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本心安在,至人之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浩四肢在水里划动一下,从湖里弹上岸来。又取出陈师傅留给他的心法图纸。
纸张由蝉丝编织成,上面的人体图像以及小字都是陈师傅的手迹,看着图纸,王浩又想到陈师傅。
这两年多的时间里,王浩独自一人过日,初时仅是对这里的原始生活非常不适应,后来身体适应了冷热变幻,却深深感受到枯燥,烦恼。
没有任何人和王浩交流,单调地听着流水从高处落下,击打在岩石上的声音,单调的食物,单调的打坐。这样的生活,岂是寻常人能够忍受?
王浩发现这种单调的生活使他的脸型看起来很僵硬,不是看透世情后的平静,仅仅是僵硬——他常常脑里一遍又一遍地回忆曾经出现在脸上的表情,或哭或笑,然后把它们做出来,他害怕忘记这些表情以致自己的脸变得更僵硬,这是很无奈的事情。
王浩发现他的眼睛变得很呆滞,几乎没有神气,不是看透世情后的平静,仅仅是呆滞——他常常看击打在岩石上溅落下来的水珠,看游动的鱼,奔走的兔,以及抓鱼兔吃的鸟。他发现这些动物的眼睛都比自己多了很多灵性,他害怕自己的眼睛比死鱼更呆滞。
只是,追求无上真理的过程,注定要失去常人看来精彩的生活,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单调的生活,王浩早就知道这一点。只是,心灵的大门根本拒绝不了这些负面情绪的干扰,它们本是从人心内长出的。
烦躁,恐惧,焦急,孤独,一种又一种的情绪在单调的环境下疯狂滋生,即便坚如金铁的心房也承受不住它们的疯狂,它们更催人疯狂。王浩从来不曾想过,保持理智是这么困难的一件事情。
这种情况是修行之人必须经历的心劫,修真大道上由凡俗之心升华为真人之心的必须过程,凡无法顺利度过者此后的日子里无时不承受心灵上的折磨,境界便是终生停步了。
王浩为求修行速成,遭遇的心劫比别人更猛烈些。
控制自己的身体容易,控制心情却难了许多。王浩早知修行路上会遇到重重阻碍,他最先遇到的便是自己的阻碍。
王浩极力忍住压下心里的负面情绪,却再难保持平和的心绪,这样的心境下,自己打坐练气的效果只能事倍功半。
只好将精神专注于其它事情上面,用修行上的奥妙分担枯燥,用天地元气与血肉碰撞时的痛苦麻木孤独。
人类是经过长时间恶劣自然环境的选择存活下的物种,因此身体以及灵魂深处残留着远古传承下来的有利于生存的烙印。这些烙印使人遇到危险,不利时,本能的做出逃避危险的选择,遇热出汗,遇冷颤抖......这些都是无须学习,先天便会的适应环境的表现。若人类的身体不能及时做出这等反应,那便不正常了。
道家一个流派非常讲究顺应自然的道理,即处于天地无时不在变化的环境中,人只需要顺应自己身体的本能,因为身体自然做出的反应绝对是正确的。由此衍生出,面对天下的大势,人也只需顺应便是,顺天者逸,逆天者疲。
顺应自然,的确是最省力的方式,谓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只是王浩深深痛恨这种身体以及精神都不由自己,被一种规律所左右的感觉。比如发现不平之事,总要心生相助之心,回头想来却发现,这或许并不是自己的本意,而是受到世间一些游侠故事的影响,禁不住在这个观点上已经被游侠同化了;比如发现美貌的女子,总要心生交往之心,回头想来却发现,这或许不是自己的本意,而是受到自然规律阴阳相吸的影响,受到繁衍后代这条生命烙印的影响。
王浩眼里呆滞且迷惘,愈想愈是迷惘,自己的所作所为究竟是出自本心,还是自然规律的影响?或许本心便是自然规律?本心安在?
