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万物兴歇皆自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深圳“弘法寺”网站连接:http://www.xiaoshuodaquan.com


日记遗言:人世间必有一种爱,可以超越物欲,超越生死,去到世界的尽头。风云变幻,沧海桑田,一千年,一万年,一亿年,不变……红尘有爱,千古如一……


我的生命本来应是处于沉没状态,在一步一步走向灭亡,再也找不到任何一点掘起之力量的那种,然后,也许有些事情永远都不会绝对化,当你以为你已经无路可走之时,有可能,就在一个不经意间,哪里会突然间冒出一缕阳光,照亮那一片阴霾,驱散心头的阴影与彷徨,于是,你又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这事情很快又在我身上验证了,我不知是喜是悲,但,无论怎样,都能让人看到希望所在。也许,一切并非是结束,结束的同时,就意味着另一个起点的开端,路,还在不断延升……


转眼,夏天的气息越来越重,炎热加高温,让人很不好受,但也有另一好处,是女人展示美丽姿色男人大饱眼福的好时机,我的裙子又可派上用场了。且说,这天穿了一条挺漂亮的裙子,一身纯白,佩有带子,绣有花纹,可扎成一个蝴蝶结,看来有点幼稚与飘逸的样子。当天,我这么一身打扮到“仙湖”寺庙上香回来的路上,发生了一件小事情。途中,路边有几个工人在施工,修路还是安装什么。我这人有一大坏习惯,就是走在外面很少会留意身边事物,即使有人站在身边或从眼前经过都不曾察觉。那时,也是如此,如果不是他们忽然间的插话,我根本就不会记起还有他们的存在,包括这个世界的存在。当时,我应该处于一种沉思状态,也可能是在回想,沉浸在过去某些欢欣的记忆之中,就一边想一边有点傻笑,满足,幸福的笑容。他们中有人说了一句:“小妹,什么事情这么好笑呀!”。我才像是忽地从梦中惊醒过来,瞬间明白身边发生的一切,然后又是“扑哧”一声笑了,一种银铃般爽朗与天真烂漫的笑容。忍不住回了一句,想到开心的事就笑呀,然后又反问,难道开心不好,多笑一些不好吗?笑一笑十年少,总比整天哭丧着个脸的好吧。还说了些,你们一定要行善心做好事才会有好报,佛祖一定会感应得到,做人才轻松愉快的话语。我说这些话的时候,同样一边走一边笑一边说,等我说完时,其实自己已经走出很远,而他们也早已被我抛于身后了。但,凭感觉,我这一笑无形中就给他们带来了某种生机和力量,甚至是欢欣和鼓舞,如一缕阳光,冲开云层,直投射到人的心湖里面,感觉到阵阵温馨暖和。也许也只是瞬间,在我转身走后,一切就如浮云掠过转瞬即逝,但,就在那一刻,我却是打开了别人的心房,送去了某种精神财富。那时,便感觉到一种淡淡的说不出的宽慰,因为无形中我又做了一件善事,一件好事,用自己积极的情绪感染了别人,用自己的真心召唤了别人。虽然也许站在他们的立场,他们的身份、水平和素质,他们未必能深刻领悟,更未必会照我所说的去做,但,我相信,这些话必能在他们心头引起一阵波澜不管能持续多久,那就是真情的力量,会最深地引起别人灵魂的感应。所以,我还是乐意这样去做了,无所谓结果得失。


