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生命插曲的穿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日记遗言:人世间必有一种爱,可以超越物欲,超越生死,去到世界的尽头。风云变幻,沧海桑田,一千年,一万年,一亿年,不变……红尘有爱,千古如一……


生活,似乎总会在不经意间让人措手不及,瞬间有所扰乱先前步伐。正在我一心筹划“死亡计划”的时候,似乎人生的“际遇”依旧不曾停止,很快,又有新事情发生了。


隔壁那个房产经理姓刘(修改后全为化名),我们叫其刘经理。他依旧常会过我们这边走走,如此渐渐熟悉,可以称之为朋友吧如果不算高攀的话。他是一个表面给人感觉较成熟稳重的男人,话不算多,说出来的话都是极其有分寸上层次,一看就是有水平有文化有素养之人。感觉他也应是个有故事的人,从他与人交谈的话语中,暗含深度,非人人能听懂。只是,我却能心领神会,自然表面不说,有些事情尽量不去揭穿就最好,知道得越多越不安全。我想,如果他有什么心事,我应该可以明了。就如,他似乎总能看穿我的心事,尽管表面上我是如此“乐天派”。有一次,我在吃饭,他过来,坐同一桌前。不知怎的,他竟然说我哭了,说看到我眼里有泪水。我笑,你该不会是眼睛如此之近视吧。他却不接我话,依旧说着什么“不要哭”“哭多了不好”之类的话语。事实上我那时真的没有流泪,虽然有时候眼里经常会朦有一层水雾,但那个时候的确没有。我不知道他为何会如此一说,是无意,还是刻意,亦或暗意?也许,他也应看得出来,我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有种同道中人的感觉吧。


看他每天为工作忙过不停,我故意用一种嘲讽性的语吻询问:“你的目标是打算赚多少的钱才算够呢?”这话,我曾经很想问一下让我为其痴为其狂的那个男人,可最终没机会,而到现在只怕也没那必要,与我何关。人的**,永远是一道不可填补的“沟壑”,一般来说,越是有钱的人就越难以感到知足,除了沿着先前这条路继续走下去,很少会有考虑改变人生路线,转向其他。只是,没想到的是,这话我怎会无缘无故用来询问一个刚相识不久的陌生人。世事真的是难以预料啊,一种说不出的感慨油然而生。


眼前的这个他笑笑,故作神秘地说道:这个不可以告诉你。我心想,不说就不说呗,与我又没什么关系,更不会打劫你。说真的,我有时会很是看不惯那些有钱人,像一台机器,没血没肉的机器,机械而忙碌地运转。我讨厌这种生活方式,实是一种“束缚”和“累赘”。当然这不代表公众见解,人各有志,焉能苟同?!


后来聊着聊着,就不经意间谈到了一些关于感情生活人生的大道理,始觉是不是扯得太远了点。那时,旁边还有一同上班的另一女孩,也跟着附和,可能都是有感而发吧,以至于我也忍不住被牵引有点进入了“戏”里。当我蓦地意识到自己实在说得太多了点的时候,赶紧止口,转换话题。我说,你说话可能太深奥了点,一般人听不懂。并试探着询问,大概也是有着不寻常的人生经历,才会造就一个人,语气中不自主流露出一种渴望了解的兴趣。他没躲避,表示认可,也可能受我影响,他欲语还休似地想要叙说某些东西,但最终以一句“你还不是我的知己。”嘎然止住。我明白他的意思,可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欲“打破沙锅问到底”:说一下也无妨呀,反正又不会有什么影响。女人的好奇心有时真的一是大麻烦,往往就是揭晓一场悲剧的开始。

