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夺帅(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凉州之人,一旦来到中原,自会被中原的繁华所折服,即便幼小的姜维也是如此中原之人,一旦来到凉州,或许会感慨于这边塞异景,但绝不会有半分流连忘返,张泉便是这样。
离开宛城之时,张泉固然颇为高兴,但此时却已无半分欣喜可言。三日前,徐庶一行进入凉州地界;三日后,张泉早已没有初到凉州时的好兴致。宛城的冬天,虽然寒冷,但比起凉州就不值一提了。“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诗句竟是如此贴切,道尽了西凉大地的凄寒与荒僻。而这凄寒与荒僻,是张泉做梦也未曾见过的,此时张泉的内心也正应了“愁云惨淡”四字。原本片刻也闲不下来的他,已经有半日未曾说话。尽管嘴上没说什么,但张泉的这副德行,徐庶看得分明,不禁失笑,他知道这少年还需要更多的磨练。
相形之下,另外两个孩子却活跃得多。自从踏入凉州之境,邓艾便莫名的兴奋,这雄奇的景象是他生平仅见,索性不再勾画,便用这眼和心来记录这一切。这个不爱说话的小马僮,这几天说的可不少。他经常向徐庶询问一些问题,诸如“哪里可以扼守”、“何处可布伏兵”等等。虽然少不得招来张泉的一番嘲笑,可邓艾却不以为意。很多年之后,他将在这块土地上与另一个孩子争斗半生,而他的名字也将永远铭刻在雍凉大地。姜维对凉州的苦寒与奇景习以为常,他更感兴趣的是邓艾。一路上,姜维多次与这个少年交谈,但总是格格不入。邓艾对姜维存有戒心,而且不是那种简单的孩子对孩子的戒心。其实有戒心的不仅仅是邓艾,姜维也是一样;差别在于,姜维试图改变着什么,而邓艾并没想过改变。
张保、张佑,马前开路。二人已阔别西凉十二年,这次回到凉州却也没有一丝好心绪。此行的任务太过沉重,而这两人也只能随时保持警惕。凉州并不是他们的目标,他们此行的目标是羌地!徐庶认为,想要弄清“血狼”的真相,羌地便非去不可——不入虎,焉得虎子?
与此同时,凉州还有着另外一群人,他们的目标也是羌地。
“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武威郡地理位置极为特殊,是凉州的核心。雄踞武威也便意味着掌握了西凉,如今雄踞武威的便是大名鼎鼎的西凉马氏。
马腾,字寿成,扶风茂陵人,乃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身为西凉马氏的首脑,马腾在凉州的地位无人可替。马家军骁勇善战,更是马腾手中的一柄利剑。凭借这柄利剑,便是曹操,也不敢窥伺西凉。
武威郡的校场之上集结了一万大军,他们个个盔明甲亮、手持大戟,以整齐划一的队列立于将台之前。尽管人数众多,但此时的校场却是极为安静,甚至感觉不到一丝人的活动。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绝对不会相信一万壮士竟然如雕塑一般屹立于此,无声无息。这便是马家的精锐。
点将台上,两名老将正端坐于帅旗之下。左首老将已然年近六旬,一袭紫红战袍,头顶金盔,须眉虽已花白,然威武之气逼人;右首将军约莫五十出头,一身黑袍黑甲,目光极为犀利。这黑甲将军是名震凉州的韩遂,而左首老将便是马腾。点将台下,八名骁将分立两侧,这便是韩遂的心腹将佐,骑本八骑——侯选、程银、杨秋、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
“依贤弟之见,今日比武夺帅,谁可力拔头筹?”马腾道,昔日马腾、韩遂曾结为异姓兄弟,二人虽各拥重兵,互不统辖,然始终兄弟相称。
韩遂轻咳一声,笑道:“孟起贤侄威武刚毅,其实这帅旗,早已是寿成兄的囊中之物。”言下之意颇有不满。
“羌人狂妄,而今胆敢于你我眼前袭杀朝廷命官,你我焉能置之不理。”马腾正色道,“这帅旗本是末节,如若贤弟在意,我自会拦阻超儿,不许下场。”
当日韦刺史一行遭遇袭击,如今已然传遍整个凉州。马腾虽然知道与自己无关,但毕竟有瓜田李下之嫌。而按照马腾的判断,这些事情必定是羌人所为,因此决意联合韩遂去找羌人的晦气,可没曾想到出兵之前,马韩两家先就统帅的位置争了起来,如今只好弄了个校场夺帅,但显然这个办法韩遂并不满意。
“大可不必!我韩遂若如此取巧,岂不落人口实。”他的脸上闪过一丝愚弄般的笑意,“不过今日夺帅,我们不可单比武艺,弓箭、阵法都要比上一比。”
“依得贤弟!”马腾丝毫不惧。
韩遂的一番话未能惹恼马腾,却惹恼了台下的另一人——马超。
一名银甲将军拍马出阵,来到点将台下,长枪平举大声道:“父亲、叔父,便是如此,超儿亦觉胜之不武。三场比试,超儿若败得一场,这帅旗便请叔父领回,马超绝无异议!”
好一个马孟起,果然豪气干云。
马腾哈哈大笑:“吾儿好胆色!”