从寺庙回来之后,又发生了两件事情。晚上,我站在店铺门口,望向外面,习惯性行为。隔壁房地产几个员工也在那,他们闲着没事,也常会站在门外闲聊,便有了可谈的话题。期间,一个小男孩,高高瘦瘦的个子,看到我安静地站在那,走过来,做出一种想要拥抱一下的动作,我说干嘛,稍微往旁边闪了闪,最怕别人这样。他却是不避讳,坦率地说,好想抱一下你哦。我笑,你们不会是也学会了你们刘经理那一招吧,毫无规矩,怎么好的不好净学坏的,没听那句话叫“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吗。其实,他们都是一些年纪比我们小得多的小男孩,我完全把他们当作小弟弟一样地看待。可,就有点想不明白,他怎会对我产生这种念头,如果归为男女之情的话。我毕竟比他大,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也许,只是因我那天的着装,看来很像个小孩子,容易唤起异性朋友的怜惜之情,仅仅如此而已,别无其他。就如刘经理所说,我扎两把头发分开两边的时候,差不多就和学生一个模样。大概我背起个书包到学校上学,别人也不可能会认出来的了。我似乎天生就有那么一种女性之优势,特容易激起一个男人天性的保护与呵护之性情。所以,我在外面行走,会遇到一些比自己年纪小的人的示爱,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在店铺里坐的时候,附近几个上幼儿园的小孩,经常到这里来玩耍,或捉迷藏,或拿东西,或看我折幸运星。她们都是一些非常天真可爱的孩子,从她们身上可以看到自己儿时的样子,是一种享受。当然,更多时候,我会和她们谈话,说什么呢?很多很多。比如,她们有时总是在这里拿胶袋或筷子,也不知是真有用还是拿去扔了。我就会说,如果有用你们就拿去,如果没用可不许随便拿,这也是需要钱的,扔了浪费,他们点头应充。有时候,她们实在太闹,在这钻来钻去,跑来跑去,一片哗哗然,会引起另一上班女友的不满,吵嚷着要她们出去。这个时候,我也不能挽留了,怕过于影响店铺生意,便改用一种温和一点的语气说道,你们在这里这么闹,那些叔叔阿姨就不敢过来买东西了,你们要乖一点,安静些,否则姐姐会骂你们的了,要不,你们就到外面玩去,玩够了再过来看我。她们便都很听话地出去了,再也不会在这里吵闹不停了。有时,她们看我折幸运星,总叫我送,可我分明都不知送了多少次,也不知道她们是否保管好或随手扔掉,我会心疼。可,面对一些小孩子,你又拿她们没办法。最后,我心生一念,用一种很是低沉甚至是伤感的语调说道,这些也是要钱买来的,姐姐都给你们了,姐姐就没钱去买了,就折不了了。她们这才有点认同地问,这也要钱的吗?我说当然了,就像你们买面包也要钱呀,没钱就没得吃了。然后又劝她们一定要好好努力学习,以后赚很多很多的钱,就可以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了。否则就得像姐姐这样,只能给别人打工,是很辛苦的,又没钱用,多难受啊。她们一脸单纯的问,那你们帮人打工老板给不没钱?我说有,但很少,才几百,不够用。就是因为姐姐读的书不多,所以拿的钱少,你们以后要想多拿点钱,就一定要好好读书,知道吗?她们又问,为什么一定要钱?我说,如果没钱,你看就买不到面包,就要挨饿了,是不是呢?他们似懂非懂地看着我,眼中流露出一种说不出的神色。我不知道他们是否能听懂,但我希望能给她们提前灌输一些发奋图强自强不息的概念及一些基本的生存意识,这于他们绝不会是坏事。


感觉这和小孩子说话可真费劲,首先你不可能用大人说话的方式和他们交谈,他们听不懂,也不可能用太深奥的言语,她们更接受不了,必须得通俗易懂,又简单明了,才有可能吸收。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打比方,以她们身边最亲近的事物作例子,才比较能发挥作用,否则相当于白说,浪费口水。说到这还有一次,则更离谱可笑了。那时,不知怎的说到关于生老病死的话题,差点没被她们白白给气死。前因大概也是因金钱而起,我教导她们努力的时候,其中一个说道,还有爸爸妈妈在,意指还有父母在背后负担他们的一切,不用担心会挨饿或其他什么。我便说道,父母也会慢慢变老,等到他们老了,就要轮到我们来照顾他们了。另一个便说道,爸爸妈妈也会死的。可真的是童言无忌,要是大人们谁这样说不被骂死才怪。可,小孩子不懂事,不知者不为过。我只能也跟着承认,是的,人都会有死的时候,我们也一样。又有人问,那你的妈妈是不是死了呢,接着又一个一个在那跟着附和起哄说你的妈妈死了……可真把人给气死,要是成年人这样说不把其臭骂一顿才怪,可,都是一些小孩子,什么都不懂,你无法责备。便只能循循善诱道,这样的话不能乱说,否则自己就会不好过的了。并叫她们以后不能乱骂别人,会遭雷公爷爷打雷吓唬的。做了坏事,我们就要被罚的,像在学校里做错事了,要被老师惩罚一样,知道吗?她们点点头,似乎懂得又似乎不懂得。当时,其实是很想用佛学因果轮回的原理对她们诠说,但,考虑到那于她们而言实在是太遥远了,于她们目前的年龄阶段是不可能听懂的,便只能尽量用最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但愿,她们童真的心也能够过早植入一点点的“善念”,即使未必能茁壮成长起来,起码也是个“根基”,为以后的人生打好铺垫性作用,也不枉我的一番辛苦解说啦。


