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洒入愁肠泪纷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日记遗言:人世间必有一种爱,可以超越物欲,超越生死,去到世界的尽头。风云变幻,沧海桑田,一千年,一万年,一亿年,不变……红尘有爱,千古如一……


宿舍里一共住有三个女孩子,都是广东人,同一年出生,有一个比我大月,还有一个比我小月。她们都已经结婚,比我大月的有一个两岁多的女儿,比我小月的有一个快一岁的儿子。当她们拿着孩子相片在我面前炫耀的时候,那时我真想说,我也有一个女儿,但终没出口。没结婚,就有小孩,说出来谁会相信,别人又会怎么看待。说来也真有点可笑,没人知道,我有个小孩。我不说,别人也不会怀疑,更猜不出来。不过,有时想想,这少了那张结婚证书所谓的“婚姻”可真有不少好处呢。一个人只要未真正走进婚姻,就可以享受不少“优惠待遇”。比如,找工作的时候,选择范围比较广阔(许多工作一般要求未婚);比如,身边就总会有异性目光的追随,总会有人把你当小女孩来看待;比如,自己同样可以作选择,不需为了“离婚”而发愁……所以,我是非常赞同国外不需办结婚手续但又可以组合家庭在一起生活的做法,一如我在《婚姻,是什么》一文中所言,某些国家多不提倡结婚,但他们又都在一起生活并生小孩,也组建家庭,只是少了那么一个所谓的法律程序。这样的人群占结婚人群比例中多数,可相反这些家庭的牢固率却比结婚一族的要高。还有其它一些国家也流行此种婚姻,并未对社会造成什么影响或引发重大问题,大家一样消遥自在,安居乐业,幸福快乐地生活着。由此可见,婚姻不是一定就要靠法律手段来对人们定下一种责任与义务的约束监管才可获得最好效果,鉴于人多少都有种叛逆性的原因,往往是适得其反,更加速人们逃离背叛之心。至于所谓“责任感”的束缚,我认为同样重在于个人本心和做人原则,这与外界的约束手法并没多大直接关系。就如一个人要变坏了,再多的法律程序来监控又怎样?除了在某种程度上也许会有所改善,却难以改变全局,这是事实。我想,如果此种婚姻“模式”,也可以在中国推行的话,定会获得男男女女的大力支持,更符合大众化意愿,也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体现着人们观念的提升和社会的进步。当然,说归说,但在目前而言想必是不可能的。中国,毕竟在许多方面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何况,感情,婚姻的事,谁说得清呢,留待保留吧……


三个女孩,有时坐在一块,便说说感情婚姻的事情。其中一女孩说起她和他老公的恋爱史,原来他们相恋达三四年之久才最终确立“关系”,走在一起。说真的,我有点佩服她爱人,一个男人也只有真爱一个女人才能做到如此的尊重与忍耐。不过后又听她说,其实自己是上当受骗了。原来,她并不爱他,只是就那么一次不小心怀上了,便只能将就走进了婚姻。说不出一种什么感慨,又是因男女关系不得不建立起来的婚姻,能不让爱情成为“坟墓”吗?我曾追问她既然不爱,为什么要与对方发生男女关系而且也不采取任何防范措施?她说那时自己还小不懂事,并说这些都是他精心“策划”的,直至后来才得知他就是有意以此留住她的人,因他自己也可觉察出她的心不是很系在他身上,才想出这么一种可谓极其卑鄙阴险的“方法”。真是“最毒男人心”,女人实在不可小窥了男人。不过他们这一对还算不错,结婚两三年,依旧像小孩子般嘻嘻哈哈,打打闹闹,仿如热恋中,实是让人羡慕。虽然难免也会有产生不愉快的时候,但多是她老公妥协认错。看得出,她老公很爱她,事事忍让迁就着她,经常打电话问候或过来探看,非常着紧的样子。女友多少有点依仗着对方的爱过于放任了一点,或者说故意折磨对方,以达到一种女孩子虚荣心或心理平衡的作用。有时她会在我面前感叹婚姻的枯燥无味或诉说对对方的不满,有时甚至表现出一种很消极的情绪,说什么婚姻就是这样子的了,过日子过日子,语气暗含无奈与伤感。


