心”的经历。还记得,当初我是如何的满怀豪情壮志意气风发,想要进他们公司好好奋斗打搏一番,闯出一方属于自己的天地来,可结果呢?我输得如此之“狼狈”与“落寞”,是我一生之中最无可忍耐的一件事!!我想,这其中除了自己的“自信心”重重遭到挫伤之外,还有就是你们公司里的人给予的“冷眼”和“耻辱”,才是我胸口上最大的“创伤”和“疼痛”,永远都无法彻底愈合!!


如果说在这之前,我都未曾对他们公司产生过“质疑”,但在这之后,我却不得不开始思索着这么一个问题了:为什么,他们的员工会变成这样,作为公司就一点责任都没有吗?古语有言,“养不教,父之过”,引用到工作上来,岂非一样的道理?一个人,进入一家公司之后,自然就是接受来自公司相应的“栽培”与“教导”等等,灌输进某些新的观点概念或思想理论,渐渐形成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作用,会慢慢与公司融为一体,产生一种群体性的行为操作。换句话说,公司怎样,员工才会跟着怎样。公司作为员工的一个家庭,就是起着一种“导师”的作用,如果这位导师没当好,那么由此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极其之大的,有可能就是误导员工,使其越加偏离人生正轨。如果说这种行为只是发生在极个别员工身上,那还算是情有可原,可用个人“素质”不够或“心术”不正等来解释和开脱,但如果是发生在整一家公司里面,人人或大半数都是如此,那我们应该反省的只怕不止是个人,还有公司本身也应算其中了。关于这些,毕竟是别人公司内部的事情,我没资格非议些什么,只想说说由此带来的影响与作用力。或许可以这样说吧,从他们公司离职出来的员工,有不少人从今以后可能会变得对自己对生活丧失勇气与信心,更有甚者对人生绝望,这不止止是从与我一起入职陆续离去的员工可看出,包括在他们公司网站上一些离职后人士的留言都可多少反映出来,弄不好就是一种慢性扼杀方式。这其中除了压力过大,目标太高,竞争过强,超负荷的运转,身心交瘁承受不了之外,还有只怕就是来自于内部人士的“冷漠”与“隔离”甚至“遗弃”,让人无所适从而不得不选择离开,这将有可能影响到以后每一个人的的决择,都是一个难以消逝的阴影。忽然间似有所感,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涌往那些灯红酒绿的场所,引发一种群体性的“堕落”与“埋没”?那也许不是来自于对人生的迷惘与彷徨,而是对时下用人单位的心冷与失望,某些过于失人道主义精神的行为,让人们再难以看到一线希望所在,而宁愿选择另一个方向尽管那未必是一条出路,但终究比先前的阴暗与灰冷要好得多。与其说是社会环境底下的产物,倒不如直接一点说是公司底下的牺牲品,如果工厂企业能够给我们众多打工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与生存环境,我相信哪怕再苦再累我们年轻追梦一族也会愿意担当,绝无怨言的。可问题是,我们竟然找不到那么一片可供我们好好努力拼搏与奋取的天空,注定在此中一点一点地迷失了路途,彻底的沉沦与埋没……


其实,我也从未想过要把这些事情揭晓,翻什么“旧帐”,如果不是遇到他们公司总经理,又与他可谓有了那么一段“故事”(不管怎样,总算是相识了,就谈得上故事)的上演,我真的没有想过会把他们纳入笔下,引发那么多情节出来。他们公司里的人怎样对我,都已成为过去,无所谓了,反正,我天生就是这个心眼,注定总是受人欺负和吃亏。只是由此及彼,想想其他追梦人在其他地方所受的待遇,会否要比我幸运一点呢?但愿,不要让那么多火热的心慢慢变冷,那么多飞扬的梦想过早陨落。我也不知道,如果他们公司有可能得知这些内幕,会否有所改善这种种现象呢,避免历史重演,让更多人无辜受牵连。只希望,不要榜样事情都得以鲜血与生命的代价才能换得那一点点可怜的经验与教训,那样就未免惨重与愚蠢了些。如果不是那么巧在他们公司上演了一场情感纠纷,也许这所有事情都不会浮出水面来,而成为一个冰封千年的“秘密”,被我带进坟墓里去,再也没人会去揭晓。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这场真爱的历程,生命的“悲剧”,最终是在他们那揭幕上演,成为诱发一切的“导火线”,到最后人人都逃不过。也许吧,一切就真的是“天意”,们之间的“冤孽”注定得在今生今世开花结果,来个彻底的了结……


我不认为自己的死与他们公司里的人有些什么关系,更不会把责任往他们身上推,事实上也的确与任何人都无关,这一切只是自作自受,是我的命,我认了,毫无怨言。只但愿这场如此之沉重的代价,能否换回我们一点点的反思与权衡?那就不枉牺牲与付出之大了!我想,我们每一个人来这世上活过,不管是时间的长久,许多事情其实都早就看淡看透了,有时又何必计较得太多,折腾别人,也为难自己呢?!有些事情当我们历经千辛万苦才得来,其实其中的“价值”早已有所“削减”,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并未曾有多少宽慰,相反甚至是更深一层的失落与迷惘。正如一份“情”如果注定要用太多的泪水来诠释甚至要用生命才能证明,那样得来又还会剩下几分艳丽的色彩呢?!即使有,也怕早被那泪水所淹没与模糊,我们却是再也欣赏不到那生命最初的纯色,感受不到发自内心真正的愉悦。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苦衷或某些非常之“悲怆凄苦”不为人知的人生经历,那些,都是别人心口上一块永远抹之不去的“伤疤”,我们,就不要再做那个一再揭开别人伤口让别人再度感到“疼痛”无比的人了!大家一路走来都不容易,都是经历过生活太多的辛酸与苦楚,那末,为什么就不能将心比心相互尊重善待与礼让一下,却还要彼此相残更加雪上加霜?人与人之间就是“相互”的,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与人为善”到最后得益的还是自己。不要轻易去“伤害”别人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有可能得为此付出一生的“代价”,你“永远”也偿还不清……


每颗心上某一个地方,总难免会有个记忆挥之不去,那是生命某个瞬间的永恒;
每个深夜某一个地方,总难免会有着最深的思量,那是从来不曾被人触及的角落;
世间万千的风云变幻,似乎习惯了把有情的人分两端,只能咫尺天涯,遥遥相望;
心若知道灵犀的方向,哪怕不能够朝夕相伴,也能感知这份温度的存在,无声的慰藉;
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用来温暖真心人的心房,但愿人长久,千里也能共婵娟;
看透那人间聚散离合,能不能从此让生活多点快乐片段,用真心填补天空的残缺;
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用来守护有情人的梦想,一路把爱的曙光与希望传播;
若有一天还能再重逢,珍惜拥有的时刻,让幸福撒满整个夜晚,快乐无处不在……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