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重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时坐在堂上的钱有谋沉声道,这些你们不必放在心上,因为该事无论对我派还是天下苍生来说都十分重要,要说起两派当初的约定,咄!大丈夫做事何拘小节!
在一旁的曹锟也插口道:“虽然按照派里的规定是习艺已满十年而且要通过考核才算艺成下山的,但是你们都有是我天山刀派年青一辈中的佼佼者,按照你们目前在的水平已足可通过艺成下山的考核了,现在于江湖中行走除遇上一流高手外,其他的人你们绝对可以从容应付有余,而且,只要三人在一起,就算碰上了一流高手也并非没有一拼之力,我们几个师兄弟都商量过了,现在就在此宣布:“你们已达习艺圆满的水平,你们随时可以自由离开天山刀派了!”
顿了顿,曹锟接着道:“至于那件任务,我们并不是在对你们提出要求,你们也没有一定要完成的义务,因为各种因素,我们这些老一辈去办有诸多不便所以现在派里才需要你们的力量去做,皆因你们都是本派的精英,但因为此行十分凶险,稍有差池就会有性命危险,所以如果有不愿去想退出的我们亦不会强求,自当另找他人,但其绝不能对别的人甚至包括同门提起过有这么一件事!如有泄漏,定以判派大罪论之!”
待曹锟说完后,欧阳不凡则缓缓开口说道:“你们曹师叔说得没错!但你们必须在规定期限内赶到河南境内!完成一件极重要的任务!”
闻言,凌云与白、熊等三人不由惊讶地互望一眼,白万里奇道:“掌门请恕弟子多口!”
“听说历来艺业未成的弟子就算派里需要派遣其下山办事,也从未闻超出过天山百里范围内的,而且上次和剑派的比武,因为不少较出色的弟子都不想参加,结果我们便输了,在未曾举行再一场比武之前,按当初两派规定,我们这些未艺满的弟子似乎不准许下山吧?”
欧阳不凡颔首,解释道:“确实如此,但现在本派非常需要你们这些新生代的力量,为本派完成一件重要任务,但这件任务的目的地在河南境内,不可能短期完成回来,因此为师等商量后,决定让你们下山。”
听了掌门的话后,白万里首先向众师长表态:他一改平时吊儿郎当的神态单膝脆下双手抱拳朝在座的师叔伯团团一揖朗声道:“师门待我恩重如山,我白万里从小父母双亡,本就是一名流落街头的孤儿,如果不是师父慈悲将我收在门下供我食宿教我习武我岂有今日?!我正愁大恩今生难报,如今师门有用到小子之日却正是报答之时,莫说此行有凶险,就是身披千刀万剐之灾受过刀山下油锅之难我白万里也不言半个退字!一切行动听从各位师叔伯指示,有何差遣但请吩咐!”
白万里的一番话使凌云也一样热血沸腾起来:“师父不仅圆了自己的习武的梦,而且在这八年的时光里对自己不仅关爱有加,而且在他的敦敦教导下学了不少人生的道理和看透事物表象分析本质的能力,认识了什么才是真英雄如何才是真好汉!使自己不再是昔日那个思想单纯的农村小子,其实,在凌云的心目中早已把欧阳不凡当作自己的父亲一般了。”
一念及此处凌云再不犹豫,他也与白万里一般单膝跪地向各位师叔伯抱拳致意道:“师者,父母也!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何况弟子入门整整八载,莫说师门有差遣,只凭那一句“事关天下苍生”!弟子就万死不辞了,而且,弟子与白师兄一样身受师门深恩无以为报,只要有用得到弟子的地方一切但凭师门吩咐!”
几乎在同时,熊亦雄也与他俩一样单膝跪下行礼大声道,他奶奶的,俺没那么多大道理!掌门和各位师叔伯在上,有什么要弟子效劳的只管吩咐,管他有什么凶险横祸,皱一下眉头不算好汉!
