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上回,原来这安隆还和王先策认识,因为这安隆的师傅是万花楼的经营者,没办法,谁让这圣门就天莲宗的传人精通商业经营呢。
不过,王先策和安隆毕竟没有什么大的仇恨,虽说同行是冤家,但是王先策毕竟不直接从事商业经营,现在更是要闪人了,所以也对安隆没什么太大的意见,古某人居中调停几句也就谈到一起了。
那安隆也挺会来事,也不知道找了个什么理由将原本包间里的人弄走了,将古某人和王先策请进了包间里。闲聊半天,没谈什么正事,其实是怕赌坊包间里有偷听说话的东西。
安隆是商人,自然要广交四方好友,王先策可是王家里面难得有脑子的人,是个人物,只是王老虎这人太废柴。
坦白说,安隆对王家那是又嫉妒又不屑,对人一说安隆,**店的掌柜的,人家爱理不理,这王老虎虽然是个废柴,但是一报人家的名头,是王家的后人,是人都敬三分——尽管可能只是表面尊敬。这就是身份啊,几百年来养成的氏族地位,不是一时半会可以磨灭的。
原来是对头,但是也不过是生意上的缘故,倒没啥真正的大仇,能交朋友自然要交。何况这人以后很可能飞黄腾达呢?
聊了半天,已经到了傍晚,安隆见时间不早了,就说:“古兄,王兄,反正大家都要去万花楼,不如同去,如何?”
古某人没意见,虽然貌似影响不好,但是古某人不在乎,王先策想了一下,也同意了。
反正不远,几人安步当车,不一会就到了万花楼。
到底是掌柜的的徒弟,万花楼里的女子对着胖子都很熟,而且见到的女子都很敬畏安隆——当然了,这也和遇到的女人没有阴癸派的重量级人物有关。
不得不说,到底是成都排名第一的青楼,里面的女子还真是不错,至少不比现在的一些所谓的女明星的姿色差,一路上莺莺燕燕,香气扑鼻,倒让从没这种经历的古某人有些头晕。就算是丫鬟姿色也不错。
其余二人见古某人的表现,倒是心里暗暗失笑。
万花楼大厅里面有三层,每层都有伸出来的台子,都有栏杆,台子上面放满着一张张桌子,客人们可以坐在台上边吃饭喝酒边欣赏地下的大演出舞台上的专人的表演。倒是挺有胡人风气。后面自然是亭台楼阁,古某人晚上去过后面,倒是没来过前面。
一路上众人都和安隆打招呼,安隆一一回应,找到了老鸨带路,要找一个包间。
古某人道:“还包间,我可是纯情小生来着,第一次来这里,就坐在外面吧。”
安隆两人外带老鸨倒是十分惊讶的看着古某人,十分惊讶。
王先策道:“古兄竟然没来过青楼,古兄家教真是严格。”
看来,上青楼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从没上过青楼的才奇怪呢。
古某人道:“没办法,家教严,我又没钱。”
老鸨手持圆扇挡住嘴笑道:“古公子真会开玩笑。”
老鸨三十来岁,丝毫不显老,肌肤雪白,淡施薄粉,正是一个女人的黄金年龄,毫无媚俗的气质,看起来及其挺正派,很有点女强人的意思。古某人心说,到底是专门诱惑人的专家,这一进门就这相貌,让人耳目一新。这女人也不简单,经过观察,还算有点武功,不过不高。如果在现代,肯定是一个频频在报刊杂志上露头让人敬仰的女强人,只是可惜呀。早生了几千年。
古某人道:“恩,不是开玩笑,倒是妈妈有本事,风姿不减当年,还又能把这么大的万花楼管好,真不简单。”
老鸨笑道:“公子真会说话,都人老珠黄了,还什么风姿。”倒是很高兴。看来古往今来,女子都爱被别人夸漂亮的。
胡思乱想间,在二楼找了个座,安隆要了点酒菜,,还定了间包间,老鸨识趣的走了,很快,酒菜上来,几人落座,边吃边谈。
说起来王先策这人还不错,要知道,这时的官府中人和读书人对商人还是很看不起的,认为这些商人都是见利忘义之人。但是这王先策却是不然,虽说对商人无甚好感,但是也不鄙视,甚至还对商业还有很正确的看法,让古某人大感惊奇。
对古某人的表情,王先策则不以为然,道:“如果我们王家在衰落后没有经营赌场妓院,那王家也不会有这么今天的成就,这个世界很现实,虽说有视忠义胜过生命的人,但是更多的是有钱也有好处才会有人跟你,钱从哪里来,还不是的经商?古有陶朱公经商富有天下,又有孔子得意门人子贡经商,经商不丢人,士农工商缺一不可,只是不能为富不仁,我也只是恨那些趁大灾之年囤积奇趋,趁火打劫之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也就是了,就算是王家全盛时期那不也有无数的产业么?”
