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太上忘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浩将两把木剑插在腰间,一把握在手上,走出树林子。
这里离海港已经较远。常人几乎听不到海浪的声音。
出海打渔是这里人类的主要食物来源,因此海岸倒是比内陆热闹了许多,不过这么点大几块小岛,也不知算不算得上内陆。
时值傍晚,太阳光把一切东西染成金色,王浩讨厌金色,讨厌太阳。很多渔船回到海港,无数的民工把船上的收获搬运到车上,沿着大路运往不同的地方。
此刻王浩也走上大路,很多人都以奇怪的眼色看着王浩。不但因为他的长相,衣着,表情,更因为那三把木剑。
王浩的衣服原料自然比这里普遍要好,加上长相等问题,一看就不是这里的土著人。
几人对王浩露出凶光,对王浩手上的木剑露出讥笑,但是他们始终生活在别人的统治下,国家不被承认,因此那深深自卑让他们几乎不敢对王浩有任何动作。
王浩轻笑一声,剑尖指向其中一人。
人群中立刻传来叽哩哇啦的轰叫声,只可惜王浩初来此地,不懂他们的意思,也不必懂他们的意思。
王浩提剑缓缓走上去,不断调节心情,体内真气更是与外界融合,气息全无。
十多人立刻拔出既弯又细的长刀,剩余的人身上没有长刀,把木棍等东西握在手里。
杀人是一件很讲究的事情,不同性格的人有不同的杀人风格,武功高低不同,对手不同,杀人的风格也可能改变。
面对经验丰富的宗师,你可能小心翼翼,一切出手的动作都要精心计算,不能浪费力气。面对九流人物,直接运转你强大的内力,气势就足够吓死一堆人。
气势这东西是个很有用的东西,有的高手随便一战就能让人感受到其强大的气势,在精神紧张,身体用力时,气势更会成倍散发出来。高手更能控制自己的气势散发出去,这个时候,全身的精气神以较快的速度消耗。普通人被气势压迫就好像遇见了毒蛇猛兽般,心惊胆战,短时间内脑子晕乎乎的,这时他们的性命真是完全由不得自己掌握。
因为这个原因,武者们打斗时都喜欢拼命的放出气势,以期待自己的气势能够将对方威慑住,不战而胜。
这却是人类天生的一种侥幸心理,比如大隋朝的文士考科举,若是有人作弊中了举,自然他人以后想着作弊了。
王浩心里掠过这个想法,尽量让自己心情放松,控制全身的气息不致泄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战斗方式,除非不会思考的人。王浩是个喜欢纯粹的人,既然杀人,那便不必再浪费表情释放自己的气势。若对方比自己弱,不用释放气势也可将之打败,若对方比自己强,释放气势也没有任何作用,反而自己浪费力气。况且,一些意志坚定之人,实力尽管不强,对气势这种东西也是完全无视的。
王浩意志之坚定,早不是江湖上的龙套可比,对全身各处力量也控制由心,既不必担心心志被气势所摄,也不必担心真气受到对方气势的影响运转不灵,何必还浪费时间研究这些对他毫无意义的东西?
王浩既不自卑,也不自大,只不过在认清自己的前提下,找出自己最需要的东西。仅仅这一点,能做到的人便万中无一了。
尸体七七八八倒在路上。他们太弱,反应太慢,几乎全被王浩一剑刺进喉咙而死。
王浩眼看着木剑上的鲜血,也不去擦拭,仔细回味刚才所发生的一切。
在第一个人瞪大眼睛倒下时,王浩的心灵已经开始不规则的波动。
当杀了第三人时,王浩的心灵波动十分剧烈,气息紊乱。
当第七人死亡时,王浩体内的真气终于受到心情影响,脱离与自然的呼应,再无法自动以完美的路线循环。从这时开始,王浩停止从天地摄入元气,体力不能得到充分回复,缓慢下降。
......
