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家有吸毒者-凡人烦事(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家有吸毒者-凡人烦事(2)
关心、了解吸毒者,源于妻子的一位幼时同学的儿子,不幸染上毒瘾,不能自拨,送进了戒毒所。
之前,有关吸毒者的知识,尽管耳闻身受,感触颇多。但毕竟离得远,没有那么直接。多数情况下,权把它作为教材,以启缔人生。
十年前,家对面一对夫妇办了一个娱乐城。当两口子为找钱忙碌的时候,一双儿女先后吸毒。
目睹现状,我告诉自己的学生:大人挣钱为什么?我讲,不外乎两点,一改善自己的生活,二让子女成才。如果从这两点来看,这对夫妇并不成功。结论是大人在挣钱之余,应该有更多的时间,关心子女的成长,否则人财两空,得不偿失。
星移斗转,时间过去十年。这不幸又降临每周必来我家一聚的妻子同学的身上。一人吸毒,全家遭殃。其子的作为令父母寒心,令单位失望。
不得不承认,溺爱是堕落之源。一个在部队当过兵,回来又在事业单位开车的儿子,家长的喜爱,勿容置疑。当干部的母亲总企盼在儿子身上,实现她自己比其父有出息的梦想。所以,对儿子的要求总是那么百依百顺。半年不到用了三个手机,价值六千元左右,就一句话,掉了!
当儿子交友不慎,遇上一个粉妹的时候,不觉的家长,就因儿子称不接纳她,就不上班相威胁,居然让这个二十好几的妹儿,事不做,班不上,连工作的**与本事都没有,成天吃了睡,睡了吃,住进了家门。
生活极不正常也曾引起家长的怀疑,苦于找不出证据,你拿他还真没有办法。联手吸毒开销可想而知,当收入或者蒙骗均已入不肤出的时候,铤而走险,下一步就是犯罪。
他居然敢开着工程车,盗割电缆,录像留下了他的身影,只好顾眼前,落荒而逃。知法犯法,年迈的家长,在得知事情真像后,第一反映是采取弥补措施,减轻其罪孽(自掏腰包恢复线路),以保住他的工作。人跑了,家长的心也碎了,一下子住进了医院。
当逃亡在外的粉哥粉妹,山穷水尽,走头无路的时候,重新回到了城市。一下火车,被分头等候的家长和战友拿了个正着。毒瘾难耐,家长又奈何不得,怎办?当晚便送进了戒毒所。
这时的家长已经是身心焦碎,欲哭无泪了。但毕竟是骨肉,不可能放手不管。吸毒成瘾,按道理上讲,也就是药物中毒,世人关注,不可能袖手旁观。这个时候,正常人,谁也没有意识到,毒品对人性泯灭的利害。
住进戒毒所的儿子是那样的可怜,吃的、住的今非昔比,还要强制参加劳动,体验他今生今世所不可能经历的生活,而在一起的多数人又是被抓进去的强戒犯。
面对口口声声已改邪归正的儿子的恳求,家长并没有心软,至少要让他强戒三个月。
世事难料,在同室瘾友的教唆下,才一个月零十天,他居然吞下一块塑料皮,假装阑尾炎,混出了强戒所。走出那个门,谁又能将他送回去。家长一心软,就当他在家里强戒吧?
于是,生活重新改变,一切围着他转,一人做饭,另一人必守在身边,自始至终没有离过人,愿望就是他能悔过自新,改邪归正,重新做人。
一日战友来访,他讲要与战友一道外出散散心,谁知,此去如赵巧儿送灯塔,一去不复返。这一次对家长的打击不可言喻,两个老人好似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地狱,人一下子垮了下来,最令家长失望的是得出如下结论:以前说的忏悔话,只不过是一派骗人的谎言。

人跑了,如断线的风筝,不知归宿何处?我告诫二位,要保重自己的身体,如果二老再一垮,这家庭真的就更难保全了。而对于他,仍旧应该把他视为病人,尽挽救的职责,因为它毕竟是自己的亲身骨肉,社会都在挽救,何况家长!
面对终日以泪洗面的家长,摆谈中,我们都十分厌恶十恶不赦的毒品,毒犯,但也对这日益猖獗的毒品泛滥,深感不解。
毒品的泛滥,源于大环境的变化。让人弄不明白的是,这毒品之源为何累禁不止?
解放前毒品盛行,是当时社会的**。一解放,毒品、娼妓就基本与新社会绝缘。六、七十年代,当金三角毒品泛滥的时候,大陆尚不知毒品为何物?那个时候,边防是那么的荒凉,冷漠,如果要走私进毒品,可能比现在还要容易。何以毒品,就不能像现在这样,畅通无阻,横行无忌?
如果讲,毒犯手段的进步,那么他比不得上辑毒人员,手段的更新么?
唯一不同的是,现在的人,与过去比,没有以往那么认真。更多地是往钱看,所以治与不治,打与不打,尽管有区别,但这毒品与赌搏、娼妓一样,在大陆死灰一复燃,就大有燎原之势,难以灭绝。
这个社会问题,就不是一、两位或成千上万位家长所能控制、抵御得住的了。那么谁又该为此承担责任?
02-06-24P02:48
第1条回复:作者:阳关(2002-06-2419:45:17.0)
6月26日是国际戒毒日,仅以本文为那些身受毒品伤害的家庭,说几句话。
第2条回复:作者:窈窕好淑女(2002-06-2419:47:33.0)
很惨痛的话题!
据说戒毒从没有彻底的,复吸的占大多数。
我听来惊心!
--
作者个人网页:http://www.xiaoshuodaquan.com/
第3条回复:作者:酷得想毁容(2002-06-2419:52:42.0)
一旦踏入吸毒的不归路,人性泯灭人格丧失,谎言邪恶沉沦直到死亡!
第4条回复:作者:阳关(2002-06-2610:34:45.0)
孩子找回来了,可怜天下父母心。一个已经工作,参过军的大人,却让家庭操碎了心。
前几天,他的一位家住郊区的战友打了个莫名其妙的电话称:如果他来了,我会日夜的守护他,请放心。让家长犯疑。而这位战友本身也不争气,至少在吃摇头丸。所以家长拜托另外两位战友暗访,得知其下落,在战友的守护下,接回了家。下一步,又将是漫长的家庭强戒生活。社会你能想办法堵住毒源吗?这是所有与毒品有牵连的家长,唯一的希望!
今天是国际戒毒日,请关注这一群体。
第5条回复:作者:花石头(2002-06-2610:53:26.0)
其实强烈的戒断症状只是在停用毒品72小时内,之后躯体不适就减轻了。但很多复吸者重蹈覆辙并不是因为对毒品的躯体依赖,而是心理依赖。
电视《永不瞑目》反映的内容还是比较真实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