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一错再错(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暑假的时候,顾小乔带着程羽回了趟平阳。
丑媳妇总需见公婆,虽说家里人对程羽并不满意,顾小乔也依旧瞒着他们自己领证的消息,但是顾小乔还抱着痴心妄想,幻想着大家的“偏见”只是因为没有见过程羽,见面后程羽肯定能让大家满意。
这样,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顾小乔也不用负“不告而娶”的责任。
顾小乔真是幼稚,就像犯了错误的小孩子,明明做错了事,还想逃避惩罚,甚至只是舆论上的谴责。可惜事实总是不如她意!
程羽跟着顾小乔来到她家门口,顾小乔一叫门,顾一新出来开了,他看到了小乔,倒是吃了一惊,“你这么快就回来啦?怎么没有说一声?”
顾一新和顾文华挺偏心顾小乔的。这一方面是因为天下老,都偏小,人心的自然规律,另一方面是因为顾小乔上学早,十六岁就离开了家,去几千里外的地方上大学,不在父母身边;而两个姐姐都是一直基本是在平阳呆着,大学也不过最远去到滨河市。
爸爸妈妈有时候想想,觉得挺心疼的。
因为这个,顾小乔每次回家的时候,只要家里知道了,父母就会先派出姐姐或姐夫来车站接她,自己则在家里准备饭菜。东西收拾得差不多后,他们还会早早的站到厂门口去等她。
这一次顾小乔想到程羽是第一次上门,万万没有让没见面的岳父岳母出门迎接他的道理,所以事先特意没有通知父母自己到底哪天回来。
顾小乔还没来得及说什么,程羽从顾小乔身后跳了出来,大声称呼道:“爸爸好!”
顾一新一愣。
“这就是我和家里提过的,程羽”,顾小乔含糊其辞,没多解释。
顾一新自己也当过别人的男朋友,以为这是年轻人急着讨好女方家长,怎么亲近怎么叫,倒也没往心里去,只是友好的点头,“哦,你好,你好。”
顾文华闻声也从出来了,程羽立刻也满脸笑容的叫道:“妈妈好!”
“好,好,你好。”顾妈妈打量了打量程羽,不动声色,问顾小乔道:“中午想吃点啥?也没提前说,我再去买点菜”。
“不用啦,家里有啥就吃啥吧!”顾小乔不想让父母操劳。
“那可不行,好不容易回家来一趟!”顾文华说着,进厨房拿起自己用塑料绳编的筐子出去了。
顾文华出去后,顾小乔放下行李洗了脸和手,按家里向来待客的规矩,给程羽泡了茶后,本想准备陪着程羽和父亲聊天,结果程羽一开口,顾小乔的头立刻疼起来!
“我是一个有追求有理想的人…..”,“我对人生的理解就是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挑战自我,攀登高峰......”!
我的妈呀!
天啊,地啊,佛祖啊!
“我还得听多少遍啊?”
程羽不羞愧,顾小乔可已经羞愧了。如果你知道了你的伴侣腹中空空,无论见谁,都只有这么一套说辞的时候,你也很难不羞愧。
以前听程羽和别人这么口若悬河的时候,顾小乔虽然无奈,也只能陪绑,今天是在自己家里,想来父亲不会怪罪,顾小乔找个借口逃之夭夭了。
顾小乔走回自己的房间,打开书桌下的柜门,再一次检阅起自己的藏书。
这些藏书只是顾小乔藏书的一部分,全是她上大学前从小积攒起来的。这些书包括《小朋友》、《小学生》、《少年科学画报》、《少年文艺》、《少年科学》等等,是从顾小乔上幼儿园起到上大学前,顾一新根据女儿成长变化的人生各个阶段的不同,而订阅的各种杂志;也包括顾小乔自己省吃俭用,通过长期积攒那些为数不多的几个零花钱,而购买的一套完整的《红楼梦》连环画,还有《海蒂》、《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等三、五本世界儿童文学;还有一些名不见经传的零散的连环画册。
顾小乔之所以能有这些藏书,得感谢她爸爸妈妈肯做这些投资。
顾一新和顾安平虽然收入不多,但很明白“知识就是力量”的道理。顾一新常常对顾小乔说:“肌肉和大脑是最好的装饰,犹太人为什么生命力那么强?就是因为他们把财富全部装在了脑子里。”
在顾家,只要够维持温饱,剩下来钱,顾一新就用来买书。
一书一世界,顾一新要让孩子虽然足不出户,也能遍知天下、开阔心胸。顾文华虽然自己文化水平低,但那也是因为小时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所致,她虽然不上学了,但遇到书就看,过日子固然精打细算,但在买书这件事上,总是非常支持。