台下万余人,亦为马超豪气所激,不约而同举起手中大戟,高声叫道:“锦马超!锦马超!锦马超!……”声动数里。

马超银甲白袍、狮盔钢枪,人又英俊非凡,故而西凉军民皆唤之为“锦马超”,而“锦马超”之名也早已名动天下。
韩遂的脸色阴晴不定,他未想到马超竟有如此一说,弄得自己反倒极为难堪,但随即将计就计,道:“贤侄果然英勇,既如此,今日便成就贤侄之名!”看来韩遂对这帅旗果然十分看重,竟说出如此无耻言语。
马超并不在意,他所要的只是好好折辱一下这老匹夫。
三通鼓后,比武开始。
第一阵,比试武艺。韩遂派出了心腹猛将张横,而马超早已立于校场之中。
张横长于枪法骑术,是韩遂军中数一数二的猛将。据说他曾经与一众骑兵竞赛骑术,众骑兵当先奔驰,而张横于一炷香后方开始追赶,竟能后发先至;更诡异的是,这些骑兵赶到目的地时竟发现马儿的銮铃已尽数不在,原来都被张横沿途之上以长枪挑去。如今与马超对阵,正是张横曾经梦寐以求之事,不过很快这就要变成噩梦了。
两个人、两匹马、两杆长枪……
张横的所有精力都集中在了马超的身上,集中在了马超的长枪之上,就连那枪缨在风中的细微摆动都逃不过张横的眼睛。而马超气定神闲,似乎置身校场之内的并非自己。其实,这场比试的胜负已经分明。
张横的额头已然渗出了细细的汗珠,他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做骑虎难下。既然如此,那就奋力一搏吧!
张横一声大喝,纵马前冲,手中长枪夹着一股凌厉的劲风向马超的胸膛扎去,一出手他便使出了全力,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马超微微一笑,不闪不避,只是将长枪往胸前一横。只听得“铛”的一声巨响……
张横的战马一声嘶鸣,腾腾腾地往后退了三步。它的主人只觉得双耳嗡嗡作响,两臂酸麻,手中长枪几乎拿捏不定。马超并不进击。
仅此一合,韩遂便已清楚,张横绝非马超敌手,但他并不叫停,他希望张横能够多消耗一分马超的体力,那么自己便多出了一分胜算。他哪里知道,张横的心中正叫苦不迭,莫说消耗马超,只怕保住性命都极不容易。
张横调转马头,奔到百余步外方才停步。他并未逃走,因为战士是有尊严的。他知道刚才的一枪,自己已出尽全力,如今想要击败马超,已经不是凭自己的枪法所能办到,他需要借助骑术,准确说是借助马的力量。
他右手紧握枪杆中部,将枪尾夹于右腋之下,同时左手搭在右手之上,双腿用力,一声怒吼,战马通晓主人之意,风一般冲向马超。其实张横的这种攻击方法,固然能给对手带来巨大的威慑与伤害,但本身的危险性更大,因为现在他手中长枪其实已经变成了短枪,这样的冲锋,只要对手的武器稍长,那么最先受到伤害的只能是自己,而马超使用的偏偏也是长枪。
一人一马便如同疯虎一般,向马超扑去,马超依旧纹丝不动。就在那最后一刹那,马超拖于右手,放在身体一侧,且枪尖朝下的兵器,电光火石般地抬起了头,就如同蛰伏于地的眼镜蛇,忽然昂首发起了攻击。寒光一闪,张横连人带枪飞了出去,重重的摔在了地上。
胜负已分……
“锦马超”三字,再次如雷鸣般响彻这凉州的天空。
张横败了,败得非常感激……如果马超那一枪不是斜挑而是直刺,那么自己早已尸横当场;又或者马超依旧平挡这一枪,只怕自己也要吐血而亡,可现在自己虽然输了,但却活着。“锦马超”,张横心服口服了。
可张横还没来得及说出谢字,却清楚地看到对面的杨秋正在弯弓搭箭,而马超却一无所知。张横一声大喝:“休要暗算!”但弓弦声已然响起……
~~~~~~~~~~~~~~~~~~~~~~~~~~~~~~~~~~~~~~~~~~~~~~~~~~~~~~~~~
附录:
马腾,相传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因其父马肃与羌女通婚,故马腾有二分之一的羌族血统。马腾于汉灵帝末参军,由于身长力大,性格宽和,待人诚恳而因功升至军司马。但之后由于当时的朝廷黑暗,民变频频。韩遂先后杀死当时想要乘乱起义的少数民族首领北宫伯玉和李文侯,之后韩遂又用计杀死了凉州刺史耿鄙和汉阳太守傅燮,当时在耿鄙手下担任军司马的马腾见式投靠韩遂并与之结为异姓兄弟,割据一方。当时各路军阀受命勤王,董卓在率军前往洛阳前,任命马腾与韩遂驻防长安。后马腾被任命为征西将军,屯于郿城。不久后,董卓兵败,马腾的手下与韩遂手下发生摩擦,导致两家失和,率兵相互攻打,先是马腾将韩遂打败,韩遂又纠集了一些人马还攻马腾,杀了马腾的妻子。于是两家成为仇敌,相互攻打。后两家在钟繇、韦端及张既等人的调解和劝说下,又重归于好。
以上内容引自百度百科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