他们三人在堂上的表态虽然各人措词不同,但没有一人有一些一毫犹豫和推搪,欧阳不凡和众位师兄弟不禁面面相视,彼此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欣慰之色,他们果然没有收错弟子,将来天山派定会因为他们而发扬光大。
此时,黄乃清点了点头道,好,不愧为我天山派弟子,但因为兹事体大不能草率,你们三人必须当我们的面发下毒誓,将来在执行任务时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泄漏此事的一丝一毫,你们可愿意吗?!
话音未落凌云三人已举手向天为誓各自发了一通毒咒,白万里发的誓是如违誓词老天将会让他永远娶不到老婆,要不就生儿子没**,在他心里面认为泡不到妞和生儿子没**对于他来说是最恐怖的惩罚了,听到白万里发的这个毒誓后欧阳不凡他们几位师兄弟都禁不住都有点想笑,不过幸好个个都几十岁的人了,毕竟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霜雪雨,总算练得个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做到面无表情不露心中真意,不过就算是这样也只能是勉强忍住笑意而已。
因为白万里是钱有谋的弟子,于是各位师兄弟听了白万里这个誓词后都转头望着钱有谋,虽然都没有开口说话,但他们的眼神都对钱有谋发出如下这么几种信息,归纳起来分别为:哈哈,这就是你教出来弟子!嘿嘿,真搞笑~!晕~这小子是你教出来的吗?!不是吧~有没搞错,这也叫誓词?听起来就象在赌咒,哪象发誓,这么庄重的场合嘘(松一口气)~幸好我教出来的徒弟不是这样
钱有谋当然知道众位师兄弟的目光在自己的脸上转来转去,听了白万里的誓言后他本来也想笑,不过现在当然笑不出了~人要面树要皮嘛!他干脆翻了翻白眼望着屋顶,假装什么都不知道。
凌云和熊亦雄发的誓词就没那么“恐怖”了,其内容无非是如果自己将来有违誓词的话必遭天打雷劈乱剑穿心而死云之类云云。在他们三人都发了誓后,欧阳不凡才向他们道出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值此乱世之时,在外忧内患之际越发显出当今朝廷大臣的良莠不齐,忧心为国者有之,得过且者也有之,混水摸鱼者有之,昧心卖国者也有之,面对着日益势大和咄咄逼人的鞑靼与瓦刺等外族的侵略,为了朝廷应该是出战还是求和的问题,朝中大臣根据各自立场、观点或利益的不同而分成了两派,即主战派与主和派。
主战派与主和派基本上势均力敌,两派的力量相差无几,两派大臣为了战与和的问题每次上朝屡屡唇枪舌剑吵个不休。
为了说服皇上听从己方的意见,两派每到上朝都各自对皇上作出了各种战与和利弊关系的陈述,开始还好点,发展到后来就开始对对方进行人身攻击了,而且用语无所不用其极,大臣们在朝廷上当众互相大骂出口,直到一次终于惹得圣上龙顔大怒命人将当时两派正在对骂的两名大臣以“当廷对骂,有失朝仪”为由拖下去各打五十大棍后当廷对骂这种情况才有所收敛,然而两派还是为了战与和争论个不停,只不过在皇上面前变得“文明”了一点而已,面对此种混乱情况皇上也没了主见,两派一时成了对峙之局,围绕战与和的决定暂时成了一个问号。
其实,在两派里,主战派多是真正忧国忧民的有识之士和忠君爱国之人,而在主和派的大臣里面则多是贪生怕死之徒或持悲观主义者,更有甚者是怀有不可见人的目的,欧阳不凡与几位师兄弟与当朝的几位忠良之臣早年因机缘巧合下相识,一直以来相交甚笃,这些年来他们也给予了天山刀派不少帮助与财力上的资助。
欧阳不凡等人也从与他们的书信来往中也知道了一直以来之所以任由边境的鞑靼人与瓦刺人肆虐横行而朝廷一直没有出兵是因为内部始终没能形成统一决议,他们虽然忧心如焚,但是,这样的事却是没有办法插得上手的,所以一直以来也只能干着急而已。
