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回 黄帝仁德播四海万国诸侯会釜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宏扬中华文化揭示上古秘史
欲知华夏根基请读传世巨著
中华上古传奇(又名中华上古十二帝)第一部三皇传奇
这部书系作者周光敏历经六年时间,在参考《四库全书》内百余部典籍而创作,系统讲述了上古时期自人祖伏羲、女娲、炎、黄二帝、少昊、颛顼、喾、挚、尧、舜、禹、启等十二位上古帝王的事迹,以及发生在他们那个时代众多动人的经典神话故事全书气势磅礴,情节跌宕起伏;随着故事的展开,将带您进入一个奇趣、神秘、震撼、惊险、引人入胜的上古世界!
第三十三回黄帝仁德播四海万国诸侯会釜山
话说黄帝歼灭入侵的荤粥大军之后,并不对其部族进行征讨,而荤粥族人推举三名长老向黄帝进献良马两千匹、牦牛三千头、羊一万只,黄帝念其族人生活惟艰,不肯收下。这三名长老涕泪双流,又立即跪地叩头不止。皆称:“陛下不诛灭我族人,已使我族人沐受昊天罔极之恩,若不收下牛羊,草民将长跪不起。”黄帝见这三位长老执意不肯站起,只好说道:“汝等所送牛羊,各收下一半,其余带回,不必多言。”这三位长老不敢继续坚持,只好说道:“谢陛下隆恩!”然后叩头站起。风后示意,让他们回归原坐。
这时黄帝喊了声:“大鸿听命!”只见大鸿应声而至,答了声:“末将在!”黄帝道:“请将前日受伤的荤粥士卒带至帐外,由三位长老带回。”这大鸿立即说了声:“得令!”而去。这三位长老听到此处,个个现出惊愕之色,于是风后就对这三位长老说道:“上次大战,陛下命令不准杀害汝族受伤士卒,并将三百五十名伤者好生医护,请三位长老回去时将其带回。”这三位长老闻听此言,不禁泪流满面,立即又倒身下拜,口中说道:“亘古迄今,有此大仁大德之君者惟陛下也!此大恩大德,草民必当教育族人世代铭记,并愿世代臣服中华上国,永不与上国为敌,后世若有违背,必将从此大漠消失,直至万劫不复之地!”
就在此时,忽报大鸿已将受伤的荤粥士卒带到帐外,黄帝令三位长老与其相见。这些士卒突然见到从大帐中走出他们的长老,就立即奔上前去,与三位长老拥抱在一起,他们一个个热泪盈眶,哭着、笑着,争相述说着黄帝大军不但不杀他们,并且还为他们疗伤,在生活上还给他们许多照顾,有的士卒还迫不及待地询问起家中父母和妻子儿女的情况,只见这三位长老突然挥起双手,连连喊道:“请大家安静!黄帝陛下就在帐内,我们还不赶快跪下,感谢陛下不杀之恩!”此话一出,骚乱的人群立即安静下来,只听朴嗵朴嗵的跪地声,然后同声对着大帐说道:“感谢黄帝陛下不杀之恩,祝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此时,黄帝与众大臣也走出帐外,这些士卒更是叩头不迭。黄帝说道:“诸位请起!”哪知这些士卒竟长跪于地,黄帝只好说道:“这次战争,全是汝国大王及少数奸佞所为,他们已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尔等和其族人都是无辜的,因此孤才免对尔等和其族人进行诛杀。”说到此,只见这些士卒又是叩头不迭,齐声说道:“感谢陛下天高地厚之恩!”黄帝接着说道:“阿古善、阿古仁、阿古贤听封!”这三位长老立即来到黄帝面前跪下,黄帝说道:“国不可一日无主,自今日起,荤粥国治国重任交由汝三位长老共同主持,请汝等关爱百姓,守护边境,与其他部落国和睦相处,永罢干戈,并按例交纳岁贡,不得有误!”三位长老立即叩头谢恩,三呼万岁而退。黄帝又命风后写了一道册封三位长老的圣旨,并派大将力牧率兵三百,手持圣旨,随同三位长老和原来受伤士卒,亲赴荤粥招安百姓。
经过与荤粥大军一役,黄帝恩威并施,仁德广播天下,从此后荤粥不再为患,直到两三千年后的秦汉时期,这荤粥人的后裔将部族名字改为匈奴之后,又屡屡与我华夏为敌,双方经过无数次战斗,最后这匈奴人分化为两支,南部匈奴人与我汉族相融合,北部匈奴人被迫向西而去,他们翻过乌拉尔山,不知经过多少次战斗,最后来到欧州中西部定居,这就是今日的匈牙利之国矣!此是后话,从此不提。