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我看得可谓非常清楚,很明显,朋友正处于一种“去留两难”的矛盾选择之中,既不满足于现状却又无法改变些什么或不知如何改变的争执性心理。这,应该可以代表目前不少处于婚姻中男女的心情了吧。我劝慰朋友说,其实你应好好珍惜,你们之间的感情。你看看身边,走进婚姻的夫妻无不是由开始的千言万语到最后“沉默是金”甚至连简单的沟通交流都不复存在,或者干脆是逃避,连面对彼此的空间都不愿意保留,婚姻成为死水一潭,有几对还能像你们这般天真活泼烂漫可爱,依旧保留着那份“童真”和“稚气”,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事情。婚姻不一定是轰轰烈烈才叫爱,像你们这样平凡平淡也是爱呀,是最朴素最实在的爱。你们要懂得身在福中知福,莫要一味羡慕别人那些不切实际的“幻影”,更不要以此来作为“放肆”或“报复”的耗子而折扣了彼此的感情,终有一天会后悔莫及。如此说了一些,不知朋友能听懂多少,又能吸取多少。许多事情,往往是用在别人身上行得通,但转用于自己,有可能却恰恰相反了。我也是如此一个人吧,没资格去评议别人的生活。只是由此深想一层,感觉“中国式”的婚姻实在太多无奈与悲哀了,人人都过得压抑和疲累,得不到解脱。这种状况能否有所改善呢,还是只能一代一代延续下去,人人都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其中的牺牲品……


他们的儿子快满周岁了,女友决定回去看看,正张罗着回家的事情。回去的日期还远远未到,其早已心急如焚,归心似箭,兴高采烈,热情洋溢,那情形仿佛十几年没回过老家一样。临近前几天,她特意到商场买了许多贵重的东西,都是给小孩买的。我看到那些一包包一次性的面巾纸,忍不住有所叹息,感觉太奢侈了点,如果是我才不舍得出那价钱。朋友却说道,还有什么比自己孩子更重要?只要是为了孩子好,父母什么都愿意付出。我听了,一种深深的歉疚与自责涌上心头。是的,母性啊,一种本能的体现,可我呢?我竟然从未打过电话问候过自己小孩的情况,我竟然从未想过她一点点,我竟然完全置她的生死疾病于不闻不问,这是什么母亲呀?!我们老板娘同样非常疼爱他的孩子,经常在众人面前往他额头上亲一口,下雨时担心他没带伞,过马路时再三叮嘱,放学时亲自接送……点点滴滴,无不体现着一个母亲对孩子最深挚的爱。看着这一幕幕,我的心里更难受,那么,我呢?又为自己的小孩做了些什么?我对她还有爱吗?我还有最基本的母性和人性吗?不是我不想疼她爱她,不是我不想为她做些什么,而是,我已经失去了一颗正常人的本心,所以也就失去了所有本能上的行为。彻底的心死,彻底的离弃,彻底的埋葬,彻底的沉沦,彻底的毁灭……


