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傍晚,萧如和赵云走在回天柱山的途中,听到有路人传言说天柱山起火了。萧如原本下意识的以为又是夏侯师兄摆弄火符出了问题,终于酿成这等大祸。随即便想起夏侯兰已经下山离去,落寞之余便有些疑惑:难道天柱山中突遭变故,左慈于吉他们有什么不测不成?
萧如转头望了赵云一眼,见他也是一脸担心。两人不约而同加快了脚步。
“客官,可有寄存的东西?”刚到了山脚下,就有道边茶摊的老头前来招呼。
萧如一愣,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这老头她是认得的,姓韩,就在这山脚下居住,常年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摆个茶水摊,供过往的行人解渴。然而这里又不是官道,只是入山的一条小道,一天里也来不了几个路人,老头的生意寥落可想而知。但是老韩头却不计较,依旧乐呵呵的每天招呼生意,说自己两个女儿皆已出嫁,经常回娘家帮衬他几个闲钱,因此摆这个茶水摊,不为赚钱,只为解老来寂寞。萧如每次偷溜下山来,总要在这里歇息片刻,和老人家聊几句天。
“韩老伯,您弄错了吧。我没有寄存的东西啊。”萧如疑惑地答道。她和赵云都急着回山一探究竟,便没有停留的意思。
老韩头却不肯放他们赶路,只是一个劲儿的扯住萧如的衣袖,拉她到茶摊前坐下,这才从自己的草屋中捧出两个包袱:“看,这是你们的不是?”
萧如一眼认出那就是几年前自己入山时所携带的行李,忙一把接过,问道:“多谢韩老伯。只是,我的行李怎么会在这里?”
老韩头摇头道:“我也不是很清楚是怎么一回事。今天清早一群人好大阵仗的进了山,中午,就在附近村子里雇了不少年轻人,说要他们帮忙,又买了不少火油,竟是要纵火烧山的意思。我见场面乱哄哄的,估计今天也不会有什么人来喝茶了,就歪在屋里床上睡了一会儿。梦里边梦见两个穿道士袍的老头,要我把两个包袱给你。醒来一看,想不到屋子里就真的多了这个。”
萧如一听就知道是左慈于吉二人的恶作剧,忙安抚老韩头一阵子,转手将其中一个包袱递给赵云,问道:“既然有人放火烧山,两位师伯借火遁逸,又交给我们这两个包袱,难不成是催促我们离开?”
赵云犹豫道:“可是临行不辞别师父,毕竟不太好。”
于是两人继续向山中进发。待看到浓烟滚滚、火光冲天的时候,便知道左慈于吉二人早已离开,却可惜了平素伴随他们习武学道的花花草草。
此时,乔羽率着一群乌合之众把守在唯一没有火焰的方向,正探头探脑向火光中张望。乔羽的神色犹见焦急,他不停的催促随从向火中大声喊话:“老爷子,快出来吧!这个方向是没有火的!再不出来就来不及了!”可是,哪里有人回应?乔羽开始隐隐约约觉得,自己的这个放火烧山的方法着实有些愚蠢。
“走吧,既然师父们都已经走了,咱们也下山吧,你去你的洛阳,我回我的冀州。”赵云有些落寞的说道,却看见萧如还在向火里张望,奇怪的问道:“你在看什么?”
“那个人——那个人我好像在哪里见过。”萧如迟疑着说道。几年前帮她解围的白衣书生和眼前这个气急败坏、放火烧山的疯子俨然有些相象,但是由于时间隔了太久,所以她不敢肯定。

“怎么?你认识他?”赵云对乔羽没有好感,淡淡问道。
“不是,我只是觉得——他好像一条狗啊!”的确,乔羽在烈火旁手足无措、垂头丧气的样子甚是有趣,萧如已经忍不住笑出声来。
“请不要侮辱狗的智商。”赵云一本正经的回答道,随即两人都笑了起来。两个人都知道,此次一别,估计再要相见就很难了。
萧如笑得眼泪都出来了:“赵师兄,平时看你不苟言笑的样子,想不到你也是个冷笑话高手。我的口头禅都被你学了个七七八八了。”
赵云微笑着说:“是啊。本来我以为,天底下最古灵精怪的人是子君,见了你才知道,原来强中自有强中手,也不知道你从哪里搞来这么多稀奇古怪的词汇。——细细品来,却又是大有意趣。”
萧如缓了一口气,望了望四周,有些惆怅的叹道:“只是可惜了这些花花草草,被那厮不解风情的全给毁掉了。”
赵云正色道:“无妨。他能毁掉的不过是一个旧世界。将来我们总会创建一个新世界的。”他的眼睛中有光彩一闪而逝。
“这是子龙师兄你的理想吗?”萧如睁大了眼睛,认真的问。
“也许吧。”赵云轻声应道,又垂下了头,回复成平日里低调内敛的模样。
“左老爷子,您快出来吧!再不出来,就来不及了!我知道错了,我不该强迫您的,您先出来,等您安全后我立即带着他们走,再也不来麻烦您了!”前方不远处,乔羽不要命了般的大喊,就要往火里冲,一群人拉住他,纷纷相劝。场面乱作了一团,因此竟无人留意到外围多了两个人。
“真蠢。如果道歉有用的话,要警察做什么?”萧如很不耐烦的说道。
“萧师弟,警察又是什么东西?”
“就是指执法人员,例如说捕快、衙役诸如此类。这是先秦时候的说法,只可惜秦皇焚书坑儒,所以没多少人知道了。”萧如大言不惭的随便扯了个谎。
“哦,原来这样。”赵云极认真的点了点头,“萧师弟文才出众,博闻强记,佩服,佩服。”
“师兄,你看这火越发旺了起来,看来没个十天半月是停不了了。是非之地,不宜久留。你我还是快快离开,免得惹火烧身吧。”
“萧师弟所言甚是。”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公元188年10月,萧如终于结束了长达四年的天柱山学艺生涯,带着千百种心思向山外的世界进发。此时曹操、袁绍等人已被灵帝任命为西园八尉;刘备因为痛打了督邮,还在弃官潜逃的途中苟延残喘;孙坚刚平定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的叛乱,官封乌程侯正春风得意,气骄志满;宫廷中,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宦官集团和以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争斗正酣……乱世烽烟的火种已经悄然埋下,一旦有合适的机会,它就会骤起爆发,成为已经不堪重负的汉王朝骆驼背上的最后一根稻草。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