这话显然很对安隆的胃口,看样子安隆因为是商人被人轻视过多次了,就算在魔门内部那也是很受人歧视的,要不是天莲宗的武功还算是可以,早就被人给踩了。
安隆笑呵呵道:“还是王先生高见啊,和那些低俗的人就是不同。”
王先策看了看安隆,有些不屑,看来是安隆说别人低俗而想说话,刚准备张嘴古某人道:“呵呵,其实说商人心狠手黑,那也只是少部分人,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说起来,那些世家对天下的危害远胜于商家,不说世家,就五胡乱华之后,佛教大兴,寺院遍布天下,有大批土地,不事生产,不交税赋,不服徭役,和尚们天天没事干就练武,寺院里面都有大批的僧兵,实在是天下动乱之源,而且其理论还让人失去血腥,实在是灭国之论。幸亏宇文邕还算有魄力,生生灭了佛门,只是南方佛门势大,现在宇文邕南下也很难将天下扫平,久而久之,佛入人心,就只有顺其自然了,这佛也就灭不了了。”
两人对古某人直接称呼皇帝名讳十分惊讶,彼此对视几眼,但都没说什么。不知道这二位心里想什么,只是要这二位知道古某人只是因为叫顺口而叫的话,估计二人绝对会晕倒。
安隆显然不服道:“北方雄兵数十万,兵精粮足,不久前又对陈大胜,一旦南下,还不横扫南方?”
古某人道:“南方有长江天险,上有明君(现在还不是陈后主在位),下有贤臣,猛将,南方又是汉人聚集之地,北方一动兵,那肯定会使全国上下一心,虽然现在得胜,但还不足以形成绝对性的优势。况且突厥人不是傻子,中原一统,就是塞外的末日,他们肯定不会坐视不理,即便是宇文邕去了他们的木杆可汗的女儿阿史娜也不行,再加上高丽,宇文邕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宇文邕一定会在北方驻扎大军,现在尉迟迥手握大权也是宇文邕信任这人,防着北方。所以,南下宇文邕不能出全力,现在南下还是太早了,只能占一点便宜,很难灭陈国。等过几年,这位陈国皇帝陈顼死掉了,他儿子可是从未见过战争,长于妇人之手的人,最起码,打起来会容易一些。”
王先策听了古某人的话也忘了和安隆斗嘴了,赞同道:“古兄说得非常正确,当今圣上也一定知道这一点,所以除非圣上对塞外诸部落有万全之策,否则我看圣上南下只能沾一点便宜了,很难打过长江的。”
安隆不服气道:“如果有一大堆的高手帮当今圣上呢?”
得,一着急说漏嘴了,不过万幸,还算没有抖搂出去。看安隆一句话说完也自知失言,顿时住口。
古某人自然知道魔门帮宇文邕,但是王先策不知道啊,疑惑的看了看安隆,道:“大帮高手,不知道是多少,其实一般高手在万马军中能起到的作用实在是有限,除非去刺杀敌方主将,再说了,南方陈国里面也有不少高手,一旦互相刺杀起将领来谁也受不了,再加上高级将领都有大量士兵保护,所以双方大量刺杀对方的将领不太可能,不过在敌方搞破坏,刺探情报还是可以的。”
安隆非常不服气,似乎总想和王先策斗气,道:“要知道,一个宗师级别的高手是非常厉害的,一旦出手,只要不被围住或万剑齐发那是什么时候想走就走,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
古某人笑着接话道:“没错,能够破碎虚空的高手更厉害,只是这些人太厉害了,也太少了,所以才不会出现在战场上。国之大事,军队不可少,高手不可少,宗师更不可少,然而,更重要的是谋国之士不可少,姜子牙,管仲,商鞅,范雎,苏秦,张仪,张良,诸葛亮等这一类人,只要一个,就可以使一个国家强盛起来,运用对了,可敌十万雄师。
