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守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宝十四年的除夕注定与往昔有所不同。
在广平郡王府内的碧云轩中,我和芸儿、绿萝几人第一次尝试着亲自动手包饺子,平日里堪称慧质兰心巧手的俏丫环此时都有几分踌躇和为难。
三种馅儿都是我自已动手调好的,红萝卜羊肉、牛肉辣椒和鱼肉的,这鱼肉馅来的太不容易了,找不到那种少刺的海鱼,只是寻常的鲤鱼,于是我只好拿着白萝卜愣是敲打了一个多时辰,才确信把鱼肉里所有的刺都吸了出来,又放上了些笋丁和香菇,调的香香的。众人都看呆了,满脸写的都是难以置信的佩服。不过和面是我的弱项,只好请人代劳。一切准备就绪了,众人齐刷刷围立于桌前,看着我做剂、擀皮并包出第一个饺子。
紫藤拿起这个胖胖的可爱饺子放在手心里仔细端详,一脸的羡慕表情。嘴里说道“娘娘,您怎么会做这“娇耳”的?”
“娇耳”我心里奇怪,原来她们把饺子唤作“娇耳”,怪不得我说包饺子的时候众人都是一脸疑惑,不知饺子为何物。
“咱们也来帮忙,娘娘,我来擀皮吧,我看这个跟烙馅饼差不多,只是擀的小点儿、薄些就是了”芸儿从我手中接过擀面棍。
“擀皮也有技巧呢,中间厚些,周边薄点儿,这样下到锅里煮的时候才不易被煮破”我在边上叮嘱着。
芸儿的饺子皮擀得像模像样,绿萝和紫藤包的饺子就不敢恭维了,我看着在盖里上排队的包好的饺子,有的虽然是一脸骄傲的挺着肚子站着,但边上却已经露出了馅儿,而另外那些软踏踏的则干脆趴着,立都立不住,忍不住笑了起来“平日只觉得你们心灵手巧,没有什么不能做的,今儿才发现都露了馅”
紫藤脸皮薄,看了一眼芸儿,小声嘀咕着“还是芸儿姐姐机灵,抢着去擀皮,挑了个最容易的差事”
芸儿啐了一声“你当擀皮容易呀,我一个人供着你们三个人,你们不好好包,净糟蹋我擀好的皮儿,我还没说你呢”
“好了好了,你们也累了一年,平时都是你们照顾我,今儿我也侍候侍候你们,芸儿擀皮我来包就好了,你们都去歇着去”我打着圆场,这几个丫头平时好的跟一个人似的,就一点儿自尊心都强着呢,可不能伤了。
“那怎么好”紫藤嘟嚷着,绿萝在边上扯了她一把“娘娘怎么说就怎么办,咱俩包的一会儿端上桌儿,郡王问起来,这个开了皮的是谁包的,是说你还是说我?”
“也是,那咱们下去再多备几个小菜,别跟这儿碍事了”紫藤应着。
此时大唐的百姓守岁都是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一直吃到深夜。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有不同,多以锟饨、长面、元宵为常。
往年都是一同进宫参加皇族的除夕宴会,所以从没有留心准备过年夜饭,而今年因为贵妃一事我得了玄宗口谕,再也不用进宫,所以特别想好好的做一顿年夜饭,特别是想和适儿、李豫一起吃一顿象征团圆的饺子,一个个酷似银元宝的饺子包含了我对新一年的祝愿与祈祷,希望在这风云莫测的新年里能够一切平安。
“娘娘,已经过了戌时,郡王和小殿下还未回府,是不是先吃点东西”芸儿已经催了好几次。
我摇了摇头“你们先去吃吧,我要等他们回来一起吃,你去交待下去跟她们说今儿吃了晚饭都去歇息不用近前服侍,一会儿郡王回来我自己煮饺子”
“这怎么成?”芸儿没有应允,绿萝回的更加直接“娘娘想着跟郡王和殿下团聚,我们几个还想着跟娘娘团聚呢”
我想了想只觉得绿萝说的有理“是我疏忽了,这样咱们在西厢房先摆上一桌,咱们几个先吃,等他们回来我再陪他们就是了”
绿萝一笑,闪身出去安排,芸儿叹了口气“你呀,每天不受她抢白几句都不行,我看也就是绿萝能说的动你”
西厢房是芸儿她们的房间,平日摆设极为简单,今儿特意让内侍们搬来一张黄花梨木圆桌,我进屋的时候,桌上已经置好了的各色菜品,屋内因为没有宫灯,只设了两个烛台,然而却更显柔和温暖。
我一进屋,带来的冷气儿让烛光轻轻摇曳跳动,让我有一刻的恍惚,有些不真实的感觉。