且说黄帝又一次召开庆功大会,表彰三军将士,休整三天。又再次设宴款待四方诸侯,感谢各国出兵相助。会后黄帝命各诸侯率兵回国,并带领风后和众将官与各诸侯一一道别。经过这两次涿鹿大战,各诸侯国无不被黄帝大军的威武勇猛而震撼,并且也深为黄帝的仁德智慧而折服,于是更加死心踏地归顺黄帝,再无二心。
这天正是黄道吉日,黄帝与冀州各部落诸侯别过,率大军南下,冀州百姓扶老携幼,夹道相送。为了不惊扰沿途诸侯百姓,黄帝下令禁止使用蘷鼓和军乐。一路无话,且说将近有熊国境,早有探马报与大隗知道,大隗立即率领群臣出城三十里迎接。黄帝君臣相见,个个热泪盈眶,此时,黄帝命鼓乐齐鸣,大军开赴京都,京城百姓倾城而出,欢迎黄帝大军胜利归来。
这里且不讲黄帝君臣相会,有熊国百姓热烈欢迎大军胜利归来的热烈场面,且说大江以北的数千部落方国,闻知黄帝诛杀蚩尤、平定荤粥的消息后,纷纷来到有熊国京都,向黄帝表示祝贺,并皆愿加入有熊国部落联盟,每日来往于有熊国的诸侯使者络绎不绝。
再说大江南岸,也本有数千个部落方国,而蚩尤的九黎族,只是这数千个部落国的很少一部分,他实际上是由九个有血缘关系的部落组成,因为这蚩尤的八十一个兄弟骁勇异常,且个个都会妖法,所以其他数千部落方国,或是惧怕蚩尤的武力,或是被蚩尤的武力所征服,所以在内心里无不痛恨蚩尤的暴虐。而蚩尤自从率大军入侵中原之后,国内十分空虚,九黎族部落只剩下老弱妇孺,这蚩尤为了震慑其他诸侯,免使其乘虚伤害其族人,在入侵中原的头两年,还经常派出信差,向江南各国通报他不断取得胜利的消息,但到后来或是因为战事不顺,或是派出的士卒被中原百姓半道杀死,所以南方的各诸侯国就再也没有蚩尤的信使来到。转眼间又一年过去,这蚩尤的部落和其紧邻的诸侯国得不到蚩尤的消息,已料到蚩尤大军凶多吉少,于是与蚩尤的九黎族相邻的部落国纷纷出兵将九黎族部落瓜分。为了了解蚩尤与黄帝大战的确切消息,各国又纷纷派出细作到有熊国国境打探,这一日黄帝大军凯旋归来,以及各国诸侯前来祝贺归顺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立即在江南的所有诸侯国中传开,特别是又从黄帝对待炎帝和对待荤粥族人的仁德之举,更令所有诸侯所敬佩,于是这些诸侯国或是诸侯亲自出马,或是派出使者,携带礼品,纷纷赶赴有熊,希望与有熊国结为联盟。每当这些使者来到有熊国之后,黄帝均亲自接见,并命大隗好生款待来宾。

这天早朝之后,黄帝刚好有点空闲,他将大隗和风后唤至一边,向大隗问道:“孤连年征战,自前次阪泉之战后,孤为抵抗蚩尤,与吾之兄长有年(即炎帝之名)一别,转眼两年有余。孤当时让兄长与孤同行,怎奈兄长执意要考察冀州农耕,孤只好派出五十名士卒,保护兄长及家人,后来与蚩尤大战于涿鹿,也未得到吾兄之消息,不知吾兄近况如何?心中实是挂念!”大隗道:“陛下放心,炎帝及其家人一切均好。陛下与兄长别后,炎帝在冀州考察了一年即回到京城,一直忙着对考察的结果进行整理著书,微臣也不断前去看望。”黄帝听后甚感欣慰,黄帝道:“孤意欲让孤之兄长及其族人南迁江南,敕封孤兄长为赤帝,让他原来的大将赤庚辅佐孤兄处理朝政,孤兄擅长农耕,正好可将我中原农耕及礼义文化在江南大力传播,不知二位爱卿意下如何?”大隗道:“陛下所言甚善,江南乃我中华半壁江山,但大多处于蛮荒之地,亟待大力开发,炎帝生性仁慈,必能得到各诸侯国拥护,而赤庚忠心不贰,且治军有方,必能保我江南河山安定。”
风后道:“陛下所言,微臣十分赞成。待炎帝南迁之时,可将五谷种子及一应农耕器具备齐,并应选派善会养蚕缫丝之术及各种匠人,包括他们的族人,一并随同炎帝南迁,可使我江南很快成为我中华富饶之地。”黄帝道:“二位爱卿所言,甚合孤意,待适当之机,再向孤之兄长征求意见,务必求得其同意后再向外公布。此时让我们一同去看望一下孤之兄长。”于是君臣三人便向炎帝的宫室走去。
这里且不说炎黄二帝相见时的那种激动场面,且说这一天早朝,大隗向黄帝奏曰:“启禀陛下:自我炎黄联盟,诛灭蚩尤,平定大漠以来,陛下仁播天下,德陂四海,万国诸侯皆臣服于我有熊,开创我中华亘古以来之盛世,虽天皇太昊在世也不及矣!为天下永息干戈,让我中华百姓永享太平,请陛下趁此天赐良机,择日召开万国诸侯大会,齐聚我有熊国歃血盟誓,推举盟主为天子,各相邻诸侯间订立互不侵犯条约,如有违者,将由盟主派兵于以征讨,如此则可保我中华大地长治久安、永享太平矣!”