也许缘于一种似曾相识,也许缘于我的真诚,就这样,他开始和我说起了他的过往。至此,我也才得知,他和自己一样有着一段失败的婚姻,有一个十岁多点的儿子,还有一段非常沉重曲折不幸的人生历程。他是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比我足大上有十年。从学校毕业出来不久,在家人的撮合下,结识一家乡女孩,彼此感觉不错,又处于一种懵懂无知的年龄,很快便登记结婚了。后在慢慢的相处中,始发觉两人思想相差甚远,沟通难以达到共识,感情渐渐分离,后因一次闹矛盾大加吵架,双方产生剧烈争执,冷静下来斟酌之后提出离婚。女人也同意了,但为了小孩着想,以维持一个完整的家庭,他们分居但未正式办理离婚手续。再后来,他过到广东深圳谋求发展,期间从低微开始,做过很多份工作,饱受生活磨难,又遭遇种种不测。先是眼睛忽然受伤接近失眼,花了许多钱治疗才算勉强康复,始终与常人视力有一定距离,更不幸的是又发生车祸,在医院里动手术,昏迷了几个小时后醒来,大难不死,又捡回了一条性命。如此几经辗转,每次当他的事业即将处于起步阶段,相当于又前功尽弃,又得从头开始。而且,因经济上的消耗,远远加重生活负担,也因此,他的奋斗之路才会那么漫长,艰辛之多。但他始终不放弃,不向命运低头,最终靠着自己的慢慢摸索与努力,取得了工作出色的成就,从一个普通的打工一族,直成为了现在管理好几家房产中介的经理。然而,在他的事业处于辉煌时期,感情却屡屡受挫。在深圳,他曾认识了一女孩,比他小十几岁,两人相爱同居,只是未领结婚证。该新女友也曾和其前妻在电话里交流过,前妻很明确地表态,如果他们需要结婚,可以随时回去办理离婚手续。感觉此女人做得还是比较大度一点,不像有的女人大哭大闹,要生要死,实在不应该。然而他们并未走进婚姻礼堂,途中又有问题出现了,原来,他自从出过一次车祸之后,身上就留下了些毛病,需要定期接受治病。女孩毕竟还小,青春可贵,考虑到以后有可能会拖累自己一生,便想到了分手,她不好亲自开口,而是让其父代以婉转表述。他表示理解,她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他也不想因自己担搁她,所以他愿意放她走。五年的感情,女孩从未做过家务帮他做过饭洗过衣服,全都是他一个大男人招揽了。他也许是爱她还是当她是小孩子一样地疼惜纵容,总之他对她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呵护。但最后,还是无法拥有,别人飞走了。他说,他不后悔,也没什么可抱怨的……


他对我说这些事情的时候,语气非常平稳,也很简洁,丝毫感觉不到什么沉重的感**彩在里面。说真的,他的故事让我有所动,真的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人都有自己的苦衷啊。在我们不断为自己的际遇而有所抱怨的时候,想想那些比我们更不幸的人们吧,其实我们还不算是最不幸的那个,应该感欣慰的了。我没想到,他也会有一段如此沉重复杂的人生经历,但我也能从自己的阅历中读懂他这一切,尽管他并不曾过多表露些什么。说真的,我也很钦佩他,这份勇气洒脱淡然,对对方的理解与宽容,并非人人可以做到。多少有点替他鸣不平,付出了那么多,却换来这样的结果,为什么真心之人的追逐总是换不来最好的回报?换不到最完美的结局?!也许,生活本就无所谓“公平”可言,我们每一个人又岂非不是如此?永远都与“公平”一词见不着照面。公不公平,只要自己退一步,其实就是“公平”。正如朋友那样,再见亦是朋友,如今依然保持联系,朋友间的正常交往,依然为未来努力,对未来抱有美好的希冀与憧憬。单凭这一点,我就自愧不如,应该向他学习。


话闸子一旦被打开,便有了许多可谈的话题。闲谈中我得知他有好几兄妹,个个都是比较有头有面的大人物,并且都在深圳这里买了房子,安居乐业。他说他很羡慕他们,感叹自己跟不上他们的步伐。我却表示自己不向往他们那些名人的生活方式,权势越大,金钱越多,压力越大,工作越忙碌,生活越不得轻松。当然,这些在他看来想必是理解不了的,他们毕竟也算得上有权有势的达官贵人,是很难体会到我们平民百姓“知足常乐,平淡才是真”生活方式的可贵的。不过,经过这次较之深入的沟通以及对他粗略的了解之后,我内心忽然萌发出一个从未有过的“念头”。这让我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与喜悦之情,我知道,我的生活又将不得平静了。