桌上放着一壶酒还有四个酒杯,我凑上去轻轻一闻,不由赞道“好芸儿,以葡萄醅换上屠苏酒,得我心者慧芸儿也”
芸儿微微一笑,招呼绿萝与紫藤上前“来来都落座吧,咱们快些吃,一会郡王和小殿下回来还得服侍呢”
“错,咱们放心的慢慢吃,等他们回来我去招呼就行了”我拿起酒壶斟满一杯酒先递给了芸儿。芸儿微微一愣,我们眼神儿交汇,她果然并没有推辞便接过了酒杯。我又倒了第二杯,递给绿萝,绿萝看芸儿都欣然接受所以也爽利的接下,这时紫藤忽地从我手中抢过酒壶“娘娘,我可受不起,我自己来”说着给自己和我各倒满了酒。
举起酒杯,眼光扫过芸儿、绿萝与紫藤,多少体贴与维护历历在目,想了又想还是只汇作一句“一切尽在酒中,我敬大家”
一饮而尽,芸儿她们也都干了此杯。
给绿萝夹了一筷子麻酱鸡丝,给紫藤舀了勺龙井虾仁,为芸儿添了碗竹笋海参鲜菇汤。这一桌子菜都是我亲手所做的,只为了这么多年的扶持与照顾,感谢二字是不能用嘴说的,钱财服饰平时虽然也送了不少,但是那都不能够准确的表达我的心意。唯有亲自为她们做点什么才能心安。
“娘娘,别招呼我们了,你自己也吃点呀”绿萝嘴上劝着,手里早已开始为我布菜,只把我面前的小碟子填的满满的。
“想不到娘娘做菜这么好吃,精致又新鲜,我们今儿真是有口福了”紫藤赞道,这丫头一杯酒下肚,脸儿就红了,微红的面容更添妩媚,我不由得有些难受,三个花颜女子因为我都误了佳期,蹉跎了岁月。
我自斟自饮,半晌无言。
“娘娘,可是有心事”芸儿有些忐忑,她总是这么细致入微。
“是我把你们耽误了,十四年了,我越来越依赖你们,也越来越离不开你们”看着她们,虽然岁月并没有在她们脸上留下多少痕迹,但是让她们这样一直跟着我,我总有些不忍。
芸儿要打断我,我用眼神制止了她“芸儿,让我说完,我们能这样相守实在是一种缘分,但是如果有一天,命运必须让我们分开,各奔东西的时候,我希望你们不要顾及我,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真真正正的为自己活一回,好吗?”

无比的真挚,因为我深深担心在不久以后的那场浩劫中我们各自的命运。
“娘娘,您说什么呢,好端端的怎么又说起这个了”绿萝抢走我面前的酒杯“看来郡王说的没错,真不能让您沾酒”
怎么跟她们说呢,我一犹豫,芸儿又似笑非笑的看着我,直说道“看我说什么来着,您这性子也多亏有个绿萝,要不还不知道一会儿是不是又凄风苦雨了”
“是是是,大管家”我站起身“你们好好在这儿坐着,我去把饺子煮了端来”
芸儿与紫藤立即起身,我按住了芸儿,又瞪了一眼紫藤“听话”。就闪身出了房间,一头进了小厨房。
在锅里添足了水,待水开之后又加入少许的盐,然后下了一盖里饺子,一个个似元宝的饺子在沸水里翻腾,阵阵水雾升起,让我的眼睛有些温润。
煮饺子时放点盐,这还是妈妈教我的呢,她说这样可以增加面的韧性,饺子不会粘皮、粘底,色泽也会变白,汤清饺香。生病的时候容易感伤,过节的时候最易思亲,这话真的对极了,妈妈是一个很开朗的女性,年轻时经历的种种坎坷没有将她击垮,反而造就了她积极开朗的性格,对所有的事情她都看得很透,有着不同常人的豁达的理解和认识。
她曾经告诉我,个性不等于张狂,自强不能于孤僻。人要是自强自立,要有自己的个性和独道的见解与主张,但是我们都是生活在众人云集与竞争的社会中,那就要学会随和与包容。还要有一份随遇而安的从容,每一次遇到困难,她总说困难是暂时的,没有过不去的坎。通俗的话语中蕴含着做人立世的永恒道理,也正是如此我来到大唐以后才能一直以一种淡然的过客的态度去处事,而没有被一个个接踵而来的风浪倦入旋涡之中。
“哗哗”热气浮面而来,显些要扑锅,我立即舀了一碗凉水浇了上去,饺子已经浮了起来,熟了,我拿了一个大号的花口青花瓷盘盛了,端着来到厢房“怎么这么安静,饺子好了”我嚷到。
没有人前来迎接,也没有想像中的欢呼和鼓掌。因为我看到了坐在桌前的李豫和适儿,还看到立在他俩身后满脸不自在的几个丫头。
“还愣着,还不快接过来”李豫看着我,不动声色的吩咐着,芸儿刚待上前,适儿倒闪身抢先接过我手中的盘子“娘,这娇耳?”
