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血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西北多狼,羌人甚至以狼为神,因此羌人的军队充满了狼性多年来大汉朝廷与羌军时常发生摩擦,尽管大多时候汉军都能取得胜利,但是狼这种动物是很难被赶尽杀绝的,而你一旦给了他喘息的机会,那么你就要准备好迎接下一波更为残酷的攻击。于是聪明人想出了更好的办法来对付恶狼,狼也有狼的弱点,那便是贪婪。张济是个聪明人,张济的侄儿张绣也是个聪明人。
现在这个聪明人张绣的府上迎来了两位客人,一个三十岁的清隽男子、一个六岁的机敏顽童。聪明人与聪明人在一起总会上演一些好戏。
此时,张绣与徐庶正坐于侯府的正堂之上,张泉、姜维侍立两旁。
“张侯的府上果然人才济济。”徐庶笑道,“贵公子更是英伟不凡!”
张泉向来目高于顶,原本对这位徐大人也并不在意,但现在他对徐庶倒还真有了几分好感。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徐庶可不是一个阿谀奉承的人,只不过他更加清楚,张泉比张绣要容易对付得多,而对付一个人首先就要穿过他的心理防线。
“先生谬赞了,不知先生此来有何贵干?”显然张绣的戒心还是很重的。张绣知道徐庶是曹丞相极为看重的人,而自己不是,徐庶的拜访只能让他联想到——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徐庶此来,便只为向侯爷求借一样东西。”徐庶并不着急。
听得徐庶此言,张绣轻松了许多:“先生不必客气,但凡先生开口,张绣敢不从命。”
“既如此,徐庶先行谢过,这便请侯爷唤来血狼,随徐庶一行。”好一个欲擒故纵。
“血狼”二字一经出口,张氏父子便有了不同寻常的反应,张绣的脸上蓦地浮起一层灰色,随即隐没;而张泉则显得颇为兴奋。
“徐大人也知道血狼?”张泉显然很激动。
“咳……咳……”张绣一阵咳嗽,打断了兴奋中的儿子,“徐大人说笑了,血狼早已不在张绣身边,如何借与大人?”殊不知,这一句话等于承认了与“血狼”的关系,张锈失言了。
“既如此,是徐庶冒昧了!”徐庶笑言。在这场较量中他取得了胜利,他知道对手那原本坚固的心理防线已经轰然倒塌。
夜晚,张绣卧房的窗纸上,一个人影不停地来回走动,他夜不能寐,他的脑海中始终飘荡着两个字——血狼。事实上,血狼的确属于张绣,但那已经是十二年前。十二年来,血狼这个名字几乎从他的生命中消失了,只是在传授儿子刀法时,偶尔提过几次。客房里的那个人竟然知道血狼……张绣害怕了。血狼是张绣亲手训练的一支精锐部队,血狼的成员无一例外的来自羌人。这支部队人数不多,也不是正规军,但战斗力却远非正规军所能匹敌。他们只服从于张济叔侄,是真正的王牌。更可怕的是,这支部队虽然时常出现在战场上,但他们只出现于夜晚,他们是真正的暗夜杀手,他们是真正的狼——嗜血的狼;每次嗜血之后,他们又消失得无影无踪。十二年前,当张氏叔侄离开凉州的时候,血狼选择了留在故乡。张绣从未向第三个人提起过血狼,包括曹丞相;张绣知道,在曹操的面前不能有任何行差踏错,无兵无权反而是一种安全,而血狼足以要了他的命。张绣固然矢口不提“血狼”,但这支神秘的部队却是无法被湮没的,已经有无数人听到过“血狼”的狂嗥,而徐庶游历四方之际便早已听闻过“血狼”的大名。徐庶既然知道,那么曹操也可能知道。张侯爷再也无法沉默,他决定去找那个人。
此时的徐庶也未就寝,他在等待。直到脚步声响起,徐庶笑了,开门迎客。
张绣的表情非常特殊,一阵红、一阵白,还夹杂着一层灰色。原本想好的大段说辞,在见到徐庶的一瞬间竟全部忘记,倒是徐庶首先打破了沉默。
“侯爷深夜来访,想必有话要说。”徐庶似笑非笑。

“这……”张绣哑然。
“侯爷,如若信得过徐某,直言无妨,徐某又岂是两面三刀的小人。”徐庶正色道。
这番话,让张绣如同吃了一颗定心丸。张绣不由得又仔细打量了一番眼前这个人物,道:“人皆言徐元直多智,今日张绣心悦诚服!”