生活依旧照常运转,转眼又过了几天。4月1号,当天我特意给他打电话,问有时间吗?请他出来喝茶。他说现在一亲人那庆贺生日,不在公司这边。我问大概什么时候回来,我是真的有事找他。他便叫我十点钟给他电话,我说好的。其实心里却不是很相信,也不抱多大希望。像他同样也是整天为工作忙碌不停的人,会有几分把我这个也许连朋友都未曾说得上之人的事情放于心里,又会有多少时间腾出来给我呢。不过转念想想,既然他说了,自己也答应了,到时遵守承诺就是了。结果怎样就怎样吧,反正也强求不了。


回到宿舍,依旧写文章。一边写一边看表,还差十几分钟就要到十点了,但我却不急着出去打电话。他既说出具体时间,我便会不早一分也不迟一分打过去,是对别人的尊重。就在这时,我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从外面传来,是他,过来了,叫唤着我的名字。原来,他是特意来找我的,没想他比我还准时,不早不迟,正适时。我又再三确认他到底是不是真有时间,我并不想担搁别人工作,他说有时间,又说什么刚刚是因为……明天还得……磨蹭了好一会才让我明白一个事理:他的确没事,的确有时候。我便说,那还站着干嘛,赶紧走呀,别浪费时间。这才出发,一路上,不断说着一些玩笑般的话语平衡气氛:


“唉,考虑到你是一个经理,我不可能带你到快餐店里去,自然得挑选一个高级一点的场所,才衬得起你身份,只得破费了。”
“你跟着我走,就不怕我把你给拐卖了。”
“你可不要太相信我了,其实我这人挺坏的”
……


他说,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我不应该如此说来;他说,他怕的话就不会跟着来了,即使会也是心甘情愿。他这样的说法却让我不安,是否有种暗义呢。大家并排走在一块,似乎我并没起带路作用,可在分岔路段,他却能刚好走上我所要去的那条路线。不知这纯属巧合,还是一种不约而同,亦或其他什么。转眼,到了附近一个名叫“星咖啡”的西餐厅,正是我所要去的地方。他问我以前来过吗,我否认。那你怎么知道,无意中随便发现的呗。其实,是我刚才特意在附近转了好几圈才找到,目的是为了制造一个良好的谈话气氛。不想直说,是为了避免误解。


进到里面,在靠窗的一张桌子坐下,顺便可以看风景。开始,他是和我坐同一椅子,我便叫他坐对面去,方便说话。他不是很表示认同,说坐哪都一样,也许他只是想与我亲近一点。我坚决不让,硬是要推他过去,并说下次我可以听你的,但这次你必须得听我的。他有点无可奈何的接受了,我总有办法让别人拒绝不了。


叫了一瓶长城红,加雪碧和冰块。他那时在打电话,摆摆手,意思叫我不要喝酒,他刚才陪朋友喝了许多。我说没关系,喝一点,我请客。西餐厅里,不喝酒岂非太辜负这美好氛围。即使时间不多了,也得讲究“享受”嘛,这才叫品味人生。


倒了满满一杯酒,举起,我非常严肃认真地说了一句:“喝完这杯酒之后,你必须得答应我一个小小的请求。”也许是我过于慎重的语气,让他感觉到一丝不安或是不习惯。他说是朋友就不要说什么“请求”,太见外了点。


“可关键是,这个要求似乎有点过分,甚至是有点无理,于你而言,我自己都觉很不好意思”。我补充道。他说没关系,只要他能做到的,就一定会答应我。他如此之肯定的回答让我宽慰。


一杯酒一饮而尽,我的要求是,请他为我,关一个小时的手机。因为,我有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言说,不希望会被中途打断。他本意是说关不关都无所谓,我却非得他关,反正我也只占用他这一个小时时间。他终拿出手机,当着我的面关上,并把手机对向我,以让我确认。他这个小小的动作,让我有点感动,并非每一个男人都会如此之细心的。


