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釜底抽薪击顺天,咄咄逼人破清军(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釜底抽薪击顺天,咄咄逼人破清军
五十二年春正月,水师提督黄仕简率金门铜山之兵二千,入鹿耳门。陆路提督任承恩统提标长福兴化之兵二千,至鹿港,海坛镇总兵郝壮猷、副将徐鼎士各以兵至。仕简檄大纪取诸罗,而壮猷南出二十里,即阻止。顿兵五十日,始达凤山。凤山城已空,招民复业,党人混入,吏不之觉。三月初十日,城复陷。福宁游击延山、安平游击郑嵩、同知王隽均死,壮猷逃府治,官兵约溃散二千名,遗失鸟枪一千余杆、炮五十门。承恩至鹿港,距大里杙不远,亦不敢进——
摘自《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二七五43-75页》
凤山城内到处是张灯结彩,炮竹声声,百姓们个个脸上洋溢着喜悦幸福的笑容。可不是,自从顺天朝二入凤山后,马上就向所有的占领地了一系列的号令,除了严格遵循顺天朝田亩制度外,还掀起了打土豪,分田地的行动。
顺天朝只用六个字就向所有农民兄弟传达了打破这一不合理制度的方式、政策、实质内容等。这六个字所起到的实质作用就是没有任何土地资源的人通过革命来取得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这也引得大批的农家子弟参加到顺天朝大军里来,顺天朝兵数在成几何倍数疯狂地增长。
所有顺天朝的官员都乐不可吱,而唯独有一个人始终是愁眉苦脸的,那就是我们的卫山卫大元帅。
“少爷,你为何这般苦恼。现在顺天朝势力膨胀,那不是件好事嘛!朝廷就奈何不了我们了。”银雪关心着卫山,不忍见他成日发愁于是轻轻问道。
“傻丫头,这顺天朝势力越大反而对我越不力。它壮大了,朝廷的力量也就相对削弱,我希望保持的是一个两方平衡的局面,不希望任何一方在我未完成准备前突然打破彼此之间的均衡。”
“其实在顺天朝为官会更好些的,为何少爷一定要帮助满清呢?”银雪因家仇缘故有些仇视清廷,睁眼盯着卫山。
卫山耐着性子解释给银雪听,
“满清毕竟统一中原已有近两百年时间,基业已固,远非几次农民起义便能动摇其根本的。而我在顺天朝内部,虽然被封为五大元帅之一,可手中并无太大的权力,这兵权还是牢牢掌握在大里杙一党手里,林爽文的亲信们依旧把持着顺天朝的大权。
一旦顺天朝坐稳江山,像我这等外乡人便会成为他们首要铲除目标。鸟尽弓藏的道理我还是懂的,所以帮顺天朝莫如帮朝廷,在朝廷里我还能获得更大的权力以造福万家百姓。”
“元帅,皇上有请。”一名亲兵匆匆跑来禀报。
“雪儿,走拉,陪我去一趟议政厅。”
顺天朝名义上乃是五大元帅共商军政大计,其实都是林爽文一人在发号施令,卫山着实不喜如此局面,所以很少去议政厅商讨军国大。能推的尽量推,实在推不掉的才勉强一去,去了反正也是白去,都是林爽文及王芬等人事先合议好了的。
此次出行,卫山换了身便服,并未直接驱车前往议政厅,而是与银雪混入普通百姓中顺着人流走动。
自出仕之后,卫山始终是过着种高高在上的生活,与平民百姓隔着一道鸿沟,不管是在清廷还是在顺天朝,出入时前呼后拥,甚少似今趟般回复自由身,变成了平民的一分子,分享着他们平实中见真趣的生活。
凤山城经过顺天朝的初步治理,民生开始恢复。由于比清廷少了许多苛捐杂税,并鼓励百姓做买卖,治安又不错,顿显一派繁荣景象。
街上人群拥挤,街道两旁卖菜蔬、杂货和工艺品的摊肆小贩们竭力高声兜售着,无论铁器、铜器、陶器、木漆器、皮革,以及纺织、雕刻等手工艺,无不蕴涵着台湾本土味道。
