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除夕宴之后,胤祯似乎就再也没有来找过歆玥,有时来慈宁宫请安碰到,也只是远远地望望她,失魂落魄之中还带了点无可奈何。虽然她看到他这副样子心中也不好受,可毕竟还是松了口气。想必他的婚事正在如除夕宴上众人议论的一样,紧锣密鼓地进行,让他总算对她死心了,也该不会再来纠缠不休。虽然胤祯不再来烦她,可她耳边的聒噪却一样不少。在慈宁宫里,她和胤祯之间的一切简直就是不成秘密的秘密。现在眼见十四阿哥已经开始选福晋,和她关系好的宫女在言谈之间不免多带了几分同情,那些和她不睦的宫女,更是找到机会就要幸灾乐祸地奚落她几句。胤禩那句‘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劝慰让她始终铭记在心,对同情不愿多辩解,对奚落更懒得去反击,始终摆出一副超然世外的平淡态度,任身边的人胡乱议论纷纷。
一天中午歆玥和云妞伺候皇太后歇晌之后从上房下来,正准备回后院屋中吃饭,就看到几个丫头正凑在廊下,一边喂那几只鹩哥吃食,一边叽叽喳喳地议论什么,看到她们进了后院,猛地同时刹住口,顿时变得鸦雀无声。
云妞不禁有些奇怪,忍不住笑骂道:“你们这几个小蹄子,吃了饭不好好歇着,嚼什么舌根呢!”
平时一向心直口快、冒冒失失的寒露突然跳出来说:“云妞姐姐,我们正在说今年选秀的事呢。今儿个听曹公公说,好象十四阿哥的福晋也定下来了,是什么侍郎罗察的千金。”
云妞急忙瞥瞥身边的歆玥,见她脸上仍然平静如常,便抢先说道:“和你们什么关系都没有,瞎操什么心呀。”
“和我们是没关系,可没准和别人有关系呀。”绮霞突然冷笑一声,酸酸地接了一句。
云妞刚想再骂她两句,却感觉歆玥在旁边拽拽她衣袖,淡淡地笑着说:“拖到这么晚你还不饿呀,快吃饭去吧。”
云妞又看看她,那双灵动的眼睛里,没有丝毫烦恼与哀伤。她只好忍住本想说出的话,跟在歆玥身后走进她房中。
提盒里的饭菜放得久了,只是微微还有些余温。歆玥找出两副碗筷,盛出一碗饭放在云妞面前。云妞举起筷子,望望提盒里的菜,突然笑笑说:“我这可真是‘皇上不急,急死太监’了。”
歆玥也不觉微笑起来,在她对面坐下说:“好姐姐,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不过,别人爱说什么就随她说好了,我真的不在乎。”
“那你和十四阿哥——”
“我和十四阿哥之间清清白白,什么都没有。我是很喜欢他,但不是那种喜欢,也绝对没想过要嫁给他。谣言传得久了,大家就都信以为真了。”歆玥见她一直不死心地追问,想到她平日对自己极好,人也可靠,索性毫无保留地直言相告。
“哦,那我就放心了。”云妞拍拍胸口,似乎舒了口气,“本来我还在替你担心,以为你是不愿让别人看出自己的伤心才故意装作满不在乎。歆玥,你真是和宫中很多女孩不一样。换作是绮霞那样的丫头,如果被哪个主子看上了,还不巴巴地赶快凑上去,说什么也不能放过这一步登天的机会。”
“你别夸我了,其实你自己不也是一样,对哪个主子都不卑不亢,就讨厌谄媚讨好那一套。”歆玥一边吃饭一边随口接了一句。
“我——我进宫也是不得已。咱八旗的规矩,女孩到了年纪都要参加选秀,逃也逃不掉。我家里还有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的表哥,就等着我熬到年纪出了宫好成亲呢。”云妞不觉叹了口气,将一直存在心里的这段心事坦白给歆玥。
