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变数(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夜晚即将来临……
此时的徐庶正于营帐之中高卧这一天极为安宁,安宁到几乎让人忘记了身处险境,但徐庶清楚,危险并未离开众人。
日间,张保、张佑对羌人的大营作了仔细的搜寻。让二人感到奇怪的是,羌人的确不见了踪影,但物资、给养却依旧屯聚于大营之中。他们急匆匆地向徐庶报告了这个“惊人”发现,徐庶却仅仅是给了他们一个永远不变的“淡淡的笑”,随即去找了周公。徐庶并不吃惊,一切尽在掌握。张保、张佑的这个发现,只是证明了徐庶的决定完全正确。羌人并未真正离开,轻举妄动只会招致恶果。可徐庶并不知道,羌人此时已是自顾不暇,根本无力理会徐庶等人的去留。
彻里吉此时的心理,已非任何语言所能表述得清晰。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这羌王由信心满满,变成了提心吊胆,现在更是尝试到了胆怯的滋味。其实,自始至终胜利的天平都倾向于这羌王,只是羌王本人却看不清胜利的希望。他迷惑了,这迷惑只是让他陷入了盲目的等待,而盲目的等待只会带来失败。
两军对垒,出现了极为怪异的场面。原本是三万羌军伏击了马超等人,现在的局势却转变成了,马超、马岱将两万羌人困在了当中。在羌人看来,一面是永远无法突破的钢铁阵地,另一面则是只会带来死亡的凶神恶煞。进退两难……
马超心中忧急,对峙不是结局,只是僵局,更何况这僵局随时可能被打破。自己的队伍只剩下了不足百人,马岱的队伍虽然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边。攻击?不行,那无异于飞蛾扑火!防御?百余名伤兵,谈何防御!合兵?中间隔着几万个敌人,怎么合兵?马超彷徨了,这从未有过的彷徨,甚至让他感到了茫然。他知道等待不是办法,但此时他也只能等待!
变数,或许真的只能期待着变数的出现。
变数当然存在。谷后尚且埋伏着上万羌人,这就是变数之一。一旦这支万人大军加入了战局,那么一切都将彻底被颠覆。
时间正在一点一点的流逝,彻里吉的不安也终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稍微得到了缓和。但尽管胆怯在消退,可他的疑惑却在上升。他疑惑的也正是那上万部下,为何仍旧不见踪影。
今夜的天空,并不阴沉。数万人头顶着漫天的繁星,却无一人能有欣赏一下的闲情。
徐庶等人已然准备完毕,今夜便是他们期待的“胜利大逃亡”的时刻。
此时的徐庶,正在这宽阔的大营中,闲庭信步。夜色与雪色相映,本是极美的情景,而美丽的东西,当然对他有着吸引力。同样被美丽所吸引的张泉,此刻却没有欣赏夜景的雅兴。一天无事的他,这时又坐立不安了起来。他正独自一人,立于大营之外,左顾右盼。他正在焦急地等待。
张保、张佑本有话说,但看到徐庶、张泉二人的举动,他们只得按捺住焦急的心理,把想说的话全都吞了回去。在他们看来,这两人真是奇怪,明明就要离去,却又似颇为不舍。他们不知道,徐庶和张泉其实都在等待,而他们所等的,正是同一个人。
夜幕中,几个影子正在向着羌人的大营缓慢靠近。张泉的心,也一下子拎了起来。当然,他并不是紧张,而是因为欣喜。他清楚地看到了,他等待的人。
“徐先生,来了……来了……”张泉扭过脑袋,兴奋地呼叫着。
徐庶微微一笑,缓步走到了张泉身边。几个影子已经越来越近,蔡琰和那个小女孩也正在其中。除了这二人,影子中还有几个羌人大汉,虽然带着战马,但这一行人却是徒步走来。直到营门之前,这几个羌人大汉停住了脚步。他们向着蔡琰施了一礼,随即调转身形,沿着来路离去,战马依旧留在了原地。
蔡琰对着徐庶、张泉二人浅浅一笑,道:“徐先生真乃守信君子!”
徐庶拱手笑道:“王妃所命,徐庶敢不遵从!”