“如果你因此损失了一单业务,可不许找我算账哦。”我开玩笑道。


他笑笑,说我言重了点,没那么多的问题。其实我知道,在他心目中,那些应不甚重要,有些东西不是可以用金钱来衡量和替代的。当然,我为什么要他关机呢?因为,我已经决定向他讲述这个故事,我一生的人生历程,主要也就是这篇小说所写的情感故事。因为,我需要他帮忙,以他的身份地位和背景,他完全有能力帮我达成某些心愿,如果他愿意。当然,我为什么唯独会选择告诉他呢?如果不是他那天和我所说他的感情道路和人生经历,如果不是缘于“同是天涯沦落人”,我是绝对不会向别人透露任何的,而别人更不会听懂和领悟。鉴于以上,他,将成为我现实生活中唯一一个面对面叙说故事,揭露一切事实真相的朋友。


我首先问他的第一句话是,你怕死吗?他说不怕。的确,经历过太多大风大浪,历经生死波折的人,一般都不会惧怕“死亡”的,我相信他和我差不多。继续:那如果你身边有一个朋友将快要死了,你还敢不敢与之相处?他说会,没什么可顾忌的。我直接问那如果这个人是我呢?他瞬间也许有点转不过神来,大概以为我在开玩笑。继续:是真的,不是骗你,我的时间已经不多,不到三个月时间。我的人生比你还要更曲折不幸,更加无奈悲哀。我也有一个小孩,你相信吗?这说来是一个有着几个世纪般漫长的故事——………


于是,我开始慢悠悠地道来,阐述,从家庭出身到小学到初中到高中,从爱上老师离家出走到回校又退学,从出到社会历经坎坷到情感种种波折,直到现在目前生活和最终选择……由于故事所涉及内容实在太多,时间跨副之长,我只能尽量精简,一“口”带过,以让他了解事情大概。然而尽管这样,我还是曾无数次被他打断。在这之前我曾说过,让他听完这个故事之后再发话,但有可能是我语言组织能力不够强,又加上心情难以平复,给人多少有点拖泥带水的感觉,讲得时间实在太久了,他等不及。在决定说这段沉重的人生经历时,我以为我会流泪,心里也的确想要哭出来。正如他一开始所言,他说不希望看到我流泪,他就知道事情不简单。我也以为自己会忍不住,落泪,然而奇怪的是,我竟然没哭,甚至还夹杂着笑,一种凄楚的笑,比哭还要更让人纠心的笑容。有时想想,我怎么可以有那么多幽怨的情绪啊,总会不自主牵动别人的心弦。


当我终于很艰难断断续续说完这个故事,瓶里的酒也快喝完了。他总会在某个适当的时候举起酒杯来和我干杯,也许是为了缓和我的情绪,也许是以此来代替言语,也许他怕我会流泪……说到最后,我像是总结似地说道:到现在,你应该可以体会我为什么会选择这份工作的缘故了吧,并也能理解我为什么不考虑换工作的原由了吧。因为,我的时间不多,在哪做事都一样,更不想给自己那么多压力与负担。还有我也告诉了他选择到这里来的原因,只因这里有“寺庙”,我希望在生命最后时刻在佛祖面前忏悔与属罪,并为身边的亲人朋友祈福。末,我要求他帮我的事情就是:一,看在一条历经磨难的生命的份上,帮我找一种叫“安乐死”的药,让我安静从容地离去;二:看在一条无辜可怜受牵连的小生命的份上,帮我小孩找一个好的人家收养;三:看在一个临死之人的份上,帮我找寻两位生前好友,完成我生平最后的遗愿……


