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第八章 岁末年初(第一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
岁末年初,正值寒冬腊月,也是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走村串户,进厂下矿,看望、慰问农村受灾群众和城市特困职工的“常规时节”。领导干部们握着困难户的手,嘘寒问暖,困难户们面对着电视镜头,热泪盈眶,似乎也早已成了新闻媒体上的保留节目。谁也无法抹平贫富的差距,谁也不能漠视贫困的阴影,已实施12年的送温暖工程是一个成功的经验,它将党和政府的关怀直接送到了困难群众的手中,将温暖送到了困难群众的心坎上,它对缓解部分群众的实际生活困难,化解基层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发挥了社会“减震器”和“安全阀”的功效,彰显了人民政府“雪中送炭”的服务宗旨。
和平县委县政府对送温暖工程十分重视,专门下发文件,规定了筹集资金的办法:就是除各帮扶单位直接对口支持外,对全县财政供养人员按级别扣发一定数额的工资。一般是正县级500元、副县级200元,正科级100元、副科级80元,科员40元。和平县是个大县,财政供养的人员有一万多人,一年的送温暖经费约在七八十万。这些资金由县民政局生产救灾办负责管理,根据县领导职级按比例分配,一般是书记5万,县长及副书记2万,副市长、人大副主任及政协副主席1万,由他们送到街道居委会和村,送到贫困户的手中。
腊月20那天早上,天气寒冷,天空中飘起了小雨,间或夹杂着一点雪花。我起床有点迟,等我解决早上的个人卫生之事后一看时间,都已经快九点了。我正在泡一碗方便面,只听见村庄里有汽车的嗽叭声响,混杂着人们闹攘攘的嘈杂声。我三口变二口地吃了下去,跑到前面看时,只见高玉虎乡长陪同一个领导走进胡小宝家,将400元钱现金递给胡小宝,胡小宝是个侏儒,身高只有1米4,他的妹妹比他还矮些。胡小宝接过钱,笑着面对电视台记者的镜头说:“谢谢党和政府对我们残疾人的关心,每年这个时候是我最激动的时刻。”人群一阵鼓掌。接着领导又走访了两户,一户是退伍军人家庭高德标家,另一户是因病致贫的胡根生家,然后钻进小汽车,一溜烟地走了。
我问唐松今天来送温暖的领导是谁,他说听人说是县人大的一个副主任。我说怎么没有接到通知呀,也不通过村里安排吗?唐松说:“往年都是通过村里安排的,高玉虎来了后经常搞袭击,他不喜欢村里干部陪同。听乡里人说一次高玉虎陪振风市的副书记来村调研,一个乡党政办的工作人员老在他面前走,回来后他狠狠批评了那个人,把那个工作人员骂哭了。”我问是为什么原因骂呢?唐松说:“起初我也不理解,后来乡里有人说高玉虎死要面子,爱出风头。他认为那个工作人员挡了他的镜头,除领导可以把正面形象面对镜头外,他应该把半正面形象对着镜头,而这个工作人员搅了他的好事,他能不生气嘛。后来,乡里人都知道他的性格,每逢有大的活动都距离他远一点,好让镜头里只有领导和他三两个人在内。高玉虎经常陪领导来送温暖,这几户情况他很熟悉,所以每年来都是这几户,胡小宝的讲话倒像是背台词了。再说领导只要那几个镜头就行了,现在他们肯定到外面吃饭去了。”听着唐松的话,回想刚才的情景,我觉得唐松所言在理。我准备再问“为什么不多跑几户”?但马上收回了,我已经知道了答案,领导带来的钱是送给下面的,他也不想多跑山路,往往是跑几户拍几个镜头就行了,然后钱就丢到村里委托村里干部代为安排。现在高玉虎全程陪同,送了两三户后钱又带到乡里,进了他的笼子,他安排领导吃好喝好,领导也很高兴,乐得送个顺手人情。看来这个高玉虎真是个无所不用其极的“搞钱行家”呀!