适儿将盘子置于桌上,有些不解的问我。
我看看站着的几人,叹息一声对着李豫怨道“本想先跟她们吃顿团圆饭,然后等你们回来咱们再聚,谁想你们回来的早,怎么跑到厢房来了”
“娘”适儿解释着“我和父王回来,看你们都不在房里,这边嬉笑热闹的很,才说过来看看,没想到她们几个在这儿围坐吃酒”
“哦,得,你们两个把人家的宴给搅了”我不由觉得可惜。
“父王一问您哪儿去了,绿萝说您在厨房”适儿咽下去了后边的话,我心里明白,李豫的脸肯定是瓜达就掉下来了。
“好了好了,难得一年就这么一次,你们两个是回屋另设一席还是就在这儿吃”我指着满桌的饭菜问他们爷俩。
适儿也不答话,只看着李豫。李豫面上终于有些缓和“既然如此,让内侍再设一席,就在这屋里大家一道凑个热闹”
于是又是摆桌,又是上菜,折腾了一会才都布置好“别糟蹋了我的饺子,大家快尝尝”我招呼着众人。又问着适儿“适儿,你刚刚说这是娇耳,是何意思?可有典故?”我今天一直听她们管饺子叫娇耳,搞的有点晕。
适儿吃完一个饺子,恭恭敬敬放下筷子答道“据传汉朝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家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深身变暖,两耳发热。以后,众人仿效着做,一直流传到今天。不过多以北方人有此习惯,南方还是吃馄饨的多”
“哦,原来如此”我这才明白,这饺子原来还有药用价值。
“娘,芸姨说这娇耳都是娘亲自包的,可是当真?”适儿仰着脸问道。李豫也若有所思的盯着我。我才隐隐的有些明白,一边给他们布菜,一边说道“对呀,岂止这娇耳,还有这满桌子的菜都是你娘的奇思妙想和巧手亲自烹制而成的呢”
“呵”李豫终于笑了,摇了摇头“你这骄傲的神情与适儿还真是如出一辙呢”
“哦”我没弄明白。
“今天适儿可说是出尽了风头,兴庆宫前献上的千人傩舞,不仅让四方使臣,满朝文武称赞,更让圣上龙颜大悦。”李豫眼中满是赞叹,少有的爽朗的笑容挂在脸上。
适儿有些矜持,又有些神往,拉着我的手悠悠说道“可惜娘没有看到,适儿带着人练了那么久,就这次阵势最棒,一千人都是青一色十二岁的孩童,身穿黑服,头系红巾,手持响鼓,真乃气势如虹”
“娘知道,除夕夜宫中的傩舞仪式最为盛大隆重,娘还知道这是一种源自民间的祈福活动”我在心底轻叹一声“真希望他能给大唐带来好运,让万千百姓免于战祸。

适儿有些不解“娘是何意”还待追问,李豫及时岔开话题“这凤掌味道不错,清爽而微有酸辣,怎么做的?”
我立即会意“你定想不到,我是用泡菜汤淹制出来的”
绿萝于紫藤轻轻低笑。芸儿则说道“郡王,娘娘做的菜,你吃就好了,千万不要问做法”我脸一红,知道她指的是我用手撕成的鸡丝,用萝卜敲打鱼肉的事,也不由笑了起来“你这样说了,谁还敢吃?”
“娘,适儿爱吃”适儿永远是我的超级支持者,我看着李豫,他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却用行动回答了我,每一道菜他都尝了,也吃了很多,那一刻我忽然觉得果然幸福的定义都是相同的。只是觉得偶尔跳动的烛火在这份幸福中夹杂了一点点忧虑,让我觉得在这温暖如春的室内有了些许的凉意。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