很多时候开诚布公其实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但人们总喜欢把原本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徐庶和张绣,其实是同一类人,有本领、有心机,也都有着隐痛,更难得的是两人都是君子。一旦两个君子能够以诚相见,那么一切就变得非常简单。
这个除夕,张泉是不可能在侯府中度过了,此时的他正在跟随徐庶前往凉州的路上。张绣已经知道了雍凉道曾经发生的一切,他决定帮助徐庶,即便“血狼”与自己无关,他也会帮,因为他和徐庶是朋友,真正的朋友。张绣固然不能离开宛城,但张泉却可以。其实张泉心中是非常高兴的,宛城他早就呆腻了,现在离开了笼子,他只觉得神清气爽,大有一副“天高任鸟飞”的架势。一路上张泉和姜维共乘一骑,有说有笑,姜维与张泉也已经成了好友,张泉是个很幼稚的少年,姜维却是个太成熟的孩子,差相仿佛,一来二去便熟络了起来。这些徐庶都看在了眼里,心下也颇为欣慰!原本徐庶已然立下誓言,今生今世不为曹操设一谋,但如果让一个智者终生不再用智,这将是最大的痛苦。唯一化解这种痛苦的手段,便是将自己的智慧传递给后人,而让后人实现自己的价值,他选中了姜维,这也是徐庶将姜维带在身边的原因,智慧只能来自历练,而历练应该从幼小的时候开始。
张绣此时正在宛城的城楼之上遥望西北,他目送着徐庶的离开,直到徐庶等人的背影消失在了地平线,他依旧在那里伫立。现在他充满了希望,不仅仅是希望徐庶早日解开迷题,也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成为大器。张绣明白这个道理:本领只能来自历练,而历练应该从少年的时候开始。
简单的道理,同样的道理。这个道理四十岁的张绣明白,三十岁的徐庶明白,还有一个人也明白,而这个人只有十二岁,他就是侯府的马僮,一个口吃的少年。现在这位少年也跟在徐庶的后面,在前往凉州的路上。令人惊异的是这位少年不仅会养马,而且善于绘画,只是他所画的并不是鸟兽虫鱼,也不是落花流水,而是山川、大泽、林木、小径……这些徐庶也看在了眼里,他的心中已经无数次地发出了感叹:“英雄出少年!”徐庶知道,这个小小马僮所画的一切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他心中的那一幅“运筹帷幄图”。少年的名字叫邓艾!
徐庶的感慨就到此为止了,还有更多的问题等待着他去考虑。徐庶此时对“血狼”的了解已经足够,他也能够肯定“血狼”便是两个月前那场屠杀的制造者。可是一个问题,他始终没能想通,而这个问题非常重要。那就是,血狼为什么要这么做?血狼是嗜杀的,但徐庶坚信——没有无缘无故的杀。现在,我们弄清了“是什么”的问题,却不知道“为什么”。而这个“为什么”的背后,或许隐藏着更多、更多……
~~~~~~~~~~~~~~~~~~~~~~~~~~~~~~~~~~~~~~~~~~~~~~~~~~~~~~
附录:
邓艾(197-264)字士载,义阳郡棘阳(今河南新野)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军事家。公元263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他率先进入成都,使得蜀汉灭亡。后因遭到钟会的污蔑和陷害,被司马昭猜忌而被收押,最后与其子邓忠一起被卫瓘派遣的家将田续所杀害。
邓艾喜欢军事。每见高山大川,都要在那里勘察地形,指划军营处所,遭别人讥笑也不介意。
以上引自百度百科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