王浩轻叹一声,因为极少做这种事情,心境还是受到太大影响,正常情况下身体保持的完美状态一旦战斗,立刻被打破。
若自己不能始终保持有规律的情绪波动,身体状态则变得不稳定。一旦受到多人围攻,体内真气因为心境的影响无法自主运行,便会导致功力枯竭而亡。
杀人是一件很讲究心情的事情。
王浩寻了个隐蔽住坐下,花了很长的时间才将真气重新以完美的路线运行起来,时刻与自然保持呼应。
王浩发现自己现在的境界还是太浅显,一旦离开水,听不到水声,看不到水珠,便难以掌握水的节奏,以致难以保持真气的节奏,容易散乱,需要很长的时间回复原本状态。
只可惜这内力的运行法子便是从水的节奏中得来,未大成之前王浩也只得接受对水的依赖,再无它法。如同有资格喊草木皆可为剑之人,一定得是剑法极高才行,否则还需依赖于手中的三尺青锋。
这个时候的王浩,内力未大成,心境未圆满,剑法未成,即便有强大精神带来的极快速的反应力和计算能力,也只能算个一流高手。
只可惜扶桑岛长年处于其他国家的统治下,少有时间发展自己的文明,一个小小地方根本不可能出现武学上的宗师,错过了扼杀王浩的时机。王浩的追求太大,也决计不会生出贪图刺激冒险的念头,在自己仅仅是个一流高手的时候去找什么宗师挑战,这绝对是找死的绝佳方法。否则来这个弹丸之地做什么?恃强凌弱方是正道。
什么不惧强权,以弱胜强,明知山有虎,统统都是用来蛊惑人心的邪魔外道。
王浩不是傻子,岂能连这点认识都没有?
想想原著喜好四处挑战的跋锋寒,若是没有得到两位主角天下无双堪比皇气的气运庇佑,焉能活到最后。
调息完毕,王浩发现外面已多了很多搜查之人,定是自己犯下的恶劣行迹带来的反响。这也正是王浩预料中的,所需要的结果。
从遮身的石块中走出来,本地人几乎立刻发现了王浩,举刀想向。
王浩控制体内一切气机保持正常状态,一剑朝着当前一人脖子刺去,剑法简单,有效。
不想那人不是普通人,也是练习过功夫,反应能力比常人快了许多,朝地上一滚便躲了过去。
王浩知道自己打斗经验太少,也不在意,身体前倾,剑尖依然指向仍在打滚中那人。
侧面却传来强劲的破空声,王浩立刻感应到,有人手持弩箭对自己发射。又发觉了自己的错误,不该轻易失去身体的平衡,如今受到弩箭攻击,不好改变身体的方向。
幸好王浩对自己身体十分了解,摸索出许多运起的法门,此刻提了一口气在丹田,身体加速前倾,躲过弩箭。
啪的一声,手里的木剑穿过打滚那人颈部,从剑身某个部位断开,王浩借势弹起。
由于没有多少群站的经验,此刻王浩却显得几分狼狈。不过他的武功远不是这些人可比的,身体丝毫未受到损伤。
王浩身体弹起时,一人跳起两米高,双手握刀,从空中对着王浩劈下。

王浩根本不在乎这种招式,向侧面走了两步,取出第二把剑,刺穿落下来那人喉咙。
王浩施展轻功,想手持远程弩箭的两人跳去,这里的倭人武功平常,轻功也平常,竟无一人能在半途拦截住王浩。
刷的一剑就刺死一人,王浩又飞身越到第二人身边,那人大叫一声,脸上闪过狰狞,举着手弩向王浩发射。
王浩和那人离得太近,不好闪避,只要匆忙间运真气到木剑上把那一箭挡下,然后将之杀死,不过第二把木剑也快要断了。
尽管王浩以后小心翼翼,在杀了十几人后,第三把剑也断掉,虽然还可纠缠下去,但以失去练剑的意义,王浩匆匆退走。
在一颗大树上,王浩一边调息真气,一边回想刚才的打斗场面。
自己的表现实在太差,连二流人物都不如。不过再天才的人物也不可能凭空获得经验,王浩如此想也就少了懊恼的情绪。
若是认为自己聪明便想付出比别人少很多的努力,获得更多的成就,是不行的。因为经验无法用捷径获得,在这一步上,人与人之间是没有多大差距的,注定懒惰之人无法获得高成就,唯一的差距就是一个人会不会思考,总结经验。
王浩刚才的打斗不过片刻时间,依旧未对不同情况下身体发力方式,大小有个具体了解。看来还需要试验很多的人,才能总结出一套自己的战斗方式。
而使用木剑,不过是为了更好控制自己心境,若是当时能够保持平和的心境,内力依照木剑纹理传递过去,木剑是根本不会立刻断开的。
只有无尽的打斗,才能锻炼出自己的战斗意识,使得招式,真气,心境完美的配合在一起,那时才是剑法大成之时。
王浩一边调息真气,一边思考着战斗得失,一边奇怪着这种似乎分心两用又似乎两个思想的状态。
跳下树烤了些野味来吃,不过王浩自从过了一段正常人的生活后,对这种没有多少味道的食物几乎提不起食欲。
勉强吃下一些后,王浩计算着,两个月左右,自己就应该锻炼出基本的战斗意识,那时战斗能力几乎提升几十倍,便可更深入倭国一些了。他们的食物再难吃,也该比自己烤的没有丝毫味道的东西好吧。
王浩原本就拥有很高的剑术,只是未成章法,经历过实战后,经验渐渐丰富,出剑时再不是原本的空架子,招招都非常具有时效性。这倒也是,凡是上过战场之人,就算是个傻子,只要能活下来,都会拥有一定的杀人功夫,何况王浩起点便比他们高了太多。
只是,倒在王浩剑下的尸体,快要堆积成山了。
若非王浩是个外来人,受到当地所有人类的仇恨,也不用对普通人下手,但是普通人既然仇恨他,拿着木棍菜刀来砍人,王浩没道理不还手。本就是带着恶意而来,不可能还怀着仁慈的念头,那就太虚伪了。
山本太郎听着两个武士的汇报,悲痛道:“多么美好的如同樱花般灿烂的生命,就凋谢在那位神秘来客的剑下。”
眼里又闪过深深的**:“不过,一个人的力量怎么会这样强大呢?我国最强大的武士只能同时对付几十人,最强大的忍着正面对敌还不如武士,相比起来,太弱小了啊。”
两位武士不敢应声,山本太郎嘀咕一阵,吩咐道:“禀报太子殿下,从这里到隋朝庭的路线由于神秘人物的出现,非常危险,进贡之事需要延后。”
一位武士听令下去。
山本太郎又问道:“我可爱的妹妹呢?”