歆玥同情地望着她点点头。是呀,身边看似快乐的每个人,可能身后都有自己的隐秘和无奈。胤禩,如果不是有胤禩,她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还能对这些流言蜚语处之泰然。想起他的爱、他的理解、他的关怀,她就会觉得那些嘲讽、刻薄全都那样可笑,根本不值得她介怀。虽然有这样的信念支撑着她,可是她多么希望他现在就在身边,可以听她倾诉,可以给她安慰。他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春节过了没多久他就随阿灵阿一起下江南巡查河防工程,走了这么久却没有一点音讯。慈宁宫里那几株玉兰花都已经开败了,转眼已是暮春时节,他还要在江南耽搁多久呢?他在京城的时候,他们虽然也不能时时见面,可那时她心里总是充实的,根本不象现在空荡荡没个着落。她正出神地想着,忽然抬起头来,才发现云妞已经在诧异地望着她,大概是奇怪为什么她一直望着饭碗发呆,便忙抛下这些心思,大口大口地把已经有些冰冷的饭菜扒进嘴里。
歆玥从丫头们口中得知十四阿哥定亲的事没几天,胤祯终于找上门来了。这天下午她不当值,正想趁便到狗舍看看雪球和小白,却在慈宁宫正殿前碰到了笑眯眯从殿中走出来的曹公公。曹公公手中捧着几匹锦缎,看见她走过来,立刻眉开眼笑地向她招招手。
“曹公公叫我什么事?”歆玥快步走过去问。
“歆玥,这是内务府新进的几匹湖绸,老佛爷刚才赏了太子妃两匹。我正出来想找个人送去,可巧看见你,就烦你跑一趟吧。”
歆玥一听说是去毓庆宫,心里不禁直嘀咕。她平时躲太子还躲不及呢,现在反而要自己送上门去,万一被胤礽看到,岂不是又要惹出麻烦。可是曹公公交她这个差事,纯粹是一番好意,她心里自然也明白,凡是去送赏的奴才,有哪一个是空手而归的。如果她真推辞了,不是显得有些不识抬举了吗。所以,她尽管心里有点发怵,还是毫不犹豫就点头答应了。
她接过最上面两匹湖绸,顿了顿脚步,没有继续向前出慈宁宫正门,反而朝后院走了过去。从慈宁宫北面的后门出去,有一条近路可以通到毓庆宫西边的偏门,她已经在心里盘算好,要把绸缎送到西偏门去,那里偏僻又不常有人出入,撞见胤礽的危险会小一点。她捧着湖绸出了后门没走几步,远远就看到胤祯直朝着自己走过来,心中顿时涌上一股不祥的预感,可是想想手上还有绸缎做幌子,他也不至于对自己纠缠不休,这才放下心来,迎着他走过去。
隔了两三步远,歆玥就停下来行了礼,道声‘十四阿哥吉祥’,然后便想绕开他继续向前走。她才刚一迈腿,不提防胤祯一把拽住她胳膊,咬着牙低声说:“先别走,我有几句话要和你说。”

歆玥看他眉头紧皱,眼中闪着阴鸷的光,一点也不象平日那个机灵、亲切的胤祯,心中更加惴惴,呼了口气小声说:“十四阿哥,歆玥要赶着去毓庆宫送老佛爷赏赐给太子妃的东西,您有什么话等我回来再说行不行,别误了歆玥的差事。”
“这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早一刻迟一刻也不当紧。再说,我只要耽搁你一会儿功夫,误不了你的差事。”他有些不耐烦地打断她,象老鹰拎小鸡一样扯着她进了慈宁宫花园。他一直把她拉到花坛旁的那片池塘边才停住脚步,呆呆地望了一会儿碧绿的水面,终于沉着声音说:“歆玥,我的亲事已经由皇阿玛定下了。”
“哦,奴婢前几天已经听说了,今儿一时疏忽,还忘了给十四阿哥道喜。”歆玥把绸缎放在池塘四周青砖砌起的边沿上,搓了搓手,言不由衷地说。
他猛地转过头来,几乎是有些恶狠狠地盯着她,仍然咬着牙低声说:“除了道喜,你就没别的话要说吗?”