这天,连接发生的几件小事,让我从心底里忽然萌发了某种念头,一种从未有过的想法,我的生命仿如被灌入了一股新的源泉和力量,让我兴奋与惊喜。我在想,既然我自身有这么大的感染力与号召力还有说服力及影响力,那么,我为何不尝试一下像我们的“佛陀”前辈那样,也学着去给世人“说法”呢?我这样说并非完全空口说大话,而是有事实依据可循的。以我这二十几年的人生经历得来的启迪与感悟,相信就不会比他(佛陀)少。而我在文学上道路上所获得的造诣,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能在某种程度上促进此过程的进行,起码在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方面,应该比不会别人差。要说到沟通的水平与技巧,我自问自己不会比别人差,就看我是否真的用心去做。而且,我是个女性,这可以说又是一种优势。就因为我的柔弱善良与清纯,异性朋友都喜欢靠近我,并且也乐意接受我的建议或叮嘱。至于说到女性朋友,大家身为女人,更易了解彼此心声,相处更不会成问题。再说到在日常生活中,我似乎天生就有一种不容人抗拒的“亲和力”,反正会让身边的人第一眼看到就都会非常乐意与你交朋友。我走在外面,很容易在别人心目中留有印象。我想,这除了自身较为独特的着装之外,还有更重要的是,我表面看来给人一脸清纯和友善的感觉吧,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在外我常会碰到许多人询问求助的原因。因为,在那么多虚伪世故的脸庞之中,我总会是其中最突出也最能给人一种信赖感和看到一线希望的那个。总之,无论在哪里,我似乎都总会成为最引人眼球的那个。不是因为外貌的出众,更非身份的高贵,
也许,仅仅是缘于与众不同,一种与世无争的沉默与悠然,还有那份淡淡的感伤与失落。


我也曾说过,我似乎天生就有一种可以窥透别人灵魂的本能,任何人只要简单和我交谈几句,对方的心事就再也难逃我的眼睛。或者仅仅只是一个眼神,一句不经意的话语,一个细微的动作,一个无心的神情,也足以让我读到这个人的心底里去,对其有比较深入透砌的了解。那些在现实生活中一起共处的朋友则更不用说了,不用他们在我面前表露些什么,对方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在我心里就已经熟知得一清二楚了。我很容易成为别人的“知音”,是真的!人人都愿意把心事对我倾诉,和我分担,我也弄不懂为什么。也许只是因为自己经历的事情太多了,对于别人的心迹都能感同身受,又因为我这人善于将心比心,凡事都从别人角度出发着想,更给人一种“知心人”的感觉。无论什么身份、层次与年龄阶段的人,似乎和我都没有距离可言。只要我愿意与之交往,能深入到其内心深处去,就必然可以摄住对方的心魂,让其在我面前暴露无遗。这,大概也可用来解释,为什么那么多异性朋友都会青眯于我的缘故吧。因为心灵相通,因为我可以感知他们的心事,因为我可以给他们一个情感宣泄的地方,因为我会让他们感到一种灵魂的放松和释怀。如果要我去改变和感化一个男人,那不是一件难事,当然,前提是我得付出真情,否则到头来只会害了别人。这也是,为什么在情感道路上我会如此之慎重的原因,宁可玉碎,不为瓦全。“宁缺勿滥”,是我的情感准则。虽然与身边相识的异性朋友多是无果而终,但由此深想,我实是可以利用这一优势来达到牵引点悟他们的作用。事实上,如果我真这样做,也不是完全无效果可言的。一个男人如果对一个女人有意,肯定会愿意听其所说的去做,尤其是言之有理于他们本身就是有好处而无坏处的话语。我从不会出于一已私心依仗此要求别人为了自己从事某些不合理或有违侠义之道的事情,绝对不会。然而,如此一来又不免有另一种担忧顾虑,怕无形中误导别人,使事情反偏离原方向发展,到最后是惹火烧身,害人终害已。不过转念一想,反正我时间不多,又何须顾忌那么多?不如趁自己还活着的时候,多做点好事,多挽救一些堕落沉沦的灵魂,不管代价需要多大,也无所谓能否真正起作用,但求尽力而为。


我还说过,自从最后一次可谓的网恋失败之后,从此对聊天交友就再也不感兴趣。到现在,我基本上连登录QQ的习惯都去掉了,更不要说会与人闲聊了。事实上,如果我要在网络寻求知音者,可谓比比皆是,我很容易和陌生人聊得来,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最明显的自然就是男性了,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定律反映。说来,我还有一大与众不同之处,就是有着极其细腻敏锐的洞悉力与透视能力。怎么说呢?就是还未曾和对方聊天,我仅仅从其简单的几句个人资料介绍就已经对这个人有了大概认识,心底里有了个大体轮廓,所以在初次交谈时很容易走进别人心窝。或者说单单看其所起的呢称,也可让我基本看出其属哪一类人,会有着怎样的心理特征。再有,看其头像,也可反映出一个人年龄大小及心理成熟度的问题,又可从侧面反映出其的性格特征等。总之,许多事情不需别人言说,甚至还未曾打照面,我就可从一些与之有一点点相关的事物看出一些“倪头”来,这更利于日后的交往。当你在未曾真正接触一个人之前,就已经熟知对方一切“底细”的话,相当于你就占据了一种“先机”作用,能让你对未来有可能发生的事情胸有成竹与无所顾忌。如果我需要“网恋”的话,不用担心会缺少人选,只是我不会玩那种不切实际的爱情游戏。几乎,我随便和网上任何一个陌生异**谈,都会让对方对我产生一种莫名的好感甚至是男女之情。如果我想要像某些网络骗子设计陷阱来欺骗男人获取钱财的话,也很简单,轻而易举就可让他们“上钩”。当然,我知道自己不会做那样的人。虽然他们之中也有部分人本身就不安什么好心,但,那是别人的事情,别人怎样想怎样做与自己无关,关键是自己做好自己就足够。何况,对于此类人士,我也不会以偏概全,统统打进十八层地狱,认为都是“大恶徒”一个。我会更多站在他们的角度出发着想,得出结论是:现实所致,生活太压抑了,找不到心灵的避风港,便只能把情感寄托转寄予网络,堕落麻醉或沉沦甚至埋没,是一种社会现象,而非纯粹个人因素所起。我可以理解他们,但却不认同他们此种消遣方式;我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开他们心头困惑,但却不会由此把自己也拖下水。帮人的境界,有时不一定体现在结果,其中一个“度”的问题也很重要。反正世事万千,奇幻无比,总得自己找到一条转变之路才行。