卫山与银雪正挤在一饰物摊前挑选着小玩意,却见人群一阵骚动,原来是十几名大汉,正追着一个中年汉子拳打脚踢,身旁早已七倒八歪地躺着不少人。
卫山眼尖,认出那人是庄锡舍,而带头打人的那人又非常凑巧,也是卫山所认识之人。
“原来是王芬的手下王彬!看来这其中必与庄大田有所关联了。”
由于府城一战中庄锡舍私自领军撤离,导致庄大田本部损失严重。一返回凤山庄大田便把庄锡舍给关押起来,欲置其死地。
地丞相许光来与庄锡舍素来交好,同为泉州人,他进谏庄大田谓锡舍之退兵,实非本心,今既归来仍当重用,不宜自伤手足,以启离叛之风,毕竟于顺天朝凤山党内,庄锡舍威望也颇高。大田从之,置于左右,出入必相偕。
这王彬是王芬的左右手,身为狼虎卫的头领,想来应该是庄大田嘱意王芬要教训一番庄锡舍,刮刮他的面子,让他日后老实些。
庄锡舍身手倒也硬朗,虽被数人围攻落于下风,却没有滚倒地上,咬紧牙龈拼死边退边顽抗。
其中一名狼虎卫随手由旁边的摊档拿到一担挑,正要对庄锡舍迎头痛打时,银雪受了卫山的暗示迅速冲到他跟前,一掌把他击出数十米远,来了个滚地葫芦。
随后卫山护住庄锡舍并挺身而出对王彬说道,
“王检点,许久不见了哦。怎么今日有空在这闹市上与庄将军打起闲架来了。看看你们,都把庄将军的护卫打成啥模样了。”
虎狼卫是王芬的私人卫队,五大元帅每人都拥有一支不少于三千人的精锐卫队,各以凶禽猛兽命名。
林爽文是金狮卫,卫山是翔龙骑,庄大田是虎豹队,王芬是狼虎卫,王作是鱼龙卫,各卫的头领俱被封为检点一职。至于庄大田,则被封为天将军,是庄大田部的四猛将之一。
王彬初见到卫山,愣了一小会,转眼便客气地答道,
“不知是卫大元帅驾到还请恕罪。”
“你们这是在做什么?”卫山明知故问。
“下官这是在与庄大将军切磋武艺。”王彬不亢不卑地答道。

有这般切磋武艺的吗?真是鬼话连篇。卫山放在心里痛骂那王彬,可明面上还是同样客气地说道,
“那切磋完了吗?可以放庄大将军回府养伤了吗?”
“当然可以,当然可以。”王彬见卫山插手了,也只能徉徉地领着手下撤走。
庄锡舍拂去衣服上的尘土,不太热情地向卫山道谢,
“多谢卫大元帅搭救之恩。”
卫山附在庄锡舍耳边悄声说道,
“应该说卫知府才对。”
“卫知府?”庄锡舍有点狐疑地望着卫山。
“本人乃是朝廷新命之台湾知府,外赏按察使衔,贵亲孙京文我素来相识。这是我的官印。”
听到孙京文的名字并亲眼看了下卫山拿出来的随身携带的小官印,庄锡舍终于可以确定卫山是如假包换的台湾知府了。在一个无人的角落里,庄锡舍单膝下跪说道,
“卫大人,锡舍我身在顺天心在朝廷,与逆贼庄大田、林爽文一伙早成势不两立之势,还请大人救我出这火海。”
台湾的事情台湾人自己解决,卫山深明此一道理,于是装出热情洋溢的表情,扶起庄锡舍,嘴上说着哄小孩的话道,
“锡舍兄客气了。本府为了朝廷大业,而不惧危险卧底其中,对庄兄弟的情形还是了如指掌的。放心,一旦台湾平定,庄兄弟的功劳我必如实向朝廷禀报的。”
“那要多谢卫大人的再造之恩了。”庄锡舍带着献媚的神情说道。
卫山神秘稀稀地对庄锡舍说道,
“我晓得你被庄大田处处压制,过不了几日你便能脱离苦海。在此次议政会议上我会让你重新掌管兵权,到那时你要好好配合我的行动。”
“末将一定尊大人号令行事。”庄锡舍顿时无比感激,连称呼都换了。
卫山摸了摸庄锡舍的后脑勺,满意地拍了拍,就像拍小哈巴狗似的。而庄锡舍也甚会迎合,主动半蹲着身子让卫山摸。能傍得卫山做靠山,那是庄锡舍梦寐以求的,哪会在乎这点小委屈。弄得一旁的银雪实在看不下去了,忍俊不禁地笑了出来。
卫山故作庄严地训斥道,
“雪儿,放肆!