直到最近,主战派中的一位大臣意外得知了主和派一位主力,同时也是在朝中拥有庞大势力的一位大臣居然和鞑靼人有勾结,他受了鞑靼人的好处,一力请求皇上以和为贵同意鞑靼人提出的各种苛刻条件——以割地与年年给对方进贡为代价换取偏安一顒的暂时和平。
如能取得证据证明其与鞑靼人勾结,必定能将其一举扳倒,从而影响整个朝中形势,其时主战派定能占得上风,将会坚定皇上出兵抗敌的决心,从而尽快挽救正受鞑靼人肆虐的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并扬我中原上邦之威,只不过他们苦于一直没有确凿证据能证明此人通敌,然而,天下毕竟是正义之士居多,在奸臣身边的一位侍卫长在看清楚他的真面目后,对其卖国求荣的行径深痛恶绝,于是找机会悄悄传递给主战派中的某位忠良之臣一个重要消息——五月五日该奸臣将派手下在河南境内的一个小镇长乐镇与鞑靼人派来的使者接头,目的有二,一是领受鞑靼人赠予他的金银财宝;二是收取鞑靼人给其的信件好策划下一步如何配合行动。
主战派的几位主要大臣在得知这个消息后马上通过了各种途径秘密确证该消息的真伪,经验证和分析后,他们认为此消息是真实可靠的,他们知道如果能获得鞑靼之主与该奸臣来往信件的话定能以此确凿的证据将其扳倒,从而扫除了一切障碍促使皇上尽快下令起兵抗敌救鞑靼铁蹄践踏下的中土百姓于水火之中。
因为该奸臣在朝中势力庞大而且手下爪牙众多,他们如果动用了朝中人手去做这件事的话势必会打草惊蛇使其有了防范,万一不成功的话以后若想再对付他就难了,故而他们托人捎信给欧阳不凡,希望能借天山刀派的力量帮忙获得那些信件作为重要的证据。
但是,该奸臣不仅在朝中势力厐大在江湖上也颇有势力,因为其豢养和收买了一群武林败类在江湖中为其效力,甚至在武林中的各大门派内都有其埋伏的奸细和耳目,因为事关重大,欧阳不凡等虽是一腔热血的爱国之人绝不会为此而顾忌自己的性命,但是作为一派掌门,天山派数百年来的基业他不能不考虑,派内上下数弟子的性命也不能不考虑,因为他深深地清楚,一旦事败泄露身份,以该人在朝中和江湖中的势力绝对有能力对天山派展开残酷的报复,可以想象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所以,出于以上这些考虑,虽然这件事一定要办,但欧阳不凡绝不能亲自现身参加这次行动,而且这件事要很秘密地进行,绝不能让风声走漏。
在接到这件消息后,欧阳不凡马上与几个师兄弟进行了详细商量,因为以前已艺满下山的弟子虽然身手较高,但一来大多都已成家立室生儿育女,更有些已在江湖上已成就了一番事业,而且家业颇大,恐怕这些因素将会影响任务的进行,二来经过江湖的洗礼后,难保其中一些人已经变了质,所以,出于上述的原因,他们经商量后一致认为应当派出年轻一辈的精英弟子秘密进行这次任务。
因为他们九人经常聚集在一起,在派内是十分显眼的,如果他们突然之间一下都不见了定会引起别人注意,为安全计,于是在此之前才分两批派出了吕长风等人,出发时约定以派里特别训练伺养的一种异种信鸽来传递消息,从而可以得知任务的进度和各种情况,如今接到消息,知道了吕长风他们两批人已到达该镇附近住了下来,是时候让他们这第三批出发的时候了,到时以他们汇合在一起的力量是绝不能小视的,其时将会为这件事增加成功的把握。
说到这里,事情已很明瞭了,不待欧阳不凡说完,熊亦雄嚷道,掌门请不必再说了,我明白了,我们这就马上动身起程去与吕师兄他们汇合,到时杀了他娘的鞑靼鸟人和一众奸臣贼子将那鸟信抢回来就是了!
“啪”,只听一声响,师叔伯中排第四的任战长身而起一拍桌子怒道,“杀杀杀你倒是说得痛快,此事非同儿戏岂是能够鲁莽胡来的”?!派出的几个师兄弟如都象你这般冲动的话只怕都会落得个有去无回了!