记得以前初次涉足网络时,还是蛮有兴趣,经常在QQ或聊天室里出现,当然,主要是为了什么呢?就是为了找寻自己生命中的另一半,为了找寻一份情感真正的归依,也就是所谓的“真爱”。然而可笑的是,我在网络里找了那么久都找不到,却无意中在现实中“应验”了,世事难道不是真的很可叹与可笑吗?更没想到,这份“真爱”的历程竟会是如此的辛酸与凄凉,艰辛与曲折,无奈与悲哀,真的是世事难料啊。唉,又扯远了,这不在此文探讨范围之内。亦如我曾经所言,在网络上能与自己引起灵魂共鸣的人也有大把,其中还不乏优秀之人士,完全可在自己考虑与选择范围之内。可,不知为什么,就没有一个能让我这颗心真正停泊下来,不再在外面东张西望,左摇右晃。事实上,我也从不会和一些素质低下的无聊之人聊天,都是一些颇有水平才华气度涵养的成熟男性,也能在某个时段给我某种好感或心灵慰藉。但,都是短暂的,到最后是谁也挽留不住谁匆匆的脚步。也许,网络世界的虚拟性,注定所有在其基础上诞生的故事都是难以有始有终,更无法开花结果。但,却也正因了这份寻觅之旅,让我忽然间感受到世上原来有着那么多和自己一样孤寂空虚的灵魂,在堕落沉沦或麻木,一种说不出的悲哀和难过涌上心头,为自己的无能为力,拯救这些在浮沉苦海中哭喊和挣扎的灵魂。虽然尽管我是可以起到负担起别人精神寄托的作用,让其不会再迷失与彷徨,但,我毕竟也只是一个人,一个柔弱的女子,对象也只能是个别例子,不可能面对大众化,我必定也承受和背负不起。再则,我也不是什么“救世主”,到底,我又有多大能耐和力量能挽救多少的有情众生呢?!


自从在文学道路上开始创作以后,我想,更多时候,也是为了拿自身经历来激励别人,这还是体现在“烟雨”所写不少文章里面,也可得到不少读者的赏析与拥护,有的更是留下联系方式想要和我进行更深的探讨与交流,感觉自己所写的文章还是有一定的振奋人心,能让人意气风发的作用吧,这多少让我感到些许安慰,再苦再累也值得。事实上不止止在网络,在现实生活中,我也常常是以此来激励身边朋友,我会以自己最积极上进的一面和开朗乐观的情绪感染他们,一般情况底下都能收到效果不管程度深浅。尤其是那种朝夕相处的朋友,更能起到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慢慢地慢慢地也就对自己多了一份自信,对生活多了一份热情。看到他们能做到这样,才是我最感欣慰的事情,只要别人生活真正好起来了,于我就是最大的回报。