这些书对顾小乔来说,就是珍宝。
她看书前必然洗手,从不会为了标记读书的进度随手把书折角。她也绝不在吃东西的时候看书,为的是怕食物的碎屑残渣,或什么汤汤水水溅到书上。
为了怕别人糟蹋书,顾小乔的书也从不外借。想看她的书的小朋友,必须来在她家里,照着她的规矩看书。家里人都知道小乔的脾性,都按她的规矩来,看完她的书后,总是从哪儿拿了,再放回哪儿。

就这样,十几年过去了,顾小乔的这些书,藏在风吹不到、日晒不到的书桌里,依旧和他们刚来的时候模样一样。
顾小乔每次看到她这些一本本,按着年头、期数,整整齐齐、干干净净,仿佛仪仗队的士兵般的书籍,心底都会有一阵温暖和回归的感觉。
这些书并不仅仅是一些纸质印刷品,它们还是她顾小乔宝贵的童年。
他们承载着文字,也承载着她那些毫无牵挂,毫无负担,对未来充满幻想、充满憧憬的清水一般纯粹透明的岁月。
这一本杂志,会让她想起,某个它来的日子,父亲是怎样嘴角眼梢蕴含着逗弄她开心的笑意,不紧不慢的走进屋里,然后骗她说:“糟了,这期竟然没有来,可能是弄丢了呀”,却又在她最着急的时候,像变魔术一样把书从身后亮出来,让快哭了的她又笑起来。
那一本书刊,会让她记得,她是怎样隔着柜台的玻璃,多少次垂涎欲滴的相看着它们的眉眼,然后再回家去,翻箱倒柜,寻找可以出卖的废品,攒了多久的钱,才怎样欣喜若狂的把它带回家里。
上大学前,顾小乔所有的情感,都在这些书里。
顾小乔正在神游千里,程羽敲敲门,进来了。
“谈完了?”顾小乔惊讶,心里想:“这次结束的倒早。”
“嗯,”程羽老老实实的点点头,举起手里的一本书,“你爸爸叫我看看这个。”
顾小乔看看程羽手里拿的书的名字,《推销技巧》。
顾一新这个铸造厂里的总工程师,是个严于律己的人。他一开始的岗位是个技术员,为了把这工作干好,他从铸件的工艺设计、模具制作开始研究,渐渐的把什么高炉型号、铸件浇铸,以及什么车铣钻磨、钳电焊修、质量检验这些东西,都了然于胸。
有一段时间为了了解市场需要,顾一新还进供销科里做过两年推销员。
顾一新和顾小乔可不一样,被别人几句话就哄得团团转。他是个走南闯北,和不同的人打过交道的人,和程羽谈了不一会儿,就发现这厮其实不过是颗腹中空空竹笋,所擅长的,也不过就是嘴尖皮厚罢了。
可是顾一新还难得在宽以待人。
他虽然见识过尔虞我诈的商界,却仍然留有自己的纯真,他看程羽的学问实在不堪,便忍不住想帮帮他,就从自己的藏书里找了一本最为浅显的外文中译版《推销技巧》,送给他看。
“这书很不错的,出的早,里面都是踏踏实实的东西;不像现在那些书,华而不实,东拉西扯的凑字数,你好好看看,不但对推销,对做人都有帮助呢。”顾小乔闲来无事爱乱读书,对顾一新满满两个大书柜里的书早就翻阅过,对这本基本是讲推销技巧的基础理论的书还有印象。
然后顾小乔把自己的藏书展示给程羽:“你看!”
顾小乔本来想得到共鸣,可程羽并不知道顾小乔让他看的是什么,他只是随便往顾小乔的书柜里看了看,赞叹了句:“哦,你的这书柜挺整齐的”。
顾小乔扫了兴,心想自己真是俏眉眼给瞎子看,她早就该知道,程羽根本不是能够和自己共鸣的人。
当初顾小乔听信了程羽说他自己爱好文学的胡言乱语后,某次到他家里时就提出了观赏书籍的请求,却不料程羽除了从床铺下面摸出一本《历代名家散文选》外,并拿不出别的来。
顾小乔再要程羽背莎士比亚,他也除了那一句“生存还是死去”后找不出下半句,程羽倒是赧然了一时,然后就说:“嗨,现在我太忙了,忙得都忘了!”
程羽家也有一个书柜,是程羽她妈从单位里拿回来的所谓淘汰品,书柜里摆满了东西,比如针线盒,喝水杯,一堆布满灰尘、皱皱巴巴、上面布满了不知是菜汤还是茶水的黄色污渍的教科书。
唯一缺的就是文学书。
缺到了一本也没有的地步!
顾小乔真是想象不出来,程家的人这几十年是怎么过的。
他们难道不会无聊吗?
顾小乔想到这里,不由苦笑,想起琼瑶阿姨某本爱情小说里一个桥段,一位表面贤淑的太太私会其身为美术教师的情人,被一个涉世不深的女孩子发现,那女孩子问她为什么不和那教师走,却依然选择留在她脾气暴躁、身为农场主的丈夫旁边。
那女孩说:“爱不是需要了解的么?他并不了解你。”
这位太太却微笑着说:“他是不了解我,可他欣赏我”。
“哎,能欣赏也是难得的”,顾小乔这样想着,自己安慰着自己。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