晚上,被朋友叫去洒吧,本不打算去,但想想,还是过去了。他们在那儿老催人喝酒,还叫玩骰子,猜拳之类,我一一拒绝。朋友说,你怎这么没情调,我淡淡说道,我向来都是这样的呀。是的,我不喜欢像别人那样,疯狂,放纵,我喜欢安静,一个人细细品味心事,冷静欣赏身边一切。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不再喜欢讲排场出风头,而更多习惯于站在一个无人注视的角落演绎自己。大概应该是从他们公司出来,在那里被他们深深挫伤之后,让我明白了自己只是一个不起眼不受欢迎的角色,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份量,也得以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这也是为什么我曾数次强调在他们公司学到许多,足以让我受益终身,暗意就是指这方面。说真的,我在外面所接触那么多工作中,从来没有哪一份工作会比在他们公司只上一段时间的班,就如此彻底打击我的自信心,让我从高高的空中重重地掉落在了地下。但也正因此,让我真正读懂了生活的真谛,领悟了人生的内涵。一如我曾在“烟雨”个人文集《年轻和成熟》(http://www.xiaoshuodaquan.com/article/20061123/255795.html)一文中所写,那些,可以说都是从他们公司出来之后才感悟得来,平凡平淡才最真。可奇怪的是,我此种生活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却不多为人们所认可与接纳,常常都是被朋友认为是不会生活或跟不上潮流之类。就如这位朋友,他也说以后要好好改造改造一下我。我不作声,心底里却暗自偷笑。为什么人人都想要把我改变,难道我真那么容易激发并满足一个男人的征服欲?或者天生就是一个“尤物”,那么容易引起别人兴趣,从我身上可以证得自己人生价值与意义的体现?我不认为自己的生活有什么不妥,相反,我过得比任何人都充实与洒脱。我只是做着自己,扮演着最真的自己,这,才是我生活的重心。我不会改变,永远不会,如果会的话,也只因一个人而变,除“他”之外,没有任何人可以让我改变。



有时想想,感觉也真的非常不可思议,其实我们之间的交往是如此的短暂与浅显,话语也没多说上几句,甚至可以数得清,“他”更没多教导我些什么,除了一句“与人为善”。然而,“他”却一直在暗中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影响着我,让我对感情对生活对人生对生命的感悟逐步升级完善,竟走到今天这种“程度”。包括“烟雨”所写那么多文章,包括这篇长篇小说,如果不是“他”的影响力的感染,我根本就写不出来,也达不到预想中的效果。有时想想,实在难以想通,也许吧,那就是爱情的力量,不需言语,却已胜过千言万语。有爱在心中,便会有无穷的力量,生命永远焕发,青春永远蓬勃,**永远**……


3月31日,打电话给《有多少爱可以重来》中的他,问上次考虑的事情怎么样(和晴的故事),他说做朋友可以呀,我说不止这么简单,你知道我的意思,我希望你们能走在一起,而且你还必须得把我给忘了。他笑笑,一声叹息,有点无可奈何的那种,也牵动了我内心的那根情弦。也许,刻骨铭心地爱过一次,重新接纳一个人很难,而忘掉一个人更难。我这样做,似乎多少有点强人所难的感觉,是不是太自私了点。可我也是为了他们好呀,反正我迟早是要离开的,他们能相依相伴,定会过得好一些。当然,我也不可能强求,更无法操控一切,只能希望而已。具体怎样,大概也只能由天定了,如果真有天意的话。


简单说了些工作情况,挂下,打电话给《天堂的约定》中的他,要他帮我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期间说到钱的问题,我暂时急需,希望他能给我存一些过来。他说他现不在惠州,离开公司了,无法帮我存寄。具体在哪我不清楚,他也不肯说。我怀疑他可能是开始实施他的“计划”了,他说过把有关“钱”的事情办好,就会选择如我一样的道路。他大概后来又曾上来看了我的这篇文章,尤其是我所写教导他如何带小孩那一文(详见第109章)。当我责问他真可以做得这么绝(不给我钱维持生活)的时候,这次,他显露出一种从未有过冷森的语气。他说,###,你不也做得如此的绝(意指我曾说过如果他敢杀我最爱的人,我就把小孩杀死再自杀,以让他痛恨一辈子),也不要怪我。他说他还叫身边的朋友也上去看了,大概是有意宣扬我的“罪孽”,最后还说什么“我得不到的别人也休想得到”……尤其是我在恳求他帮我办理人生最后一件大事时,他又开始和我谈条件。我说,你怎么总是这样,样样都要谈条件,就你这一点最让我反感。他表现出一种从未有过陌生的语调,阴森森地说:“如果我###不讲条件,那么我就不姓#了”……他忽然间的态度转变让我觉到心寒可怕,我没想到他竟会变成这样。以前他不是这样的,是不是他看了太多我所写的文字,心理反越来越失衡,变得越来越让人难以捉摸?!