 在这里写了这么多,具体是为了说明什么呢?我在想,既然,我有这么多“得天独厚“的优势,那么,我为什么不可以也学佛陀那样去“说法”呢?用自己的言行举止鼓励别人,用自己的学问知识引导别人,用自己的思维感悟劝慰别人,用自己的真诚真心感化别人,用自己的洒脱若然影响别人,用自己的善良慈悲感动别人,用自己的心如明镜普照世人。如果说,人类都可以把动物园里的动物驯良听从人话,我就不相信,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还会无法把自己的同类感化与改变?!那我们人类岂非连动物都不如了?!二千五百年之前,在印度是诞生了一个“释迦牟尼”,可2500年之后,佛学似乎就成了一片沉寂,不再有人继承,除了在经书上有所流传或在寺庙里有所讲演,却完全取代不了当初佛陀创始人时的大众化与向心化。我在想,我们是否也可以考虑把佛法普及到现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之中,让人人都可感受到佛祖的光芒,获得身心上的解脱与愉悦。走到今天,我似乎忽然间又明白了一个道理,上天之所以让我承受这么多的磨难,原来只是为了考验我的韧性与意志力。如果我能挺得过去,就可证得一般凡人达不到的修为;如果我挺不过去,注定也得走上如凡夫俗子一样的道路,在平庸无奇碌碌无为中度过一生。正如古诗词所写,“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一样的道理。纵横古今,哪一个名人伟人又不是在千辛万苦中走来,经过千锤百炼才获得让后人敬仰的丰功伟绩?哪一个历史上流芳千古的人物是在一生平坦享福中度过?哪一个不是饱受风雨袭击世道摧残才最终成为人之豪杰?也正因此,才会成就他们不屈不挠的意志,坚定不移的信念,勇往直前的勇气,奋不顾身的毅力,所以最终能守得云开见月明,到达胜利的彼岸。我想,现在的我也是这样吧,只有经历了那么多的风云变幻,沧海桑田,才会让我禅悟到这么多人生的真理,进而成为我可以向世人“说法”的基础,才会把我最终牵引到这条道路上来,实现“飞越生命”的最后旅程。当然,如果我真决定这样做的话,我并非完全会按先人的步伐来行走。事实上,我也不是很认可佛学中的某些倡导,比如,不说谎,不杀生,不吃荤,不喝酒,包括“色戒”也得除掉,我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是没多大可能的事情,毕竟这个社会很现实,许多时候我们是身不由己,不得不强迫自己去适应与接受,否则就无法在社会中生存与立足下去。在我自己看来,只要不违背人生大准则,某些小原则还是可以忽略的,最简单的一个例子,说谎,我就不相信有几人一生会没说过谎,我自认就做不到。虽然有时自己也不想,但为了生活,你没办法,否则就不要活了,这些可以说是现实所迫,应该能够原谅,只要不过于欺骗和损害他人利益,不过于违背佛学之“核心”和“真义”,不过于削减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还是可以“斟酌”而行的。又如,佛学虽然提倡凡人也可学佛修行,不一定要出家,但事实上在众多佛法宣传中明显就有这方面的偏向,如果是我,我就不会鼓动世人出家,那肯定会对社会生产力构成莫大影响。试想,如果人人都跑到寺庙里出家去,社会那么多的运转到哪找那么多的劳动力来维持?虽然佛经上也会写,出家人同样可以有自己的事业,但相对来说就差得远了。一个人出家之后,除了在精神方面有所贡献之外,基本上你对这个社会就再也起不到什么作用的了,这样说不是刻意贬低出家人,而是在陈述一样事实。一个人,如果选择循入空门,首先就可以说是看破红尘,万般皆空。一个这样的人,还会多有心于世俗中的事情,还会有多想到要对社会有所贡献吗?基本上很少很少的,否则其也完全可以不用出家,而仍旧逗留在红尘这个世俗之地,继续努力奋斗和助人为乐了。而且我也不认为,出家的人就一定会比不出家的人更有诚心,或者说更有善心与慈悲之心,一切的一切,说来还只是一个形式的问题。如果心中有佛,无论在哪里,都能谨遵佛祖的语录行事;如果心中无佛,哪怕你就是天天在寺庙里敲木鱼又怎样?倒不如做一个闲云野鹤的游人居士,远比守在青灯面前过日子要逍遥快活得多了。



也就在这一刻,我内心里忽然又萌发了一个可谓更加有点不可思议的念头:我要把中国的佛法,把全世界的佛学提升到一个更高层次,开创一个佛法新纪元,即普及到全民之中,让佛学与生活彻底相融在一起。做法很简单,我同样向世人传播善心与慈悲的情怀,弘扬佛法能给我们物质和精神生活方面所带来的利益与好处,而在其中更重要的是,我要教会世人一颗“平常心”,一颗不计得失不计结果凡事但求努力付出过就问心无愧、无论任何情形底下都能坦然自若从容面对、绝不会受他人或环境影响自己心态的平常心。只要他们拥有了这颗心,就相当于拥有了真正的财富,心中的富有,胜于一切。如果他们能做到这样,那么出不出家就都无所谓,不重要的了。而如此一来,其实就成了一件非常简单容易的事情,要做到用“平常心”衡量身边的一切,对待自己的人生,说来就是一个心态调整的问题,只要心态好了,一切就都会好了。如果你非常渴望改善眼前的生活状况,如果你迫不及待想要挣脱生活的枷锁与束缚,如果你愿意虚心接受建议并努力让其实现的话,就一定可以做到,就看你愿不愿意或想不想要的问题!不妨试一试,如果你下定决心非做成一件事,有可能会做不到的吗?一切又只看你决心的坚定与意志力的坚韧!!你相信吗?一个人的心地真的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学佛要先从学“做人”开始,这不是为别人,而是为你自己切身利益出发着想。什么叫“心地”?心地又叫“心田”,心像田地,能播种善恶的种子,生长善恶的苗子,最后结成善恶的果实。《严华经》偈语:“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古德解释“心”字是:“三点如星相,横钩似月斜,披毛从此得,作圣也由他。”说明十法界不离一念心。唐代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说:“一切福田,离不开自己的心,能从自己的心田去寻找,是没有得不到感通的。”正如种地一样,种什么得什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善因结福果,种恶因结苦果。什么是“命运”?命运指一个人一生的吉凶祸福,富贵贫贱等现象,就是业因果报的体现。正如《涅瘏经矫陈品》中所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但是当我们“行善”的时候,就可以把过往的一些“业孽”抵消了,自然也就起到扭转“命运”的作用了。还是那句话,朗朗乾坤,百无一贻;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机未到,时候一到,立即全报。


