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军大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更是一个工作狂,无论是过去在机关里面,还是现在在工厂车间里,她从来就不服输,工作总是第一流的成绩,她就是好强,不能让人说出个不字来!在这一点上,寅的爸爸不敢多说,他怕落个拉她后腿的话柄。白班好说,她能带着寅去厂里,让寅去那个存有铁板的地方去画火车,到下班的时候,寅还可以到各车间里转转,因为寅很受男工人的欢迎。自从出了“光腚”的话题之后,女工人似乎不在喜欢寅。而男工人却视寅为宝贝疙瘩。但是说到夜班,妈妈为了寅,曾试图鼓起勇气向李厂长提出不上夜班的要求,因为李厂长毕竟跟老鲁都是老步校的人。但想到工人师傅们,哪一个容易啊,让谁来顶替自己的夜班啊?还不如就这样每周上一个夜班,让月琴陪寅睡一晚上觉好受些。可是,有一次妈妈与月琴的夜班冲突了,寅有些发烧,一个人不敢在家,无奈的妈妈只好把寅带到了车间,妈妈给寅吃过药,让寅睡在车间旁边的小仓库里,结果李厂长到各车间巡视,发现了寅,不但没有批评责怪妈妈,还亲自把熟睡的寅抱到了自己办公室的沙发上,用自己的军大衣盖在了寅的身上……
寅的姥爷是一九五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去世的,当时寅的爸爸已经在去团泊洼农场的路上,失去人身自由,当然不能在老人家身边,但是寅的妈妈记得,临终前,比起他先前那些万贯家财,老人家最惦记的就是自己的这位有些文化水的颠沛流离的山东姑爷。在就是他的那个好似不大争气的大儿子——他到底是跟着国民党的青年军去了台湾,还是死在了纷繁的战乱中?这两个人的境况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老人家死而瞑目。

寅的爸爸对老人家是孝顺的。授衔以后,寅的爸爸特意把老人家接到石家庄,与寅的爷爷奶奶见面,三位老人在一起共叙家常,谈得非常投机。寅的爷爷是一个三国通,也是一个有些文化的人,村人尊称其为鲁先生。况且他曾经为镇上方家棉花行当过帐房先生。后来方家棉花行发展成鲁西北最大的棉花布匹行,临清所有商行的二分之一属于方家的产业。再后来进军天津,到解放前夕,方家已是天津有名的大资本家了。而寅的爷爷自己办了一个小轧棉作坊,解放前夕倒闭了,什么也没落下,竟因此落了个富农的成分,并且还是自认的,一辈子竟窝窝囊囊。但是老人家心里头极其亮堂,看世道、看人生那是再清楚没有了。因这,两位老人家有共同的语言。
可是后来的日子……
寅的妈妈的意识就这么游走在历史和现实之间。她多想带着寅去看望寅的爸爸,既然鲁山说一切一切如此好,那为什么极不愿意让她和孩子去看望他呢,显然,鲁山是在撒谎——那种相当于劳改场的地方怎么会很好呢?如果很好,那为什么好人不去那里?现在全国人民连肚皮都填不饱,竟然能让那些反党反社会主义的人吃大米和鲜鱼?于是妈妈越来越不相信爸爸的话,但是她又不好伤老鲁的自尊,这就更使妈妈悲从中来,她无论如何也控制不住汹涌而出的泪水……
由于台湾的国民党当局要反攻大陆,再加上苏联老大哥翻脸,政治气候骤然紧张起来,夏天探望鲁山的想法又泡了汤。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