不用说,第一个要求就惨遭拒绝,他的理由是:如果我这样做,岂不是相当于“谋杀”,把你害死?又有哪个朋友会这样做的呢?我最怕的就是他会这样想,为什么他也如别人一样的想法?我说,你是可以不帮我,可,却无法改变我“必死”的事实。你肯帮我,只是让我少为“死亡”操一份心,让我在生命最后时刻能过得好些;你若不帮我,同样改变不了什么,只会让我过得更不好,可结局却是一样的……道理,我说了很多,然而任凭我怎么解释,怎么恳求,他就是不肯答应我。不仅这样,还不断地在一旁加以开解、劝慰,又是“对生命对亲人不负责”“不应该”“不值得”那些千篇一律的说法,听了更让人心烦。然后,又不断和我说人生的大道理,“以你的能力……”听得我立刻气从心来,打断他的谈话:不要和我说这个,我现在最讨厌听这些,我并不是什么有能力之人,否则也不会沦落到今天这地步。你们都看错人赏错人了,我没你们想象得那么好,不要再说了,再说就翻脸……”



他便没再说下去,转而开始和我说他自己工作上的一些事情,然后一句总结似的感叹“其实哦,我觉得……”,不用说,后面又是那些做人的道理什么什么,同样让人听了心里难受。就这么一句口头禅,我都记不清那晚他到底说了多少次。他又和我说了许多他兄弟姐妹的生活,从感情到婚姻到工作到人生,可都是如数家珍地对我一一道来,真得感激他对我的信赖,对一个普通朋友透露这么多。自然,后面又不忘说上一句归纳:“像他们,其实也未必过得真如别人表面看来那么……,心里同样有许多……我们做人其实都差不多……”打比方加以阐述的方法,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别人是别人,我是我,为什么一定要硬扯在一块?!人与人之间是可以相提并论的吗?人生的际遇本就不一样,又如何能站在同一地平线上作比较?!何况,我告诉他这些,并不是让他来“劝导”我,那岂非又一次成了“惹火烧身,自作自受”?!


他还和我分析了家庭在此故事中所起的作用,说我不应责怪家人,更多的原因在于自己;还指出了我的许多错误,说这些都是我自己一手造成;更说什么我不会做人,这种性格得改变……我承认他说得是很有道理,而且我更承认自己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在整个故事中,是自作自受,自取灭亡。但尽管这样,他的话还是让我心里有所不平衡。我为什么要改变?为什么要学别人?当一个人学会现实学会做人的时候,其实就是失去“自我”的时候。我应该为了生活就刻意“修饰”自己,连生命的真实也都丢弃吗?难道坚持“自我”,“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也是一种荒谬流传?!


他知道我身体不好,表示理解,但却不认同我通过“死亡”来解脱的方式。他说我目前所最应做的事情就是把生活搞好,把病治好,这才应是我生活最大的重心,其他什么都不要多想。我在心里有点轻蔑地想讥笑:你以为我不想吗?有话不是常说“身体是一切的本钱”,身体垮了,相当于一切都没有了。我的身体这样子,根本就无法正常工作,又如何谈赚钱与改善目前生活状况?!像你们,背后还有家人,亲人,有着那么好的背景关系,当然是可以谈“努力”与“奋斗”了,即使有事也能找人帮忙解决,也会有人替你们分担与支撑,可我,又能找谁呢?!又有谁能为我分担一点点,还是只会让我更劳心,更不好过?!……


然而,任我说得再振振有词,再头头是道条条有理,始终无法让他认可我的做法并接受我的恳求。同样,任凭他说得再怎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也丝毫改变不了我的看法与决定。感觉多少有点浪费时间和精力,真不知道,到底是谁想要说服谁呢。不就一条微不足道的生命,他要不要那么急于挽救,何况于他而言没任何利益关系可图。我不需要他想着为我做些什么,如果他真把我当朋友看,就应尊重理解与支持我的选择。他的言行多少给我有点失望的感觉,只因我已把他当“知心朋友”“生命知己”看待,才会决定把这个故事告诉他。我以为他会看在一个将死之人的份上,帮我,达成生命最后一些愿望,没想,结果却是如此,我多少有点难过。不过,他也让我有所感动。他最后才告诉我,原来我给他电话时,他还在福田哥哥那边庆贺生日,根本就没那么快脱身出来。而当他们终于一起出来时,他拒绝了和他们同路坐公车,而是直接“打的”回来,争取时间,只为履行自己的诺言,不让我久等。他说他之所以这么急着赶回来,是因为他知道我肯定有事找他,需要他(这话听来多少有那么点暖味的感觉,虽然也许本意并非如此)。原来如此,感觉还是挺庆幸的,有人如此着紧自己的事情,那岂非也是一种幸福?也更能证明自己在别人心目中还是可以占有份量?同时也为这份真诚的情谊满怀欢欣和歉疚。只是,既然你明知道我需要你,需要你帮忙,可为什么却又不真正满足我内心所需,帮人帮到底呢?如果你能那样做,一定会让我更感怀的呀……