平时,我到“弘法寺”上香时,常会拿一些关于佛学的书籍回来观看,主要是全国各地寺庙主办出版的刊物,比如《甘泉》《净土》《声音海》《曹溪水》《佛教科学论》《心命与自立》《人生宝鉴》《如何过无忧无虑的生活》《浅谈般若波罗密》《人生要做的第一件大事,学佛……》,都是一些比较富有人生哲理性的文字,就像我们所看的《读者》一样,但却很少拿那些经书,即我们常说念经中的经文。一则,因为那里面的文字与我们现代人的言语有着太大出入,我自问自己都难以领悟,别人只怕更难以渗透了;二则,我觉得没必要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钻研这些经文。学佛念经的最高境界,其实应是心中无佛亦无经,包括《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在内,也要完全遗忘与摒弃,那,才是真正寻得“大智慧”和“大觉醒”。也正如那首著名诗句所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如果本来什么东西都没有,又还能“加载”或“玷染”些什么呢?如果我们的心本来就空了,又还能有什么进入我们的心灵,成为人生道路上的牵绊呢?心中完全放开,世间一切自然不会再成为我们前进的障碍。如来说佛法,其实也就是无法可说,那些敢口出妄语大加宣扬与倡导的人,不是真正的信佛者与禅悟者。所以,在此我不对经文加以过多诠释,更不会强行对人们进行灌输与熏陶。所谓“经文”是什么呢?只不过是一座通往彼岸的桥梁起填充性作用罢,或者是由世人虚构出来某种可激发人向学的促进因素,毕竟世上能得真正寻得“大修为”的人很少,就只能用此种手法来对人们加以牵引和指导了。而在我心目中,是可有可无,无足轻重。当然,有兴趣者和时间充足者,看看或研究一下也无妨,总不会是坏事。


其实有时候我也不是很想拿那些刊物回来,因为,我感觉他们上面所写的东西,我自己能比他们写得更好更具体更全面更完整更简明扼要更通俗易懂也更容易让人吸收与接受,当然,所谓“择善而从”,任何事物总会有其超越寻常或不在自己感悟能力范围之内的情况出现,故一定程度的吸收与借鉴作用还是不可缺少。所以为了写作,为了尽可能丰富腹中文墨,进一步凝练与深化笔下文字效果,对世人有更大的帮助,我还是应该多读一些圣贤之书,浏览一下先人走过的足迹。事实上,当我后来细细翻阅拿回去的书籍时,才蓦然惊觉,原来书中许多理论道理箴言等,我早已在自己笔下有所显示了,还是体现在“烟雨”“个人文集”里面。由此可见,我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就走近了佛学,进修了佛学,并且达到了非同寻常的成果。记得在《慧缘妙语》一书中看过这么一段话:禅的深浅程度级别区分为五种,依其顺序为:1:凡夫禅,只为自己身体或个人利益而修者;2:外道禅,心外求法,为得道成神成仙而修者;3:小乘禅,为解脱六道轮回而修者;4:大乘禅:发大愿心,为利益众生,为成佛而修者;5:最上乘禅:体会十方三世诸佛之所证,且圆融于最纯净的生活方式中,是谓“最上乘禅”。看到这里,不知大家有没看出一点什么“眉目”来?很明显,我是跳跃了前四种直接就进入到第五种,也就是所谓的“最上乘禅”修法。然而可笑的是,我自己竟然一无所知,什么时候竟达到了此种境界,如果不是偶尔接触佛学,看到此,也许我永远都不会知道。这,是否又可反映出另一种人生哲理?许多时候,我们不必过于注重强求结果,更不一定要依规律行事,往往就达到了意想不到之收效,有时候,“无规矩”才是真正的“成方圆”。但愿,这个小小的故事也能给大家带来点启示,从此让自己的人生走得更平稳和完美一些。在此,也为了大众着想,为了能写出更精进的文字,为了更好地向世人“说法”,我还得不断地学习和进修,进一步提升与完善自己。正如《论语•为政》所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人,要活到老,学到老,直到生命停止的那一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我依旧坚持到山上“求佛”,每次身上都带不少东西,有时不方便跪拜,我就会找一地方放好,其实也就是放栏杆或阶梯上(没专用之地存放),直到把所有佛象都参拜完毕再取回。在这里,有一个与世俗非常“格格不入”的现象,是非亲临之人难以体会。在这里,随便放东西的人,都不用担心会丢失,为什么?因为,有佛祖的一双慧眼在注目着这一切,没人敢在佛祖面前“动手脚”,哪怕再胆大妄为的人们,都是不敢在佛祖面前“显露”的,否则岂非是在为自己增添多一层罪孽,来世更不得好过?所以,人们出于一已私心,想为自己多积点善和德,是绝对不敢在寺庙净土里偷盗的,我们大可随便自然进出,自由寄放。这与外面的红尘之地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反映。在外面,即使把包挂在身上也会有人来抢,钱掉了休想会有人提醒或捡回给你,都恨不得你掉多点,从你身上骗多点偷多点抢多点。反正,有钱“入袋”就不管方式的对与不对。但,在寺庙里绝对不会。即使你的钱包就掉在地上,都不用担心会“出事”,没人敢捡起来占为已有,哪怕内心其实不知生起了多少次“念头”。但是,因为有佛祖在,因为一份信佛之心,他们不敢那样做,而只能压抑心中的妄念。这,让我既感到可笑又可悲。人人在这里上香的时候,也许是还会抱一份善心与慈悲之心,在佛祖面前可以说得头头是道,要怎样怎样做,要安守本分,要正直老实,要助人为乐,要为自己积善积德,要发扬博爱之心,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做好事行好意,然而,事实上真如此吗?无非也多只是一种表面形式而已,有姿势没实际,有可能前脚刚走,后脚一踏出门口,立刻就忘得一干二净了,否则在寺庙外面的世界里就不会有这么多贪嗔痴妄偷盗抢掠等“肮脏”行为的往复上演了。我不认为,一个经常到佛祖面前上香的人就会是一个多么有善心的人,更不认为一个从来不曾给佛祖上过香的人就不是一个慈悲之人。相反,两者之间有可能刚好成背道而驰之反定律,有时越做得多的人越是虚伪,越做得少的人才是真实。因为,心中有佛,就胜于一切,根本就无所谓有无表面之反映。这样写的目的,只是为了说明,我们,不应该要在佛祖的监视底下才会行善心做好事,而应在有无佛祖存在的世界里都要自觉行事,那,才是一种真正的行善积德。而且你要知道,佛祖的慧眼是遍布于世界每一个角落,我们所做一切其实都在他的监控底下,那么,我们又怎能因为眼中所见才会有所约束自己,眼中无见时就可随意放纵自己?果真如此,那我们根本就不应相信“佛祖”“神灵”的存在了,那都只是一种表面的“假象”而已。一樽佛象并不能代表些什么,但佛祖的光芒却足以照耀到世间每一个角落。只要心中有佛,光明就无处不在。