“嗯——”她嗫嚅着,有些胆怯地望着如此阴郁的胤祯,一时真想不出什么合适的言辞来应对。
他突然抓起她双手,合拢在自己掌中,紧紧贴在胸前,无比急迫、无比期待地问:“歆玥,你入宫已经这么久了,可有一点点喜欢我吗?你知道吗,为了这门亲事,我已经和额娘吵了几次。如果你真的有一点点喜欢我,就算是违抗圣命,我也不会答应这门亲事。”
她仰头望望他,那种毅然决然的固执,那种诚挚率真的深情,竟让她感动得鼻子都有些酸酸的,好象有泪水不受控制地向眼中涌去。她这时才突然发现,这两年来,她其实一直忽略了他的成长。现在,他不只是个子高出她一个头来,就是那种坚毅的神情,也俨然是个十足的男子汉,让她没法再把他当个天真顽皮的弟弟看待了。可是,感动是一回事,喜欢完全是另一回事。胤禩,就因为有胤禩存在,她心里再也没有容纳别人的余地。这个名字早已深深镌刻在她心里,即使在这一刻,也是随着她的心一起跳动。她轻轻吸吸鼻子,才象耳语一样哽咽道:“歆玥只是个小小宫女,不值得十四阿哥这番厚爱。求十四爷千万不要莽撞行事,否则歆玥无以回报,真要愧疚死了。”
他的脸慢慢僵硬了,一动不动地注视着她,胸脯在剧烈起伏着,握着她双手的手掌却越攥越紧。过了一刻,他忽然笑了起来,是自嘲的笑、无奈的笑、失落的笑、痛苦的笑,边笑边喃喃道:“我真傻,心里总还存了份侥幸。”
他那比哭还悲切的笑容象块巨石一样朝她压下来,堵在她心中几乎无法呼吸。她第一次体会到,有时拒绝一份感情竟然也会让她这样难过,也需要无比的勇气。她的眼泪就这样不由自主地流下来。
他松开一只手给她抹着眼泪,然后又碰了碰她垂在耳边的几缕发丝,突然用力吸了几口气,象是一下子抛开了身上的重负,故作轻松地说:“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还值得哭吗?就算我娶了福晋,按照宗人府的规矩,不是还可以娶侧福晋、庶福晋吗。只要你没有嫁给别人,我总还是有机会,总有一天我会娶到你的。”
在他信誓旦旦说着这番话时,忽然又恢复了一丝孩子气的天真。她虽然还在哽咽,却几乎有些忍俊不禁了,忍不住接口说道:“十四阿哥快别说笑话了,福晋还没进门,就想着娶侧福晋、庶福晋,被人听到要笑死了。等你在外面建了府,娶了亲,搬出宫中,要不了多久,恐怕连歆玥是谁都记不清了。”
“你是故意要拿话呕我吗?”他又急又气,几乎有些咬牙切齿了,“这个你不用担心,我早已求准了皇阿玛,等成了亲也先住在宫中。”
“为什么?”她真有些奇怪了,“还没有哪个阿哥成亲之后还住在宫里呀。”
“我就是要开个先例又怎样!若是搬出宫住,想见你一面就太难了。”他有点气咻咻地说,似乎恢复了往日那种张扬的、咄咄逼人的气势。
这种丝毫不加掩饰的坦白,若是从他人口中说出来,听上去似乎不免有些矫情,可自他嘴里吐出来,就让她感觉那样真挚自然。她心里又泛起一丝酸涩的滋味,低下头望着鞋尖上绣的花样,呐呐地说:“奴婢不敢再多耽搁,要赶快去毓庆宫了。”
他好半天没有答话,只是沉默地凝视她俯下的乌黑发顶,然后突然将她紧紧抱进怀中,低头在她柔滑的面颊上重重亲了一下,这才猛地放开她,也不敢看她有些惊慌的神色,跺了跺脚就转身飞快向外跑起来。只一会儿功夫,那个石青色的身影就彻底从她视线中消失了。
歆玥无奈地叹口气,又等了片刻,终于拾起放在石沿上的绸缎,走出了慈宁宫花园。这一路行来,她都步履沉重、心事重重。所幸在毓庆宫她没有遇到什么麻烦。西门守门的太监通报了太子妃石氏,她的贴身婢女出来接了绸缎,又将石氏的封赏交给歆玥,不到一盏茶的功夫,一切便交割完毕。歆玥正告辞了出来,迎面却遇到一个身穿朝服,头戴顶戴的官员,身后跟着一个随从急匆匆经西门进来。仓促之间,她也没来得及看清朝服上的补子是什么图案,正猜测着来人是个什么官员,就见那太监已经笑着迎了上去,殷勤地说:“提督大人来了,快请吧,太子爷正等着您呢。”
歆玥这才醒悟,来人原来竟是两年前带人在土地庙追打她的托合齐。她急忙躬身闪过一边,虽然托合齐认出她的可能微乎其微,可她还是不自觉地压低了头。等她感觉他已经从身边走了过去,急忙抬起头要向外走,目光却不提防与落在后面的随从撞个正着。她顿时有些愣怔,这年轻的随从容貌好奇怪,虽然他的帽子压得低低的,几乎盖到了眉毛,可是却无法掩盖他白得异乎寻常的皮肤、高挺的鼻梁,深深凹陷的眼眶和淡褐色的眼眸。不只这些,他的神情也冷峻、倨傲,根本不象个随从。歆玥几乎可以肯定,他不是汉人、满人,也不是蒙古人,到有点象中亚一带的白种人。身为九门提督、步军统领的托合齐,为什么会有一个这样怪怪的随从呢?
歆玥尽管疑惑着,脚步却没有停留,向前走出一段路以后,忍不住又停下脚步回头张望。可巧的是,那个怪怪的随从竟然也顿住脚步,同样在转头向她回望。她心中一凛,急忙扭回头来,匆匆地回慈宁宫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