与王浩无关的事情他想都不会去想,这些东西却是非要弄个清楚,一日不能弄清楚,便无法正确认清自己。
这个世界不单是由武功组成的,所以修炼之人必须认清自己,才能进一步认清人在天地中地位。
关于人与自然的冲突,终于在王浩身上出现。
不由思考起过往自身种种,发生的事情都在王浩脑中浮起,前生遭遇大变,致使今世决定探索真理之心;陈师傅的一言一行,更是巨大的影响了自己对待事物的态度;这一世父母那少有的风华,亦影响自己不觉的模仿。
一遍一遍地回想着往事,王浩的心境平静不少。婴儿之所以纯洁,是因为婴儿之心便是本心,道家修炼心境的极重要一步便是练出元婴,心思如婴儿般纯洁。
婴儿因为不受任何理念影响,所以纯洁,但是既为人,便不能没有理念。
本心为空,为无,受外界英雄后变为有,形成理念。
因此想要完全不受外界影响的心,只能是婴儿。
王浩想通这一点后,只能见识更多的人,更多的事,使得自己的理念不致狭隘,然后凭借数量上的积累完成升华,形成自己独有的理念。
终究是力量太弱小,若真有先天生命,哪里还在乎这天地,讲究什么天人合一,若自己的本心强大,哪里会受到种种影响。
若一个人的境界超越了自然,哪里还用讲究什么法自然,法天地,管他什么有为法无为法,自己的法便是最高。
在任何地方都成立的一个真理,便是弱肉强食。
王浩突然发现,若是力量足够大,连同真理也可以藐视,或者说,力量便是真理。
用无上的力量,扫除一切障碍,方是正道啊。这年,王浩形成了模糊的人生观。
天气已经转寒,王浩自对饮食的需求不大后,就再未出山,过着单一的生活,他的衣服早就损坏。
南方的天气比较温暖,却也少了很多动物的踪迹,他们或是沉眠于冬季,或是向更南方迁徙。一些苍老的树上,枯黄的叶子和枝条一起掉落下来。给地面铺上一成黄妆。瀑布水依旧不停的流淌,溅起水花。
王浩手里拿了一把木剑,身体腰部浮在水面上,木剑随意刺出,每次均能刺中瀑布击打岩石溅起的水珠。
这种对于力道精妙的控制能力,即便不会任何剑法,也不会让任何江湖上的一流高手小看了。
唯手熟放能将身意合一,意又与心合。
至此,王浩对剑的熟悉如自己身体般,大成。
他的头发已经及腰。
过了这个冬天,便十五岁了。
王浩面无表情,眼神空洞——长年累月的独身生活使任何人都会变成这样。
王浩满是唏嘘,自己在这种单一的生活中竟然又坚持了两年多,还没有疯掉。当初差点忍受不住时,只好不眠不休练上几天的剑法,让疲累来发泄身体的躁动,这两年多来基本剑法已经练成了。
忍受寂寞,乃是锻炼意志的一种绝佳方法。
王浩坚信自己现在的意志已经如海如山,难以动摇。
王浩甚至想继续留在这里,十年,看看自己到底能忍受多久。
只是自几年前开始,王浩的心境便一直没有平和下来,练气始终得不到快速的进步,加上用剑之道达到一个瓶颈,无法继续进步。
没有进步的生活,王浩却是不能忍受下去了。
剑乃杀人利器也,王浩的剑法还需在杀戮中成就。
王浩心理更有许多迷惘,需要入世经历过才能选择。
总之,现在这种生活已经不适合王浩了。
无论意志多么坚强,心灵却依然不受自己完全控制,为外物影响,始终无法超脱。
行事直指本心,视一切有为法为梦幻泡影,将一切扰乱本心者视为虚无的至人之道,究竟是何等的心境呢?若是能成就至人,自己以后的修炼几乎不会再遇到心境上的瓶颈,不惧任何心魔。

王浩思索了一番至人之道,不可得。在腰间围了两块兽皮,将小刀贴身放好。这小刀几年来作用挺大,割肉,削木材,都比大号刀剑好用。
其余东西都没有带上的必要,看了眼这个生活快五年的地方,终于下山。
一路沿着小路走,王浩也不刻意辨别方向,只管慢慢走下去,总算看见点新奇的景色,心理倒是平静许多。
一天后,王浩遇到一户人家,顺手借了点钱财衣物,继续上路。他现在也算是江湖中的一流先天高手,不碰到宗师,军队,怎么为非作歹都不会有危险,行事风格比起五年前是更加肆无忌惮。
王浩一路行走,十多天后来到一小镇,这里是河南境内,地处邙山,却是河洛境内,东边几十里便是洛阳城了。
河洛是上古神话的起源之处,皇气,龙脉之气的东西凝聚此处,故经常被作为都城,此时隋炀帝为帝,称洛阳为东都。据民间传闻炀帝还准备将都城迁到洛阳来,不知是不是真的,不过洛阳城重兵把守一定是真的。
渐往东走城镇便越繁华,王浩一路走来,服饰换了几套,现在就是走到皇城也不会被人当作平民。
来到一间客栈中,王浩将一锭一两种的银子丢到小儿手上,张口几次,说不出话来,终于说出四个字:“要间上房。”
王浩急急进了屋,对着镜子,挤眉弄眼,时而把嘴巴长得老大,时而向两边歪,做了半天,总算把一些表情做得不是很假。
接着又竖起耳朵听隔壁甚至街道上的人说话,试着随之一起发音,他差点连人们说话的意思都听不懂了。
幸好王浩是个高手,学习东西怎么都比普通人快,鬼叫了几个时辰,已经基本上能够说话。
时间慢慢过去,已是天黑了。
一个店小二敲了两下门,在外面道:“客官,可要进食?”
王浩当下道:“把你们这里的招牌菜统统来一份。”他身上银两足够,根本就不用担心花钱的事情。
陆续有侍者送菜进来,王浩吃着这些菜,几乎没什么感觉,他吃了几年没有味道的东西,现在无论吃什么都是极好吃的。他对自己身体每个部位的作用都了解通透,寻常极少吃东西,若吃起来也可催动身体在短时间内百倍速度的消化食物,不用担心撑着身体。
只是仍旧没有窥见这世界的上乘道理,这样消化食物得来的精气没有自然消化的精气纯净,不能储存于体内,只能当作热量散发出去。
王浩将一座子的菜吃饭,问道:“我吃这么多,你们怎么一点也不惊讶?”