一边的张泉却只是愣愣地出神。今夜的蔡琰,身着白色裘袍,与雪地相得益彰,也更突出了容颜的娇艳。张泉竟看得痴了。好在蔡琰的注意力只会放在徐庶身上,否则张泉此举,当真失礼之极。
姜维等人,也已围拢到了徐庶身边。张保、张佑原本尚在担心徐庶、张泉弄出什么新花样,现在也终于松了一口气。对这二人来说,最好的选择当然还是“尽快离去”。

“先生可为今日之事好奇?”蔡琰问道。
“尚请王妃为在下解惑!”徐庶轻声道,虽说“解惑”,但他并没有半分迷惑的神情。
蔡琰不禁抬眼望了一下徐庶的眼神,随即俏脸通红,深深埋了下去,低声说道:“先生睿智,想必也已猜到几分。”
徐庶的确已然猜到几分,但他的猜测也只是朦朦胧胧,可今夜蔡琰的出现,却让徐庶陡然清晰。这些羌人必定发生了某些大事,方才弃营而去,也正是因为此事,蔡琰方能脱身。
“羌王此际正与敌人相斗!”蔡琰并未等待徐庶的回答,“先生若要离去,便是此时!”
“尚望先生,体恤我孤儿寡母……”蔡琰的声音越来越低,俏脸也越埋越低,“蔡琰必当结草以报大恩!”
听到母亲这番话,小女孩露出了奇异的神情。这孩子尚且年幼,本不明白母亲所指为何,但显然也并非毫无感觉。
徐庶恍然大悟,羌王遭逢大敌,故而全军引去。蔡琰必是被彻里吉安排到了安全之地,而这王妃却又设计回到了此间。想来这王妃在羌人的眼中颇有威严,羌人竟未敢阻拦。
徐庶的猜测只对了一半,蔡琰虽有威严,但平素待人和善,羌人中不乏对其倾心之辈。今夜护送蔡琰的羌人,绝非被迫,实是心甘情愿。
另一个问题,又出现在了徐庶的心中。这王妃显然早已知晓今日的变故,为何昨夜并不明言?这个问题显然不难解决。徐庶也很快便明白过来,看来昨夜的蔡琰尚且有所保留,直至此时方才真正相信自己。
聪明人有时候能够想到很多,但也会忽视一些极为明显的东西。徐庶想到了蔡琰的内心深处,却忽视了这最表面的柔情。蔡琰话语之中,颇有“丝萝托乔木”之意,可徐庶却未解风情。当然未解风情的不知徐庶一人,剩下众人或是粗豪汉子,或是懵懂少年,更是未能听出弦外之音。
“徐庶定当襄助王妃,还请王妃为我等指点迷津!”徐庶又是深深一揖。
徐庶一口一个“王妃”,蔡琰心中不悦,冷冷问道:“先生欲投何方?”
徐庶虽听出了蔡琰语气不善,但也摸不清东西,应道:“我等自当往投东南!”
“那便是自投罗网!”蔡琰冷冷说道,“羌王此际正陈兵东南。”
徐庶略一沉吟,道:“王妃当指点我等!”
“如欲生离此地,我等必投东方而去!”蔡琰说道,语气也已缓和许多。
徐庶并不需要蔡琰解释,此刻他已然明白蔡琰的意思。直奔东南,必无生路,若要生还中原,只能迂回。
马超也想到了迂回,但很快他就打消了念头。百余人即便迂回成功,也不能给马岱多少帮助,更何况这迂回要瞒过几万人的眼睛,那更是没有可能。
羌人并未发动进攻,但马超等人却依旧感受到了巨大的压迫。身处绝地,即便是消耗,最终被拖垮的也只能是自己。绝境啊……绝境……只能等待变数……
蔡琰的确思虑周全。羌人离去之时,虽未带走辎重,却也没给徐庶等人留下任何马匹。显然羌王并不在乎徐庶等人逃走,偌大的羌地,没了马匹又能逃到哪儿去。蔡琰带来的五匹战马,当真解了燃眉之急。
此时徐庶等人,正向着东方离去。一路上,众人颇为兴奋。毕竟羌营之中,他们只能感到压抑。那小女孩雪姬,似乎对这夜间出行也颇有兴趣,此时也是乐不可支。唯有张泉怏怏不乐,他的感觉直接传递给了身前的姜维,姜维正与他共乘一骑。当然,姜维虽然感受到了张泉举止有异,但也找不出原因。蔡琰虽是羌人王妃,但毕竟不是羌人,她并不懂得马儿的驾驭;没奈何下,她只能与徐庶同坐。选择的余地还是有的,可她选了徐庶。邓艾则照应着幼女。如果没有意外的出现,这一群人完全可以在绕个大圈之后,安然回到汉人的领地。可意外却总是不能避免……
平安无事地奔走了半个时辰后,意外终于出现。借助星光,徐庶等人清楚地看到,远方黑压压的一片……尚未容这些人缓过心神,身前的雪地中便凭空冒出了几个身影,拦住了一行人的去路……
~~~~~~~~~~~~~~~~~~~~~~~~~~~~~~~~~~~~~~~~~~~~~~~
废话:
前几章的节奏太快,这章稍微舒缓一下……
平了?
汗……
自顶以下……我承认我无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