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回 黄帝荣登天子位炎帝受封领江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宏扬中华文化揭示上古秘史
欲知华夏根基请读传世巨著
中华上古传奇(又名中华上古十二帝)第一部三皇传奇
这部书系作者周光敏历经六年时间,在参考《四库全书》内百余部典籍而创作,系统讲述了上古时期自人祖伏羲、女娲、炎、黄二帝、少昊、颛顼、喾、挚、尧、舜、禹、启等十二位上古帝王的事迹,以及发生在他们那个时代众多动人的经典神话故事。全书气势磅礴,情节跌宕起伏;随着故事的展开,将带您进入一个奇趣、神秘、震撼、惊险、引人入胜的上古世界!
----更多精采故事在后面
第三十四回黄帝荣登天子位炎帝受封领江南
且说万国诸侯接到黄帝使者邀请,纷纷赶赴有熊国参加推选万国诸侯盟主大会,会议定于三月三日在有熊国东面釜山召开。三月三日寅时刚过,有熊国京城鼓乐齐鸣,黄帝和炎帝各乘坐一辆宝辇,众大臣与万国诸侯步行于后,一齐往釜山会场进发。此时正是春暖花开之季,但见满山遍野,花团锦蔟,绿意盎然。这正是:
绿杨含烟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浓。
似剪燕儿凌空舞,芳菲薰就三月风。
万国诸侯釜山会,开天辟地第一宗。
自此华夏举龙旗,九州各族大一统。
在鼓乐声中,人们欣赏着大自然的美景,很快来到釜山。这釜山说也生的奇怪,山的周围有许多小山环抱,恰似群星捧月一样,把一个釜山围在中央。这釜山山不算很高,山体下大上小,其形浑圆,恰似一只倒扣在地上的大锅,故称之谓釜山。釜山的山顶相当平坦,足可容纳数万人,所以大隗便将会议地址选在此山。在山顶的中央,大隗早已命令军士用石块和泥土推砌了一个上圆下方的高坛,以象征天子有统帅天下四方之意,届时让黄帝登坛讲话。坛的中央,又建有一座九级高台,台的北面,矗立着一只五彩曲柄华盖,华盖下面座北向南安放着两只高大的木刻龙椅,此椅专为炎黄二帝而设。
且说黄帝率万国诸侯很快来至山顶,在鼓乐声中,黄帝手挽炎帝,由大隗和风后作陪,步入中央高坛,黄帝的其他大臣和武将则排列于高坛四周。黄帝见万国诸侯已纷纷在高坛四周坐定,于是就手挽炎帝绕台一周,向万国诸侯招手示意,只听台下万国诸侯山呼万岁不止。又听三通鼓响,台下立即安静下来,炎黄二帝登上九级台阶,面南入坐于龙椅之内,大隗和风后侍立于炎黄二帝下首两侧。此时,只见风后上前三步,面对台下诸侯,绕台一周,大声说道:“有熊国黄帝陛下,宛丘国炎帝陛下及有熊国全国百姓,热烈欢迎万国诸侯前来参加推选盟主大会,诸位诸侯不远千里万里而来,您们辛苦了!”台下立即响起雷鸣般掌声。风后接着说道:“现在我宣布大会正式开始,首先请有熊国上相大隗先生宣布推选盟主纲领!”说罢,退回三步。
这时大隗迈步来至台前,朗声说道:“今我中华大地,南无蚩尤之祸,北无荤粥之扰,四海安定,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万民乐业,此乃旷古至今之所未有也。然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而居安必应思危。在马群中难免有害群之马,在人群中就可能有蚩尤之辈再生。为保障我中华大地天下太平,干戈永息,经众多诸侯提议,今特在此召开万国诸侯大会,推选万国诸侯盟主。作为盟主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为德。盟主乃天子之位,代天行事,必须有德者居之。这里的德,就是品行端正,处事公正,以理服人,胸怀宽广,并能远小人,近君子,从谏如流;二为仁,既然代天行事,就须具有仁慈之心,仁爱之心。