收拾餐具的一人躬身答道:“少爷是刚走江湖的吧,有的武林高手来客栈能吃下一头牛,小人所见,少爷虽吃的不及一头牛多,武功也是不错的......”
王浩挥挥手将他们赶了出去,又对着镜子挤眉弄眼。
如此王浩在客栈里住了十多天,每天出去走走,自觉又融入了社会。
这次出世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寻求传闻中的至人之道,一是练剑。
至人之道,虚无缥缈,纯粹是心灵上的境界,即便非常注重心境的佛门也未必有人达到这个高度。比如王浩忍受痛苦,寂寞等产生负面情绪的因素时,意志会变得越来越坚定,逐渐心如磐石,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微乎其微。
但是尽管微乎其微,还是有的,本质上并没有提升——只要你的心境会受到影响,哪怕再小,终会出现破绽,那时可能便是死亡的时候了。
因此至人之道至关重要,他使人心境没有破绽。不但如此,至人之道还是修行路上的重要一步——至人能够随意控制自己心情,因此非常符合修炼无为法的条件。
至人这种纯精神的境界难以琢磨,所以王浩决定先仔细练习剑法。
无论一种剑法多么的高深,习练者若没有用之杀人,便永远不能领悟其中的精髓,剑法本就是杀人用的,不能杀人的剑法叫剑舞。
王浩对剑已经非常熟悉,只需经历过长久在战斗,仔细琢磨,便能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习惯动作创造出适合自己使用的剑法,并逐渐完善。因此王浩也不想去找这个世界上所谓的剑法秘籍,若是低俗的剑法王浩不用找,高深的剑法需要相配应的心境,王浩绝对不会为了学一门剑法去改变自己的心境。
有的人将自己一生的精力奉献给剑法,刀法,或者其他武功,佛法,并且能取得一些成就。但是王浩绝对不会这么做,以他看来,这世上什么刀剑,武功,佛法道法,都没有区别,没什么东西在他眼里是神圣的,都是为自己服务的工具。
如来的一个弟子须菩提说,如来所传的一切法,我皆不取。
因为能够传承下来的法门,无论多高深,皆是有为法,怎可能比得上无为法,怎比得上法天地,法自然?
什么一本武功秘籍引起全江湖的人争夺,那是狗屁。
王浩已经能够天人交感,只等心境平和时,便能进入无为法的大门,一般的秘籍给他看都懒得看。
一门剑法注定要许多人的性命来祭奠。若在对待这种事上犹豫,想和平解决,那不如去读书考科举,不过官场上争斗也多,最好还是回家做春秋大梦。
现下有几个方案,一便是参军。参军后,可以在战场上历练自己,剑法一定很快创造出来。
只是王浩并不想参合进军队中去,军队里等级制度极严密,遇见官大的就要下跪,还要时刻防备着成为炮灰。王浩从来就不想委屈自己,当下不再考虑参军这个想法。
第二便是当个山大王,引起军队来围剿,或者随意屠杀几个家有势力的人,引来报复。只是这样还是容易引来军队,一个不好弓箭手就来了,自己只能跑路,若是引得国家通缉,那就寸步难行,只好去过原始生活了。
第三便是宣称自己的魔门出身,这样以某某斋为首的正道人士必定前来追杀。只是这样魔门的魔头们可能也跟着来了,然后就是邀请加入,不然死。两头得罪的事情,以王浩现在的武功,最好不要做。
第四就是随便找个没多少高手的地方,不问原因,见人就杀,乱杀一通,绝世剑法也就出来了。这样自己独身行事,无拘无束,而且可以把对手的钱财食物抢来补充自己。
王浩想来想去,觉得第四个方法甚好。
这样首先就排除中原了,因为中原兵多,武林高手多,很快就会有军队找上自己。
而突厥鲜卑女真等地,人口稀少,基本上全民皆兵,和中原打仗时还是不够用,打个几十年得到点好处就要立刻和谈停战,想来他们定是奈何自己不得。
这样想来,王浩几乎就想立刻动身,突然想到开始侍者说的一人吃一头牛的话,才觉醒这是大唐双龙的世界,草原上可是有个叫毕玄的,若把那人引出来,自己便不能安心练剑了。
虽说王浩的精神比起宗师一点都不差,而且经过五年修炼还有过之,但是他并没有专著于内力招式上,现在内功心法还没有完善,招式更是没有,遇到宗师是铁定会输。
一想到这个世界上宗师的存在,王浩发现自己可去的地方又少了很多——只有在水边,自己才是安全的,这样即便遇到宗师也能水遁逃命。
王浩回忆着前世偶然看过的地图,逐渐把眼光放到了沿海的一些小岛国。
只怪前世没怎么仔细研究地图,王浩对离中国接近的国家只知道高丽日本,印度波斯等国,这还是从小说的得来的印象。
现下目标几乎已经明确了,高丽因为傅采林的存在,只能选择扶桑国了。
王浩坐在床上,体会并完善着内力的运转。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