黑衣武士答道:“秀子小姐不日即将到来。”
王浩面无表情走于街道上,一路的人见着王浩均远远避开,或者拿着刀子冲上来,然后倒下去。
王浩在倭国已经生活了四个多月。
他隐约能听懂一些当地的语言,有时懒得再用木剑,连手中的武器也成了武士刀。虽然武士刀形状不同于剑,但是大体上还是仿照中原的剑打造而成,施展剑法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王浩对剑非常熟悉,现在正是要摆脱对武器形状的依赖。
经过四个多月的练习,王浩的经验已经非常丰富,战斗时对自己力量控制十分到位,每剑刺出的角度都非常巧妙。
只是仍未控制好心境,以至招式不能和心意合一,剑法有形而无神。
长时间的重复的发生莫名其妙的情绪波动,即便王浩也非常厌烦了。
特别是经常接触血腥气息的王浩,感受到灵魂中一股暴虐的情绪滋生,加上烦闷等负面情绪催化,杀戮充斥着王浩的心灵。
这种情况几乎是无法避免的。
传闻上古时候黄帝带领族人杀光杀残废了其它所有的种族,剩余之人和投降之人繁衍生息,形成了华夏。
这就是说,暴虐好战的因子已经深深地刻进了每一个华夏人的灵魂深处。
这种自很久便作为灵魂烙印传承下来的东西,很适合人类适应环境,但有利绝对有弊。
王浩如今便受到这些东西的影响,心境再难以平静。
这种灵魂深处的烙印,正是王浩无法完全控制情绪的原因,是王浩现阶段进步的最大障碍。
若是一个不小心,就会被杀戮所控制,失去本心,入了魔道。
即便现在受到的影响很微弱,天长日久积累下来,终究成为最大的心魔。
这便要求更客观,更清晰的认识自己,认识生命。
愈是保持客观的态度面对这些事情,便愈是理智。
因此自己不能对杀戮产生任何主观的情绪,不管是厌恶,兴奋,恐惧,他们都将成为心中暴虐情绪的催化剂。
王浩记得前世见过一次生命的消逝,便是那场世界末日,无数的生命化着微粒,自己的身体也化着微粒。
没见过这个景象的人,绝对无法理解当时的感受。
并不是悲伤一条又一条美好生命的死亡,仅仅是,那种情况下,人的生命是如此的微不足道,和花花草草的价值没有任何两样。
若是没有见过那景象,王浩至少需要经历很多年的心理克服,才能如此从容的杀人。
世界上多少的杀人魔头最后疯狂掉,便是因为他们杀人时心里或反感,或兴奋,或难受,或不忍......那一颗产生的情绪总能左右他们,使之无法保持从容。
可惜,这些人根本便未理解到生命的真谛。
如果他们理解到生命和路边的狗屎并不存在多大的差距时,会用怎样从容不迫的姿态去杀人呢?只可惜他们或许杀得千万人,还是不懂,还是没有明悟到自己所做的事情根本就不值得引起情绪的波动,最终为那些情绪带进疯狂。
世上一切情,都应客观的面对,既不热情回应,也不恐惧逃避。
淡然处之,自然从容。
王浩这一刻终于明白太上忘情的真谛。
明白这一点,若能从实处做到,即便负面情绪再强大,也能保全自己的本心。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