要作到既能体恤百姓疾苦,又能善待万国诸侯;既能严于律已,又能宽以待人;并且要崇尚礼义,绝无傲慢暴戾之心;三为慧。无慧则不能代天行事矣。作为天子,必须具有极大之聪明智慧,不仅能善于处理各种纷繁事务之能力,而且又能以自己的聪明智慧为天下所有百姓造福;四为威。作为天子,必须体现上天之威,这里的威是指盟主的所在国,必须有强大的武力为后盾,因为无威不足以震慑无道,无威则不能诛灭如蚩尤这样的贼寇。只有具备了德、仁、慧、威四项标准的人,才可以被推选为万国盟主,请各位诸侯三思而定。”
大隗说完话,风后上前欲宣布第二项推选开始,哪知不等他开口,万国诸侯就异口同声地喊道:“我们推选黄帝为万国盟主!”喊声如雷,经久不息。于是风后就命击鼓三通,会场立即安静下来。风后又继续说道:“如有不同意见,可上台提出新的人选!”会场内鸦雀无声,无一人上台。于是,风后说道:“如果大家没有异议,可摇动你们手中的旗帜,以表示你们同意黄帝为盟主。”此话一出,只见会场内上万部落大旗一齐摇动,并伴随着“我们只选黄帝”的欢呼声。
又是三通鼓后,会场恢复安静,风后宣布:“现在宣布第三项:请当选盟主黄帝陛下讲话。”只见黄帝从龙椅上站起,在高坛上双手抱拳,绕坛一周,面南站定,声若洪钟说道:“感谢万国诸侯厚爱,推选朕为诸侯盟主,朕必当履行德、仁、慧、威四则,代天行事,以天下为公。尔今蚩尤已灭,大漠安定,干戈息止,天下太平,此乃千古之盛世也,理应兴农易贸,开创文明,大兴创作(即发明),造福百姓。自今尔后,国不论东西,地不分南北,我万国诸侯,皆为一家人矣。因此,今后不论国大国小,都要和平相处,不得相互劫掠。令朕不安的是,江南诸国,不及中原。蚩尤为祸多年,各国遭难甚深。诸多方国,不懂种植五谷,不知养蚕做衣,或以鱼虾为食,或以猎物充饥,百姓们苦不堪言。为了让江南各国能过上如中原百姓一样的生活,朕郑重宣布:第一,敕封朕之兄长炎帝为赤帝,亲自率领部族南迁江南,倡导农耕,植桑养蚕,教民纺织,大兴贸易,传播文字,教习礼义。第二,命朕之兄长的大将军赤庚为上相,领兵五千,协助赤帝处理军政大事,请江南各国诸侯不得违命。第三,朕决定派出农作、冶金、制陶、木作、养蚕、制衣等各种匠人三百,并命其族人一同随赤帝南迁,以将中原各项创造发明在我江南传播,造福我江南百姓。至于江北各个部落国,可随时派人到有熊国学习。第四,朕已准备好五谷种子一百担,大车三百辆及各色农具若干,随同赤帝运往江南,如何使用,由赤帝具体安排。第五,特封吾兄之子炎居为缙云之职,随朕一起处理朝政,其封地为荆。第六,为体现我中华一统,万国国旗必须统一。想我万国国民,其始族均为太昊伏羲先皇,原本我们就是同根同族,血脉相通。我太昊伏羲先皇,原是龙的化身,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因此,孤决定自今天起,一律启用先皇太昊伏羲之龙旗,有熊国之熊旗也即刻撤下。如果有不愿启用龙旗者,可视为不愿加入联盟论处,请即刻退出会场回国,朕决不勉强,也决不会发难。”说到此,黄帝绕台一周,环视万国诸侯,只见个个稳坐不动,于是黄帝继续说道:“如果大家同意,请原地坐好,现在换旗仪式开始。”

此时鼓乐齐鸣,风后让力牧、大鸿、常先、武定、秦騩、赤庚六员大将,各率一百名士卒,将龙旗分发于万国诸侯,并同时收缴各部族原来旗帜。这龙旗制作的相当漂亮,长三角形的白色丝绸上面,绣着一条九曲黄龙,旗的边缘还点缀着许多长长的彩色丝带,风展龙旗,犹如龙腾九霄。这万国诸侯们得到龙旗,如获至宝,他们一个个挥舞龙旗,在会场内欢呼雀跃起来。
炎黄二帝见此情景,龙颜大悦。等了半个时辰,龙旗分发完毕,风后命鼓手击鼓三通,会场又立即安静下来。于是,风后又上前三步说道:“现在宣布:大会就此结束。奉黄帝诣旨,各国诸侯可在走时,每人领取路上干粮一份,陶器礼品一件,并随时欢迎各国诸侯来我有熊国做客。”于是鼓乐齐鸣,各国诸侯纷纷下山。