他又和我说了一些关于自己的情况,始知原来他的身体状况一直也不是很好,一直都在吃药,大概也得吃上三到五年的药才算彻底治愈,药费也是一笔巨大的开支,他的生活也不算是很宽绰。但我想最起码你还能出得起,而像我,又到哪拿钱看病呢?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生病,已经吃了十几年的药,打了十几年的针,即使有这样的经济能力进行治疗,我都不会再想去医治的了,我早已厌倦了这种在药堆里过日子的生活,那是一种痛苦与折磨。我想,我是没那么大的意志力做到像张海迪姐姐那样顽强不屈地与死神对抗到底,何况也没什么意义。我不是一个名人,更不想成为名人,不想成为别人笔下赞颂的“模范”或“英雄”。我只想做一个平凡的人,一个什么故事都没有的人。可是,我做不到,所以我甘愿放弃一切。


他现好象正在深圳供着楼房,不知供到几期了,但,最起码别人也还供得起,哪怕期限之长。而像我们这些如此倒霉与落寞之人,又该到哪里找一个“安乐窝”落脚,从此有一个避风的港湾,再也不用在途中经受风吹雨打,流离失所呢?而在深圳这座繁华热闹的大都市,又会青眯于我们这些匆匆过往的异乡人,给我们也留有一个小小的立足点吗?当生活的浪潮铺天盖地席卷而来,我们又如何能回避?又还可以作选择,以决定去或留吗……


他说他偶尔也会买点彩票,一天几十,一个月也要好几百。我说,我是不敢作那等运气梦的,也不切实际,纯粹浪费钱财。他说,虽然机率微小,但却可以带给人一种希望,一种动力。也许,只是当一个人如果连吃饭的钱都掏不起的时候,倒看你还如何去撞这“希望”!像他(以下皆以最低估计),每月烟费三四百,买彩票七八百,住房费一千左右,生活费大概也得一千,社交应酬等再算一千,加起来一个月都得开销几千块。我在想,假如除去基本生活保障费(主指吃和住),只给他五百块作为一个月生活费(不许向他人求助),他将如何精打细算这五百块,以坚持完一个月时间?能熬得过去吗?而像我,有时身上不到一百,就得过完一个月,又有谁能想象得出,那种生活是如何度过?经常是到山穷水尽身无分文迫不得已之时,到处想方设法借钱才得以维持下来,那种艰难那种辛酸那种无奈那种悲哀,有几人能深刻体会……


他也责问我,真正用心过,努力过了吗?我说难道没有吗?一直以来,我都从来不曾停止过努力与追求,可结果呢?我得到的又是什么?他说,那不算,我并未曾真正地努力拼搏过,结果如此是情有可原。也,也许吧,我真的称不上真正的够坚强与够努力,但,假如一个人样样都不顺利,总是多灾多难,多波多折,再多的努力又于事何补?生活,有时候未必付出得多就会收获得越多的,这个世界上永远没有真正平衡的“天平”,生活更是。也许,这就是我的命,我认了。


他说,他从来没考虑过“解脱”的念头,就是在那段遭遇生死劫难之时期,都没有想过。他说,也许生活是有许多无奈与曲折,但只要自己敢于努力争取,一切都还是会有希望的;他说,也许前路还有很长很远,但是无论怎样都不应放弃……我很佩服和欣赏他的这份勇气和信心,只可惜,这些在我身上都再也行不通。我不会再幻想着做一名生活的“证明者”,因为到头来,我什么都证明不了,相反却是跌落得更加狼狈难堪,让人笑话。我成为了一名“真理”的推翻者,起着负面教材的作用,可悲可叹可笑!!