听闻自己师父责骂,熊亦雄低头唯唯诺诺道,徒儿受教了,刚才只是一时性急,徒儿以后定当改正这鲁莽的性格,还请师父原谅徒儿刚才的率性妄言。
这时在一旁的程刚劝道,亦雄也是心急着想为我们办好这件事,他毕竟是年轻人,只是因为性格较毛燥说话一时难免欠缺考虑而已,四师哥莫要劳气!
这时韩建忠也道,六师兄说得是,四师兄莫要生气了,年轻人也只是一时口快而已,并没有酿成什么大错,他既已知错决心改过也就算了。
听了他们这样说,任战的脸色才缓和了许多,他坐回座位上沉声道,我也不是生气亦雄这一两句话,试问我们在座的包括我在内哪位不想将那些鞑靼人与奸臣贼子一口气杀他个清光呢?!但是实际情况不允许啊,如果在这次行动中率性而为的话不仅行动不能成功,他们若因此而有甚么意外的话我与心何安呐!我担心话如果说得不重引不起他们的重视,这件事怎样进行和能否顺利进行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性命与百姓的祸福,难道我能不担心吗?亦雄难道不是我的徒儿?!凌云与万里难道不是我们的弟子?!他们都是我们派里的精英一辈啊,我们这些做师长的要为他们负责啊!万一因为一两人的疏忽大意或鲁莽冲动而坏了大局,若原因是出在我知道而没有提醒他们的话,我更是难辞其咎啊!那样我将会一辈子内疚!
听了乃师一番话语后熊亦雄方始明白师父苦心,他跪拜在地上赧然道,师父教训得是,徒儿让师父担心了,今后一定谨记师父的教诲绝不会再轻率行事了,请师父息怒!
欧阳不凡道,好了,知错就改,以后定当记在心里,凡事三思而后行,这些就不多说了,下面我且与你们说说这次行动的情况。
听闻欧阳不凡开口,三人忙屏息静心以闻其详。
顿了顿后,欧阳不凡说道,因此若遇上有什么闲事切记不准插手,而且在沿途上要注意隐蔽行踪切记莫要引人注目,此行目的是获得信件,只要能取得信件,不管用甚么手段都行,但动手抢夺乃是下下之策,非万不得已切莫为之,因为事关重大,无论云鞑靼人与那奸贼都将会派出其厉害手下前往,武力上我们并没有绝对把握,你们出发后应尽快与吕长风他们汇合,如果发现有什么意外情况要及时发出飞鸽传书通知我们,届时除我外六位师叔伯中的二人会暗中和你们相接应,必要时当会出手相助,还有最重要的一条,切记任何时候均不可暴露自己身为天山派弟子的身份
天山刀派西峰山右首的“刀锋”!“刀锋”其实是一个巨大的兵刃房,里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刀,只要你想得到的刀这里都会有,“刀锋”是赵志超时代创建的,自创建后这里就开始在不断地收集世上的各种刀了,时至今日这里的各式藏刀当然已达到了十分可观的景况。
“刀锋”不仅收集各种刀也生产各种刀,而且它的生产能力十分强劲,虽然不可能象名师一样生产出什么神兵利器,但从这里拿出来的绝对是超一流的好刀,因为这里的掌管人由历代弟子中挑选出来担任的,担任掌管“刀锋”的人首要条件是要对炼刀十分钟情喜好,因为兴趣才是一切的动力,而第二条件则是对刀有深入的研究才行,剩下的就是在炼刀方式上领悟能力与融会贯通能力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创新。
“刀锋”的存在主要有两个用途:平时如要用到刀时天山刀派的弟子只需办理必须的手续就可到“刀锋”来领取要用的刀,而历代弟子艺满下山时也都能从这里领上一把好刀下山,而刀上则有特殊的铭记证明该刀出自此处,上面的信息甚至包括了持刀人是天山刀派的哪一代弟子以及其身份等简要情况。
刀有好多种,用什么刀每人会根据自己的喜好与习惯做出不同的决定!