大隗话音刚落,风后也立即奏道:“臣也有本启奏。”黄帝道:“爱卿请讲!”风后道:“臣完全同意大隗上相所言,臣以为陛下担当盟主乃大势所趋,也诚为天意使然。为了表明天下归一,必当有其统一的标志。纵观当今各个方国,所用旗帜大小不一,色彩各异,而旗帜上所绘标志,也均出自各个部落对某些事、物的崇拜,有的为日,有的为月,有的为山神鬼怪,有的为豺狼虎豹,可说是千差万别,无所不有。为了体现我万国一统的局面,应设立统一的旗帜标志。依臣之拙见,建议万国统一使用龙旗。这龙旗乃是我中华先族太昊伏羲的大风国国旗,想我中华大地,无论何族或居于何地,追根溯源,皆是龙的子孙,统一使用龙旗,实乃天经地义。为了不让万国诸侯产生其它异议,我们可在会上向万国诸侯提出倡议,首先将我们有熊国的熊旗国旗撤掉,统一使用龙旗也必被万国诸侯所拥护。此议当否,请陛下定夺。”
黄帝听了二相之言,龙颜大悦,立即说道:“二位爱卿之言,甚合孤意,请大隗爱卿即刻拟定万国诸侯大会的日期,然后派出使者,向万国诸侯发出请柬。请风后爱卿即刻绘制龙旗图样,让孤过目,然后命衣匠尽快制作万面龙旗,以便在会上赐与各诸侯带回。”
大隗又接着奏道:“此时已是中秋季节,考虑到天气日渐转冷,万国诸侯到此聚会多有不便,欲将聚会日期定在来年的农历三月三日,一来此时正值春暖花开,万象更新之时;二来这天恰是天皇太昊伏羲诞辰之日,在这天召开万国诸侯大会,并将龙旗号令天下,具有我陛下奉天承运、贵为天子之意;第三,召开如此盛会,必须作好各种准备,为体现我大国之威仪,决不能草率行事。届时即使一位诸侯限带四名随从,也有五万人之众,吃的、住的和各种费用必需善加筹谋,因此,没有充足的时间是不行的。”黄帝道:“爱卿所言甚是,就依卿言,将日期定于明年三月三日,请爱卿善作准备。”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在此期间,炎黄二帝经过几次推心置腹的谈话,炎帝已同意率领部族南迁。大隗也提前三四个月派出使者,骑着快马,向万国诸侯发出了召开大会的请柬,在请柬中写明召开此次大会是为了推举万国诸侯盟主的内容。经过半年多的准备,大会所需的各种物品也都安排就绪,并将会议的地址确定在有熊国的釜山。这釜山在今日的何地?即河南省禹州市东北部的诸侯山是也。而风后也制作了一面龙旗样品,经黄帝过目后交给制衣匠人加紧制作。
这正是日月如梭,转眼间已到阳春三月。且说这万国诸侯,有的乘马,有的坐船,有的不远万里,已先后来到有熊国京城。大隗也早已为万国诸侯设下馆驿,安排好食宿。黄帝不仅亲切接见各国诸侯,而且还让大隗带领他们参观冶金、制车、养蚕、缫丝、纺织以及生产各种农具的的作坊。黄帝的各种发明让他们大开眼界,他们纷纷向黄帝请求,希望也能让他们学会生产这些东西的方法,黄帝一一答应,让这些诸侯们高兴的喜出望外。
这正是:黄帝盛德播四海,万国诸侯皆朝拜。
釜山盛会推盟主,干戈不兴太平来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亲爱的朋友:下次发表:第三十四回黄帝荣登天子位炎帝受封领江南
如果您认为此书不错,请一定要投上一票,不忘推荐和收藏哟!谢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