他还透露了他的一些情感信息,当初离婚的时候,他老婆曾拿着把刀来追杀他的新女友,后在他一再阻拦与制止下才不致发生悲剧。如今,他的小孩就在宝安区,可却无法过去探看。原来,他爱人自离婚之后就不接受他对小孩的任何经济扶助,也不允许他过去看儿子,相当于她们的一切都与他无关。我很奇怪,为什么呢?他的解释是,爱得越深,恨得越深。我恍然大悟,同时又为这样的女人深感悲哀,并觉她会承受如此的后果,实是自找,不值同情。一个会把大人之间的恩怨强加于小孩身上,并剥夺小孩享有另一方父爱的母亲,本身就不够资格为人母,更不要说如何懂得去爱小孩,保护小孩了。一个真正合格的母亲,是应该摒弃个人恩怨站在小孩角度出发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让其在同样享有父母双方的爱抚下健康快乐地成长,而绝非隔离与报复,那样只会更加重小孩的自卑与孤僻,也更不利于小孩的未来与前程。同时,我也为朋友感到有点难过,并忍不住帮他说起话来,然而他却表示理解,因为站在对方的水平层次,如此宽容大度的父亲,可以说是孩子的骄傲了吧。只是,我却可深深体会那种骨肉离散的无奈与疼痛啊。可他的婚姻走到今天,也算是有一个了结的了,不管这结果是好是坏。可我们呢?这一段三角恋爱之间纠缠不清的孽缘,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落幕?又会以一种什么结局落幕?还有小孩,未来将何去何从?!等待我们大家的,又将会是怎么样的命运?……我不敢想,还是不敢作想……


他说,生活的事谁也无法预料,有些事情会远远在我们意料之内,谁也不知道在前面等待着自己的会是怎么样的命运,更无法操纵。这话,我倒是万分认可,深有所感。正如,我怎么也不会想到,有一天,我,竟会与他,一个刚相识不久的异性,在一个同样可谓陌生的城市,坐在一间西餐厅,在一个如此之优雅的环境气氛底下,慢慢地品红酒,说故事,谈心情,一种可谓极其浪漫的色彩,却出现在生命即将消逝时刻,岂非很不可理喻?!他曾追问过我,为什么会带他到这里,为什么不是到街边那些一般的酒店或大排档,偏偏选择这种环境?我说,我喜欢,西餐厅里的宁静优雅,喜欢耳边轻柔音乐细细流淌的那种温馨,感觉这是一种比较适合谈话的场所,就来了。这是实意,然而他却由此事说明我的心未曾真的死去,并非真的一切都放下,否则就不会还懂得品味生活。他的话听来似乎是有一定道理,然而他却不知道于我而言却恰恰相反,从另一种方式反映了我的“看破放下”。正因为我已经完全“抛开”,所以才会做到怡然自得,享受人生。不管明天会怎样,不管生命所剩无几,依然故我,痛快体验,世间一切……


彼此就这样相互聊了两三个钟,餐厅也快要关门了,我们才决定回去。也真难为他了,陪我这么晚,影响休息担搁工作。在结账付款时,我本来是想付的,身上只有上次叶生给的一百块。他不让,他也应知道我经济状况不好。我曾很明确地说了出来,不是为了搏取些什么,只是想为自己的选择找一个很充分的理由。一个连自己都无法独立生存和生活下去的人,的确没必要再活下去,也拖累别人。只是,但愿不要让他误解的才好。我知道,我不会求助于他的,无论任何情况下,这是我的原则。


从餐厅里出来,已是深夜一点多。可能喝多了点,头有点晕,一切在眼中看来似乎如隔着一层幕帘欣赏,给人以一种模糊的概念。夜深人静,人烟稀少,两人并排走在昏黄的灯光底下,很从容平静的步伐,如此顺理成章。不知为何,竟有种似若梦境的感觉。这一刻竟像是忘记了身边一切,甚至忘记了“死亡”的承诺,只顾静静享受品味这一刻,或者这条路又能否永远不会走到尽头呢……


