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军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平,幽州第一大都市。昔日白马将军公孙瓒起兵的基地。因为地处山海关之南辽东之西,战略上成为阻止辽东乌丸骑兵及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的第一道屏障。曹彰第五军团的主力部队屯扎北平以北的长城脚下守御边塞。
这是一座方圆数十里的广阔军营。它仅仅是曹彰直属第一军的大本营。大量的步兵被调往长城一带加固城防,剩下的几乎是骑兵。从军营的左右侧广阔的马棚可以看出这是一座不折不扣的骑兵营。营寨四周牢牢固定着厚木栅栏,最前面大小两百间营房是前锋营。
大营寨门顶上木版搭建的楼道。不仅便于了望敌情,而且利于弓弩手射击。
“是陶校尉回来了!”三米高的楼道上日夜轮班值守的卫兵远远望见一行人欢呼道,即使如此也不敢高声喧哗。
姜火熟读水镜竹屋的兵书,上面有一段专门讲述如何安营扎寨的军事理论浮现于脑海。眼前所见的军营与其大体吻合:整个军营的右侧是一道小河沟,目前结冰。对于骑兵营而言,附近的活水源便于战马放牧、饮水,同时供应军营士兵生活用水。至于“将军居青龙,军鼓居逢星,士卒居明堂,军门设在天门,斩断设在天狱”这些以方位安营随着姜火、邓宁一步步踏入军营,所见印证了书本上的许多基本原理。
古时兵家安顿营寨衡量人地最佳距离,置放测量时间的标杆以计十二时辰。营内各地的位置以十二度为圆划定十二个地支方位。正北方就是青龙的位置,顺时针依次为逢星(擂鼓发令处)、明堂(宿军)、太阴(设置伏兵)、天门(军营大门)、地户(普通将领宿地)、天狱(军队斩首的刑场)、天庭(军队执行军法处)、天牢(存放军粮)、天藏(存放兵器和装备处)。这是效法天道安营扎寨,天人合一。
姜火既好奇又兴奋地赞道:“二将军排兵布营真是井井有条!”
陶方诧异地望了一眼姜火,他哪里知道姜火饱读兵书不比得一般的青年,心想:你年纪轻轻又从未参军,难道懂得安营扎寨如此深奥的道理。于是笑道:“莫要夸我家将军,都是军师的功劳。但凡布置营寨,军师都会亲力亲为。”
姜火作出个理解的表情道:“做军师真是辛苦。”众人皆笑。
陶方苦笑道:“也是职责所在。好比陶某…”话到喉边又收回去。众人又笑。
陶方显然在军中人缘极佳,过往将士都会主动招呼。陶方依旧一副严肃的表情,与在营门前吩咐众人下马步行的神情一模一样。姜火、邓宁望见操场上训练的士卒全是徒步搏斗,大感惊讶:堂堂主军骑兵营平日训练不在马上马下,在平地上能练出什么名堂。姜火忍不住又想问,记起众人笑后陶方叮嘱走进中军大营不许出声,于是不再询问,满腹疑难浮出面容。陶方早觉察两人举止神态,认真地说道:“等你们明白我军军纪后,很多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中军营帐休要提问!”
姜火无趣地拌个鬼脸,后面军汉捂着嘴生怕笑出声来。邓宁也是一脸的平静。姜火掩不住好奇的目光,张望弓兵训练场一排排整整齐齐的木桩箭靶,靶上红心处密密麻麻不计其数的箭孔。距箭靶大约五十步,几排弓箭手在教官富有节奏的指挥声中张弓搭箭、瞄靶放弦。直看得他手痒难耐,恨不得冲上去学习箭术。
陶方叫二人止步青龙旗下的营帐外,单独入内旋即出来,遗憾道:“二将军和军师不在。两位小兄弟先去军令官处报道,接受军令。其他自有人打点。”亲自领他们报道。
“第六条,军营内不得高声喧哗。违者罚二十军棍。第七条,营内不得擅自骑马。违者罚一百军棍。”新兵营房里的姜火一面背诵刚学的军纪,一面痛苦地叫着头晕,“邓少,这么多条条款款,你不觉得头疼么?”
“无所谓。既来之则安之。”
“厉害!即头晕则头痛。放着这么多战马不骑好浪费!”
“姜少,你忘记以前水镜先生不是说过一匹战马的身价等于五名普通士兵。在军队里,人不如马。”
“再贵总不能当宠物养着白吃白喝吧。要是十年不打仗,这些马不是养得白白胖胖的?”
“呵呵,要是不打仗,那就太好了。”
“嘿嘿,我姜少从来不惧怕打仗。你说凭啥骑马重罚一百军棍?”