这几天的报纸也全被送温暖所覆盖。一则新闻《送温暖也要防止走形式》吸引了我的眼球:某敬老院一位孤寡老人一周洗头15次,这是怎么回事儿呢?原来,当地开展送温暖活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很高。在那段时间里,看望老人的不少。张三给老人洗了头,李四又来洗。本来想给老人帮忙,却变成了老人的负担。搞得老人甚至为此生气。这件事在当地影响也不好。文章提出了担忧:在许多地方,送温暖工程已逐渐蜕化成为领导干部们应时应景的情景之作,变成了走形式的官样文章:拎一袋大米,两、三桶油,跟上四、五个记者,跑个几十里路,说几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官话,便大功告成,打道回府,从此,便不见踪影,直到来年腊月时,领导们才再露“真”容,依然是外甥打灯笼——照旧,年复一年,扶贫帮困的送温暖活动变成了蜻蜓点水之作,了无“情为民所系”的真情实意,了无“执政为民”和“求真务实”的实质。

我想,从中央到地方以及各单位每年开展的送温暖活动,体现了党的爱民、亲民、为民作风,把党和政府的关爱和温暖送到贫困户的心坎上,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送温暖活动是得民心顺民意的。但毋庸讳言,一年一度的“送温暖”活动在一些地方已被群众戏谑为“冬天里的一把火”。这话不无道理。这是因为一些地方“送温暖”活动已经变味、走调。有的地方把送温暖当作“笼络人心”的“应急手段”,有的把送温暖当作领导作秀的形式主义花架子;还有的把送温暖当作领导邀功领赏的“政绩工程”或向上哭穷伸手的借口。凡此种种都是有悖于“送温暖”宗旨的。送温暖活动应该是用真情真心送温暖。首先要有一种真心为民的爱心,还要有颗“利为民所谋”的热心和实心。真正把“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暖万人心”这一要义落到实处。二是送温暖要多些长效机制。雪中送炭当然需要,但雪前送炭更为必要。关心贵在平时,要像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从办一件件的实事开始,少些“突击式”应付,多些播种温暖和关爱的举措,不走形式,不刮风,更不是“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一阵子”。要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花力气。三是送温暖也要适销对路。长期以来,一些地方送温暖往往理解为送几床棉被,送几斤粮油,送几斤肉等等,这些只能解决燃眉之急,却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的“寒意”。应该多找些帮助贫困户脱贫的良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诸如帮助贫困户转变观念,提供致富的信息、就业的门路,解决创业发展的资金问题,为他们脱贫致富多办些实实在在的实事好事,真正把送温暖这一好事办好。这样,送温暖也就能送到点子上,送到贫困户的心坎上,广大贫困户也就备感温暖和关爱的“暖烘烘,暖心窝”。
作为上级领导送温暖走走过场没人去监督他,大不了媒体上说几句。可村里干部却不行,你不主动上门“表示表示”,第二年的两税收取就麻烦了。即便上面不拨款,村里就是自掏腰包也要这样做。我们村两委聚在一起,讨论安排村里送温暖的资金。唐松从家里端了火盆过来,火盆上生起了炭火,屋子里马上暖和起来。大家围在火盆边,你一言我一语地把各人分片的困难户名单提了出来,唐松进行了统计:五保户二十四户,26人;年收入625元以下的有48户,230人;受灾的有七户(主要是龙卷风灾和暴雨灾);生大病的有五户;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有19人…以上按照去年的标准要支出3600余元,加上农业税减免,村里要支出8000多元。我们研究了一下方案:对五保户除上面的资金外,村里过年时送一副对联、一挂鞭炮、五斤猪肉、五斤鱼和二斤面;对每个党员和村民组长送一张招贴画,写上祝福“春节快乐”的话语;对特困户按各分片干部提出的补助方案经大家一致同意后的标准进行补助;对一些年纪较大、对村里工作作出贡献的老党员,我决定自掏腰包,每人包上20——50元的红包,算我这个年轻党员表示的一点心意。
年前的事还很多,我计划了一下:接待帮扶单位送温暖的领导要耽搁二天,与乡政府结帐和到有关县直单位收取资金要一两天,村里还要召开村民组长和党小组长以上会议要一天,边送温暖边清收两税(有些外出打工户到年底才回家)至少要两天,村里结帐发放干部工资要一天,如此一算要忙到除夕了。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