这真的是一段孽缘啊。他不肯给钱我,其实不是因为他真的对我的安危置之不理,只是不想让我过早把心里的愿望实现(他知道,一旦我把这些“牵绊”去掉,我会立刻寻死),以此种方式想要挽留我的生命,多一刻是一刻;然而他不但得不到任何预期效果,却由此让我对他更心生怨恨,更加弄巧成拙;他说要杀我最爱的人,其实也是以此来要胁我,以让我能得以活下去,目的是一样的;然而同样改变不了些什么,只会让我对他更加不满;他和我所谈的一切条件,其实目的也只有一个,都是为了挽救我的生命,希望我能活下去;可到最后这些所有条件反过来倒成了我威胁他产生的“根源”。我说要把小孩也给杀了,其实我也只是以此来威胁他,以保证自己所爱之人的人身安全,并非真的会如此之做;然则可悲的是这却更加重他误解,认为我够狠心肠,从而更激怒他一种报复性心理,再反过来也激起了我的更偏激之反抗,如此恶性循环……于是,双方就这样相互“矛盾”与“冲撞”,原本都是出于好意,到最后反都变成了“导火线”,推动事情往更坏方面发展去了。我为了自己所爱的人痴狂,他却为了我疯狂。到最后,真的不知是谁错在先,到底是谁逼的谁呀。真的是孽缘,孽缘,都是彻彻底底的孽缘……


如今,相当于他在暗,我在明。我无法得知他的行踪,他却可随时上来这里通过我的文字了解我的生活情况,包括我的心理变化,和我的一切计划安排,明显就是他占有优势。更重要的是,有些事情我本不应在这里写,怕让他看到,但不这样做又不行,故事情节无法铺展开来。于是,我脑海里忽然萌发出一个不算是很“正规”的念头。当晚,我试着按他以前曾透露过的银行卡密码登录他邮箱,真的是幸运万分,竟撞中了。进入邮箱后,我把曾发送给他的邮件给删掉,这样他找不到我的网址,我就不用担心他有可能得知我些什么了。当然,这样做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目的。我不想让他看到我在这里表述对另一个男人的爱或恨,前者(爱)势必会更加重他心理的不平衡,行为更加偏激;后者(恨)难免会引起他对我的疼爱呵护之情,从而产生要帮我报复的心态,情况更加严重。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让他什么都看不到的好。还记得当初他为了得知我的消息,也曾“秘密”登入我邮箱以查找“线索”,如今却是轮到我为了断绝他的信息来源也来个“效仿”,真的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只不知如果被他发现会是什么反应,总之我是坚持不承认,他也无可奈何。网络也有可能出问题的嘛,有些信息在莫明其妙中丢失是常事。只是,这又能解决根本问题吗?他说到十月一号就可以把一切事情处理完毕(主要是钱的问题),我却想,到那时我都不知到哪去了呢。他在暗中为双方亲人筹备钱财,以确保他们后半辈子的生活,然后抱定决心与我“玉石俱焚”。同样,我也在紧急运转自己的计划,以把某些必须处理的事情安置好,这样才走得心安。很明显,大家都在刻意拖延时间。可,又能拖多久呢?这枚暗蓄的炸弹,我不知道还可以埋藏多久。假如一旦不小心被完全引爆,又会是怎么一番景象?!最无辜的还是小孩啊,大人之间的纷争,注定要累及其一生的命运。孽缘,孽缘,生生世世的孽缘……


前几天,还曾收到他发过来的电子邮件,大意是说公司举行旅游,希望我陪同前去。我没回复,心想都什么时候了,还有心情谈游玩。我也知道,自己是坚决不会再回去的了。而现在,我想他的心思应该也会有所改变的了。他已经不再是“他”,之前的“自己”了,一如我也不再是“我”,之前的“自己”了。我们,都变了,变得如此之陌生与可怕。怎么会这样,是什么导致这种种变化的呢?为什么……

无言独上西楼,一弯新月淡如水。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谁睡。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何在?


剪不断,理还乱,哪番滋味在心头。
试问闲愁都几许,万千心事难寄。
明月楼高休独倚,洒入愁肠,化作泪纷飞;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何处相回避。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