啊,我说庄兄弟,就这般吧,你也回去多联系联系你的部属,好让他们在二围府城时为朝廷出点力。”
庄锡舍终于走了,卫山也抓紧时间来到了凤山议政厅内,其他三人早已抵达。
“抱歉抱歉,刚才有点私事给耽误了行程。”
王芬巴不得卫山迟点来,他越迟来,这所有的军政大事都越早处理完毕,让这个外乡插不上手。
“不迟不迟,卫大元帅可是我们顺天朝的重臣。被公务给耽搁了时间也是理所当然的。皇上现在正要宣布攻打府城的方案呢!”王芬虚情假意地说。
敢情这三人在自己未到的时候都已经把所有的大事都处理完毕了,等自己来只是走过场,四人同署名罢了。卫山对顺天朝这种排斥外乡人的作风着实不太满意,不过也无所谓了,再过一段时间这顺天朝也就灰飞烟灭,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
“卫元帅,此次攻击府城,由大田兄弟领头,你居中配合,希望你们二人能携手拿下府城,为荡平整个台湾作出贡献。
具体安排如下,庄大田以本部三万兵马从正前方直扑府城,卫九衡以本部一万兵马侧向迂回,切断所有增援府城的清兵。
以地将军林永的八千兵马配合攻击府城左方的大穆降。
王芬部的许尚以兵八千攻府城右方的真杏口,四部合围府城,对外号称10万大军,给清妖一个压力。当然,这以上所有一切,皆应在部署妥当之后执行,避免仓促进攻带来失败。”
卫山学庄大田及王芬的样子,同时大声答道,
“谨尊皇旨。”
从议政厅出来后,卫山忍不住发笑起来,这次攻击府城的行动,正中自己下怀。只要庄锡舍还在庄大田军中,这场战斗必是清廷稳赢的局面。此次断不能再让顺天朝把优势继续扩大下去了。
卫山边返回府边问银雪道,
“雪儿,朝廷有否另有谕旨下来”
“到目前还没有。”银雪答复。
原来,前段时间卫山又另发了本奏章呈了上去,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把台湾的这些提督总兵都给除掉,当乾隆无将可用时就迫不得已地要重用自己了,最理想的应当是调派和珅这王八羔子前来台湾总督一切。若是那样,自己可就乐翻天了。
卫山的折子是这么写的:
贼匪滋事以来,大兵仅属固守,皆以兵单难于远捕为词,如彰化早经恢复,而任承恩驻兵鹿仔港,普吉保驻兵埔心庄,诸罗收复月余,而柴大纪驻兵城外,凤山复经收复,郝状猷分驻四门静守,黄仕简驻守郡城,以致贼匪各路啸聚.现在台湾之兵,统计一万三千有余,合之则多,分之则寡……
其中心意思就是说黄仕简,任承恩全不谙事理轻重缓急,且彼此俱系提督,不相统摄,竟有互相观望之意,于剿捕事宜不能得力。
这折子一上,让早已对台湾战局极为不满的乾隆大动肛火。乾隆五十二年四月初四日,让卫山满意的结果终于传到了台湾。
乾隆帝在上谕中指出:“该知府所禀各情形,早在朕邀度之中,兵力以分而见单,伊等贻误,实由于此”。盛怒之下,乾隆帝先后谕令将任承恩、黄仕简革职,拿交刑部治罪。总兵郝壮猷因弃守凤山被军前正法,并让新任湖广总督常青统辖全军,督师作战。以福州将军恒瑞、福建陆路提督以期枚为参赞,以便常青统一指挥。增派福建、广东援兵七千名,前往台湾,增加台湾的军事力量。
续黄仕简、任承恩两提督赴台剿捕天地会起义失败后,镇压天地会起义的台湾之役由此进入了以常青为将军督师的第二阶段。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