从不曾想过,在这个故事中,又会忽然穿插出一个故事出来,又会闯进一个新人物,完全超出我预想之内。是否,生活真的总会在不经意间来个措手不及,瞬间把生活轨迹扭转过来?那么,我原先的选择,会有可能因某些事情而更改吗,或者说还会有人可以改变我吗?上天让我遇到他,不会又是让他来结束一切的吧?生活突然间的大转变,到底又是喜还是悲呢?……

似乎已经超越了我想象的范围,多余了点,也许只是因为身边太多反对声音,一个人承受死亡的压力,压抑得难受,想找个人分担一下吧,而他刚好成为了一个最适合的角色,并不代表些什么。也,也许我只是渴望在生命最后时刻,获得一份人间真情,在温暖中离去,而他又刚好成为了一个最合适的对象,更不能说明些什么。可,生活真有那么多的“也许”可言吗?而用这个“也许”就足以解释一切了吗?也许,没有也许的“也许”,才是真的“也许”,而我们谁也说不清这种种“也许”……


强迫自己去清醒一会,才知道,这真的不是梦,而是一种真实。可,真实的背后,又会是些什么呢?迷朦的路途,未来又还会注定有些什么?……我一直在设想,却不知他心里作何感想。彼此沉默一会,开始谈话:


“你以为今天是愚人节,我是在跟你开玩笑?你不相信我说的话,是吗?你真的不相信我很快就要死了?算命的人都说我命长,可现在我已在网络里面开始了‘生命倒计时’运算,还剩下60多天时间。下个月,我就要死了,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可笑的是,我竟然一点都不害怕,一点都不畏缩;可笑的是,今天我居然还能如此从容地走在公路上,淋浴夜色的详和,感受清风的吹抚,世事是不是很奇妙?!”我说这话的时候,显得非常镇定自若,就如在叙述着别人的事情。那声音,大概就如隔世而来的天籁之音,幽幽的,空空的,像风飘过,只一吹,便散了,再也整理不到一块。


“你不会死的,你会活两百岁,还可以活很长时间。”他用一种很强有力的语气沉稳地说道,仿佛自己是一个“救世主”似的,如此肯定与确定。我听了,心里很来气,不理解认同也罢,不相信不承认也罢,还要咒我不死,甚至还咒我能活两百岁?让我多受些苦和罪?什么意思?何况,你还真以为自己是什么,又能起多大作用?别人做不到的事情,你还能扭转乾坤不可?!当然,这后部分内容可不敢说出来。毕竟,人家一番好意,不能过于挖苦讽刺。有时想想,我是不是过于残忍了点?竟然要一个朋友帮你实施“死亡”计划?竟然要别人眼睁睁看着你去死,却又无可奈何?竟然要人家陪在一个将死之人身边,还得天天看着其在笑,在开心地做着一切?那于别人岂非是一种无以言传的疼痛?这不是“残忍”是什么?可我也是没办法呀,为什么人人都与我唱反调,为什么就没有一个人理解我,为什么就没有人愿意帮我,为什么,为什么……

不是真的想要离开
只是,有太多东西
已然无法了却
不能不寻求解脱


不是不想留下
只是,有太多事情
永远无法抛下
不能不选择逃离


不是不想听从
只是,有太多事物
非人为可操控
不能不拒绝春雨


不是不想重来
只是,有太多道路
永远无法回头
不能不继续远走


不是不想坚持
只是,有太多追逐
永远无法诠释
不能不果断丢弃


也希望有甘露
却不敢强求生活会充满生机
也渴望有奇迹
却不敢奢望生命会再现蓬勃


走的走,留的留
只是一个过程
去的去,来的来
都是一个站点


谁也无法给人生一个确切的定义
而我,只是在生命原始的状态中回归
踏着夕阳归去
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也不想留下,任何一丝痕迹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