记得在“弘法寺”内部特制作的《弘法》刊物上,看到关于主持本焕长者的介绍。本焕长老享年100岁,早年出家,精勤求道,励志苦行,参禅打坐,行脚参方,闭关阅藏,刺血写经,经过几十年的艰苦修行,最后成为一位德高望重在海内外佛教界都享有崇高威望的高僧。他一生中复兴了不少寺庙,为佛教道场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他还慈悲济世,广结善缘,到处说法,普度众生,向世人传授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另外,他还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为“希望工程”捐款总计近二千万元,解决了更多有需要人们的生活难题,真正体现了“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宗旨。我想,虽然也许我远远达不到他的知名度与能力,但我同样会把他的这句“座右铭”记在心底,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准则。一个人是否有善心,不一定是得造就多么轰烈的举动出来,只要能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时刻引用,其实同样是对佛法最好的一种传播与弘扬。而我,也就只能以此种方式,在生命剩下不多的日子里,尽我最大的可能去“点化”世人,不管是否有作用或者根本毫无用处,但,我还是愿意这样去做。没想过要为自己亡后的灵魂提前超度,也不是想以此来洗清自己的罪孽得到上天的宽恕,更不曾想过来世要到“极乐世界”享受去,相反,我反感那些,所以绝不会向往与追求。我这样做,只是因为,我应该这样做,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本分!尽自己最大能力去帮助别人,其实就是,为自己真正的“积善”和“积德”!!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终日乾乾,与时偕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当我踏上这条道路,这条道路,有苦也有甜,有酸也有辣,寂寞和孤独,但我从来没有回顾,虽然有流不完的泪,虽然有吃不尽的苦,但我却有一个心愿,报答佛的恩……


天上的行云啊,一生都没有家,行路匆匆追赶着晚霞;修佛的人们,都把那苦难磨,得到真的同时,意味着要舍下,舍下对亲人对故乡的牵挂,对名利的追逐和对迷茫的执著……


一生都是命安排,求什么;今日不知明日事,愁什么;不礼爹娘礼世事,敬什么;
兄弟姐妹皆同气,争什么;儿孙自有儿孙福,忧什么;岂可人无得运时,急什么;
人世难逢开口笑,苦什么;补破遮寒暖即休,摆什么;才过三寸成何物,饶什么;
死后一文带不去,悭什么;前人田地后人收,占什么;得便宜处失便宜,贪什么;
举头三尺有神明,欺什么;他家宝贵前生定,妒什么;前世不修令受苦,怨什么;
赌博之人无下梢,耍什么;治家勤俭胜求人,奢什么;冤冤相报几时休,结什么;
世事如同局一棋,算什么;聪明反被聪明误,巧什么;虚言折言平生福,谎什么;
是非到底见分明,辩什么;谁能保得常无事,诮什么;**在人心不在山,谋什么;
欺人是祸饶人福,卜什么;功名利禄如云逝,追什么;荣华富贵眼前花,傲什么;
一旦无常万事休,忙什么……