“呵呵,你想想战马有专人负责看管、喂食、放牧。能够擅自取出马匹的多半是部队里有官衔的人。二将军这一百军棍打得好!”
“想问题还是邓少厉害!当官的是该重罚,这个二将军治军还真有水平!”
邓宁笑道:“其实军规的制定都是有理可推。如果你想通个中道理,就不会在这里心烦气燥。”
“啊,这些叫人头疼的条条款款还需要理由吗?”姜火差点跳起来。
“不需要吗?”邓宁反问一句,接着说道:“全军将士都是人。制定军纪固然手段强硬,但也不能违背基本常理吧。我现在对水镜先生军事理论中的‘以人为本’开始有一点点领悟啦!”
“我也开始对‘邓少既能想又会吹’有一点点领悟啦!”姜火虽然调皮地逗笑,心里还是很佩服邓宁的。
“军规第十一条,军中不得吵闹、斗殴、肆意挑衅。违者视情节轻重处罚。嘿嘿,我可不会上你的当。骂不还口,打不还手。”邓宁一脸的轻松。
姜火苦笑道:“我的天!当兵失去好多自由了!”
整个营房里其他新兵听他俩谈笑自如,无不敬佩。
夜深人静。
传唤官走进营帐,问道:“谁是姜火、邓宁?二将军有请!”和进来时一样突然机械式地抽身帐外守候。
姜火揉揉朦胧的睡眼,一面穿衣一面嘀咕道:“二将军真是看得起咱俩。都子时啦!今晚我会兴奋得失眠的。”邓宁一笑了之。
两位身着新兵服饰的青年被带进主帅营帐。帐内人不算多。身着战甲,肩被披风,满脸胡虬,威风凛凛的大将军,无需介绍地球人都知道他是都督曹彰。身旁胡渣不整,看上去既不文质彬彬也不威武彪悍的人就是军师。下首左侧白脸小将,口正唇方;右侧陶方不用介绍地球人也知道。
“小火、小宁,你们可开啦!”曹彰仿佛多年的老朋友,亲热之情溢于言表。“对不起,白天我和军师巡视野外各军修筑长城。三弟的书信可在?”原来曹植爱才心切,对二人放心不下,担心路上丢失书信没有凭证,于是先派人快马加鞭到北平告知二哥。
姜火、邓宁想到曹植的恩德,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呈上家书,曹彰阅完赞道:“三弟文采依旧不凡。信上再三力荐两位小兄弟。呵呵,好!我最清楚三弟识别人才的能力非同小可,他既然如此赏识两位的潜力,必有道理。”
军师惊喜道:“两位师弟,恩师可好?”弄得二人茫然。
邓宁想到水镜先生只收过徐庶、庞统、诸葛亮三位弟子,庞统英年早逝,诸葛亮当在蜀川,那么眼前这位只有徐庶。喜道:“莫非你是徐大哥?”
“正是元直。恩师可好?可曾提起过元直?”徐庶关心水镜恩师。
姜火笑道:“先生好得很。经常提起徐大哥。不过,我们兄弟并不是先生的徒弟。先生说过我们不可以师徒相称,在他心中只有三位弟子。”
“元直、士元、孔明。哎,不知道孔明师弟现在可好?”徐庶是位重情义的汉子,即使身处曹营,提起本方忌讳的孔明师弟也是毫无顾忌。
曹彰逐一介绍白脸小将李圆、铜脸壮汉陶方,最后笑道:“徐军师、李将军和陶校尉都是我的得力干将。以后小火、小宁多跟他们学习。将来杀敌立功,护国保民。曹彰认为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效仿骠骑将军霍去病驰骋沙场、名垂青史!”
李圆谦虚地笑道:“承蒙二将军器重。两位小兄弟是水镜先生的高徒,今后大家还要互相学习!”
陶方明显憨厚,严肃地说:“两位小兄弟初入军旅,许多东西要虚心学习,千万不可偷懒。军中不比得地方,不吃苦难成大器。”一番话虽然诚恳,却让姜火、邓宁感觉不如李圆动听。
曹彰点头道:“陶校尉说的话的确是金玉良言。以后二位就跟着陶蛸尉刻苦训练。”
姜火和邓宁心中叫声苦,唯唯点头。
“陶方!”曹彰严肃唤道。
“在!”陶方立正、站得挺直。
“以后姜火和邓宁由你负责训练。当年你怎么训练的,要求他们也一样。一个月内,他们不能成长为优秀将领,我拿你军法处置!”曹彰的话就是命令。
“遵命!”陶方略微犹豫,还是坚决服从命令。
姜火和邓宁心中喊声惨,默默接受。如果能选择,他俩自然喜欢那位面容和蔼的白脸小将李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