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风雨飘零台湾道,双手互博显真功(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由于有卫山这个非常优秀的内奸,故清兵的一举一动皆在顺天朝的监控之下。
乾隆五十二年二月初七,抵台不久的福建陆路提督黄仕简秘密调派海坛镇总兵郝壮猷率精兵四千走山道直扑凤山。郝壮猷前脚刚离开府城,这边的卫山就开始强制凤山百姓撤离家园,准备留下一座空城给清兵。当然,在城内的秘密地点里埋伏下不少的精锐部队,预备着反攻时当奇兵用。
但令卫山气愤的是,那郝壮猷实在丢脸,居然离凤山不远处便安营扎寨,止步不前了,一丝进攻的都没有,直打算熬过一段时日便撤回府城。如若真那样,摆个空城计也无用。目前的局面很搞笑,顺天朝想送凤山城给满清,而满清则又只打算虚还一枪打道回府……
“大人,您吩咐的人马都已备齐。”一名天白旗的甲领向他禀报。
卫山中断思路一瞅,是自己亲手提拔起来的少年将领王得禄,于是亲热地问道,
“得禄,你那兄弟化成在干什么?怎么没跟你在一起,平日你们两个可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哦!”
“化成兄弟他在组织百姓撤离,正忙得不可开交。”
“那件事我不是已交由赛冲阿亲自办理了吗?”
“赛冲阿大人他对化成极为赏识,故让他独自一人办理组织富户离乡的事情。”
“你们两兄弟好好做,只要有我在,必有你们发达的一日。”听完解释卫山毫不吝啬承诺。
王得禄及陈化成两兄弟皆是卫山在巡阅兵营时意外发现的将才,他们虽然年纪尚轻,才十一、二岁,可都即有胆识又有勇气。那日自己独行郊外遭遇劫匪,若不是此二人挺身而出把自己从贼匪刀下抢出,恐怕已是见不到凤山的太阳了。再细细询问,才晓得二人早就投入台湾四旗军内效力,卫山赶忙收入帐下加以提拔培养,眼下人才难求!
王得禄为人粗中有细,别看外表傻乎乎的,实际做事极为小心。而陈化成则是个智将型,遇事总要详思细考,绝不做无把握的事。二人都很年轻,为了躲避仇家而跑到台湾来谋生。(此二人详细事迹见《大长庚》)只要调理得当,不出二十年,必是国家的栋梁之材。
王得禄及陈化成二人,后来果然不负卫山所望,他们在道光年间的鸦片战争中都表现出了大无畏的气质。陈化成在吴淞口炮台指挥部属与英军展开激战,直至最后一弹,为国捐躯。王得禄领军坚守澎湖七昼夜,让英人知难而退……
卫山带着王得禄及一百名士兵直扑凤山首富周正意府。在准备撤离凤山县城时,卫山早已让锦衣卫把凤山富户的底都摸了个遍。这凤山的富户着实不在少数,身家在百万两以上的就有三个,五十万两以上的更是多达十六个,而这位周正意以航运发家,坐拥二百四十六万两的家财,堪称台湾首富也不为过。庄大田与他们有约定,每月这些富户提供一定的军饷给他,而他保证凤山县的顺天朝士兵不去骚扰他们。最关键之处是,这周正意与郝壮猷是表兄弟关系,也只有通过他才能引得这郝壮猷来夺取凤山县。
“大人,是否派人上前去叫门?”王得禄向带着青铜面具的卫山请示。
卫山冷眼撇了下那周府金字匾额,手指了指大门发话道,
“用不着这么客气,把他这大门给拆了。反正都要随军撤退,绝不能让这姓周的给清兵留下以资军用的东西。”此刻的卫山防范工作早已做足,也不怕那姓周的认出自己,日后找自己麻烦。
身后一百名士兵如潮水般涌向周府大门,只一盏茶功夫,这周府紧闭的大门便轰然而倒,带起大堆的土尘。