吕长风选的是缅刀,这种刀韧性很好!虽然较薄,但是使起来十分锋利飞快,最为适合白万里这种以轻身功夫见长兼且身手敏捷的人,但这种刀要求使用者具有较好的内功基础,因为薄的缘故,所以使用起来时必须将内力贯注入刀身上,不然与敌手兵刃相格时难以用力。
熊亦雄选的是一柄九环大砍刀,这种刀宽而长,刀背上均匀钻有九个孔,每个孔上都穿了一个钢环,挥舞起来时钢环与气孔因为气流的缘故会发出一种低沉的呼啸声,舞动起来时声势十分惊人,具有夺人心魄的作用,非常适合熊亦雄这种力大沉雄的人使用。
而凌云则没有如何去挑选,他选的只是一把普通的单刀,这种刀比三尺略长没什么特别之处,在江湖上有很多人使用,官兵、土匪、山贼甚至走镖的护院的都多数是使用这种刀,总而言之,这种刀在江湖上多是不显眼的小角色使用的。
凌云之所以选这种刀是因为他觉得平时自己练习刀法时拿得最多的就是这种刀了,既然对这种刀最熟,那自已为何不选这种刀呢?!基于这个原因,于是他就选取了一把单刀,虽然这只是一把普通的刀,但是毕竟是“刀锋”出产的,其质量当然不是江湖上盛行那种单刀所能同日而语的。
此时,凌云等三个正站在“刀锋”门前,他们已在刀房领取了各自想用的刀,根据欧阳不凡的指示,他们领取的刀上并没有任何“刀锋”的铭记和关于天山刀派的标志,本来他们已准备离开此地了,不过此时停留了一下在看门上的对联,来领刀时因为匆忙反而没有注意到,走出来时熊亦雄看到了觉得有趣便叫了白、凌二人前来观看,以前他们是不允许来这里的,每逢用刀与交刀之时都统一由陈明义那种辈份的师兄来领取下发,故而一直没机会瞧见。
只见门上的对联是左边,“饮血何须多亲近”右联“吻颈只是一抺红”,横批“干脆利落”!对联的下边清晰可见几个蝇头小楷,“赵志超手书”!显见是他们天山刀派的开山祖师赵志超所作。这几个字虽然从美学的角度来看写得并不怎么样,但是却给人一种迁回曲折却又气势磅礡的的感觉,这两种感觉本来应该是绝不可能在一处同时出现的,但此刻却又并不矛盾地和谐融合在一起,让人感到有一种别具一格的美!
熊亦雄嚷道,你们两个快来看看,这对联是咱祖师爷写的呢!凌云看见那副对联与横批不由感到心中一动似乎若有所思,不过他目前还说不清楚自己感觉到了什么,不禁陷入沉思中。
此时白万里正在挥舞那把刚拿到的缅刀在感受顺手与否,(习武之人十分讲究体会自己对所用兵刃的感觉和感应该兵刃是否适合自己,这种感觉十分微妙,同一种武器换了另一把感觉就会大不相同)他听到熊亦雄的嚷嚷后走过来凝神看了一会后有点不以为然地说道,哦~是吧,应该是祖师爷的手迹,不然也不会被挂在这里了,不过看上去感觉有点怪怪的,但一时我也说不出来怪在哪里,嘿!算了,别看了,我们回住处马上收拾东西出发吧!喂,凌云,你在发什么呆,走吧!说完一扯凌云。
凌云给白万里一叫又扯了一下才回过神来,他笑道,你和我有仇啊?!扯这么大力。白万里打了个哈哈道,凌师弟,现在不是发呆的时候,等我们完成任务回来后你再在此慢慢考究一番罢!熊亦雄嚷道,走罢走罢,我们到河南去找鞑靼贼子与奸臣爪牙们杀他一个天翻地覆屁滚尿流!(他浑然已忘了刚才自己因此而挨了的一顿臭骂和对师父做下的保证了),于是在一阵欢笑声中,三人飞奔下山去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