但就在此时,江南的数千诸侯却向会场中央走来。他们来到炎黄二帝台下,纷纷跪于尘埃,黄帝见此情景,立即命大家坐地说话。大隗和风后急忙从台上下来,经过好一阵劝阻,这些诸侯们才坐了下来。此时有一位老者健步走到台前,仍是双腿跪地,虽然这老者两宾斑白,但却精神饱满,说话时声如洪钟。只听他说道:“启禀黄帝陛下:臣乃江南衡山诸侯姓咸名实是也,系天皇太昊伏羲之后。臣受江南各诸侯国推举,有言向陛下禀告。”
黄帝立即命大隗将老者扶起,命站着说话。只见这老者说道:“陛下诛灭蚩尤,平定荤粥,恩威达于四海,仁德播于九州,令万国诸侯无不臣服。陛下更念江南各国,久受蚩尤蹂躏,农耕不兴,各业难举,敕封炎帝为赤帝,主我江南政事。臣等久知赤帝仁慈,精农耕,善贸易,陛下让赤帝到我江南主政,乃我江南各国之洪福也,仅此已足见陛下宽厚仁德之心,对我江南各国之关爱也!更令臣等感激的是,陛下不仅让如此仁慈的赤帝到我南方主政,而且又赠送五谷种子,车辆、农具,还命冶金、制陶等各业匠人迁居江南,使我江南也能过上中原百姓一样的生活。想我江南各国,自古至今,仍以兽皮树叶为衣,别说不知养蚕丝织之术,就连纺麻织布做衣也不曾会作,但陛下却让这强国富民之术毫不保留的传于我江南各国,陛下之恩,如天高,如地厚,如日月在天,光照万物也!自今尔后,我江南各国必将拥戴赤帝,永远臣服天邦。并请陛下恩准,让赤帝与臣等一起回归江南,并请求赤帝建次都于衡山国内。”说毕叩头不止。
黄帝命大隗将其扶起。黄帝道:“爱卿所言甚善,请各位诸侯在有熊国宽住几日,待略作准备,即请赤帝与大家一起同行。”言毕,鼓乐齐鸣,炎黄二帝与江南各国诸侯依次回归京城。
且说黄帝与江南众诸侯回归京城之后,大隗很快将调往江南的各种车辆、马匹和物资备齐,风后也将原来炎帝的五千士卒仍归赤庚率领,并将大军所用物品也一一准备妥当。再说炎帝与妃子听訞(音腰)及儿孙家人五十多口,也都很快做好了南迁的准备,黄帝又为炎帝全家准备了许多衣物丝绸和生活用品。赠送各国诸侯的礼品、食物也分发完毕,只等选择吉日出发。
这天正是黄道吉日,寅时刚过,有熊国京城鼓乐齐鸣,黄帝率领四妃及君臣人等,向炎帝家人、赤庚将士和江南各国诸侯送行。炎黄二帝共同乘坐一辆四匹马拉的大车,直至三十里外,炎黄二帝互道珍重,洒泪而别。
这里按下黄帝不表,单说炎帝君臣士卒与数千诸侯不下万人之众,再加上车辆马匹,浩浩荡荡,一路向南进发,不一日来到宛丘国境。且说宛丘国百姓已在两年多前黄帝与蚩尤大战时,趁机从冀州返回故土。由于连年征战,他们的许多子弟参加了抵抗蚩尤的大军,也不知生死如何。这次炎帝率部下及诸侯路过,宛丘国百姓纷纷拥来,顷刻将大道围了个水泄不通。众百姓纷纷下跪,不愿炎帝离开宛丘。炎帝见此情景,立即从车上下来,让百姓们一一站起。炎帝老泪纵横地说:“全是孤王无能,让你们流离失所,饱受苦难。孤决定在此休假两天,让你们与亲人团聚。只是与蚩尤作战时,我军也有少量伤亡,只能希望失去亲人的家人不要过于伤悲了。孤这次南迁江南,乃是受黄帝之命,为了我中华半壁江山的长治久安,只好舍小家,顾大家了。我原来宛丘国兵士,还有我们的赤庚将军都将随孤南迁,这是黄帝陛下对我们的信任,凡我宛丘国百姓,有愿随孤或随同你们亲人去往江南的,皆可一路同行。”百姓们纷纷表示,愿随炎帝同往江南。
这正是:黄帝荣登天子位,四海归一展龙旗。
炎帝江南主政事奠定中华万世基。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亲爱的朋友:下次发表第三十五回兴农贸日尝百草衡山峰炎帝长眠
如果您认为此书不错,请投票支持推荐,并欢迎收藏!谢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