积金好不如积德好,进前好不如退后好,计谋好不如造化好,文章好不如命运好;
好巧好不如老实好,作福好不如避罪好,多求好不如适中好,巧言好不如直道好;
暂时好不如悠久好,开花好不如结子好,热闹好不如清闲好,创业好不如守业好;
奢花如不如互朴好,装点好不如本色好,像貌好不如心地好,奇特好不如平常好;
面前好不如背后好,吃好用好不如修身好,少年好不如老景好,说得好不如行得好;
问得好不如答得好,读得好不如解得好,参得好不如悟得好,修得好不职证得好;
显能好不如守拙好,更新好不如复古好,人情好不如信义好,提携好不如自肯好;
待人好不如待亲好,求人好不如求自好……


面上无嗔是供养,口里无嗔出妙香,心中无嗔无价宝,不断不灭是真常;
佛在灵山莫求远,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佛在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生,忏悔此生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月,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都无怨,留得清白在人间;
三十三天天外天,九霄云外有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


讲道容易体道难,杂念不除总是闲,世事劳尘常挂碍,深山静坐也徒然,出家容易守戒难,信愿全无总是闲,净戒不持空费力,纵然落发也徒然;
修行容易遇师难,不遇明师总是闲,自多聪明空费力,盲修瞎炼也徒然,染尘容易出尘难,不断尘劳总是闲,尘性攀缘空费力,不成道果也徒然;
听闻容易识心难,侮慢师尊师总是闲,自大贡高空费力,聪明盖世也徒然,学道容易悟道难,不下功夫总是闲,能信不行空费力,空空论说也徒然;
闭关容易守关难,不肯修行总是闲,身在关中心在外,千年不出也徒然,念佛容易信心难,心口不一总是闲,口念弥陀心散乱,喉咙喊破也徒然;
拜佛容易静心难,意不虔诚总是闲,五体虚悬空费力,骷髅瞌破也徒然,诵经容易解经难,口诵不解总是难,能解不依空费力,日诵万卷也徒然……


我们易生病,我们没有赶走病痛;
我们是易于死亡的,我们没有挣脱死亡;
我们是自己行为之结果,无论我们种了什么因,是好是坏都是自己造成的果


众魔境界,愚人所贪,诸佛所诃,一切苦患,因之而起。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能观心者,空间解脱;不能观者,当下沉沦。心能行平等,处处谦恭,视诸法平等,诸洗空相,法法都幻。修时又能以幻化之法,修幻化之心,有什么得失成败,自然心量广大无边,宽宏不作计较。


天道难信,命自我立,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已立而立人,已不立如何立人;已悟方渡人,已不悟如何渡人。以菩提心为本,以大悲心为用;以怜悯心为陀,为恻隐心导航。一切善恶,皆出自心,自心修善,令身安乐,自心造恶,令身受苦。佛由心成,道由心学,德由心种,功由心修,福由心作,祸由心为。心能作天堂,心能作地狱,心能作佛,心能作众生。是故心正成佛,心邪成魔,心慈是天人,心恶是罗刹,心是一切罪福种子。心异则千差竞起,心平则法界坦然,心凡则三毒萦绕,心圣则六道自在。


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之美。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害常生惭愧心及忏悔心,维有修持。诸恶勿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以待已之心待人,以责人之心责已。势可为恶而不为,即为善;力可行而不行,即是恶。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见他人善,当知已善,必助成之;视他人物,当如已物,必爱护之。遇人痴迷处,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难处,出一言解救之,亦是无量功德。心中常存善念,遇事逢凶化吉。凡一言一动,常思有益于人,帷恐有损于人,不惟积德,即是福相。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犹如莲华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失意事来,治之以忍;快心事来,处之以淡。不强人,便是恕;不自恕,便是强。不流最初一滴血,则可避免冲突;不说最后一句话,则可结束纷争。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家富而骄人,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贵莫贵于不求,贱莫贱于多欲。在打击之下继续前进,在苦痛之时勉力尽责。人家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恶我、骂我、骗我时如何处治乎?只可忍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且看他。当你快乐时,看看云吧,云告诉你,欢乐易逝;当你心愁时,还是看看云吧,云告诉你,一切都会过去……


万事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诗思禅心共竹闲,任他流水向人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山上青山松下花,花笑青松不如他;有朝一日严霜降,只见青松不见花。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
草色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寒霜;始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笋尘出土忙……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