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顺之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耳顺之年
今天,我首先由衷地感谢大家光临我耳顺之年的聚会。
生年不满百,而时光飞逝。不知不觉中,在漫漫的人生道途,我已走过了60个年头。在座的人中,有我高寿的父亲、同胞兄弟姐妹和亲朋好友;有我曾经工作过的学校、工厂和外贸系统的领导和同事;还有与我一起夙兴夜寐、辛苦操劳的伴侣,我亲爱的妻子。大家都曾经在我人生道途上或长或短地伴我度过一段过去的时光。时间的累积效应,就这样,从遥远的过去,走过了过去、现在,我步入了耳顺之年的今天。过去的平凡日子,风风雨雨,或平坦或坎坷无奇,于我总有些回味的价值和意义,因为它确是我走过的真真实实的人生路。尽管它是平平淡淡的,时常回顾一下,观察、审视自己过去走过的足迹,温故而知新,可以不断地催我自新,使我更加珍惜自己的劳动,完满地走完今后的路。时常地回顾一下过去,可以不断地提醒自己“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对于那些在我人生道途中,曾经帮助过我的朋友们,我会永远铭记心中。回顾过去,我没有可以炫耀的辉煌,但也没有悔恨,平平常常才是真。回顾过去,总会有些不尽如人意、令人遗憾的瞬间,但只要是尽力了,就可以心安理得,不必过于求全责备。但仍然不断努力,不断追求。回顾过去,是为了展望将来;走向未来,必须把握好现在。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依然期盼朋友们的提携和教诲,相信明天会比今天更美好,近黄昏的夕阳红,也会有无限风光。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现在我更倍感人生苦短,不觉中老之已至。六十而耳顺。人生在此阶段,应已无所求,戒之在得;世间万事都看淡了,无可无不可。这样,淡泊人生,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缓慢地渐入聊乘化已归尽,乐夫天命的境界。林语堂先生说得好:“在此一段时光中,我们充满了早秋精神。这时翠绿与金黄相混,悲伤与喜悦相杂,希望与回忆相间。”“这时,青春的天真成了记忆,夏日的茂盛的回音,在空中还隐约可闻;这时看人生,问题不是如何发展,而是如何真正生活;不是如何奋斗操劳,而是如何享受自己有的那宝贵的刹那;不是如何虚掷精力,而是如何储存这股精力以备寒冬之用。这时,感觉到自己已经到达一个地点,已经安定下来,已经找到自己心中想望的东西……”在此阶段,人已成熟,是生命最充实,最富内涵的时期。如何在自己的这一可望收获的金秋季节,陶冶情操,回顾自己走过的历程,愉悦人生,总结人生,是当务之急。

春华秋实,是说春天开花,秋天结果,经过近半年的耕耘和劳作,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人生也是如此!历经六十年的人生道路,世事变迁,也应该悟出些什么?六十年的辛劳,是应好好休息了;过去的奋斗操劳,应画一个句号了。但“行百里路半于九十。”,六十年的奔波操劳,于人生也只是前半生:奋斗的半生;以后则是悠闲自在,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回顾总结的半生。要做好总结,也必须要有好的身体;要有好的身体,必须要有好的心态。心情愉快是健康长寿的保证。俗话说: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对于老人,高官难觅,高薪难挣,唯有高兴,是“取之则来,舍之则去”的,是可以自己创造的一种氛围。天天高兴,当然会长寿。长寿而健康,才能给人生画一个满意的句号。这种“高兴制造”,是可以首先做到人人平等的大自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切莫等闲视之。古人云:“能近取譬,是为仁之方。”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借今日的聚会,好好地乐一乐。我提议让我们共同举杯,祝大家工作愉快,生活幸福,身体健康!
最后,我代表我和我夫人,再次感谢诸位光临聚会的贵宾。
谢谢!
2000年9月19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