当然了,精通统兵之道的元帅和猛将还有百战雄兵也是不可少的,那好比是国之爪牙,如果没有这些,国家及时是再富有,也不过是长的很壮的猪羊,任人宰割而已。国家强盛之道,就是文治武功四个字,不可偏颇。古之先贤有言,忘战必危,好战必亡,实在是金玉良言啊。”

说着,喝口酒——真是难喝。继续道:“王兄,以后你要是治理一方,要想是领地富裕,要加强商贾之事。”
王先策拍案道:“古兄实在是高论,不过还有一事需要请教,古兄注重商业,那农桑之事岂不要荒废,到那时岂不更麻烦?管仲降鲁,梁,楚,代之事不可不防啊。”
那位说,王先策说的是什么事情呢?这是春秋时期管仲为打击其他国家而是自己变得强大而使用的经济战,其实是一回事。
服帛降鲁梁:春秋时期鲁和梁的老百姓平常织绨。管仲劝说齐桓公穿用绨料做的衣服,并下令大臣们都穿用绨料做的衣服。齐国开始流行这种用绨料做的衣服,所有百姓都穿绨服。齐国的绨价格大涨。鲁和梁的商人把运到齐国去卖高价,鲁梁两国的**要求所有百姓都织绨,按现在的话说,鲁梁两国的GDP大量增长,财政收入大量增长,出口大量增长。所有百姓都织绨,放弃了农业生产,发财了,国家兴盛了,粮食可以买来了。这个想法跟现代那位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一样。管仲看到时机成熟了,就劝说改穿帛料衣服,也不许百姓穿绨,还闭关锁国不许进口绨。也不许出口粮食给鲁梁两国,鲁梁两国不长时间就开始挨饿了,有钱也买不到很多粮食,粮食价格大涨,由于长时间不搞农业生产,土地都荒了,很长时间都恢复不了农业生产,在饥饿难耐下不得不归顺了齐国。
买鹿降楚:春秋时期,齐国宰相管仲,把齐国治理得井井有条。齐国强大了,各地诸侯基本都承认了齐国的霸主地位,只剩下楚国不听齐国号令。齐王准备发兵征服楚国。当时,齐国有好几位大将纷纷向齐桓公请战,要求挂帅攻打楚国,但却遭到了宰相管仲的反对。管仲认为眼下齐军疲惫,不宜久兴兵事,他日夜命人抢铸铜钱。
一天,管仲派百余名商人到楚国去购鹿。当时,鹿是较为普通的动物,楚国盛产鹿,人们把鹿当做肉用动物;二枚铜币就可买一头鹿。另一方面,管仲却派商人在楚国到处扬言:“齐桓公好鹿,不惜重金购买。”齐国商人开始贩卖鹿。开始三枚铜币一头,后加价到五枚铜币一头。于是楚人竞相到山中猎鹿,鹿资源日益短缺。商人又从中哄抬鹿价,一个月后,鹿价涨到了四十枚铜币一头,这四十枚铜币在当时,可以买到1万斤粮食。高昂的利润使楚国上下变得疯狂起来。农民不再种田,改行做了猎人;士兵不再练兵,背起弓箭偷偷上了山。
一年之后,楚国国内铜币堆积如山,但却田地荒芜,粮源断绝。
管仲又向各诸侯国发号施令,禁止与楚国交易,有点像美国对伊位克实行封锁,禁止伊位克石油换食品。这下不得了,楚国人拿着大把的铜币却买不到粮食,全国闹起了饥荒,人民四处逃难,楚军人黄马瘦,完全丧失了作战能力。管仲见时机已到,即集合八路诸侯人马,开往楚国边境。楚成王内外交困,忙派大臣向齐国求和,割据一方,保证从此听从齐国的号令。
买狐皮降代国:代国出产狐皮,管仲劝桓公令人到代国去高价收购之,造成代人放弃农业生产,成天在山林之中去捉狐狸,但狐却少得可怜,“二十四月而不得一”。结果是狐皮没有弄到,农业生产也耽误了,没有粮食吃,导致北方的离枝国乘虚侵扰。在此情况下,代国国王只好投降齐国。齐国一兵未动而征服代国。
确实如此,这三件事情很有代表性,而且还不止这三件事情,历朝历代动乱往往就是由于粮食不足引起来的,这也是历朝反对以商治国的原因——前车之鉴啊。
古某人道:“恩,是这样,你说得对,粮食是根本,只是土地问题太大,你知道吗,天下的土地,是怎样分布的?”
王先策看了看四周,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有什么可分的?”