“喂,喂喂,你们这是干啥?这可是私人宅院,还有没王法了?”周府管家见到顺天朝的士兵涌了进来,不由着急地带着数十个家丁拿着长棍在堵截。
王得禄也早已带上了面具,他恶狠狠地冲周府管家喝斥道,
“在这凤山城,我们卫大元帅的话就是王法。你要是再敢啰唆,老子非把你给五马分尸了不可。”
周府管家被王得禄一吓,吓得不敢再多吭声了。顺天朝自从攻占了凤山县后,夺了不少富户的家产,并把土地重新分划给贫民耕种,很受农民的拥戴。自家老爷虽然捐了了道台,可清朝的官在这顺天朝眼中还顶不上农民的一陀屎。
“原来是卫大元帅驾到,周某有失远迎了。来,大堂内坐。”面圆眼小的周正意踱步而出,以生意人固有的势利眼光多描了几下卫山。
“我与庄大元帅也有过几分交情,庄大元帅不是说我周某人只要规矩做生意,不与清廷来往便不来打搅在下,可今日这又是哪门子的事!”周正意一边热情地抓着卫山的手一边道着不满。
“是吗?原来庄大元帅与你有过约定,这我可不大晓得。不过不知者不罪也。既然如此,我看这样,我也与你来个约定,怎么样?”卫山哪肯让庄大田独占鳌头,最起码自己也得分一杯羹,总不能肥水都让他给吞了。
周正意眼眨了眨,心中顿时盘算起来:看来若是不给眼前这位顺天朝的大元帅一点好处,他是不肯放过自己的了。听说目前顺天朝准备撤离凤山县,并要把所有的富户都押送往大里杙安置。若能走通这位握有实权的大元帅,说不准便有机会逃离凤山县。
周正意不是不想逃,而是自凤山被攻陷之后便被变相地软禁于家中,进出不得。
“卫大元帅,您看我提供1万两白银犒赏三军如何?”周正意报了个数字出来,两眼直勾勾地盯着卫山不放,等着他的答话。
“一万两?未免太少了点吧。”卫山胃口极好。
“那大元帅的意思是?”
“二十万两应该可以与你谈谈!”卫山若无其事地答了一句。
“二十万两?”周正意吓了一大跳。
“不是吧,大元帅,这二十万两数目巨大,你叫我如何能立刻拿得出?”周正意开始揣摩卫山话外之音。
生意人都很懂得花钱,这二十万两丢给姓卫的,自己就有可能逃出凤山县,逃出之后自然还能再杀个回马枪,只要留得青山在就不怕没柴烧,最关键的还是要弄清这位卫大元帅的意图所在。

“其实这是个双赢的买卖,周大老板怎么就不明白呢?我得了这二十万两便可远走高飞,逃离这台湾是非之地;而周大老板则可成功地从凤山县逃至府城,脱离顺天朝的控制,生意又能重新开始,何乐而不为?”
见周正意一副优柔寡断的样子,卫山立刻又下了剂猛药给他:
“周老板,这可是一次难得的机会,错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你应该知道,我们顺天朝马上准备弃守凤山县,并要把县里的所有百姓及富户都转移到大里杙。若真到那里,你就算再有万兆家产,我拿了也无用处了。”
周正意听着听着,心急地问道,
“果真要举城迁移吗?”
“我骗你也没啥好处,你自己也应该清楚城里发生的一举一动才是。这满大街的士兵都在动员百姓,这可不是唬弄人的。”
周正意当然清楚郝壮猷已经领兵到了离凤山仅十余里远的枣庄,因为害怕顺天朝设伏迟迟不敢进兵。现在得到这姓卫的准确消息,发封信便可让郝壮猷夺个头功,到那时自己也沾光,又何愁钱赚不回来呢!
“如果真如卫元帅所言,那这区区二十万两银子我还是出得起的。但既然卫元帅已有脱离顺天朝之心,何不如由我做个中间人,引领元帅归复朝廷呢!那样总比现在要来得好,起码能博得一官半职,不在担心受怕。”周正意不愧是生意人,还真会打算盘。
卫山晒然一笑,这姓周的真可爱。我要归复朝廷哪还用得着你!
“这就不劳烦周大老板了,对于往后的日子我自有打算,你只要在今夜随我的人到某一静僻处等候我朝大军撤离后再出来就行了,其他就勿需你多管了。”
周正意见说服不得卫山,也只能息了那念头,召唤过管家取来一张二十万两的银票递给卫山。最终还是按捺不住好奇心问了一句,
“大元帅,你为何要戴着面具,是怕朝廷日后追查你吗?我看你的部下许多将官也都戴着,实在是奇怪得很,这简直就是一支青铜面具大军嘛。”
卫山笑笑说道,
“你也别好奇心太重了,还是做好你自己的事,赶紧去收拾一下行装准备晚上出发。”
卫山从周正意府出来,马上就指示身旁的王得禄道,
“得禄,剩余富户就全交与你了。好歹一户也得要上二三万,去办吧。这些富户千万可别被庄大田给抢走了。钱弄到手马上就把他们都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日后凤山复兴可全靠他们了。”
在卫山全盘操纵之下,周正意顺利地向郝壮猷递出了消息,而顺天朝的军队也极其配合地把凤山县拱手相让给清兵。凤山一役,卫山里外赚足了四十万两白银,真是大发战争财。
郝壮猷不费吹灰之力便一举夺得凤山县,可谓得意忘形。他星夜派人向黄仕简报捷,而黄仕简接报后欣喜若狂,立刻向朝廷驰报所谓的凤山大捷,水份掺了不少,云毙敌三千,俘一百四十人。
这所谓的捷报,卫山在诸罗府中看之后不由直摇头,台湾吏治至此,明明是取空城而胜却非要粉饰成杀敌过万的激烈场面,已是无话可说。
新至府城的闽浙总督常青也是个报喜不报忧的官员,他对黄仕简的奏折连核对都不做,便直接在上面签署了大名,联名呈与乾隆帝。
卫山由于有单独上折权,他自然不会与黄、任、常等三人站在同一立场上,随之也上了封折,密呈凤山一战的真实情况。
卫山现在要等的是乾隆帝嘉许郝壮猷的谕旨,只要它一抵达台湾,自己便要重新对凤山发动反攻。一旦夺回凤山就要重新部署围二困府城及诸罗的行动,这将是对乾隆的莫大讽刺,也能让乾隆彻底起用自己这位能将以近水解近火。
“大人,大人,军机处转发的谕旨已经到达。”银雪跑了进来说道。
“真的吗?”卫山从床上坐了起来。
“是的,你看这是谕旨抄件。”
卫山接过一看,果真。乾隆帝对收复凤山及诸罗城非常高兴,虽然此次战役有水份,可还是对台湾各级官吏均记档一次,晋升一级,并指示要趁胜追击直逼大里杙,生擒林爽文等贼。
“马上去叫额勒登保、赛冲阿、德愣泰他们几个过来。”
很快三将便齐聚于卫山的书房内,卫山兴奋地拿起置于长桌旁的细棍,指着挂于墙上的台湾地舆图中的凤山县,部署说道,
“三日内由赛冲阿带领带领天白旗夺回凤山县,击溃郝壮猷部,切断南部清兵对府城的增援。”
随后细棍又指向了画着红圈圈的诸罗城,说道,
“五日内额勒登保及德愣泰的天红旗、天蓝旗必须把部署于诸罗城周围的徐鼎士部击溃,重新围困诸罗城,切断北部对府城的增援。
我则亲率天黄旗及顺天本部兵马配合林爽文及庄大田部二次围击台湾府城。”
“末将遵命!”德愣泰等三人同时大声喊道。
注:3、王得禄:字百遒,号玉峰。生於乾隆卅五年庚寅(西元一七七○年),卒於道光二十一年辛丑(西元一八四一年)十二月,享年七十二岁。乾隆五十一年冬,林爽文起事,陷诸罗,得禄走府城乞师,遂募义勇五百以待。五十二年十一月,复诸罗,从战有功。
后任澎湖水师副将、南澳镇总兵、浙江提督,以擒闽海巨盗蔡牵功封二等子爵。二十一年,英人之役,驻防澎湖。十二月,薨于防次,年七十有二。追赠伯爵,加太子太师衔,谥果毅,赐祭。
4、陈化成:(1776-1844)清朝将领。字业章,号莲峰,福建同安人人。行伍出身。曾任金门镇总兵、福建水师提督。平日善抚士卒,甚得军心。1840年,调任江南提督。鸦片战争爆发后,率部防守吴凇口,积极备战,筑垒二十余座。1842年6月10日,英国舰队进攻吴凇口,乃率参将周世荣扼守西炮台。13日,亲自挥旗督战,燃炮杀敌,击伤英舰数艘,致敌不敢进。时两江总督牛鉴从宝山脱逃,致东炮台失陷,英军遂登陆抄袭西炮台,他率孤军血战,中弹七处,血透征袍,仍奋勇搏斗,与守备韦印福、千总钱金玉等官兵英勇殉难。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