古某人翻了翻白眼,心说,这明显是敷衍嘛。
古某人道:“算了,皇帝以及皇家的一堆亲戚按理有一些,一些分的侯爷和王爷也有一些,世家贵族也占了不少,寺庙占得也不少,还有一些小地主,还有一些商人,而种地的老百姓手里反而最少。”
王先策大惊,倒是安隆一点都不吃惊,古某人道:“其实,这天下粮食的收成一直都不少,至少还没少到把老百姓饿死的地步,除非遇到天灾**。而一旦天灾**,老百姓一旦没吃的,就会造反。其实这时要是全天下的粮食能全部统一调度,还是没事的,只是这是不可能的,商人囤积倒是小事,一道命令就会解决,但是那些世家官府中人站在商人后面,官商勾结,就麻烦了。再加上氏族众人没饿过肚子,皇上也不知道天下之事,不以为然,就更苦了,往往官逼民反。连场大战后,人死的差不过了,农民们也就有土地了,就有会有吃的了,这时安定下来,富人大官们就又会买土地,呵呵,就再来一下造反。当然,五胡乱华后,这里面又加上了佛门。我曾经在……(本想说网上来着,但是没说)看书,说是佛门每年收养无数孤儿,在把他们送到各家,就可以和掌握各家的行动,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安隆变色道:“是有可能,佛门实在是包藏祸心,胡教就是胡教,真是非我族类。其心必易,古兄真是高明。不如古兄去告官吧。”
古某人道:“安隆,你也别捧我,稍有见识的人就知道,只不过涉及到各自的利益而不说罢了,我是不会去告官的。况且,你以为大周灭佛是没有原因的吗,要不是佛门实在是猖狂,也不会被灭。
其实这不奇怪,你到天竺去看看,其实哪里最大的不是皇帝,而是佛教。我看佛教到了中原虽然学了不少道家和儒家的东西,但是也难保说是想在我九州来在天竺的那一套。其实我曾在……看到,佛门两大圣地中的静念禅院天僧是印度的王子,现在佛门势大,想能做到左右天下大势,到时候,他们会出面进行为天下选明主的事情,这样,久而久之,皇上就得听佛门的话了。
当然,这也是我随便看到的,做不得数。你们也别当真。”
这下,王先策和安隆都是大惊失色,汗水将衣服都湿透了。
难怪,对于古某人先前说的,王先策倒是还能了解,而最后,古某人说的这些,实在是太骇人听闻了,这计谋要是一旦成功,我九州大地岂不要任由胡教说了算?那时,我儒家传承岂不要灭亡?不行,这事虽是古兄看到的……对了,古兄说道在哪里看到时卡了一下,很可能真是看到了一些重要的东西,不行,这事真是有可能,是假的,佛门的势力也太大了。不管真假,一定要宣扬出去。
安隆则更是大惊,和佛门做对了这么久,一直被佛门压着,一旦事情真如这古公子说的这样,到时候,天下之大,哪还有圣门的容身之地?不行,给赶快和邪帝禀报,请其定夺。
古某人以前在网上看了N多大唐同人,想象力千奇百怪,随口当故事就说了出来,但是古某人忘了一件事,那就是祸从口出,就这一件事说出去,佛门就要有大麻烦了,现在是封建社会,所有皇帝对能威胁自己统治的东西都是除之而后快,往往是灭九族,牵连几十万的时候也不是没有。当然,这事古某人后来才想到的。如果当时就想到了,也就不会那么说了。
有一个声音传过来,道:“古公子不必替佛门说好话,我看这佛门就是像古公子说的那样,包藏祸心,吾皇万岁英明神武,灭佛灭的好。”
这时就听另一个声音道:“到底是北方胡人,果然野蛮,虽学我汉家文化,却依然不改蛮人本性,只知乱杀,殊不知仁者无敌,只有仁义才能长久。佛门劝人为善,度化世人,以求来世,怎是你所污蔑的那样子?”
PS:前几天码的和今天码的一起发了。这几天每天上网也就两个小时,上班不敢上网,每天看完更新就码字,大概一天一千左右,很慢了,对不起大家了,不过我现在已经工作了,就要有个工作的样子我不像书里的人那样有钱,书里的猪脚是三个人合成的,有钱的那个是高中时的一个同学兼死党,练形意的是另一个人,古某人是喜欢看小说,说起来我是在这里先工作上一段之间,不再花家里的钱,然后家里找关系让我考一个省会某处的公务员——虽然在小城里面考公务员的话早就进县政府工作去了,但是能进省会有何乐而不为呢,每天回来找一些公务员的书看,单位工作又得表现好一些,这样能留个好口碑。呵呵,为工作而奔波真是够苦的,祝今年毕业的同学们能找个好工作,祝已经有工作的人工作顺利。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